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 天人合一琐谈》系列之 五行说木

2014/8/16 19:26|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590| 评论: 0|原作者: sunjingxin1955

摘要: 《 天人合一琐谈》系列之 五行说木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躺在我的本坛日志当中已经有两个多月了,除了一位邀请的老朋友前来阅读之外,少有人问津,更是鲜有人注意。盖本人写作此 ...
       《 天人合一琐谈》系列之

                                                                               五行说木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躺在我的本坛日志当中已经有两个多月了,除了一位邀请的老朋友前来阅读之外,少有人问津,更是鲜有人注意。盖本人写作此文之动机,无非是中医的尴尬处境。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医赖以立法的阴阳五行被指斥为非科学,和迷信搅在一起,甚或本身就是迷信的渊薮。然而本人自从走上自学中医的道路之后,阴阳五行就作为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华文化、文明的源头而引发我探讨的欲望和行动。通过两年多以来,对于包括中医是一种怎样的医学,阴阳五行的本质及其对于中华文明文化中医药的哲学指针作用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大致写成了一部叫做《五行说木——天人合一琐谈》论著。今日刊发在这里的仅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而非核心的问题——我关于阴阳五行的认识及其思考结果,其目的是改变人们对于阴阳五行的误解,尤其是中医界人士普遍的自说自话的解释阴阳五行的语言风格,本人认为这是阴阳五行一直处于一个尴尬境地的原因之一,以此期待引起诸位大家的关注。在适当的时候,我将发表自己对于中医本质的最新研究成果。不过本人在这里能够透漏的关于中医本质的一句话就是:中医是一种全生态——微生物、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医学”。




       阴阳五行”,这个熟悉的词汇,人们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神秘感,甚至否定的观点是“迷信”二字,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导言》中说到的这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深受其支配而不自觉,集体的无意识,说的就是对于阴阳五行这样的事物。那么,了解它从何入手?当务之急,还是先用通俗的语言,从正面立论,使大家对它先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印象,进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中国阴阳五行哲学体系——木、火、土、金、水(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对中医学之重要,可以说,没有阴阳五行也就没有了中医,但现实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口号下,无论是中医临床还是中医教育乃至管理,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否定中医学赖以存在的根基——阴阳五行学说,甚至提出存药废医的为号召。否定在于不了解,在于隔膜。加深了解,消除隔膜,在于研究之深入。笔者并非中西医学从业人员,不揣学力之不足,就自己能力之所及,谈一点对于阴阳五行探究的一些心得,以就教于大家、同好,或引起注意、争论,共同理论是非,推进问题的深入,则某愿足矣。

    阴阳五行之宏阔,远非当初接触之时的料想,仅仅从网上下载的短短十几页五运六气歌解,竟然一个多月局限于前三四页。当有所进展之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现在的题目就是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这只能说是一个破题的题目,因为阴阳五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拿它作为突破,就在于它可以直接与现代医学体系概观之认识相衔接,进而可用来进行两种方法论的比较,从而体现各自的价值和地位。


                  (一)现代科学的自然观与方法论


    以地球为基点的现代自然科学自然观,首先是将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分为几大圈:


     1、大气圈(可与阴阳五行之火对应)

     2、水  圈(可与阴阳五行之水对应)

     3、岩石圈(可与阴阳五行之土、金对应)

     4、生物圈(可与阴阳五行之木对应)

      

               表一.1)


    在以上自然四圈之下,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中,诞生了以数学、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三大基础科学,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诞生出名类繁多的各种应用学科及其科学门类。具体到生物圈(界),在三大基础科学日益精进的保障下,从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其分类与认识、科研技术越来越精细与深入,就以人类来说,在整个生物界处于如下位置:


      圈:生物                    纲:哺乳纲

      域:真核域                  目:灵长目
      界:动物界                  科:人科

      门:脊索动物门              属:人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智人

            

                          (表一.2)


    在如上这个纲目中,人类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但由于人类特殊性,关于自身的科学,在整个体系里又是一个内容远远超出其他所有生物科学总和还要多出不知多少倍的庞大体系。再拿出能够和中医学对应上的部分,也就只剩下医学和与之相关的药物学了。即使这一个狭窄的分支里,西医学又是自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抛开生理学不说,即病理学、临床医疗学也是学科越分越多、越细,于是在精细到细胞分子医学、基因医学之外,还出现了以治疗方法分科、治疗仪器(X光、伽马刀、激光、红、紫外线)、甚至器材分科(介入治疗)的情况。  

