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方剂心得十讲(四)(2)

2015/5/8 16:08|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032|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剂心得十讲(四)(2)---焦树德2008-12-28 10:28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12克、白芍9克、知母12克、生姜15克、白朮15克、防风1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剂心得十讲(四)(2)---焦树德
2008-12-28 10:28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12克、白芍9克、知母12克、生姜15克、白朮15克、防风12克、麻黄6克、制附片6克、炙甘草6克,水煎两次,合在一起,分为3次服,每日1剂。
本方主治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的全身关节疼痛,久久难愈,而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等症。方中桂、麻、防风温散风寒,芍药、知母和阴防热燥,生姜、甘草调胃和中。白朮配附子温经散寒,祛寒湿痹痛捷效。诸药共奏祛风寒湿、温经脉、止疼痛之效。书中所说「身体尪羸」即指关节肢体僵屈变形,不能自由活动,身作羸瘦衰弱,生活不能自理,几成废人而言。从仲景先师这一段精确简练的描述来看,本汤可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肢体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自50年代后期,我即用本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病,常常取得理想的疗效。1974年左右,我在一次内科医生业务学习会上向全科医生作了「痹证辨治体会」的学术报告,其中也介绍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随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方。1981年我院李恒敏大夫在回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信时,开出了我的这张经验方,几个月后,人民日报注销了这个病人的感谢信,因而医院门诊和院部忙了起来,院领导责成我们成立了痹证研究组,专门开展了专科门诊和病房工作。我又把桂枝芍药知母汤和《和剂局方》的虎骨散合并起来进行随证加减,定名为补肾祛寒治尪汤,同时把具有肢体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证命名为「尪痹」。短短几个月我们小组就总结了「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1981年12月在武汉市召开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上,我以《尪痹刍议》为题,向全国中医同道宣读了我们的文章。1983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学组采用了「尪痹」这一新病名,以补肾祛寒治尪汤为主商订科研处方,进行了300多例的临床观察,研制了「尪痹冲剂」这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经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批量生产,现已多次获奖并被评为国优产品而获全国优质产品银奖,畅销国内外,一直供不应求。
今把我拟的补肾祛寒治尪汤介绍如下,以供同道们临床试用。组成: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2克,麻黄3~6克,苍朮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等,还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
方解: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经、太阳经及肢体的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朮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湿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加减法: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朮,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朮、防风、松节,加生薏米30~40克,木瓜9~12克,茯苓15克,白殭蚕9~12克。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朮、牛膝,加金狗脊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殭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再加草乌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
