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桂枝汤2

2015/5/10 04:26|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420|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桂枝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枝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甘草一两二铢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生姜一两六铢 大枣五枚擘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注】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不解,若烦渴者,则表邪已入阳明,【白虎汤】证也今脉虽洪大而不烦渴,则为表邪仍在太阳,故与桂枝汤如前法也,若脉不洪大,壮热亦减,惟寒热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为微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荣卫之汗,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盖因已大汗出,不欲其发荣卫汗,欲其和荣卫汗也。

  


日期:2006年12月15日 - 来自[删补名医方论]栏目

【括蒌桂枝汤】


  

  治太阳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此汤主之。

  【组成】括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以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须歠热粥发之。

  【集注】喻昌曰:伤寒方中,治项背几几,用桂枝加葛根汤矣,彼之汗出恶风其邪在表,而此之太阳证,罔不具备,其邪之亦在于表可知也,但以脉之沉迟,知其在表之邪为津液内竭所召,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表解肌,改用括蒌根之味苦入阴,擅生津液之长者为君,加之桂枝和荣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然既君以括蒌根当增之,桂枝为臣当减之。

  


日期:2006年12月15日 - 来自[删补名医方论]栏目

论桂枝汤.银翘散煎服法在治疗感冒中的意义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 ( 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组成,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对桂枝汤的煎服法是这样论述的:“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银翘散由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组成,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银翘散如下煎服:“上杵为散,每服六儿,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桂枝汤和银翘散是治疗感冒的两大类型的代表方剂,即桂枝汤主治风寒感冒,银翘散主治风热感冒。根据两位名医的论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感冒药的煎服法正确与否,事关临床疗效。体会如下:

  ·煎药火候和时间。张仲景言:“微火煮”,吴鞠通提到“香气大出”,“勿过煮“均是说火候和煎煮时间而言。因为治疗感冒的中药大多具有味辛发散之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所以不宜久煎,以免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有效成分散失过多。所以说:“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煎药用水量。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将药物浸泡在容器内,以淹没药物为度,加水过多,则煎煮时间势必过长,部分成分被破坏;加水过少,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治疗感冒的中药质地多疏松,故煎药用水只要淹没药材面即可。浸泡时间一般为30~60 分钟。

  · 充分利用药材。如桂枝汤是把桂枝、芍药、甘草捣碎,生姜切片,大枣掰开 , 桂枝要把桂皮去掉. 而银翘散的剂型是煮散 . 这样都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 避免药材的浪费 .

  · 取汗方法 . 为利于感冒的治疗 , 服药后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和取温服取汗、加衣被取汗的方法. 喝热粥以助药力的意义 :一是借谷所业补充津液汗源,防发汗致营阴不足;二是借热能来鼓舞胃阳,进而振奋卫阳。此乃粥药并用即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发汗要求:一是要汗出周遍:即汗出要遍身,光鼻尖,心口窝出汗不行。二是出小汗,出微汗,不可出大汗,不能遍身流漓。三是持续出一段汗:约一时许,即可盖被保温一时辰。汗出透了,才能达到出热退,脉静身凉的目的。

  ·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服药剂量和次数。病情重的,药量宜大,多服几次;病情轻的,药量要小,少服几次,奏效为准。不必强行规定每次多少毫升,每日几次。两位医家都提到:“病不解者作再服“,言外之意,病解即可停药。这是因为治感冒的中药多具发散之性,过多有伤耗正气之虞。

  ·注意固护脾胃。感冒患者本身胃纳欠佳。如桂枝汤实际上也是个食疗方:桂枝为桂树的皮,为常用佐料;生姜辛香温胃和中,常言说:“要得香,葱蒜姜”;大枣补脾益所;甘草也是一种特殊的调味品。生姜和大枣经常用在感冒药中,一则调补脾胃,一则调和营卫

  在临床上从事中医儿科诊疗时,治疗风热感冒也开银翘散方加减,然而疗效不佳,曾请教过老师,说:“注意煎服了吗?“猛然惊醒,遂仔细研究了银翘散、桂枝汤等名方的煎服法。临床上再用银翘散时,疗效就大相径庭。所以说,中药煎服法之恰当与否,对疗效有很大影响。现在治疗小儿感冒,根据辩证治开方后,往往仔细叮嘱患儿家长浸泡时间,加水多少,煎服的火候时间,后入的药物(如薄荷,芥穗等芳香轻清之品后入且煎煮时间要短),汗出的多少,药后的调护等方面,且开方多为1~2 剂,中病即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日期:2006年12月14日 - 来自[中医临床快报]栏目

