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抗癌奇药石打穿

2015/3/21 18:46|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573| 评论: 3|原作者: 天阳子

摘要:     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小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大叶中间夹小叶,层层对比相新鲜。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 ...

  

  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小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大叶中间夹小叶,层层对比相新鲜。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采掇茎叶捣汁用,麻浆白酒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世眼愚蒙知者少,岐黄不识名浪传。丹砂句漏葛仙事,余爱养生著数言。

  石打穿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卷五草部下,引明末葛祖方:“一名龙芽草石见穿、地胡蜂、地蜈蚣。”《本草纲目拾遗》云:“龙芽草生山土,立夏时发苗布地,叶有微毛,起茎高一二尺,寒露时开花成穗,色黄而细小,根有白芽,尖圆似龙芽,顶开黄花,故名金顶龙芽。一名铁胡蜂,以其老根黑色,形似之。”赵学敏引蒋仪《药镜·拾遗赋》云:“滚咽膈之痰,平翻胃之哕,石打穿识得者谁?”注:“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此剂,十投九效,不啻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也。乃作歌以志之。”

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小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大叶中间夹小叶,层层对比相新鲜。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采掇茎叶捣汁用,麻浆白酒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世眼愚蒙知者少,岐黄不识名浪传。丹砂句漏葛仙事,余爱养生著数言。

  赵学敏:“因此草亦有地蜈蚣之名,故《百草镜》疑为石见穿也。”赵氏又引《葛祖方》:“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胃噎膈,疟疾喉痹,闪挫,肠风下血,崩痢食积,黄白疸,疔肿痈疽,肺痈,乳痈,痔肿。”

    从上述歌词来看,石打穿的形态为茎圆,高约3尺许。叶绿色,有深纹,边缘有锯齿,叶片长寸许,阔数分,长为阔之倍,秋季开黄花,瓣小,5枚。果实稍扁,其上密生小针刺。最特征之处,为小叶片大小不等,成间歇状排列,与歌中所云“大叶中间夹小叶”之状极为吻合。据此,可以肯定其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2]而无疑。亦即《救荒本草》中之龙芽草和《伪药条辨》中之仙鹤草。蒋仪《药镜·拾遗赋》述及其功效“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此处“穿肠”、“穿胃”、“攻坚”,相应的解释了“石打穿”药名的由来。“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说明了它对噎膈病(食管癌)等癌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葛祖方》明确记载有治“翻胃噎膈”、“黄白疸”、“肠风下血”、“疔肿痈疽”等功效,这与《中药辞海》[3]记载龙芽草有治疗癌症、黄疸型肝炎等功效是一致的。

    对于《葛祖方》以地蜈蚣为其别名一事,赵学敏有不同看法,他说:“考之《百草镜》龙芽二种(龙芽草和紫顶龙芽)与地蜈蚣俱非一物,论其功用,石打穿治黄疸,地蜈蚣治跌扑黄疸。故《百草镜》因其用相同,于地蜈蚣下注疑即石打穿,于龙芽草下注亦名石打穿……明明二种,功用各异,不知《葛祖方》何以混为一?此书传自明末,或有舛讹,或有的识,未敢妄议,附识于此,以俟再考。”笔者认为《葛祖方》所谓“地蜈蚣”确非石打穿,可能是茜草科植物金毛耳草(黄毛耳草)Hedyotischrysotricha (Palib.) Merr.[4]。本品为多年生匍匐草本,节上生根,叶对生,柄极短,以其形似蜈蚣,故各地别名甚多。云南称地蜈蚣草,浙江、江西、福建称蜈蚣草、过路蜈蚣、铺地蜈蚣、穿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踏地蜈蚣、扑地蜈蚣、爬地蜈蚣、网地蜈蚣、下山蜈蚣等。全草用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和跌打损伤等。论其药名、形态与疗效均与《葛祖方》中地蜈蚣大体相符。本品在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亦称石打穿。笔者认为此石打穿之名系误用。应从《本草纲目拾遗》石打穿(龙芽草)之异物同名品中除去。

    现时石打穿的异物同名品甚多,除上述金毛耳草外尚有:

    ①黄龙尾AgrimoniapilosaLedeb.var.nepalensis (D.Don) Nakai[4](蔷薇科)为龙芽草之一变种,云南亦称此为石打穿,可代替龙芽草入药。

    ②蓝布正(柔毛路边青,柔毛水杨梅)Geum japonicum Thunb.var.chinenseF.Bolle[4](蔷薇科)福建称此为石打穿。

    ③构棘Cudraniacochinchinensis (Lour.) Kudo etMasamune[3](桑科)云南称此为石打穿。鉴于民间通称此为穿破石,而穿破石与石打穿在文字上有类似的含义,故尔药名相混,其实二者疗效不同,称石打穿是错误的。