注意事项:(l)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
(2)显效后,可将此方3剂研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或加黄酒)送服,长期服用。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尪痹,效果满意,并以研究「尪痹」为题招收了3批研究生,均取得了优良成绩。
今简介有效病例,以供大家参考:任XX,男,48岁,工人,1971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自己活动已1年有余。病史:1970年9月间,因挖地道而长时间在地下劳动,一日,突然高烧40℃以上,继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虽经治约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两手腕、食指关节亦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伸不开。两膝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经某医学院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血沉55毫米/小时),即转该院中医科诊冶,服中药80剂,症状未见改善,血沉增快(118毫米/小时,遂来我院就医。现症:除上述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活动外,两锡髋节亦强直僵化固定成一种位置(大腿与躯干呈120度,不能屈伸),两肩、肘关节亦僵化不能活动,故来诊时需人背抬。有间断发热,身体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大便一日一二次,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象弦数。经我院放射科X线拍片,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地下环境寒湿,久处其地而受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虚深侵,肾主骨,寒邪入骨,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可致骨质变形、节挛筋缩,肢体不能屈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而呈现尪羸之状。脉证合参,诊为尪痹。目前虽有标热之象,但实质仍为寒。治法:补肾祛寒,散风活络。处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制附片10克、骨碎补12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麻黄6克、知母10克、防风12克、威灵仙12克、白朮10克、炙山甲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水煎服,6剂。药后诸症均减轻,仍守上方又加伸筋草30克,嘱可常服。至1972年3月10日来诊时,已能自己行走,不用扶杖。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手按之亦无疼痛,膝关节尚有肿胀,于上方加黄芪30克。3月17日已能骑自行车上街,仍守上方服。1972年5月3日来诊时,食欲很好,仅腕、背、踝部有时发胀,偶有轻痛,腕、指、膝、踝关节虽外观尚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先后共诊22次,服药11O多剂,病情已稳定,改用粉剂常服,处方如下:制附片45克,骨碎补54克,川断60克,桂枝36克,赤、白芍各60克,知母36克,防风45克,苍、白朮各30克,威灵仙120克,麻黄36克,细辛12克,松节45克,伸筋草120克,炙山甲36克,地龙45克,皂刺21克,泽泻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1973年1月27日来诊,膝肿消退,关节明显变小,仍守上方,加归尾36克、焦神曲30克、片姜黄30克、红花36克,改川断为90克,为细末服。1973年5月29日,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起,站立1小时多也不觉疲累,能骑自行车跑十几公里。脉亦较前和缓有力,舌苔正常。惟在腕及踝关节尚有轻痛。仍予原方以资巩固。1975年夏天造访,已全天班工作年余,腕指、左膝关节外形虽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能活动、能工作,无痛苦。1979年夏季又约他来复查,血沉13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仍为阳性。但一直上全天班,并能胜任比较繁重的工作。1986年我们的研究课题《尪痹的临床机理与实验研究》又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同时又研制了「尪痹复康Ⅰ、Ⅱ号」第二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此成果已转让给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正在报批新药,不久即将问世。补肾祛寒治尪汤不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而且对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均有良好效果,我正准备用此汤对大骨节病,氟骨病等的治疗,进行临床与实验的观察研究。

