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 中医药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打破目前“四分五裂”的管理局面,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盘棋
很多老百姓喜欢看中医,是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价格相对便宜。令人忧虑的是,不少人想看中医,却看不上好中医。中医药发展困难重重,日渐萎缩。
西医进入中国不过区区百年,却成为主流医学。反观中医药,其发展明显滞后,沦落为边缘医学。很多人认为中医只是辅助手段,直到没救了才想起看中医,“死马当成活马医”。尽管我国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实行“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但中医药不科学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不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解开束缚中医药发展的桎梏,消除对中医药的歧视,最紧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走好中医药改革“最先一公里”。所谓“最先一公里”,就是从立法入手,改革完善中医药评价体系,依法保护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如今,中医药法还未进入立法审议,很多困扰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问题亟待解决。在不改变现有法律条文的前提下,即使中医药法出台,也很难为中医药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例如,执业医师法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师达不到法定的从业要求。药品管理法用管西药的方法管理中医制剂,传统的丸散膏丹摘不掉“非法”的帽子。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期待法治为中医药发展松开绑绳,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
走好中医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满足老百姓切身利益,让人们看得上好中医。目前,中医阵地萎缩、人才青黄不接,院校教育培养出的中医不会看病,甚至沦为中医的掘墓人。一位中医学子说:“不是中医不行,只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我们的中医教育上。中医缺失的不仅仅是临床能力的培养,更是中医学子信心的建立。”中医生命力在于临床,没了临床阵地,中医早晚会走向灭亡。培养中医人才,必须尊重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西化。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是,这把“钥匙”并不掌握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手里,而是由财政、物价、医保、人事、教育、药监、农业等多个部门共同掌管,属于“九龙治水”。中医药事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利益调整格局,自然会遭遇各种“中梗阻”。中医药被定位为卫生、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五种资源,必须打破目前“四分五裂”的管理局面,打通“中梗阻”,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中医药全面发展的一盘棋。
年逾古稀的德国汉学家波克特说:“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古有明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呵护中华民族几千年,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岐黄之术,是当代中医药人的历史使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20日19版,作者王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