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圆运动视角看伤寒论(三):太阳病条文之二

2015/4/29 04:21| 发布者: bygzpf| 查看: 1013| 评论: 0|原作者: 原熙

摘要: 咱们继续讲下太阳病的条文,也就是营卫病的条文 我们把太阳病粗分的话,那就分为中风和伤寒,前者主在卫病,后者主在营者 太阳病的条文都是从这两端来演绎出来,所以桂枝汤麻黄汤的活用就是太阳病条文的延伸涉及中风 ...
咱们继续讲下太阳病的条文,也就是营卫病的条文
     我们把太阳病粗分的话,那就分为中风伤寒,前者主在卫病,后者主在营者
太阳病的条文都是从这两端来演绎出来,所以桂枝汤麻黄汤的活用就是太阳病条文的延伸
涉及中风的,用桂枝汤还比较简单,大家多少都尝试过,脉为浮缓,缓就是营无力而发热的像。然后条文的延伸就在于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中风时如何从中去调整。
大家注意一点,汗为心源。发汗可能会导致心阴虚亏,所以要注意补充好水分。这时白粥就可以派上用场。但是为什么白粥更容易补充心液?而不是水?大家想想。
在太阳病,伤寒这条线上,发热无汗这种情况下的,延伸出两个汤,大小青龙汤,这个也是不那么容易理解的。
大家先看看条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这是大小青龙汤的主要条文,也应该是伤寒论上的主题部分。
发热不渴,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
这个存在水气的原因所致。大家在这里有没觉得什么问题?我们尽量的将伤寒论的焦点压缩再压缩,就更有能力延伸
小青龙重在伤寒论心下水气,也就是现在喜欢说的一片寒土,这是天生的体质比较沉寒的缘故。
大青龙则偏在中寒而上热的体质,因伤寒而引发的各种症状。这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
从脉象来说,彭子已经提到,大青龙的浮缓,缓不是桂枝汤的表阳虚,而是津液缺少的症状,所以用石膏杏仁来调整
大家可以再看看,中风,会用到桂枝,但伤寒则会用到麻黄和桂枝。从用药的特点就大家再立体化思考一下
现在再谈到桂枝汤延伸出来的两个条文,一说桂枝,首先概念上就是伤风,就是汗出。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五苓散里“渴欲饮水,水入则吐”,那就说明中焦是有水湿的,导致上焦不能运化水湿,这个是他体质的问题,然后再加上伤寒,就演变成这个症状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从每个条文去留意这个条文所适用的群体,不然背起来也没用。
五苓散里泄水的4味,再加桂枝,其实依然是以桂枝为主,因为是中风。大家自己再分析下跟小青龙的区别。首先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中风,一个伤寒。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彭子的解释:渴而汗出为里湿盛,不渴而汗出为表阳虚。以上三章,论荣卫病解脏气之湿动。大家想想看,其实这个只是一个湿的轻重方面的选择。从症状上了解,但首先用五苓散,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渴,喝水又不适。
上面条文比较简单,大家通文下来,自己要学会演绎,那么伤寒论就不是几万字,而是好多万字。其他的暂时不说啦,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下
     以后有时间咱们把疑似经文放在上面,然后解释得条文放下面,这样大家就更容易学点。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