贾春华王永炎 :“方证论治系统”中的证候与方剂

 “方证论治系统”中的两大要素是证候与方剂,笔者分别从意义与指称的角度来认识和寻求二者的相应。
  从意义与指称的角度看证候
  证候至少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定义方法。其一,从外延定义证候;其二,从内涵定义证候。“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从外延定义证候的典范,即依据所出现的“症状体征序列”来定义。而“太阳中风证是指风寒外袭,营卫失调的病证”,则从内涵的角度定义“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将“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称为“中风”,发生学上的意义是“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涉及“指称”与“意义”的关系。如果从指称与意义分别探寻其“后承”——方药,则可做这样的表述:即我们能否知道“症状体征序列”的全部意义。从“专名”与“摹状词”的角度看“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则属专名,而“风寒外袭,营卫失调”的病证、“风寒外袭,营阴郁滞”的病证,则属摹状词。
  证候的识别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从症状体征上辨识;其二是从病机上来辨识。所谓依据症状体征来辨识,即通过比较临床表现出证候特征与方主治证的相同程度。这种方法不必拘于症状表现的完全相同,但求其主症的一致即可。所谓依据病机来辨识,是指通过对临床证候的分析,辨明其证候的病机所在,从而选择针对该证病机的方剂。这种方法常应用于主症并非显著,但病机相同或相近。病机的相同,并不代表主症一定相同,如同属血虚,即可表现为头晕耳鸣,亦可出现失眠健忘,可以爪甲无华,又可唇舌淡白。如果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辨识证候的方法,一是依据证候的外延;一是依据证候的内涵来确定的。中医界公认:证候是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反映状态,既然证候是状态,那么我们可以将证候视为一个集合,即由症状与体征序列构成的集合。我们既可看集合中的元素,也可以分析集合的性质,即通过分辨集合中的元素或分析集合的性质来判断它与另一个集合的相同或相似。但需要谨记的是这两种方法并非完全相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完全一致。
  从意义与指称的角度看方剂
  1.从“实体—属性”的理论看,桂枝汤方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实体。桂枝汤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用是桂枝汤的一个属性。同理,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同样也是桂枝汤的一个属性。我们选择《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来建立桂枝汤实体与桂枝汤属性之间的关系。“桂枝汤主之”的意义是“用桂枝汤来治疗它。”这里的“它”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我们将其转换为“桂枝汤是用于治疗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并将其简化为“桂枝汤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这一判断句,桂枝汤是这一语句的主词,“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为谓词。这是一形式为“S是P”的命题。这里主词S代表实体,谓词P则代表实体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系词“是”则表示谓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内在于”主词所代表的实体之中。根据这种解释,命题“S是P”的意义是下列命题的合取:存在个体x,词项S指称或代表x;存在着性质或状态f,词项P意谓f;f属于x。用这种观点去解释“桂枝汤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比较符合我们日常语言的直观。在此需引起注意的是,P只是代表实体S的某种性质而不是全部性质。
  2.从“专名—摹状词”的角度看,桂枝汤是一个专名,用它来指称那首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的方剂。对于专名有无涵义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笔者认为:任何名称都是有涵义和所指的。像“那首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那首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用的方剂”则属于摹状词。由此,桂枝汤这一实体与桂枝汤的功效又具有了专名与摹状词相类的关系。我们知道“名称的涵义是由一个永远开放的摹状词集合构成的,这些摹状词摹写了名称所指对象的一些区别性特征。”桂枝汤的涵义或者说功用,是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获得的;在桂枝汤诸多的功用之中,有些功用要比另一些功用更重要一些。相对于“桂枝汤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的方剂”、“桂枝汤是可以治疗自汗出的方剂”、“桂枝汤是可以治疗身疼痛的方剂”、“桂枝汤是可以治疗荨麻疹的”、“桂枝汤是可以调节肠胃机能的”等,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专名与摹状词具有不同作用,如果将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作用视为相同,则将导致推理过程中同一替换原则的失效。如“成无己想知道桂枝汤是不是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事实上桂枝汤就是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根据同一置换原则,我们将前一句的“桂枝汤”置换成“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于是得“成无己想知道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是不是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当然是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它是同一律,这显然不是成无己想知道的。这里当然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正是因为不清楚专名、摹状词逻辑作用的差异,才会造成中医理论概念的混淆,最为典型者即对“方证”与“脏腑证候”认识的不清。


日期:2006年9月19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贾春华王永炎 :“方证论治系统”原理论思考