    科学是什么?它所持的是怎样的方法论?简单说就是分科设学。西医科学之深入入微,于此可见一斑。但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现代科学一旦以“生物”命名,这生物其实已经死掉了——被名框死,于是它只有无限地分割下去——一块又一块,直至分割到细胞、基因。再发展下去,只有跳出生命——原子、质子... ...层子、玻色子... ...活泼泼的生命变成了一堆死的概念名称。后边说到的这些,除了科学家们的显微镜、对撞机,有几个人能真切看到、感受到?以抗生素为代表的现代医学诞生以后,在西医学灿烂辉煌一大阵子以后,其自身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科学的理论解释不了的、解决不了的,林林总总。在中医的眼中,西医是不会治疗感冒的,不是发展到肺炎,即使不用治疗,普通感冒七天也都好了,而西医一旦输上液、加上抗生素以后,没有七天是不会好的,而且控制症状以后,跟下来是与之相关的咳嗽咽喉肿痛和无尽的反复发作... ...

    问题怎会这样?有几人想了解、倾听一下来自另外一个医学体系的声音?问题的突破就在于另外一种医学体系关于生命的哲学认识。


                                         (二)阴阳五行的宇宙观与自然观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的价值究竟在何处?对此,我们有必要先把“五行”的“行”解释一下。

    首先,“行”这个字的读音为“xing,二声”。《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类篇》:“行,从彳从亍。”《韵会》:“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五行运于天地间,未尝停息,故名。”“运行”、“运动”‘“变化”,行而不居,此为五行的本质理解。

    下面将五行按所谓相生关系排列于下:

     木 → 火→ 土 → 金 → 水 (→ 木... ...)

                             (图一.1)

    我们今天已知的108种化学元素及其演化出的无限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的先人即已经将其纳入了一个完美和谐而又复杂异常的体系中(后文将予以讨论)。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的高度概括能力和把握世界的能力!迄今为止,我还找不到更好的概括,即如今天的四圈说也有其缺陷(后文将涉及),但我们的先人数千年前就做到了完美的概括与图解、解说!!!


                                           五行生克的秘密



    为了深入理解它,这里须再提一个问题:如果拿现代科学的四圈中的生物圈与五行相对应,那么,木、火、土、金、水中的哪一行会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圈对应呢?现代四圈之间的关系又怎样解说呢?

    能与生物圈相对应的五行之一就是“木”,图示为:


                 “木——生物圈”


                     (图一.2)


    这里不用“生命”或“生物”与“木”对应,是因为生命、生物的概念外延太小了,小到即使用上“圈”与之对应,也难于与之平衡——因为木的外延还包含了大气、水、岩石圈的部分外延,一旦跨出地球,就没有生物圈的任何作为了,所以“生命”“生物”的外延则远够不到。前文说“生物”一旦被命名之后,它就被框死了,但“木”的概念,跨出地球,行遍整个宇宙,照样可用。日地系统、太阳系、银河系乃至超星系、总星系... ...又因为阴阳五行而更广泛地联系起来,理解这一点,只需将我们的眼光投射到地球以外,我们会发现: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有生之木只有太阳系中的地球才有。放眼宇宙,我们还找不到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其他恒星的行星上,可能充其量只有制造生命的碳元素、二氧化碳或某些碳氢化合物,如果这算是那里的一行,可算作是微量的或质、性不同的“木”。

    更为关键和特异的是,我们地球上的木能“生”(火),而且“被(水)生”,也因此厘清了整个宇宙和日、地的关系,定位了生动活泼的木,是太阳系,也是目前已知的宇宙独有的骄傲(生、被生也是全部五行的特点和本质,后文将逐次展开)!据说火星的大气含有浓密的二氧化碳,可算作是木,但此木不能生,也没有生它的水。再观察我们的太阳系诸星体,太阳火过于强大,碳元素应该是离子态存在的;内行星水星、金星有热无水、气;外行星土星木星及其卫星表面的水都是冰冻的状态,木星还是一个庞大的气体球;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刚刚被剔除行星行列的冥王星,更是一派冰雪世界;月亮是连大气都没有——它们都是五行极偏的,而且不能生,只有我们的地球是五行俱全且极为均衡,才有我们地球独有的一行——“木”,才有外太空的碳元素——比如彗星中的碳素一旦进入地球,就会参与到地球之木的生生不息中。

