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三)少陰汗禁

2015/5/9 00:40|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360|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ct 20Tue 200900:33【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三)少陰汗禁    少陰汗禁    發汗動經、發汗動血  接下來,十一之四、五、六,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ct 20Tue 200900:33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三)少陰汗禁

  

  少陰汗禁

  

  發汗動經、發汗動血

  接下來,十一之四、五、六,這三條是在講少陰「不可汗」的問題。

  我們在講〈少陽篇〉的時候,也有講「少陽病不可汗吐下」,說少陽不適合用汗法,要用和解法。可是呢,少陽病不可用汗吐下的理由,是因為少陽區塊是好像身體夾層的東西,汗吐下的藥都是打在別的地方,不能直接作用在少陽區塊,所以必須用和解法,直接「在少陽區塊裡面」處理,它是一個特別的場域。所以,少陽區塊不可以用汗吐下法,比較是它疾病位置的問題。

  

  而少陰病的「不可發汗」這件事情呢,比較直接關聯到的,是這個人是「處在一個心腎陽虛的狀態」。也就是說,少陰病的體質──我們說剛開始的少陰病,往往是很形而上,是這個人個性變了──可是實際上他能量的狀態,是心跟腎的動力都已經開始在衰退了。

  而心、腎的力量都不夠時,基本上,這個人是不能夠耐受「發汗」這件事情的。

  你想啊,人要發汗,身體要做什麼事情?我們說,汗這個東西,是從血液裡面把水分出來,對不對?血液咝械奖容^末稍分支、微血管的地方,裡面的水分,分化到血管外面,然後從汗孔出來──這樣的一個過程。

  那麼,要能夠做出這樣一個過程的話,第一,你血得要「到位」;也就是心臟的力量要夠。

  而另外,基本上「汗流出來」的步驟,跟我們排尿的「膀胱氣化」是同一件事:當它要離開你的時候,身體要把這個能量收回去,讓它變成死水,再丟出去,是不是這樣子?這樣的一種透過皮膚底下的微血管跟汗孔來完成的,等同「膀胱氣化」的過程、機轉,如果這個人心、腎都已經陽虛了,像我們得少陰真武湯證、麻附辛麻附甘證的人,很多人尿尿都很難尿了,連膀胱要氣化都做不了了,你用發汗法,不是要他的命嗎?他的能量會被嚴重的損耗。這是一點。

  而另外一點,就是沒有「氣化」完全的水,要離開人體,人體會覺得「它還是活的!」而「捨不得丟」,會想把它「扯回來」;從前教禹餘糧丸時的那個證「小便已,陰疼」就是在講這件事,身體在想把尿往回拽。

  

  我們先跳過去看一下十四條:

  【桂11-14/宋293】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而出,或從口鼻,或從耳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十四條就在講這個危險性。它說少陰病,這個病人,他是「但厥無汗」,這個人是人發冷、手腳冷,縮在那邊,但他沒有汗。但是你硬是用發汗藥要給他發了,它說「必動其血」,這個「必動其血」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本來發汗藥刺激你血液的氣化,把這個活水變成汗水然後丟出來的過程,是要在人能量還夠的時候才能夠做的;那麼當他能量不夠到可以「氣化」的時候,這個血就好像一直往微血管末稍推,可是它沒氣化,於是就沒辦法滲出來,因為身體不敢放這個水出來。那麼沒有辦法放出來,就在末梢血管堆著堆著,壓力愈來愈大……以西醫的觀察是說,這個人末稍的微血管會破、會出血,所以這個人發汗會發到身上有瘀血點開始出現。

  有瘀血點開始出來的話,那是微血管破掉了,就會花費更多的血小板去形成血栓結起來,於是血更虛,接下來這個人可能就會這裡那裡都會出血,或是隨便碰一下就會瘀青的狀態。粗略來說,大概是這樣子的一串連鎖反應。

  人的腎陽非常相關到脊髓的造血功能,少陰病的人,一開始就註定是要血虛了;少陰的「水毒」,和「血虛」幾乎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面相

  當一個人的體質不能發汗,你硬發汗的話,這個血會被動到。「發汗動血」這件事情,即使在西醫的臨床上,也還算是認同的。

  你也可以說,四肢冰冷的人,本來血液就到不了末稍了,那你再這樣硬著給它衝過去,血會受傷。

  對於這樣子的一個狀況,他說:血動到以後,你都不知道這個血從哪裡跑出來喔:或者從嘴巴,或者從鼻子,或者從耳朵出來……他說這是「下厥上竭,為難治」:搞成這樣子,你要收攤都很難了。這個下厥上竭,就是下面的陽氣已經被你打到快沒有了,那上面呢血分、陰,不受陽氣的制約,就給你亂流亂竄。

  那這樣的狀況,臨床上看不看得到呢?有哦:像那種已經快要完蛋、腎功能幾乎已經沒有的人,有的時候是眼睛出血、耳朵流血、牙齦肉流血、流鼻血……都有。腎陽跟血分的關係哦,臨床上還是有這樣的狀況。而碰一下皮下就產生瘀血塊的,這個是常常有的。