“方证论治系统”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黑格尔对逻辑起点本质特征的规定是:
  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黑格尔认为必须同时满足这3条规定性的范畴才能作为逻辑起点。
  如果依据这3条质的规定来选择“方证论治系统”的逻辑起点,我们可以或能够选择的是“方证”这一范畴。
  其一,方证是方证论治系统中的最简单也是最抽象的范畴。它可以用来说明方剂,也可以用来说明证候。
  其二,由方证可以推演出“方证论治系统”中所有的概念。单一方证——即具体方剂的方证;类方证——即一类方剂的方证;合方证——即两首以上方剂合用的方证。
  其三,“方证论治系统”要研究的是证与方的相应,临床治疗也在寻求方与证的相符。如果选择方证为逻辑起点,这一逻辑起点与临床诊疗所寻求的“方证相应”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
  作为逻辑起点的方证起码应该具备两个要素,即方剂与证候。由此两个基本要素可以上溯或引申出与之相应的概念。由方剂可以引申出方剂的功效、主治或上溯到制方法则,可以说一首方剂先天的具有某种功效,能够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疾病必然要有一定的临床表现,而临床表现就是客观的证候,且同一种疾病可以表现出相同或不同的证候,或同一证候为多种疾病所具有。证候是组方的依据,是使用方剂的前提。如此而言,由方证可牵引出方剂学、证候学这两个与“方证论治系统”紧密相连的另外两大学科。方剂学、证候学作为业已存在的两大学科有其各自的研究领域。如果仅从方剂学、证候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时间上来看,完全可以说方剂学、证候学脱胎于“方证论治系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重构“方证论治系统”时可以借助方剂学、证候学的研究成果。
  “方证论治系统”是广义模态逻辑
  依据对已知命题的态度,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或立场去分析“方证论治系统”。
  如果将“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仅仅视为条件命题,而不论其模态,那么就可以应用“蕴涵”理论去分析它,把它作为“实质蕴涵”、“相干蕴涵”。如此,对像“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这样的条文的逻辑类型就是一经典的命题逻辑。如果将“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视为一规范,那么这样条文的逻辑类型就是“广义逻辑”。
  如果从认知逻辑的角度看,我们起码可以从知识或信念的角度来研究“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如果是在临床上应用这一命题时,所涉及的的逻辑系统还要更多。假设我们诊治这样的一个病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无汗恶风,脉浮缓。从症状体征来看颇似桂枝汤证,但此时能否投与桂枝汤?依据已有的经验给予桂枝汤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病人表现为“无汗”,而“无汗”不可与桂枝汤,不可与桂枝汤又应该投与什么方剂?这显然是一个动态的命题逻辑。仅就给予什么方剂本身而言也是有关行为的逻辑。
  “方证论治系统”虽然是广义模态逻辑,但在临床诊疗中实际应用的是“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之类的命题,即把“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作为一种知识,我们相信它是“真”的,并能够真诚地断定它。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有穷多个类似这样的命题,从而形成一个命题集库,当临证之时,会将四诊所得的信息与命题集中命题的前件——症状体征迅速比对,以寻找与临床表现相似或相同的“证状体征”来确认命题的前件。前件一旦确认,我们便可依据该命题推出后件——方剂。
  “方证论治系统”的保真性与相干性
  一个正确有效的推理必须从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结论,才能保证使用这种推理工具的安全性,这是对有效推理的最起码要求。“方证论治系统”中的“证—方”是一个蕴涵式,即从“证—方”与证推出方。要想证明从“证—方”与证推出方的保真性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从“证—方”与证推出方所使用的就是一个变形规则,在经典命题逻辑中是常用的“重言式”,人们将其称作“分离律”或“肯定前件律”。但在证明这一规则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使用变形规则,这就陷入了所谓的“循环论证”。但从“证—方”与证推出方确有其直观的“自明性”,起码在中医学界是被广泛接受的。即人们同意这样的假设“如果我们知道什么证用什么方,且知道是什么证;那么我们就知道用什么方。”如“如果我们确实知道太阳中风证用桂枝汤方,且知道病人所患证是太阳中风证;那么我们就知道用桂枝汤方。”
  相干性是指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有意义和内容上的关联。相干原理强调:如果A相干蕴涵B,则A和B至少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变元。那么“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与“桂枝汤主之”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的命题变元?我们知道“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是一经验的事实,这个命题是真的。“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与“桂枝汤主之”是两个在语言意义上完全分立的命题,无论是从预设或语义方面讲还是语用方面讲,“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都并不蕴涵“桂枝汤主之”。“桂枝汤主之”是我们根据“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这个命题结合一些背景知识得出的另外一个命题。如果“太阳病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临床表现者”那么“将用桂枝汤来治疗”。因此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形式来表示这种关系。作为医学中的背景知识毫无疑问指的是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是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得出:如果“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桂枝汤主之。”这是一有关事实的命题,涉及人类的知识与信念。


日期:2006年9月19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伤寒与温病

以往人们认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和狭义伤寒,两者发病季节与证候类型都不相同,不是一种疾病。其实温病概念古今不同,即使是狭义伤寒也不是寒病,而是热证、热病
  仲景《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三字,历代皆未参透其意,多把其理解为太阳病的提纲证,也就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的总称;也有的认为,太阳病本身就有恶寒,后文云“不恶寒”,显然是自相矛盾,所以“太阳病”应当是“阳明病”的误笔或错简。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仲景此条注解时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所以有人认为温病就是阳明病,比如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就持温病即是阳明病的观点。笔者认为,此处的“太阳病”三字,既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也不是阳明病的错简,而是外感热病发病第一天之意,也就是“伤寒一日,巨(太)阳受之”的意思,是外感热病初起第一天的另一种说法。因为当时“日传一经”的学说人人皆知,而且《伤寒论》之中也可以找到受“日传一经”影响的痕迹。比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两条经文中的“阳明病”,也不是其提纲证的“胃家实”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二天”之意。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三条原文。这也是仲景《伤寒论》受《素问·热论》“日传一经”影响的有力例证。
  “恶寒”是太阳病的必备证候,“不恶寒”而发热,则是阳明病的特点,“渴”是入里化热伤津之象,所以仲景对温病的定义,是没有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的外感热病。《伤寒例》对温病的发病情况做了更为细致地描述:“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立春之后,天气转暖,冰雪消融,没有突然出现的寒气,患者也没有受凉,没有近期感寒的诱因,却突然出现“壮热为病”,这种没有恶寒表证的外感热病,就叫温病。它是一种里热外发型的伏气温病。伏气温病说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但至清代温病学成熟时,“温病”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取仲景定义:伏气变为新感;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初起烦渴、不恶寒变成发热恶风寒;仅发于春季变成可泛发于四季;直清里热变为发汗解表。因此,“温病”一称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古今含义不同。这种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使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复杂化了。
  狭义伤寒,现在认为是张仲景用麻黄汤、桂枝汤解表的伤寒病,但它并不是寒病、寒证。麻黄汤的适应症中有“无汗而喘”,在发热恶寒的基础上见到呼吸急促、喘鸣气憋,这显然是外寒束表、肺热壅盛、气机不利的表现,其热势显然不轻,经麻黄汤发汗平喘、开闭解表,就能达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效果。桂枝汤的适应症之中有“鼻鸣干呕”,也属于邪热闭肺、肺气不利,所以才会出现“鼻鸣干呕”。因此说,即使是辛温解表重剂的麻黄汤、桂枝汤,它们所对应的证候也决不只是“恶寒重、发热轻”。
  麻黄汤、桂枝汤的脉象,也不仅仅是“脉浮紧”、“脉浮缓”,麻黄汤、桂枝汤都可以见浮数之脉,甚至可以有洪大之脉,而热病过程中见到数脉洪脉,都是内热炽盛的象征。比如《伤寒杂病论》第57条云:“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25条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因此可以说,麻黄汤、桂枝汤证在脉象上,也存在着内热的征象。
  如上所述,张仲景时代的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发病季节与初起证候的区别,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脑炎肺炎之类的某一特定疾病与另一特定疾病的差异,都属于外感热病。清代温病与伤寒的区别,由于当时的“温病”已经是广义的温病,与张仲景时代的广义伤寒证候相似,临床上两者实际已经不可区分,只是在治疗上人为地划分为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这既是认识方法、学术主张的差别,也是古今解表方法、辨证理论发展演变的结果。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曹东义、王生茂、郭双庚、王振瑞、王丽 