    我们的先人就用一个“木”,将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体概括了进去,而且将其存在的条件一并包括了进去,即木要被水生,有水才会有木,地球上的生命不就是诞生在水中吗?而且就像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一刻也离不开水!正因为它被生,所以它也要生,能生——生火,即空气的一种高温状态,放出二氧化碳,这是生命的代谢、毁灭状态;如果是植物,它要吸收热能,释放出氧气,这是生命的勃发状态!

    反驳者会说,“生物圈”中生物的概念不就是“生命的圈子”吗?你说的那些,都被科学的生物、生命科学解释的清清楚楚;生物科学不就是研究生命的存在、代谢与产生、演化的科学吗?不有生何来生物的概念,今日庞大严谨的生物、生命科学,还不足以取代你的以“木”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吗?我说这要看我们人类是否需要一种能够将自己与宇宙、天地放到同一地位的思维方法,是否需要将自己看做是整个宇宙、天地物质动态循环的一个过程、片段,甚至瞬间,如果有,那么,整个阴阳五行体系就是最为完满、简便的表达。

    需要强调的是今日的生物圈是与大气、水、岩石各圈的概念各自独立的,它要如下表达与各圈的关系和其存在的条件:“生命的存在要依靠... ...”,其存在的各种条件需要另外表述,其概念与之是并列的,图示表示就是一条一块的纲目,而非鱼网状的纲目。而表现于五行的“木”,其自身内涵不仅包含着上述的这一切,而且还互相包含:它以木性显形,包含有火的要素,也有土、金、水的成分,用我国文学上的一句话就是“你侬有我,我侬有你”。就以今天的科学观点来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动物之生命体至少70%是水分,包含了地球上大约80余种化学元素,而这些元素的获得,大多数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土中(另一部分来自火——空气)。而“木”仅仅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显性阶段、表现,例如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经过代谢以后,进入到另外一种形态的表达、表现,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回归到水、二氧化碳、各种化学元素的状态。将生命及其生存、发展、消亡的全部条件、生命及其相关各个阶段的各种表现形式严密地融汇于一个概念中。

    一个概念既是一个事物的本质抽象,同时包含了一个事物产生、生存、发展直至消亡的全部条件,这是多么高效和经济的思维方法!我将其称之为具象思维方法(与之相近的是形象思维),准确说,应该叫做抽象思维具象表达,其概念或可叫做全时空概念,而汉字就是这样的语言文字系统。例如导言中提到的“王”字,孔子《易传》说:一以贯三谓之王。段玉裁注:三者,天地人三才也(作者注:“三”即易之乾卦,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间一横为人,即《三字经》所谓“三才”也;“一以贯三”之“一”为中间一竖,会王者上承天命,下立地极,中主人事之义)。联系后世人们赋予乾卦的那些含义,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还可以在“王”上加一点为“玉”字,本为石属,不以石旁,偏以此而会“君子腰间所佩”。这样一个普通概念,汇聚了多少内涵,又汇聚了怎样的时空于其间!

    再举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例:

    “甲”,这其实是草木种子的象形与会意。《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种子开裂也)。”种子因何开裂?遇春雨而发芽也,“田”字下 出头,会坚壳的种子破坚向下之力,引申为保护身体的甲壳、铠甲;

    “乙”,《康熙字典》引《唐韵》等:“十干名,东方木行也。”其实就是种子发芽而未出土之形,取作东方春木始发状;

    丙,《说文解字》:“南方之位也。南方属火,而丙丁适当其处,故有文明之象。”此字与篆文相差无几,很像“天”字,意为种子破土而出,见了天日,所以有明亮之意,文明之象,以傅南方。

