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怕冷就说是寒症?错了

2014/12/21 19:16|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4771| 评论: 0|原作者: 荷花心1

摘要: 恶寒分内伤、外感两种。 两种情况都是怕冷 ,怎么分辨是外感还是内伤呢? 外感的怕冷,虽近烈火依然寒冷如故;内伤的怕冷,靠近火炉得温暖则缓解。记住,不能单纯的见到怕冷就说受寒了,单纯的寒症很少见,少之 ...
    恶寒分内伤、外感两种。
     两种情况都是怕冷 ,怎么分辨是外感还是内伤呢?
     外感的怕冷,虽近烈火依然寒冷如故;内伤的怕冷,靠近火炉得温暖则缓解。记住,不能单纯的见到怕冷就说受寒了,单纯的寒症很少见,少之又少。往往会夹杂各种错综复杂的症状,今人一见恶寒就叫人吃生姜。不能一味的吃生姜搞掂。以下简述内伤怕冷的几种:
      一为阳衰表虚
这里就是通常人所说的阳虚,阳虚则恶寒也。治宜姜、附、参 之类,助阳固表。表现之症状为:手脚冰冷,咳痰稀白,腹胀腹泻,小便清长没有颜色,往往都不口渴,疲乏卧床,声音无力,面色苍白胃口不佳。可以用四逆汤理中汤
二为阴乘阳位
一是下焦素有阴寒之气,发动乘虚上干,二是下焦蓄热,火旺阴亏,有火不容阴,阴精发动上干阳位。两种情况,一种是下焦阳虚,一种是下焦阴虚,都可以出现阴乘阳位,都有出现恶寒怕冷,但治法各异。稍有辩证不慎,就会南辕北辙。第一种用桂枝姜汤,第二种用六味地黄汤或三才封髓汤。郑钦安也用过六味地黄汤来治疗恶寒,在下并非首创,这是有前人经验的。
三为阳气郁陷
或酒食、痰血、水湿、疮毒,郁抑阳气于里,不达于表;故恶寒。或劳倦郁抑,中气下陷,不能升发,则表虚而怯寒。或发之,或吐之都可以,观邪塞上焦不通,抑遏阳气,所以人会觉得冷飕飕。总的来说,就是郁陷。东垣用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丹溪用吐法,吐出湿痰,使阳气随吐升发。
四为热盛气散
热盛于里,火能生风,冲突元气,气从火散,故凛凛而寒,甚则振颤,鼓颔咬牙,战栗如丧神守,有以大承气汤下之而愈者。有以甘草白芍汤收敛而愈者。仅供参考。
五为肺被火刑
肺主皮毛,热在其中寒在外头,郁火在肺,失其敛肃之权,此为外假寒,而内真热之症也。这是阳盛格阴,与阴盛格阳相反。阳,指内热;阴,指外寒。内热外寒,两相格拒,所谓阳盛格阴也。阴阳不相顺接所以恶寒,不任风寒,
清肺热,发内郁火,恶寒则解,桑菊饮,桑杏汤,或用经方麻杏石甘汤。这个手法中医的温病派常用,可以参考近代名医赵兆琴论述。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