  而這種「下厥上竭」的治療,也有一些臨床的案例,像是民國初年比較屬於火神派系統的醫生,他們在治那種牙齦流血不止、鼻血不止的時候,常常是用薑、桂、附之類的藥在治療的。

  他認為是腎陽虛衰、陽氣不歸位、無能攝血,造成的一種出血狀況。這個東西,跟我們雜病裡頭治血的柏葉啦、二黃啦,是不同的路子。今天這樣子出血的人是有的。像莫名的那種牙齦流血不止,有人是要靠附子劑才能收拾得了,這是一件事。

  那如果你遇到一個人,牙齦流血、鼻血不止,你可能要問:「那我怎麼知道要用雜病的二黃瀉心湯、柏葉湯,還是附子劑?」我想,現在我們就先把少陰病學熟練吧。如果生活中少陰病的患者你都醫得順手了,再遇到那一類的患者,你就能夠先認出他的「少陰底」。

  

  那另外一件事就是,因為少陰病的體質是這樣,所以你發汗的時候,會連鎖反應出「心腎衰竭」的問題來。像後代注家,在注解「少陰病強發汗會動經動血」的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注家看到這個出血,就會說:「那我們用藥,就趕快用涼血止血的藥,用生地黃、茜草什麼的來救他……」當他這樣子寫這個註解的時候,就有問題了。

  因為這代表後代在讀《傷寒論》的某位醫家,他沒有去意識到「這個人是在什麼樣的一個體質之下」產生這個狀態的。少陰底的人,已經是陽氣極度不足,才會有這樣子一連串的問題,那個時候如果照一般用那種比較寒涼的止血藥去醫的話,就會醫壞。

  所以,基本上,在這種情況下,陰藥只能用一點點,要用陽藥為主。如果你用了滋陰而寒涼的止血藥,這個人會心臟衰竭的哦,不行的。像日本的丹波元簡,就說可以用到明朝末年張景岳(張介賓)的那個六味回陽飲,六味回陽飲是什麼呢?人參、附子、乾薑、炙甘草熟地當歸,只用一部分的熟地、當歸來把陽氣抓回來,基本上是以陽藥為主的。

  那你說經方是用什麼湯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桂枝救逆湯啊(桂枝去芍藥龍骨牡蠣救逆湯)。而桂枝救逆湯,它也是陽藥啊!這種情況下是不能隨便亂用陰藥的。我想,後代溫病學派開始形成主流以後,〈少陰篇〉裡面的這些變證,變化的症狀,就常常被拿陰藥來處理。那實際上是不太尊重《傷寒論》寫作的基本原理原則的喔。

  《傷寒論》在〈少陰篇〉,其實最要提防的是心衰竭跟腎衰竭哦。這個事情要當做最重要的原則來處理,不是隨便就可以用治雜病的藥來給他開下去的。

  

  不要感冒就泡熱水澡

  那麼,這個十一之十四條呢,其實也可以有一些「比較輕微」的狀態,不一定會真的出血,因為「出血」是比較極端的,可能是原本偏陰虛、血虛體質的人,才容易發生這樣子的反應。

  像我們今天學中醫學得比較鬆散一點的人,他什麼感冒,可能都先吃一點葛根湯什麼的。如果這次是得少陰病的麻黃附子細辛湯證,那他吃了葛根湯之後,就會覺得整個人好像心驚肉跳的、坐立不安的感覺,不一定會「動血」,他「動經」,就是經脈的氣被扯亂了。慌慌的整個人覺得不對勁,也說不上哪裡不對勁,直接就跳到「」的感覺,還不一定很煩,就是躁。遇到這樣子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得重新幫他辨證一下,看是不是少陰病吃錯藥了。

  少陰病是一種非常不可以發汗的病,所以如果你的感冒是脈沉細、但欲寐、扁桃腺發炎開始的,要很小心謹慎地不可以「隨便用什麼桂枝湯來擋擋看」。這是有危險性的,可能一發汗之後身體的氣血會錯位的,會發生很多很不舒服的後遺症。

  我就遇過有人在家裡,少陰病,家人就說:「感冒了啊?去發發汗,泡個熱水澡,就會舒服一些喔。」或者是少陰病,然後吃到麻黃湯、桂枝湯的,後果多半都很不好:馬上燒得更燙、昏到站不住要摔倒、煩躁打滾、嘔吐不止的,都有。

  

  誤汗變證

  那麼我們回到少陰病「不可汗」的四、五、六三條,來看一下:

  【桂11-4/宋283】

  少陰病,咳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得少陰病,到後來是忽然之間狂咳嗽拉肚子,而且還讝語……這個狂咳嗽、拉肚子、讝語,看起來有點讓人「難分寒熱」,對不對?因為讝語多半是因為熱邪啊!