日期:2006年9月18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伤寒论》方药解析:桂枝汤兼证之桂枝加葛根汤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四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宋本《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中,有麻黄三两。而方后注曰:“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又据《金匮玉函经》载本方无麻黄故林亿之注说为是,本方当无麻黄。
  [提要]
  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阐论]
  太阳病本有头项强痛,此证出现不但项强,而且连及背部,表现为项背强几几,即项背牵强,拘急不舒,仰俯不能自如。从临床表现来看,项背强几几较太阳病之头项强痛的病变范围为大,症状为重。因太阳经脉循项背而行,风寒之邪侵入,客于经输,使经气不畅,气血运行不利,以致筋脉肌肉拘急不舒,故见项背强几几。正如《内经中指出“邪人于俞,腰脊乃强”之意。
本证突出了一个“反汗出恶风”的“反”字,应值得注意。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本应是无汗恶寒,今见汗出、恶风,所以称“反”。这也说明,在经之邪,以风为重。外邪在经,经输不利,津液不能濡养经脉,故项背拘急。
  太阳中风兼见项背强几几,治疗用桂枝汤,解肌祛风,加葛根以疏利太阳经输之邪。
  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葛根,甘辛而平,据药性分析,加葛根有如下作用:①葛根能升阳发表,解肌祛风,故可协助桂枝汤发表解肌;②宣通经气,解经脉气血之郁滞;③葛根能生津液,起阴气,鼓舞阳明津液布散,滋津润燥,以缓解经脉之拘急。
  本方药物组成,宋本《伤寒论》载桂枝加葛根汤中有麻黄三两。而林亿在方后注中提出“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据《金匮玉函经》载本方没有麻黄,所以林亿的意见是有相当根据的。结合临床,“汗出恶风”已属表虚,故不可再投麻黄,因此用本方时,皆不用麻黄。
  本方的古今应用
  1.古代应用
  (1)《圣济总录》:桂心汤(即本方),治四时伤寒初觉。
  (2)《伤寒大白》:阳明无汗而恶寒,用前方葛根汤,若有汗恶寒,用此方主治。
  然此亦冬令治法,南方人里有热,以防风羌活易去桂枝。口渴消水,加石膏知母积热重者,加栀、连。
  2.现代临床应用
  (1)高血压刘渡舟以本方驱风通络,滋润经脉,治疗冠心病,胸背痛,高血压动脉硬化之后脑痛,均有效。
  (2)半身不遂:王永谦以本方治疗半身不遂。属阳虚者,亦可加附子;中风、颈项强直,既或无汗出、恶风,亦颇有效。
  (3)颈椎病:王占玺应用本方治疗太阳中风加有葛根证外,亦常用以治疗颈椎病、落枕及着凉引起的项背筋肉疼痛,拘急不舒者。
  笔者临床应用:
  (1)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项背拘急不舒,脉浮数或浮缓,苔薄白;风寒外感,日久不愈,体弱气虚者,加黄芪
  (2)麻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具有本方证者,酌加柽柳。
  (3)荨麻疹:以疹色不红,素体常自汗出,恶风寒,脉浮缓或弱,以风寒束表者,本方酌加防风、蝉衣
(4)落枕、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具有本方证者。
  医案选录
  医案:中风兼经输不利证
  郑×,女,成年,1978年10月初诊。
  患感冒三天,自服解表药如银翘丸、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未效,故求余诊。病见发热(37.6℃),微恶风寒,身见自汗,鼻塞流涕,项背拘急,不能自如,面部自觉有拘紧感(既往患过颜面神经麻痹)。切其脉缓而弱,舌淡红苔薄白。证属风邪客表,营卫不和,经输不利而致。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舒经活络,拟桂枝加葛根汤化裁。遂以原方加嫩桑枝10克,进药二剂,取微汗出,药后病去七八,继服二剂而安。(聂惠民医案)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聂惠民