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
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近代医家则多用此方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用,上述用量即为汤剂常用量。本方为治疗痹证的常用方剂。
主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而致腰膝疼痛,酸软无力,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用本方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用此方。本方照顾全面,力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方效。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方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用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取效则较快。兹把个人点滴经验和常用经验方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骨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处方:桑寄生20~30克,独活9~12克,细辛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生熟地各12克,牛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片10~12克,草乌5~9克,炙山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加减法:关节肿比较明显者,去生、熟地,加生薏米30克、汉防己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金狗脊2O~30克、地鳖虫6~9克、羌活6~10克;主诉大腿外后侧连及小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牛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片腰膝关节骨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骨碎补12~18克、补骨脂10克、乳没各5克、生龙骨15~20克(先煎)。
2、治疗妇女素有腰腿疼痛,但又妊娠数月,腰腿疼痛有加重者。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12~15克,防风10克,炒白朮12克,杜仲12~15克,制附片10克,炒黄芩6克,苏梗10克,炒黄柏10克,川断20~25克,络石藤20克,千年健15克。3、治疗膝踝关节疼痛,喜暖怕凉,有时足跟亦痛,血沉快,抗链「O」滴度高者。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2克,杜仲12~15克,牛膝18克,细辛3~5克,防风10克,茯苓15克,熟地12克,肉桂5克,泽兰18克,制附片12克,槟榔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5克,补骨脂12克,松节18克。《医学心悟》有蠲痹汤(羌活、独活、秦艽、桂心、炙甘草、当归、桑技、川芎、乳香、木香、海风藤),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方剂。但蠲痹汤偏用治疗人体上半部痹证无肝肾不足者,本方则偏用于治疗人体下半部痹证,病情较深重,肝肾不足者。
三痹汤(《成方切用》)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牛膝、杜仲(姜炒)、桂心、细辛、秦艽、独活、防风,上药各6克,加生姜3片、大枣4个水煎服。本方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药方。
主治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络,而气血凝滞,手足拘挛,行、痛、着三痹症状皆有者。明代医家喻嘉言曾称赞曰:「本方用参芪四物,一派补药内,加防风、秦艽以胜风湿,桂心以胜寒,细辛、独活以通肾气。凡治三气袭虚而成痹患者,宜准诸此。」本方与《医学心悟》蠲痹汤相比,本方主治因气血不足而受风寒温之邪侵袭而成痹者。兼有补气血的功用;蠲痹汤则主治上半身痹证,无补虚作用。本方与独活寄生汤比较,则本方偏治痹证兼有气血虚者;独活寄生汤则偏治肝肾不足,风寒湿邪痹阻于下半身的痹证。近代医家应用本方时,多改为随证加减的汤剂而用之。各药用量很少用等分者。气虚证不明显者,人参可用党参代替。上肢肩、肘、腕关节疼痛明显者可加片姜黄10克、桂枝10~15克。腰痛明显者,可加补骨脂10克、川断18克、胡桃肉2个(分吞)。足踝肿痛及脚后跟疼痛明显者,可加重牛膝3克,另加泽兰15克、生薏米30克。月经前赶或量过多者,可去川芎,加川断炭20~30克。


清震汤(刘完素