    丁,古文又像一个“个”字,《说文解字》:“夏时万物皆丁实。丁承丙,象人心。”丁实,亦即结实,名词动用,草木结实而心质实也。

    戊,《康熙字典》引《唐韵》等:十干之中也,物皆茂盛也。

    己,《说文》:“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而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庚,《说文》:“庚位,西方之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庚”,有饱满之意。

    辛,《说文》:“秋时万物成而熟,金刚,味辛,辛痛即泣(泪)出。”是说秋天性刚,气味辛,刺痛口眼而泪下。

    壬,《说文》:“壬,北方也。”在岁时接近年终,所以《史记.律书》:“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此时天地寒冻,任万物蛰藏以蓄养精锐于地下。

    癸,《说文》:“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史记.律书》:“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也。”总之,癸即揆度,即丈量土地之意。

    全部与农业、农时、农事有关,所以,天干用以计时,推算一年气象运行,即运气,正是它的本业。

    有别于现代的抽象思维方法,具象思维的好处在于,只要具有了某一个像(形象、状态),就说明现在是由谁,哪些条件在发生着作用,会有怎样的环境、背景等,这也是中医为何是辩证而非辨病论治的基础和基本原理。

    回到原来的问题。木之能生和不能生,既区分了地日关系与几乎一切其他形式的木质素的存在关系,而且将其存在的条件一起纳入到地木概念本身的内涵中。这还没完,木还要克和被克被制。所谓克制,不仅有制约、控制之意,而且往往就有“加害”之意。那么,木能克谁?又被谁克制?木能克土,又被五行中的金所克。这样,水能生木,木能生火,木能克土,金能克木;这样,木与水、金、土、火四行通过生克关系(另外还有乘侮关系,本文暂不涉及)立体的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金克木,将其简单理解做“金能砍削木”,如果仅仅这样理解,那是停留在取类比象的物理思维上,有点小儿科,并非其根本。也就是说,这就到了触动和揭开五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图1显示的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是按相生的顺序排列,如果将其定义为母子关系,那么,相克就是祖孙关系: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这些相生相克的依据如果是人们常识理解的物理特性,那么许多内容无法自圆其说,而且整个体系总给人牵强的印象,必然给人以不科学,无稽之谈的攻击口实。这也是中医的理论即使那些从业人员也难于接受和理解的原因所在。就以金生水来说,多少人试图解说其原理,但总是不得要领,难圆其说。但是,只要将五行放到四季轮替中来,一切都迎刃而解,甚至可以说,五行的诞生,就是解释和图解四季轮回的(后文将要涉及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五行图解的河图洛书),也因此那些融汇其中的概念都好理解了:


    木属春 主生发 其色苍 方位东 其气风 其味辛 五音角   在脏腑肝胆

    火属夏 主番长 其色红 方位南 其气热 其味咸 五音徵   在脏腑为心小肠

    土属长夏 主积蓄 其色黄 方位中 其气湿 其味甘 五音宫 在脏腑为脾胃

    金属秋 主收敛 其色白 方位西 其气燥 其味酸 五音商   在脏腑为肺大肠

    水属冬 主蓄藏 其色黑 方位北 其气寒 其味苦 五音羽   在脏腑为肾膀胱

        

    金能克木。

   《史记.乐书》:“商动肺而和正义。”早在西汉之前,肺即已配属秋金,并可以商音动(感应、打动)之。“和正义”,亦即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是谓天地之义气”之谓,亦即和于(主持)秋刑也。

    欧阳修《秋声赋》:“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上边这两段话,概要的说明了五行金与四季、五音的关系,指出秋季属金,为兵象,性属阴,主刑杀,在音乐为五声音乐的“商”音,相当于唱名的“ (Re)2”,在十二音律中名为夷则,对应农历七月(今天阳历已经是八月立秋以后了),正是草木最盛之时,到了种子块根成熟收敛,动用天刑的时刻了,所以草木也悲伤,准确地阐明了古人创制五行与天文历法的关系,为五行创制在历法的有力佐证。

    “物过盛而当杀”,正是盛夏草木最为繁茂之时,凉燥之气降临,寒霜初结,草木凋零的写照。舍此,金克木的理解都是隔靴搔痒。如此,一直不得其解的金生水也就好理解了:秋季还只是凉,那么冬季就是寒了,子胜于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金生水之谓也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