日期:2006年9月18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伤寒论》桂枝汤禁忌之我见

本文从对桂枝汤组方、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桂枝汤不可用于素体阳盛,或素体湿热内蕴及风热外感的患者,是无可置疑的,而对于“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则非绝对禁忌。这要看“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原因是什么,若是风热外感的温热病或阳热内盛的热壅腠闭,则桂枝断无可用之理;若此证是由风寒外感的伤寒证,则桂枝汤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桂枝汤本身属于发汗轻剂,而且是辛温发汗剂,所谓“解肌发热”只是强调了方剂功能的峻缓不同而己。所以,笔者认为桂枝汤可以用于外感风寒中的轻症、初期病证和年老体弱而感受了风寒之邪无有汗出的患者。
  笔者在临床中,对于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楚的风寒外感初期,每每首选桂枝汤,多有一剂微汗而解者。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素来营血不足而感冒风寒者,用桂枝汤治疗,较之麻黄汤更为稳妥。故不揣陋,兹举三例病案,整理出来,以飨同道:
  案一:文某,男,36岁,曾患贫血,素来身体虚弱不支。于1989年10月19日,因洗澡而感冒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战栗鼓颔,头痛身痛,周身无汗,苔薄白,舌淡润,面色苍白,脉浮无力。疏方:桂枝9g、白芍9g、生姜6g、炙甘草9g、大枣6枚。一剂水煎早晚服之,嘱其药后饮热米汤一碗,盖被微使汗出。当晚服药后,至夜半大汗通身,淋漓不已。寒热头痛外感虽已,而正气益虚,动则汗出神衰、气短口干脉虚大无力,调方:五味子10g、山萸肉10g、党参10g、白芍10g、生姜3g、甘草30g、大枣12枚,一日一剂,连服四剂而愈。
  案二:李某,女,69岁,患痰喘病已二十余年。于1996年正月初八,因走亲戚看朋友,途中冒寒,于是发热恶寒,脊背痛愁不舒,头痛无汗而喘嗽气急;诊其舌白苔白腻,面痿体瘦,脉浮而紧,疏方:桂枝6g、白芍6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6枚、茯苓10g、杏仁10g、厚朴10g、川芎6g,一剂水煎日3服,嘱其药后饮热米汤一大碗,盖被使微汗出。患者年高畏汗,甫汗即着艾火薰之,一剂毕病仍未除。初九再诊,仍疏原方,桂枝、生姜各加为10g,并嘱以汗出周身为度。初九晚往视,已豁然而愈,且喘嗽也止,云服后约一时,即汗出通身。
  案三:刘某,男,5岁,1995年7月11日,在院内玩水而外感。患儿发热,寒战,哭闹不休,自谓头后边痛,腹痛,无汗出,脉浮而紧,舌苔薄白。疏方:桂枝3g、白芍⒋5g、炙甘草⒋5g、生姜3g、苏叶3g、大枣3枚,一剂水煎早晚服之,嘱其药后饮稀热粥。至当日午饭时,患儿周身汗出,头痛、腹痛皆痊愈。
  从以上所举病例可以看出,桂枝汤同样属于发汗解表剂。唯其发汗的力量缓而小,且是以“和”为“发”;在运用上看,它不仅适用于自汗出的太阳表虚证,而且也可用于风寒表实的初期,以及年老、体虚,或婴幼、孺妇之外感风寒表实证。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专以开表发汗、只适于表实无汗者而禁于津亏、血少、里虚、中寒者的麻黄汤。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柴瑞震


日期:2006年9月18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桂枝汤证病机之我见


  来源:爱爱医

  摘要:本文对桂枝汤证的病机,提出了新解。认为“营弱卫强”的“强”字应当读作jiàng,训为“不和、不柔、不顺”,引申为失常;并认为“营弱卫强”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应理解为“营卫之气处于一种以虚弱为主导的失常状态”,而桂枝汤证的病机应当概括为“营弱卫强,感受邪风”,即“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
桂枝汤证的病机,一向被高度概括为“营弱卫强”。众所周知,这是由《伤寒论》第95条而来,原文是:“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初读此处,疑云迭生。《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若是“卫气强盛”,风邪岂能伤之?如果“荣弱卫强”乃感受风邪所致,二者又何以一弱一强?既是“卫强”,桂枝汤中又为何用“辛甘化阳实卫”之品,而与“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治疗大法相矛盾?
查阅前人注解,亦难解困惑。前人论述,多将“强”字理解为“强弱”之强(qiáng),解释为“强盛”。如喻嘉言说“卫得邪助而强,营无邪助故为弱也”[1],但是,风邪袭人,为何不伤人而助人,且助卫不助营?吴谦引经文“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营弱,是荣中之阴弱”[2],更是给人以曲解的感觉。
当然,也有医家对此提出异议的。程郊倩说“卫受风邪,肌表不能固密,此亦卫之弱处,何以为强”,“然则营之弱固弱,卫之强亦弱也”,但他仍引“正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以解“营弱卫强”[3];而舒驰远则武断地说“营弱卫强之说,究非确义”[4],认为仲景之说有误。
周汝昌先生说:“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之最高境界。”通过对“强”字字义的学习及对“荣弱卫强”修辞手法的分析,笔者认为桂枝汤证的病机应当概括为“营弱卫强,感受邪风”,即“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而前人未能正确理解“荣弱卫强”的含义,因而也未能正确揭示桂枝汤证的病机。试作分析如下:
1、“强”字之音意
现在看来,“强”字可读作jiàng,训为“不和、不柔、不顺”,引申为失常。《韵会》说“强,木强,不和柔貌”,《字汇》说“强,木强,不柔和也”。查古代典籍,此意应用颇为广泛:在经史中,如《中庸》的“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前汉书·周昌传赞》的“周昌,木强人也”;在医书中,如《素问·热论》的“腰脊强”,《伤寒论》的“颈项强痛”。在《中华大字典》及《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强”字还有“气不和顺”的义项,而且它们都引用《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名曰重强”作为例证。上下文赋予词独一无二的意义,其实,如果我们将“名曰重强”的“强”字放在原文“脾……不及令人九窍不同,名曰重强”里考察,便会发现它本身还可以蕴涵有“虚弱”的意思。可见,将“荣弱卫强”的“强”字训为“不和、不柔、不顺”,理解为失常之意,是有充分根据的。
2、“荣弱卫强”是“互文”
“互文”是一种古汉语修辞手法,又叫互辞,古人常说“互文见义”,简单地讲,就是在古汉语诗文词句中,相临两个(或几个)字词(或句子)相互之间协同互补,从而组成意思相对完整的词句文意。在古代典籍中,互文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易·系辞》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素问》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筋软短,小筋弛长”(《素问·生气通天论》)。四字互文的例子,则有文学上的“奇山异水”,医学上的“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显而易见,以上几个例子,如果我们考虑不到互文修辞的问题,就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笔者认为,“荣弱卫强”也是一个互文句,就是“营弱卫亦弱,卫强营亦强”,是对“营卫之气处于一种以虚弱为主的失常状态”的描述。可以看出,前人没有意识到此句应用了“互文”的笔法,因而也未能正确理解“荣弱卫强”的含义。
3、桂枝汤证之病机
结合条文中的“欲救(《说文》:“救,止也。”)邪风”,我们可以知道桂枝汤证的病机有风邪侵袭的因素,也就是说,其完整病机当是“营弱卫强,感受邪风”。其中,“营弱卫强”是体质因素、是内因,“感受邪风”是外因。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这与《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一以贯之,而绝无矛盾之处。
4、以药测证
以药测证是学习中医的重要方法。从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和功用来看,将桂枝汤证的病机理解为“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也是十分恰当的。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桂枝、炙甘草与生姜、大枣两组药辛甘化阳以实卫,芍药、炙甘草、大枣酸甘化阴以补营,营卫得补功能复常自可祛邪外出,更何况桂枝、生姜本身就有辛散风邪之力。药后啜粥,亦有扶正祛邪之妙用,因营卫之气实由水谷精气化生而成。桂枝汤为扶正祛邪之剂,并非笔者杜撰,如清代医家尤在泾即称“桂枝汤所以助表气而逐邪气”[5]。
不难看出,将“荣弱卫强”理解为“营卫之气处于一种以虚弱为主的失常状态”,将桂枝汤证的病机理解为“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风邪因之伤人”,要比将“强”字理解为“强盛、强大”,而引“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曲为解说通顺得多,也比《伤寒论选读》所说的“卫气因抗邪而亢奋,称为卫强”“营气内守功能减退,称为营弱”[6]通顺得多。当然,这样理解“营弱卫强”,也就不会像舒驰远那样得出“营弱卫强之说,究非确义”的结论,误解仲景了。
参考文献:
[1]清 喻昌. 伤寒论注三种(下)·尚论篇[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27
[2]清 吴谦等.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14
[3]黄竹斋.伤寒论集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14-115
[4]刘渡舟.伤寒论辞典[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311
[5]清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M]. 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9
[6]柯雪帆. 伤寒论选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60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论桂枝汤的归属