升麻30克、苍朮30克、干荷叶1张(约15~20克),共为末,每服15克,水煎服。本方为治雷头风(头痛,头面起疙瘩,或头内如雷鸣,憎寒壮热,状如伤寒)的特效药。升麻味甘,其性属阳,其气升扬,能解百毒。苍朮辛烈,能燥湿强脾,辟瘴疠疫气。荷叶色青气香,其形状如仰盂,其象属震(震仰盂,震为雷),能升助胃中清阳之气上行。配合甘温辛散之药,升发散邪,使邪从上越而散。且能固胃气,使邪不传里。我常用本方治疗顽固的头痛。例如张某某患头痛数年,时轻时重,久治未愈。发作重时全头内皆痛,甚则似脑内轰响,如风如雷,每遇天气变幻刮大风时,则易发重痛。舌苔略白。脉象弦滑。曾在其它医院,服用过以清空膏、愈风丹、川芎茶调散、牛黄上清丸、羌活胜湿汤等方加减的汤药、丸药等,均未效。据此脉症,我诊断为「雷头风」,用清震汤法,随证加减。处方:升麻10克,苍朮10克,藁本6克,羌活10克,夏枯草18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白蒺藜10克,荷叶12克,吴朱萸6克,水煎服。本方连服3周,头痛痊愈。这张药方即以清震汤轻扬发越,散风化湿,为主药。辅以羌活祛风胜湿,入太阳经,治太阳头痛;藁本入督脉,散风寒,治头顶痛。佐以吴朱萸辛温入肝经,治头痛;夏枯草入肝经平肝阳,治肝郁头痛;生石决明养肝阴,潜肝阳;蔓荆子入少阳经,散头部风热,治头两侧痛。使以白蒺藜入肝肺二经,其性善破,用以升散肝肺郁结而治病久入络之疼痛。东垣先生有「清空膏」,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以及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苦痛不止。其方为:炒黄芩、炒黄连、羌活、防风各30克,柴胡20克,川芎15克,炙甘草4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茶调如膏,用温开水送下。为何此例头痛患者曾服此膏未效呢?因为此膏以入太阳经药最重,其次为少阳经,再次为厥阴太阴,且用酒炒芩、连上达清热,故此方以治风湿热上壅为主。本例乃为雷头风,其病情较头痛要深重,且多在天气变幻、刮大风时痛重,其痛为满头内皆痛,且重时有似风、雷之声,已非风湿热上壅之头痛证,而乃风邪深入,闭塞清窍,不得发越疏散,经络不通,风寒温邪互相胶结,郁壅不散之证。故以清震汤为主,随证加减。全方以散风为主兼以祛寒、化湿。因其脉弦,故加入养肝阴、潜肝阳、平肝防热、温厥阴、破肝肺结气之品,气行血行,经络通畅,风寒湿邪得辛温阳性药发越升散,故很快取效。通过本例的诊治分析,我们更体会到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重要的是要从病因病机的传变、转化中,抓住体内形成疾病的根本而立法、选方、加减药物,去进行治疗。故前人谆谆告诫我们「治病必求于本」。理中汤张仲景)人参9克、白朮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水煎服。本方出于《伤寒论》,原方是「理中丸」,原用法是四味为末,以蜜丸鸡子黄大,用沸汤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可见本方也可作丸服,也可煎汤服,后世医家多以汤剂用之。但中成药中也有「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以供临床选用。本方主治中焦虚寒,气不能燮理,腹痛,大便自利,便溏不成形,口不渴,寒多而呕,脉沉无力或手足逆冷不温(厥逆)。方中以人参补气益脾为主药,白朮健脾燥湿为辅药,甘草和中补土为佐药,干姜温胃散寒为使药。因脾胃居中焦(或称中宫),故名曰「理中」。本方加附子6~9克名附子理中汤(丸),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加枳实6~9克,茯苓9~12克,蜜丸,名枳实理中丸,主治寒实结胸,疼痛欲绝,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治之不效者(此为大下之后的虚逆之证,气已不理,而复上攻,气搏结于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气,次疗诸疾,其效如神)。若口渴者加天花粉10克,加重参、术用量。自汗多者,可加生牡蛎20~30克(先煎)。去甘草,加茯苓15克、川椒6~9克、乌梅6~9克,蜜丸,名理中安蛔丸。主治胃寒痛、吐蛔虫。加当归9克、白芍12克、陈皮9克、厚朴9克、川椒6克、生姜6克,名温胃汤。主治忧思郁结,脾肺气滞,胀满上冲,饮食不下等症。加青皮6克、陈皮9克,名治中汤。主治理中汤证见腹满痞闷,兼有食积者。加陈皮9克、茯苓15克,名补中汤。主治泄泻。若泻而不已者,再加附子6~9克;食思缺乏,食而不化者,再加砂仁6克。加黄连6~9克、茯苓9~25克,名连理汤。主治伤暑泻肚而作渴之证。前人经验认为,外受酷暑,内伤生冷而致此症者,非此汤不可。《内外伤辨惑论》中有厚朴温中汤,其组成为厚朴12克,陈皮12克,干姜10克,茯苓6克,草蔻仁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共七味药。二方比较,其共同点是,二方均能健脾燥湿,主治中焦寒盛,呕吐不食,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滑等症。二方不同之点是:理中汤中有人参、白朮,故偏治症见神疲少气、脉沉细无力或迟缓者;厚朴温中汤有厚朴、广木香、陈皮、茯苓,故侧重治疗脘腹胀满较重,泛吐清水,脉沉紧或沉弦者。前者的功效是温中祛寒,补益脾胃;后者的功效是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我在临床上经常用理中汤随证加减,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腹痛泄泻之症。