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难经》不再难1方法论

2015/1/27 01:03|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2332| 评论: 0|原作者: zjh624

摘要:   扁鹊脉书即《难经》。   黄元御于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丙子年五月十六日创始,二十二日书竣,名《难经悬解》。   我读此书多遍,深感此书中黄师所解如同画龙点睛之笔。不过以黄师精湛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认识这 ...

  扁鹊脉书即《难经》。
  黄元御于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丙子年五月十六日创始,二十二日书竣,名《难经悬解》。
  我读此书多遍,深感此书中黄师所解如同画龙点睛之笔。不过以黄师精湛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认识这部经典著作,还是不能满足初学者的要求。特别是内中含有的独特的阴阳五行方法,还是没有点明。当然,书者,普及知识所必备,但非必明之物,若要明彻其理,深刻理解并熟练于股掌之内,则必要跟师学习,所说的“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也,当然这也是生存的需要,我们没有必要苛责于作者。不过,从扁鹊所传81难中,不难看出,内容繁杂,包括:解剖、脉法、诊法、脏腑经络、针灸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当时最为系统也最为科学的著作。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要系统学习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撷取最能上手的东西,快速入门,成为掌握脉法的一枚利刃,还是不太难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将81章内容分出三个部分来对待:
  延后学习部分,无关紧要,或是有更好方法入门,可以推迟学习,共45章。
  认识了解部分,是只要读了就能掌握的,难度也不大,共21章。
  重点研究部分,是包涵著作精华部分,共15章。但我们要从脉法方面去掌握的话,重点研究的后5章即与针灸有关的内容可以延后学习,这样精华部分就只有10章,这才是《难经》中的精华所在,理解研究,研究理解,化繁为简,最后只剩下阴阳五行变化了,可谓“为学日进,学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合老子《道德经》所言,以近道矣。
  时间仓促,理解表达不当之处难免,唯望明者指正,更望学者得道,诚如此,则扁鹊之法有继,黄师亦可含笑九泉矣!

章次主要内容延后学习认识了解重点研究注解
1
取脉原理

找相关图片视频更直观。
2
脉分尺寸

知道各部所对应的脏腑。
3
浮沉生死

全在手中的感知,要加强对比认识浮沉。
4
脉应脏腑

脉象对应脏腑为脉象基本法。
5
脉应轻重

脉象强弱从搏动的轻重中来,全在感知。
6
脉应阴阳

脉象与阴阳相联系。
7
节气脉象

不同节气对应不同脉象。
8
脉平而死

脉无搏动而死。
9
分别脏腑

意虽简而必明数腑迟脏之理。
10
一脉十变

明五行生克则化繁为简成为心法。
11
脉之频率

五十动一止,14难还有详说。
12
用针之忌

与后文的用针相联,可归为一类再学。
13
面色与脉

此言望色之法,明五行之意则简。
14
脉之止损

脉之频率对应病症。
15
四季之脉

明五行生克则为心法,非强记为能事。
16
脉病相应

脉病统一为病,但后文又言脉可预知病。
17
脉象死证

全以五行生克论之,研究的是内在机理。
18
三部九候

脉象与疾病
19
男女脉象

男女脉象不同原因
20
脉象伏匿

结合阴阳来讲,也应重视。
21
脉病不应

此与16难脉病相应对比研究。
22
脉与气血

脉与气血关系紧密。
23
经脉流行

作为原理可延后学习。
24
六经气绝

虽少遇此例,应参黄师理论重点研究。
25
心主别脉

五藏六腑心包络合十二经。
26
详论三焦

三焦位置与功能。
27
络有十五

经十二络十五余三络所主
28
奇经八脉

八脉名称
29
八脉位置

八脉起止
30
奇经病症

奇经病状
31
营卫流行

解释营卫
32
心肺位置

在脏腑为气血,在经络为营卫。
33
肺肝得水

以五行状态理解,出现了天干代脏腑。
34
五脏特性

诊断必要
35
脏腑表里

以图表的形式化繁为简理解更好。
36
左右肾解

必知,把脉对应位置。
37
六腑解释

比五脏多了三焦。
38
六脏解释

五脏中肾有二,故为六脏。
39
肝二叶解

人与自然相合,肝与木相属。
40
臭声原理

蕴含十二地支生、旺、衰的变化原理。
41
七窍所主

五藏与七窍的联系。
42
器官大小

古人最早解剖所得。
43
胃肠大小

古人最早解剖所得。
44
七冲门解

人体七门名称。
45
八会大穴

这是针灸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46
睡眠差别

老少睡眠差别原理。
47
头面耐寒

诸阳脉皆上头耳。
48
脉分虚实

脉与病象。
49
五邪病情

分五行理解则容易。
50
五邪分类

文字未解透,若按五行六亲来解则易。
51
温寒习性

诊病必须理解的现象。
52
脏腑病情

脏病不移,腑病流行。
53
脏腑积聚

脏腑病情原理。
54
五脏之积

五脏病发以五行理解则易。
55
传病生死

虽以五行演化,但为脏腑,故后学。
56
脏腑异治

脏病难治,腑病易治。
57
五泄情状

以黄师解释为准,内含升降生克变化。
58
伤寒五类

病情与脉象相联系。
59
狂癫情况

与内在五行特点有关。
60
头痛情况

分类理解。
61
望闻问切

诊法理解,首推望色,重视切脉
62
六腑六俞

六腑中加入一俞,名原,与三焦共一气。
63
以井为始

仿万物以春为始。
64
十变阴阳

以图表形式归类学习。
65
井合原理

仿万物以春始,以冬阳藏。
66
有病取原

五脏六腑之原穴位所在,三焦所行为原。
67
五穴所主

井荥俞经合五类穴所主病情。
68
募阴俞阳

阴阳所主。
69
虚实对策

治病对策。
70
四季刺法

刺法合于四季,深浅不同。
71
营卫刺法

刺营不伤卫,刺卫不伤营。
72
阴阳调气

随营卫流行而调阴阳。
73
井浅泻荥

必明补泻之法。
74
四季刺法

井荥俞经合四季刺法。
75
五行补泻

按五行之变化补泻妙法。
76
补泻时机

补不足损有余。
77
能知传病

必晓五行相克之理,受克、克者均为病。
78
补泻要领

内针出针时机。
79
实相

按五行变化取穴。
80
出入时机

全看气来气尽时机而入针出针。
81
虚实不明

医者不明所害病。

上一篇:2015年的运气病体会下一篇:肾为列女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