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2015/4/4 01:30|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624| 评论: 1

摘要:   因暴食、喝酒、不爱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且胖人尤为多见。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证。正如《内经》所说:“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 ...

  因暴食、喝酒、不爱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且胖人尤为多见。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证。正如《内经》所说:“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肝积并非大病,发病初期若能及时通过中医诊治,一般都可速效。但若牵延不治,积久则会变生大病,需引起足够重视。

  近日我在新浪微博里发了一条微博,原文如下:一朋友患脂肪肝,我知其作为领导平时应酬比较多,湿邪内滞,肝胆不运,需降浊化滞,清泻肝胆。为处一汤方,嘱服十付。隔月再查,脂肪肝已经消失。朋友在单位闲聊时说起此事,其单位四位领导亦相信不疑,照此方服之,结果全都恢复正常。朋友今日见面时说起此事,大为感慨,自述目前极为健康,感谢云云。

  我把此条微博发表之后,不少网友向我求方。本来,我担心如果贴出药方,网友未经辨证,滥用汤药,恐怕我的好意反会害人。但后来又一想,如果我可以把脂肪肝的病因病机描述一下,配合一些简单的辨证思路,那不懂中医的患者也可以自己尝试用药,这样岂不是件助人的好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脂肪在中医理论里认为是痰湿、水饮、湿浊之类。阳气不化,则水饮留滞,滞塞日久,则生痰饮。其病之初,莫不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酒酪浆饮,脂膏湿浊未及代谢,留积体内。一方面,若七情内伤,则肝气郁滞,疏泄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机体正气渐虚,阴阳平衡失调,尤其是脾肾亏虚,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司,肾虚则气化不利,最终水湿蓄积为病。并且,亦有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肝经气机不畅,肥脂湿邪内蕴,与瘀血相搏,有形之物,滞于肝脏。

  所以说,此病之因,本在脾肾阳虚,标在气郁、食滞、痰饮、瘀血、湿浊、寒热。临床多呈本虚标实,虚实兼夹,寒热错杂之症。其病位在肝,故俗称为脂肪肝。

  由此可以简单地把脂肪肝粗略分为痰湿、瘀血、气滞三个类型,辨证用方,亦有良效,但仍属治标之法。治标可以使病证缓解或消失,甚至肝的疏泄功能大有增强。切不可因此而继续大喝大吃,把药方当成加大酒量的手段,如果这样就违背我的本意了。我建议需认真调理生活习惯,重视中医养生,以缓缓改善阳虚体质,如此方是治本之道。

  一则,痰湿内滞型,此型多见于酒客,平时应酬比较多,需要经常饮酒。检查多见苔黄厚腻,体胖或肤白。需祛湿化浊,疏泄肝郁半夏与瓜蒌合用,降浊化痰最有殊功。

  我一般喜用此方:黄连10克,法半夏30克,瓜蒌仁20克(炒捣),瓜蒌壳10克,柴胡10克,枳实2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茜草10克,大葱三根。水煎服,日一剂。上述微博中我所用的即是此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二则,瘀血阻滞型,此型多见舌边瘀斑,皮肤暗黑,有跌打损伤史,或手术史,或久病史。需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兼以化瘀行滞。旋覆花为主药,最善化肝之血瘀

  试处方:桃仁10克(打碎)、红花6克,川楝子10克、炙甘草10,旋覆花10(包煎),茜草10,大葱白三根(折断入煎),丹参15克、生山楂15克。水煎服,日一剂。

  三则,肝气郁滞型,此型多见于平时易怒之人,或者经常生闷气,心情不舒畅,瘦人多见。需疏肝解郁,行气和中。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以柴胡升清,以枳壳降浊,为方之关键。

  试处方:柴胡15克、枳壳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茜草10克,大葱白三根(折断入煎)。水煎服,日一剂。

  上述方中都有旋覆花、茜草与大葱三味药。此三药合称为旋覆花汤,是张仲景的名方,主治肝着证,善通肝经气血痰浊之郁滞,我用于治疗脂肪肝、肝硬化等症多有良效,算是自己的临床经验

  另外,治疗脂肪肝也不要完全依赖服汤药,不妨配合针灸,效果更为明显。可取两组穴,一组:肝俞、脾俞、肾俞;二组:期门、中脘、天枢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行间。两组交替针刺,可用平补平泻手法。配合艾灸肚脐及足三里,可温补阳气,改善体质,亦治本之道。

  强调一点:中医治病讲究四诊合参,重视辨证论治,体质不同,一人一方,同病不同方。要考虑体质、舌脉、症状、体征、四时气候、五运六气等多个因素,因此,如果没有学过中医,或者尚未精通斯术,尽量不要按书抄方服药,以免耽误了病情,甚至导致病情恶化。还是请明医面诊一下才好。实在万不得已,可以勉强试服网上的汤药救急,这又在情理之中,我也非常能理解病人的行为。但若想真正治好大病重病及各种慢性病,选择中医汤方时非精确辨证不可。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