其中包括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结肠炎等病。对症见急性泄泻、胃肠不适,甚至呕逆胀满者,常合藿香正气散随证加减。经验方是:藿香10克,苏叶6克(后下),白芷6克,茯苓25克,土炒白朮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芡实米15克,干姜6克,党参9克,炙甘草5克,广木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诃子6克。对症见慢性泄泻,便前腹部隐痛,大便一日三次左右,溏薄不成形或带些血液,或兼见里急后重者(包括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结核性结肠炎等)。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方随证加减应用。经验方是:补骨脂10克,吴朱萸6~9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10克,土炒白朮10克,党参9~12克(或人参3~6克),茯苓20~30克,干姜6克,广木香6~9克,诃子10克,车前子12克(布包)、赤石脂12克,禹余粮12克,炙甘草5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大便带血较多者,可再加地榆炭20~30克、防风6克。以上两个经验方是我临床常用的方剂,效果很好,请参考试用。例如:杨某某,男,32岁,初诊日期1975年12月16日。1975年9月20日在北京某大医院经X线拍片证实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用药灌肠治疗60多次,同时服抗菌素、黄连素等,未见效果。现大便一日二、三次,大便干稀交替不等,有时带脓血,次数多,时有下坠感,左下腹部隐痛。大便镜检:红细胞10个~成堆,白细胞数基本同红细胞,腹部怕冷,舌苔薄白,脉沉滑。辨证:脾肾虚泄。治法:温补脾肾,固元止泄。处方: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12克,炒白朮9克,茯苓12克,吴朱萸6克,党参12克,制附片6克,炮姜3克,诃子12克,赤石脂15克(打碎),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1976年2月23日复诊:上药服20付,腹已不痛,大便一日一行,大便镜检阴性。病已基本痊愈。舌苔微微欲现薄黄,脉弦滑。上方加炒麦芽9克,赤石脂改为12克,党参改为9克。又服6~10剂而收功。理中汤与养中煎(人参3~6克,炒山药6~9克,炒扁豆6~9克,炙甘草3克,炒干姜3~6克)比较:二方均能治中焦虚寒而致呕泄之证。但前者有白朮(无山药、扁豆),故益气健脾之力大于后者,并且对急性的中焦虚寒腹痛、腹泄,见效速于后者。后者有炒山药、炒扁豆(无白朮),山药不但健脾且能益肺补肾。扁豆不但健脾,且能祛暑湿,故健脾、益肾、化湿祛暑的作用优于前者。其功效平稳和缓,故名养中。

大健中汤(《金匮要略》)

炒川椒6~9克、干姜9~12克、人参4.5~6克、饴糖3羹匙。前三味药用水5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再用微火煎取160毫升,分为两次温服。服药后约25分钟,再喝稀粥半碗,以助药力。一日服药两次,药后盖被卧床休息。忌硬食。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攻串)痛而不可触近」者。(仲景原文)本方出于仲景先师的《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主治阳虚之人,中焦受寒,阴寒之气,逆而上冲心胸,而见「心胸中大寒痛」;横格于中焦,故腹部皮肤之下,出现似有头足(肠蠕动波)的上下攻冲作痛;脾寒不运,水谷不消,故痛、呕、不能饮食。因证属寒邪盛实,故腹部剧痛而手不可近,拒触按。此证急需治以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之法。方中以川椒(炒去汗)味辛性热,既能入脾暖胃,又能入肾补火,入肺散寒,作为主药;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为辅药;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佐药。饴糖甘温补脾,缓急和中,为使药。人体以中气为主,本方用辛辣甘热之品,大建中焦之阳,以祛其逆上之浊阴。中阳得健,阴寒祛散,诸症自消,脾运复元,故名「建中」。因仲景先师还有「小建中汤,故本汤又别以为「大」建中汤。我常用此方治疗肠痉挛、肠疝痛等所致的腹中绞痛。如疼痛波及少腹、小腹,以及男子睪丸或女子阴部均感寒痛者,可加吴茱萸6~9克、乌药10~15克、炒小茴香6~9克、炒荔枝核10克等温暖肝肾、散寒理气之品。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比较:二方均用于治疗中焦阳虚的腹痛。但前者主治中阳虚弱,寒气上逆之心胸、脘腹疼痛;后者主治中焦虚弱,营卫失调,肝脾不和,腹中隐痛。前者药力偏于辛热;后者药方偏于甘温。前者力峻,多用于急性病,是急则治其标之法也;后者力缓,多用于慢性病,适用于久服,是缓则治其本之法也。大建中汤与理中汤比较:二方均可用于治疗中焦阳虚寒盛的证候。但前者适用于中焦阳虚,寒邪上逆的心胸、脘腹上下攻冲作痛;后者适用于脾胃阳虚,寒湿内盛的腹痛、呕泄、口不渴,甚或手足厥冷,以及感寒霍乱吐泻交作,手足挥霍燎乱,腹中绞痛)。小建中汤桂枝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擘)、白芍18克、生姜9克、饴糖40克(约3汤匙)。