  但他說「這樣子的人,是因為遭到火療法才變這樣的」,那我們就明白了。

  火療法會給身體多餘的熱量,那些多餘的熱量沒辦法排除的時候,人就會燥熱而讝語,讝語是火療來的。而火療法會讓人的氣血脫位,我們之前教過火逆,對不對?氣血脫位之後,這種「強發汗」的問題,就是剛講的動經、動血的問題就出來啦。所以,他說這樣的人是因為少陰病你硬把他的汗逼出來,所以才有這樣的問題。

  他說「小便必難」,這個人少陰病,本來水氣咿D就不好的,又出了一身汗,津液當然更不夠啦,小便的原料就沒有了;那你要說這個人是陽氣更少了,所以膀胱不能氣化也可以。

  但是呢,這個狀況,到底要用什麼方來醫?倒是個問題。「咳而下利」這一點哦,如果我們關起門以純粹經方來講的話,這是真武湯證。怎麼講呢?道通常一個人的病邪如果是從外感來的,比較是在三陽病的區塊的時候,那個咳嗽你會比較能夠理解:那個病邪在人的表面嘛,干擾人的肺部。可是呢,如果是少陰病的病人,忽然之間開始咳嗽的話,那個咳嗽其實比較常是這個人因為他的心臟、腎臟在衰竭,所以他的肺在積水;肺積水跟心衰竭,常常是一體兩面發生的東西。

  所以,遇到這個少陰病的咳嗽,真武湯有咳嗽加減法。真武湯那個咳嗽加減,基本的結構上來講,是在治心衰竭腎衰竭造成的肺積水不退。當然,急性的、量太大的肺積水,有些情況還是要用十棗湯來救命,但那是別的來路;現在我們是「只在少陰病的框架下」談這件事。

  真武湯在臨床上,是比西醫治療肺積水的利尿劑好用很多的。像我外婆還活著的時候,有一次感冒變成咳嗽不止,到後來送到西醫院檢查,發現她的心臟血管已經堵塞多少條,然後趕快去做什麼支架什麼的。但後來就是肺積水一直在咳,我記得好像在加護病房吧,我媽晚上就溜進去,一個晚上都在餵她吃科學中藥的真武湯,就這樣子吃著吃著吃著,後來外婆就這樣沒事回家了。這種時候,還是真武湯好用哦!即使是科學中藥,也比其他西藥都好用哦。

  所以,我要講的是,這個咳嗽,如果是心腎衰竭引起的肺積水的咳嗽的話,這時候就不能夠用「某些藥」,就像吳謙寫的那個《醫宗金鑑》就說,這個人讝語、小便難,就是身體有熱去不掉,應該要用白虎湯或者是豬苓湯──有人會這樣子解,他已經忘了他是在治療少陰病了。白虎也好,豬苓也好,固然是可以清那個熱,可是你敢這樣開的話,他的心跟腎都不一定受得了。少陰病很多狀況,不能夠這樣理所當然地照「太陽壞證」來醫的。腎陽先顧護得好了,你才可以用一點清熱的藥當作反佐來治那個譫語。

  

  那再來的十一之五條:

  【桂11-5/宋284】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它說少陰病啊,它的脈是「細沉數」,它說這個脈又細又沉,又跳得快,你說這跳得快是陽虛的代償反應也對、說是陰虛也對;但不管是陽虛還陰虛,結論都是一樣不可發汗的。

  脈細沉代表病在裡面、不在表面;而脈數代表陰虛或者陽虛。兩者加起來,神經病才會發汗。這種時候,你一發汗,發汗劑會擴張末稍的血管,這種心腎功能都不夠的人,你擴張末稍血管,血壓再掉下來,人就休克了喔。是很沒有意思的做法。

  

  再來十一之六:

  【桂11-6/宋285】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它說少陰病,脈把起來很「微」,微就是把起來超沒力的,它說脈超沒力的人又,就是沒有陽氣啦。沒有陽氣的人,你發屁啊?發的話人就死掉了。所以它就說「不可發汗,亡陽故也」。

  而它又說,如果是「尺脈弱澀者」,如果這個人尺脈把起來呢,是跳得很沒力、又跳得有一點摩擦感,那這人一定是少血又少津液嘛,人已經那麼乾了,你還能用下法嗎?當然不可以啊,所以連下法也不可以用。

  少陰病為了要顧護這個人的最後一點點元氣、津血,那都要很小心的。

  

  而說到這種脈證,我們也可以回憶一下〈太陽篇〉的「麻黃九禁」:咽乾、淋家、瘡家、衄家、亡血家、汗家、中焦寒、尺脈微、尺脈遲,另外還有心悸的人,即使是太陽病,也不可以隨便發汗的。那少陰病,當然要更加小心了。

  

  我覺得,這些提醒我們的條文,都是很重要的。因為,你想,我們現在的人哦,在面對少陰病的時候,往往都比較會「掉以輕心」。一個人如果得個什麼麻黃湯證發燒到三十九度半,全家都急得要瘋掉一樣;白虎湯證發燒到三十九度半,全家也急得要瘋掉一樣……其實這兩個病是最安全的,沒有體力你還沒有辦法病成這樣子。那少陰病呢?這個人在家裡面說「今天不想看電視、也不想去逛街」,聽起來好像還蠻好的哦?大家都不當一回事。

  其實是少陰病比較危險。

  張仲景的邏輯,跟現代人的觀點,還是有點不一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