  桂枝汤的归属 众多书刊介绍归解表剂,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从桂枝汤的组方选药,药理实验、临床运用等几方面综合讨论,以其说明其归属问题。

  1组方机埋
桂枝,辛、甘,温;其功效为发汗解表,温经通阳,这里取其发讦解表之功。白芍,苦,酸,微寒,其功效为平抑肝阳,养血敛阴和营,柔肝止痛,此取其敛阴和营。上二药合用,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得和。生姜,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能佐桂枝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大枣,甘,平,补益脾胃,助营卫之豫,能佐白芍养血和营卫。炙甘草调和诸药。五药配伍,共成发讦解表,调和营卫之功。因此从组方机理说,桂枝汤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调和营卫.这已得到了公认。

  2实验研究
桂枝汤对汗腺分泌的影响,在不同机体机能状态下,既能发汗,亦能止汗,对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1 ]。因此它既有发汗解表功能,又有止汗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又能治疗营卫不和之自汗证.另外它还有镇静、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在此基础上增加专用于治标所用的药物,可增强上述作用[ 2 ],因此它也可用于杂病(里证)。

  3《伤寒论》中桂枝汤的运用简况
从《伤寒论》来看,仲景用桂枝汤共有20条条文,其中第53,54、95条为治疗营卫不和之证;第l2条治疗邪在肌表,营卫不和证,其余的共16条皆为治疗病邪在表的太阳表虚证。并还以此方加减变通用于各种杂证(里证)达18方之多。这也反映了桂枝汤既是解表剂,又是和解剂,通过加减用药还可治疗各种杂证。

  4 煎服法的调节
桂枝其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桂皮醛,桂皮酸,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 乙酸苯丙酯,它能刺激汗腺分泌。因此用于发汗解表,桂枝宜后下,可减少挥发油的损失,保留其发汗解表之效用,并采用服药后“啜热稀粥”,借谷气,培汗源而助药力,并覆盖衣被,以增强发汗能力,从而鼓邪外解。调和营卫及治疗自汗者, 桂枝宜与它药同煎,以减弱其挥发油的发汗作用,也可不必药后“啜热稀粥”和覆盖衣被。因此桂枝汤可以通过不同的煎服法来调节,使其偏于发汗解表,或偏于调和营卫。

  5.体会
笔者临床也常用桂枝汤或加减变通治疗各种疾病。风寒表虚证,可用桂枝汤原方;风寒偏重者加荆芥、防风,以增强其发汗解表作用;有气滞者加苏梗。过敏性鼻炎慢性肾炎反复感冒者,常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昧,偏热者,白芍易赤芍,削弱其温性;阳虚明显者,桂枝改肉桂,增强其温阳、助阳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桂枝汤既是一首解表剂,又可是一首和解剂,临床通过药味的加减变通、煎服法的调节等,既可用于表虚证,又可治疗营卫不和之证,但更多的是治疗各种杂证(里证), 因此它作为一首枢纽剂(即和解剂)是比较合适的。

  参考文献
1.富杭育,等.桂枝汤对汗腺分泌作用的实验研究. 全国中药方剂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0年l1月,60页.桂林.