取前五味药加冷水七茶杯,煮取三茶杯,去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煮二、三沸。每次服一茶杯,一日服三次。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应用范围较广,外感伤寒病中用之,内伤杂病中亦用之。在伤寒病中用于「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从《伤寒论》的记载来看,本汤是温中补虚之剂。伤寒太阳病中如出现中焦营血不足(阳脉涩),脾胃虚寒,木来乘土(阴脉弦)而腹中急痛者,应用本汤温建中焦营气,则腹痛自愈。如服此汤中焦营气得以复建,而腹痛仍不能痊愈者,则应再投小柴胡汤以转枢,使邪气外达,其病自愈。如遇伤寒二三日,因过服发表之剂,虽然恶风寒之症状已无,二三日后因过汗而致的虚证已经形成,由于营血已虚,血不营心,故心悸,血虚则心神无所依附,故又见虚烦,此时病已入心包络,不能再用转枢之法,故必须用小建中汤温补脾胃以生营血,悸烦自愈。在内伤杂病中用于「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做)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从《金匮要略》中这段记载来看,本汤为甘温补中,和育营卫,通行津液,健脾治虚之剂。虚劳病久不愈,营血已耗,中阳虚弱,脾胃失养,故里急腹痛;血不营心故心悸;精血俱虚,虚热内生,故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相火妄动而梦失精;中土虚则四脏皆虚,故用此汤温健中脏,育化营血精津,以灌四旁,诸症自愈。正如喻嘉言先生所说,虚劳病已至亡血、失精、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已经精血枯槁,难以为力,故急建其中脏,使饮食增而阴血旺,取甘味以生精血,舍此则别无良法。仲景此汤正体现出《内经》所说:「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将以甘药」的精神。中医学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位于四脏之中,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为后天之本。若中脏失调,则必以此汤温健中脏,故名建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故以饴糖甘温养脾为主药。甘草、大枣入脾和中,以甘助甘,加强「缓补」之功力,为辅药。桂枝辛散温润,取营卫不足润而散之之意,白芍酸寒敛阴,柔肝护脾(土中泻木),取津液不通收而行之之意,共为佐药。生姜辛散温胃,能益卫阳,为使药。营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为阳,益之必以辛,营为阴,补之必以甘。方中辛甘合化生阳,酸甘合化生阴,使脾胃健,营卫通,津液行,精血生,补中土以灌四旁,全身健壮,虚劳诸症自愈。近人经过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故有许多虚损、劳伤之证,虽已近垂危,往往经服用小建中汤,而渐见起色,经慢慢润补中焦而愈。腹中虚痛者,加黄芪30~40克名黄芪建中汤。今人有的报导用此汤治疗溃疡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已经动物实验证实可使溃疡灶愈合。兼见心痛、胃脘痛者可加元胡6~12克。有血虚证者,加当归9克、川芎6~9克。盗汗多者,加浮小麦30克、茯神12克。兼生虚热,体温在37.6℃~38℃左右者,可加北柴胡9~12克、地骨皮9~12克。经常容易呕吐的人,不可服大小建中汤,以太甜故也。前人有呕家忌甘之说。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治愈过许多疑难病证。如过敏性结肠炎、肠胃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顽固的溃疡病、年久难愈的腹痛等等。今举两个治愈病例如下,以供参考。例1:李某某,男,45岁,1975年10月16日某大医院会诊病例。患者于1969年开始脐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约1个月发作1次。因右下腹部也痛,故于1972年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发作性右上腹部疼痛未能解除。今年开始,发作时伴有发烧(体温38℃~39℃),白细胞增高,用抗生素治疗,对发热、白细胞升高有效,但对腹痛无效。今年5~6月,曾住院检查,出院诊断为右上腹痛待查,胆石症?胆道感染?痛部固定,舌苔正常,脉象略弦滑,诊为脾胃经气滞血瘀。治以温经、行气、活瘀。用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饴糖30克(分冲),吴茱萸45克,当归9克,红花9克,桃仁6克,五灵脂9克,香附9克,木香9克,10~20剂。1975年12月4日,腹痛减轻,未用抗生素,只服中药,舌脉同前。因有按时发作之状,故在上方中加柴胡12克、草果9克、常山4.5克。10~20剂。此后病情渐渐减轻,发作时也不必休息。共服90剂,病痊愈,为了巩固疗效,用此方减常山,加党参、黄芩、青皮、槟榔,用蜜、饴糖各半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此后,病未再作。例2:郑某某,男,45岁,1965年9月25日初诊。多年来便秘,大便如羊矢,数日一行,脐周经常隐痛,食纳少,失眠。西医院诊断为肠功能紊乱。腹部喜暖,舌尖红,脉象细。辨证为中阳不运,肠道血虚。治以温中养血。处方以小建中汤加味:桂枝5克,生白芍15克,全当归10克,瓜蒌30克,炙甘草4.5克,桃仁泥10克,火麻仁6克,饴糖60克(分两次兑入),4剂。二诊(1965年9月30日):药后大便每日1次,不像以前那样干燥,脐围仍有隐痛,舌苔薄白,脉象较前活泼。再投上方6剂,加元胡末2克,分两次随汤药冲服。三诊(1965年10月9日):大便已能保持每日1次,不甚干,脐围尚隐痛,食纳同前,睡眠有好转,舌苔已正常,脉象细缓。再加减前方:桂枝6克,生白芍2O克,全当归10克,全瓜蒌30克,炙甘草4.5克,桃仁泥10克,火麻仁7.5克,饴糖60克(分冲)。6剂。四诊(1965年10月16日):大便每日1行,有时两次,基本成条状,已不干燥,脐腹痛未再发作。食纳增加,睡眠好转,舌苔正常,脉略细。再投上方(去桃仁泥)6剂。而收全功。

