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学医杂谈

2014/4/4 09:10|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263| 评论: 0

摘要: 最近读了不少医籍,感叹古人医术之博大精深,如果以古人的标准那么现在就没有真正的中医了,当然这话说的有点偏颇,年轻的时候虽然喜欢中医,但是不得其门而入,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长期徘徊于门墙之外,只是当做无事 ...
[tr=rgb(255,255,255)][td]

最近读了不少医籍,感叹古人医术之博大精深,如果以古人的标准那么现在就没有真正的中医了,当然这话说的有点偏颇,年轻的时候虽然喜欢中医,但是不得其门而入,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长期徘徊于门墙之外,只是当做无事时的消遣,真是罪过,时间过多地用在了周易的研究,二十多年一无所得,如果说有所感悟的话也就是数句而已,一为万事求之于理二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呵呵,简单嘛?再一个浪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对金融的研究,在这个上面也将近二十来年,结果和对周易的研究一样,一事无成,如果把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精力用在其他方面,我想都或多或少地有一定成就,也许是命运的基因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影响了未来,这两年因身体的原因让我对医学的研究不得不迫切起来,每天在单位唯一的事就是对中医进行研究,虽然天资愚笨,但也能日有所进,日有所感,但是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一旦长时间用心力去研究,身体就会受到影响,这个和电脑的原理是一样的,机子太老了一旦软件运行量大的时候,电脑就会卡,可要命的是我这台老机子不只是要运行这一个软件,别的软件同样也是大数据的,身体真是吃不消啊,再这样运行机子就可能毁掉,不运行又心有不甘,人还是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下功夫学习的,年轻又有人引领是最幸福的,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你只要想得到答案就都能得到,不象我刚开始学周易金融中医那会,那还是八九十年代,当时周易市面上就一本周易古本原文,金融就台湾人写的一本书,中医稍微多一点,但也不是象现在这样想找什么书都能找到,想了解什么问题都有热心人解答,所以如果现在要是学什么学不成的话,只能说是自己不用心了,下面说说最近的一些学医感悟。
   一是名医未必有真学,当然这是对现在的医生说的,近一年看了个别名医的医案还有他们学生写的评语,水平真是不敢恭维,半年治不好病,让病人服用汤剂无数,这到罢了,最后他的学生还吹虚老师辩证如何了得云云,关键是这个学生现在还是大学的教授,写医案好像作诗,一点不严肃,如果诗写的好也就罢了,可惜文言文还没过关,浮躁之态溢于纸面,西化思想严重,缺乏中医的思维,反观未出名的一些中医还有民间的中医倒是真正的中医辩证思维,可惜庙堂多为伪者居,当然象郝万山教授那样德才兼备的中医栋梁也是大有人在的,不过将来中医的命运,恐怕还是脱离不开礼失求诸野的古训,没准那时是礼失求诸外了。
   二 是学医还是要从经典入手,中医的四大经典应该是必读必修的,当然这里有个次序问题,这也是大问题,我认为的次序应该是这样的,伤寒,金匮,神农内经。为什么是这种次序那?内经理论性太强,没有博大的基础上手就读,如果不是天资异常,那恐怕一辈子你也落不到实处,而伤寒是实打实地能治病,容理于法之中,好比武功中的内功,刚开始慢,也不易看见功力,别人都会好几个套路了,你还在那里练站桩那,别人笑你痴笑你笨,可三年以后看,你出手就有,他们练的却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记得有前辈说过,学医从伤寒学起,先难后易,学医从近代的各家学起,先易后难,,道理就在这里!观后世的一些时方很多都是经方的变体,不过是用药有了更多的选择,用的更精细了,但是源头还是经方,源只有一个而流万千,所以舍源而逐流,学医容易迷失。在有了用药的基础后这时再看内经就会容易多,因为有很多例题,所以你对内经上的定理定义就会心领神会,所以内经有的学习最好排在伤寒之后,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学者还是要兼听则明的,伤寒是寒邪为患重在扶阳,而后世的温病则是温邪为患重在护阴,这样在中医的体系上就有了南北的定极,伤寒为北为坎,温病为南为离,这是我的感悟,所以偏执于一方都是病,要伤寒温病并重,他们的病因病机是不同的,至于李东垣的益气升阳实质上是为东为震,为生发之象,而中医在西方的学派我还没感悟出来,近代张锡纯等的中西汇通实为中医中的戊己土派,黄元御的也算一个戊己土派,但他和张又不同。
三学医不能有成见,什么意思那? 不能一听说补阴派不好或者经方不好啊时方不好,就先存轻视之心,人家的书就不看,你想古人能成名成家必有过人之处,很多病,人家早讲的很明白,你不看他们的书,恐怕你想一辈子也想不明白,那你这不是浪费古人的智慧,浪费自己的生命吗?当然这是给想学习的人说的,那些混混就算了,所以在有了伤寒等的基础后,要尽量多看诸家的著作,都有可取之处,我们现在人的水平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四前一段时间,在民间中医网看了一个帖子,是介绍清末民国期间民间的一些医生的故事,感触很大,自己有点井底之蛙了,原来除了张锡纯之外还有这么多高人啊,可惜不能见于正史,没能留书垂范后世,遗憾。




[/td][/tr]

本文内容由 太乙之鹤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