  2贺玉琢.等.桂枝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理作用的比较.全国中药方剂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0年l1月,61页.桂林.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再论《伤寒论》第28条——兼答孟琳升老师


9月3日贵报刊登了孟琳升老师的文章《灵活化裁,病机中心论是根本》,是文提到我曾经撰写的《<伤寒论>第28条解析》一文,现就孟老师的疑问以及我的一些困惑简单陈述如下:
  首先,诚如孟老师所言,《伤寒论》中张仲景应用“服……汤”的句型(包括类似句型的“凡服……汤”、“服汤药”或“初服……汤”等)颇多,如24、25、26、164等多条。但我在《<伤寒论>第28条解析》一文中并未由第28条是仲景误诊案而把它们都说成是仲景的误治案例。我一直都觉得不应该把经典神化,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更应该如此,其实如果仔细品读孟老师所列举的“服……汤”句型的条文,如第24、25、26、164条等,便更能体会到《伤寒论》条文的写成,其实就是张仲景临床案例的系统概括。试看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和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很显然张仲景在面对太阳病而首先处以桂枝汤治疗时,并未曾预料到“反烦不解”“大烦渴不解”等变化,当面对这些变化时,他亦只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并在日后把这种临证过程加以概述为条文,这是合乎客观逻辑的推理,而并非是主观臆断。
  孟老师在文章的最后认为第28条的病机当为“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的一个中间过程”,暂不论此论述是否正确,即使是第28条的病机果如孟老师所言,那也说明了张仲景对于“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这个中间过程而处以“服桂枝汤”、“或下之”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换句话说,那不正是说明了张仲景一开始面对“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由“仍”字便可知在服桂枝汤或下之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处以“服桂枝汤”、“或下之”是误治吗?孟老师也提到他在临证中曾见一些风寒性外感疾病,因治不如法而出现胃中憋闷、或轻微疼痛、小便涩滞着,这种“治不如法”不正是失治误治吗?所以说,“仲景误治案”本属平常,不能神化张仲景。
  其次,我在《<伤寒论>第28条解析》一文中引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张仲景先后应用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的完整诊治病案,其目的并不是像孟老师所言是为了把第27、28、29条从句式及病史等方面加以联系,而是为了借这个完整的病案更清晰地向大家说明《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的写成是张仲景临床诊治过程的系统概括,在临证过程中张仲景亦会出现治不得法而不效甚至是误诊失治,如果张仲景真像某些人崇拜地那样神圣,一剂而愈,又何曾出现那么烦琐的病案呢?
  最后,如果真的是如孟老师所言:“本条应是太阳经证演变为腑证中蓄水证的一个中间过程。古人有把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者,而本条恰好是介于太阳经、腑之间的病机病证表现。”那么面对这样的中间病程阶段,依张仲景之法是不是该处以两解之法?那为什么却要处以去桂加白术汤呢?本报第2750期刊发冯世纶的一篇文章《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文中讲:“第28条是在讲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说单服桂枝汤或用下法,使表不解饮不去,且造成津伤表更虚,因见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仍属外邪内饮,因表虚津虚甚不能再用桂枝发汗,故用生姜发表。”不知孟老师在临床中对于这个中间过程的治疗,应用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不是用生姜、用茯苓白术双解经腑?但是,就我个人的领悟而言,《伤寒论》中用生姜解表似乎不具有想象中的普遍意义,而且从《伤寒论》的一些条文来看,比如第25条中“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似乎表虚津虚亦不是绝对不能应用桂枝汤发汗。这是我的困惑,还请孟老师等行家指正。
日期:2007年10月16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桂枝汤A部分有效成分指纹图谱归属(二)

【机 构】清华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84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刊 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3).-1-4
【文 摘】利用LC/MS联用技术对桂枝汤A部分及组成桂枝汤的五味单味药的A部分进行了多维全息化学特征谱的指认,通过质谱的质荷比(M/Z)值及高效液相色谱中峰保留时间的相互对照,将桂枝汤A部分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归属,方法重现性好,准确性高。


日期:2007年5月18日 - 来自[中药指纹图谱]栏目

桂枝汤A部分指纹图谱的确定及比较(一)

【机 构】清华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84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
【刊 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2).-1-4
【文 摘】本文利用液质技术对桂枝汤A部分的双向调节样品与单向升温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确定。应用质谱中质荷比(M/Z)值及HPLC图峰响应比较了两者的差异,对桂枝汤A部分产生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讨论。


日期:2007年5月18日 - 来自[中药指纹图谱]栏目

风湿性关节炎医案两则

  刘XX,男,51岁。

  患风湿性关节炎已二十余年,近时剧作,右膝关节肿痛尤甚,行走需人扶持,腰亦疼痛,形寒特甚,口不渴,大便易溏,纳少不香,容易感冒,舌苔白润,脉沉细弱。投以桂枝汤加附子、白术。

  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熟附子10克,白术24克,生黄芪24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桑寄生30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制乳没各15克

  初服3剂,腰腿疼痛即大减,服至5剂,可以独自行走上街,服至10剂,腰膝疼痛基本解除,上班工作。

  (按语)太阳少阴相表里,故风寒湿邪侵犯太阳,往往损及少阴阳气,又因太阴恶湿,湿盛易伤脾阳,故治太阳风寒湿痹,须在解散太阳风寒湿邪的同时,扶助少阴和太阴之阳气。本方功能解表温里,缓急止痛,养血荣筋,活血通络。用于治疗痹证,是对桂枝汤的发挥。

  王XX,女,35岁。

  患者面色苍白,形体虚胖精神萎靡,三年前右骶骨部及右大腿上部疼痛,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活动不便,肌肤常有麻木感觉,口淡不渴,饮食、睡眠大小便尚可,月经不规则,往往超期,白带多,舌苔白腻,脉濡弱。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湿邪留滞,阻闭气血,经络不利。

  治法:祛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拟《类证治裁》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30克,川芎7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独活7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川乌7克,苍术10克,木瓜10克,秦艽10克.