    ④华鼠尾草Salviachinensis Benth.(唇形科)江苏亦称此为石打穿。

    ⑤深绿卷柏Selaginelladoederleinii Hieron[3](卷柏科)四川峨眉称此为石打穿。

    ⑥地柏Selaginellakraussiana A.Br.[4](卷柏科)《全国中草药汇编》有称石打穿的记载。

    2 石见穿

    石见穿之名始见于《本草纲目》[5]卷二十一草部有名未用项下,仅有时珍曰:“主骨痛,大风痈肿。”寥寥数字。李时珍既未描述其形态,亦未述及其产地。因此,很难判定其品种。《本草纲目拾遗》有石打穿之记载。赵学敏引《李氏草秘》[2]载:“石见穿生竹林等处,叶小如艾,而花高尺许,治打伤扑损膈气,则石见穿之叶如艾,又与石打穿之叶深纹锯齿不侔矣。”但笔者认为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石见穿叶小如艾,二是石见穿与石打穿不同,并非一物。按《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所载的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SalviachinensisBenth.。据《新华本草纲要》[7](1988)第一册考证,“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亦有称为红花艾、臭艾的。故此处所说的艾,也可能是唇形科植物。至于‘花高尺许’应指花茎而言,今《浙江民间中草药手册》、《中国植物志》均记本种(指华鼠尾草)有石见穿一名,故从名称、形态、功效看《本草纲目》、《李氏草秘》的石见穿似即本种”。现时《中药辞海》第一册亦援引此说。笔者认为现时江苏、上海药材公司所销售的石见穿确为此种。但此种是否即《本草纲目》和《李氏草秘》的石见穿,则尚有诸多疑点。如上所述,《本草纲目》对石见穿无形态和产地记载,仅有功效记载,尚不能说明问题。再说《李氏草秘》所言“叶小如艾”,《新华本草纲要》认为因唇形科益母草有红花艾的别名,遂将“艾”转而解释为唇形科植物,此点实难令人信服,笔者认为有进一步深入考证的必要。按《本草纲目拾遗》引《种福堂方》:铁筅帚即石见穿,在石打穿所附“铁筅帚”条下,引《草宝》云:“铁筅帚叶似紫顶龙芽(指马鞭草)而无毛为别。七月开小黄花,结实类筅帚,能刺人手,故名。黄疸用此草,干者一两,白酒煎服,四五剂即愈。”笔者认为这里的铁筅帚,即《本草纲目拾遗》[1]载:“铁筅帚,山间多有之,绿茎而方,上有紫线纹,叶似紫顶龙芽,微有白毛,七月开小黄花,结实筅帚形,能刺人手,故又名千条针。”从这一段文字来看,铁筅帚应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鬼针草BidensbipinnataL.[8]此属植物为头状花序,具多数黄色小花,瘦果长条形,顶端有较长的针状刺成簇,如筅帚状,能刺人手,与“千条针”、“铁筅帚”之名相符。再从茎方、绿色或带紫,叶似紫顶龙芽来看,更与此属中的鬼针草完全吻合。再核诸《李氏草秘》“叶小如艾”,此艾应指菊科艾属的艾叶,鬼针草叶为羽状分裂,以艾叶相比譬,亦无不当之处。《本草纲目拾遗》引《草宝》铁筅帚云:“黄疸用此草”。现时鬼针草,《全国中草药汇编》[8]上册记载其疗效,从主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来看,亦与古文献所述相符。为此,《本草纲目拾遗》之石见穿,可考订为菊科植物鬼针草。

    此外,鬼针草之同属植物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 (Lour.)Merr.etSherff亦被视为《本草纲目拾遗》之铁筅帚与千条针。

    以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为石见穿的,除《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以外,尚有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苏州本产药材》、《江苏药材志》、《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文献,但这些都是因华东地区确以此为该草药之名称。另称,还有称之为“紫参”和“石打穿”的也不在少数。“紫参”、“石打穿”均可视为本品之异名。此外,蔷薇科的蓝布正Geum japonicumThunb.var. chinenseF.Bolle在四川盐源也有称之为石见穿的。因此,草药石见穿也有异物同名品存在,但《本草纲目拾遗》的石见穿,经考证,应为菊科植物鬼针草。而《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的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此二者皆有治疗黄疸的功效,故华鼠尾草可视为近现代石见穿的新兴品种。

    

  参考文献:

    [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54

    [2]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7

    [3]余传隆.中药辞海.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426

    [4]谢宗万.全国中草药名鉴.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8

    [5]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32

    [6]中国药典.一部.1977.138

    [7]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3

    [8]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97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