四逆汤(《伤寒论》)

制附子9~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剂量参考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此汤为回阳救逆之要剂。主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逆冰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口不渴,或兼见干呕、咽痛,或大汗亡阳,脉沉微细欲绝者。近人用它抢救休克,全身冷汗,体温下降,血压测不到,脉搏触不到,或似有似无等症。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故用附子大辛大热之品,温经济阳,以救欲绝之阳为主药,辅以干姜辛热之品温中散寒,助附子振发阳气,姜、附同用相得益彰。更佐以甘温补中阳之品,鼓发胃气,并能缓调姜、附之烈性,三药相合而为甘热回阳、辛热救逆之剂。取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而为治也。本方加人参10克,名四逆加人参汤,治大吐大泻后,身恶寒,脉微欲绝,又出现下利,急以此汤温经回阳,益气生津。去甘草,加葱白4茎,名白通汤,治阳虚寒盛下利,脉微,阳气不能通达之证。四逆汤加重干姜(改为12~18克),名通脉四逆汤,治阳虚寒盛,下利清谷,手足厥逆,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面色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脉不出等症。面赤者可再加葱9茎;腹中痛加白芍18克;呕者加生姜10克;咽痛者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益气行血)。近二三十年,曾有些大医院把人参、附子、干姜做成注射液,名「参附姜」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心衰,有良好作用。理中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皆治阳虚吐利之证。但理中汤的主证在利;四逆汤的主证为厥;吴茱萸汤的主证在呕。同中又有异也,不可不辨。四逆汤与回阳救急汤(附子9克、干姜6克、肉桂3克、人参6克、白朮9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相比较:前者主治阳虚寒盛四肢厥逆之证;后者回阳救逆之力更大,主治寒邪直中三阴或吐泻亡阳,阴寒较重,呕吐较轻,正气欲脱者。四逆散与四逆汤均治手足厥逆,但四逆汤主治阳虚不能温煦四末之厥逆。四逆散则治肝郁气滞,表里不和,热邪内郁,气机不能通达四肢之厥逆,故治以和解表里,舒肝理脾之法,与四逆汤法截然不同,不可混淆。真热假寒之证禁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通草(古亦称木通)6克、大枣8枚,水煎服。(原方中细辛用量同桂枝)主治厥阴伤寒,风寒中于血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此为阴血内虚,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本方以当归辛温,养血通脉为主药;以桂枝通经络、祛风寒,白芍养阴血、和营卫,共为辅药;细辛散血分之寒,通草利九窍、通血脉,共为佐药;大枣、甘草甘味益脾,补虚生血,为使药。今人也用此汤治疗寒邪侵袭,痹阻经络,而致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动脉炎而无脉等症,不少报导称疗效较好。四逆汤所治之厥逆,是阳虚不能温达四末,故治以回阳救逆。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逆是血虚不能温达四末,故治以养血通脉。从此我们也可进一步领悟,仲景先师的四逆汤类方,均有附子、干姜,唯独当归四逆汤中不用姜、附,是因诸四逆汤主治阳虚阴盛之证,故须用姜、附。当归四逆汤主治阴血虚甚,乃由阴及阳之证,故不用姜、附。我曾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其经验方如下,请作参考。桂枝12~20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尾10克,细辛3~5克,炙山甲6~9克,红花10克,片姜黄9~12克,通草6克,路路通10克,白芥子6~9克,熟地20克、麻黄6克(这二药同捣),桃仁10克,水煎服。第一二煎药汁混合,分两次服。将药渣放到小盆中再煎,俟不太烫时,把两手浸泡药水中至药水不热,即弃之,每日1次。如此治疗l~3个月。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