  水煎服,每日l剂配服小活络丹,并酌情加减,调治二月,诸症均见好转

  [评按]痹证系指肢体受风、寒,湿邪等侵袭而致经络闭阻,气血不通的病证。正如《济生方》所云,痹证的发生“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风寒湿外袭,大多夹杂而至,但常有偏胜。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


日期:2007年3月16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性感冒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性感冒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应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以服药后3个月内是否复发为观察指标。结果治愈30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性感冒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感冒,反复性;桂枝汤;玉屏风散

  感冒为临床常见病,临床治疗办法多、疗效好。素体虚弱、年老、大病后正气未复者大都抵抗能力薄弱,卫外不固,易患感冒且反复发作,而成反复性感冒。笔者自2005年3~12月采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性感冒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5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18例,女32例:年龄17~70岁,平均48岁:反复感冒1~6个月,平均2个月;年老体虚者9例,久病11例,贫血3例,产妇例5例,经期感冒12例。

  1.2 诊断标准观察病例均符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医内科学》[1]中感冒的诊断标准,典型症状结合病史,即可明确诊断。1个月连续感冒3次以上或每月感冒1~2次,连续3个月或以上,为反复性感冒。

  1.3 辨证分型表虚卫阳不固,营卫不和:临床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浮。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中医分型标准,除外流感、其他严重疾患者。

  1.5 治疗方法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处方:桂枝、白芍、防风各10g,白术、大枣各15g,生姜、炙甘草各6g,黄芪30g。加减:涕多、喷嚏甚,加蝉蜕、细辛、辛夷苍耳子;头痛甚,加蔓荆子藁本白芷咽痛明显,加知母、牛蒡子、竹峰;低热不退,加柴胡黄芩、党参、半夏;月经期防量多,加龙骨、牡蛎;气虚甚,合补中益气汤。可根据年龄及体质强弱增减药物剂量,桂枝和白芍始终按1∶1的比例配伍。按常规水煎法头煎、二煎药液混合约400ml,分2次温服,以药后微汗出为佳。每日1剂,连续7天。感冒症状基本消失后,续服玉屏风散防复发,每月10天,连续3个月,如妇女月经期感冒,应从月经前3天或预计感冒那天提早3天开始服药,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复发病例仍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观察3个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以服药后3个月为观察期统计疗效。显效:用药后3个月内不感冒或由原来1个月感冒2~3次减为每月1次;有效:用药后,原来感冒次数减少1~2次;无效:感冒频次与原来相同。

  2.2 治疗结果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45岁,因子宫肌瘤月经量多致轻度贫血,故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感冒,反复发作。反复感冒6个月,稍感风寒则感冒,每月感冒2~3次,每次感冒5~10天。诊见:无发热,恶风寒,自汗出,全身乏力,头痛,喷嚏,流清涕咽干,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浮弱。查体:咽部微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中医诊断:感冒,表虚卫阳不固,营卫不合。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生姜6g,大枣15g,炙甘草6g,黄芪30g,防风12g,白术12g,细辛3g,白芷12g,辛夷12g,苍耳子12g,藁本12g,连服7剂。二诊:患者诉明显好转,唯自汗多,不能久吹风。处方:黄芪15g,白术15g,防风3g,10剂,后2个月各服10剂玉屏风散,嘱加强体育锻炼,随访3个月无复发。

  4 讨论

  反复性感冒患者多为年老、体弱、久病者,反复发作,缠绵不断。本病中医属感冒范畴,病因病机是正气不足致表虚,卫阳不固,营卫不和。临床上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性感冒疗效好,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对体弱病人帮助尤大。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历代医家对其推崇备至。《金匮心典》曰:“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因此本方不但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而且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症见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均可使用。对体虚、反复发作者,应加强益气固表功能,以防复发。《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柯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元府不闭故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元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故能除头目热。”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邪伤营卫,皆因大气虚损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在桂枝汤原方)加黄芪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加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故佳,即使不啜粥,亦可奏效。

  本治疗方中,桂枝汤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为君,解肌发表并温通经脉,助阳扶卫。芍药为臣,养阴敛营。生姜、大枣、炙甘草有加强和中,化生营卫的作用。玉屏风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卫阳不固。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配土生金,使肺气充足,卫阳以固。防风走表祛邪以散风邪。全方补中有散,散中寓补,专为表虚卫阳不固所致之证而设,方名玉屏风,即取其有益固表、止汗泄、御风邪之功。桂枝汤功专调和营卫,祛风解肌,长于解表,以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玉屏风散功专固表止汗,以治卫外不固之自汗证。两方合用,标本兼治,乃治表虚卫外不固、营卫不和的反复性感冒的良方。

  临床应用,见反复性感冒者,不必拘于恶寒、脉浮为太阳表证的辨证要点,亦不必拘于汗出为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最主要依据,只需舌淡红、苔白,结合发热、恶寒、流涕等症状,即可投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 丘和明.中医内科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26.

  作者单位: 528415 广东中山,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医科

  (编辑:江 枫)


日期:2006年12月19日 - 来自[2006年第4卷第8期]栏目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

  

  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组成】桂枝汤方去芍药加茯苓白朮各三两,余依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注】服桂枝汤已汗也,或下之已下也,今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之表,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停饮之里,无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当用小青龙汗之,今无汗表不解,有水气,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而不用小青龙者,以其已经汗下,表里俱虚也,故仍用桂枝汤以解表,去芍药之酸收,避无汗心下之满,加茯苓之燥渗,因水停小便不利也,余依桂枝汤法煎服,谓依桂枝汤法取汗也,小便利则愈,谓饮病输水道则愈也,此方即桂苓甘朮汤而有生姜大枣,其意专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桂苓甘朮汤不用生姜大枣而加茯苓,其意专在利水,扶阳次之,故倍加茯苓君桂枝,于利水中扶阳也,故方后不曰依服桂枝汤方也。

  



日期:2006年12月15日 - 来自[删补名医方论]栏目

来源

  来源http://www.39kf.com/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