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寒咳汤

2015/5/10 17:57|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065|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雪山来客  寒咳汤——对治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王牌方——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方子是:《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脉四逆汤等方的合剂,是笔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雪山来客

  寒咳汤——对治少阴太阴两经并证王牌方——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方子是:《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脉四逆汤等方的合剂,是笔者数年前精心开发的伤寒用方:

寒咳汤:麻黄6制附片6细辛3炙甘草6桔梗6杏仁6(去皮打碎)五味子干姜白芥子(打碎)各3-6黄芪12 (单位:克。)

水煎服。日一剂。儿童酌减,十岁左右的两天一副,五岁左右的四天一副。

[方解]:此方为《伤寒论》对治少阴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桔梗汤”(专治咽痛方)、“通脉四逆汤”,以及治痰饮的“小青龙汤”合剂。当感冒发展到咳嗽、咽痛,邪已入少阴矣!盖区区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咽喉为“众阴之会”。

[功效]:升阳散风,祛寒解表,止咳化痰。

[加减]:口咽干燥,口中津液缺乏者,加麦冬9-12克。夏季多汗,麻黄减到2-3克,服药毋使大汗淋漓为要,若大汗淋漓,则必不愈。余毋加。

[适应症]
⑴初感受风寒,邪在肤表,还未发展成感冒时当即少量服用丸剂(九克丸服1/4丸),即可迅速祛除风寒,避免发展为感冒,殊效。

⑵风寒侵入较深,发展成咳嗽,吐白痰,头不痛时。即少阴、太阴合证。

⑶用于受寒感冒后迁延不愈,转为急、慢性气管炎、肺寒吐白痰者、老慢支等。

⑷加白芷辛荑可治急、慢性鼻炎

⑸不适用于头痛、身痛、发烧、脉浮紧类型之热症。此时应按《伤寒论》太阳脉症桂枝麻黄汤症辨证论治。

⑹本方对感风寒所致的流感,经临床考验,证明具有特殊之疗效。有一年春季在雪域高原流感大流行,吊水、各种国产进口感冒药使用无效后,凡使用该方者,一剂好转,三剂痊愈。

⑺对多年反复感冒咳嗽引发的所谓“肺癌”,或可尝试使用。(笔者郑重声明在先:癌症乃世界性医学难题,在此仅提供某种解决思路,而非成熟之法,若有患者愿意尝试,应当持此方与当地中医师共同切磋,以中医望闻问切辨证之后再行试用,方保无虞。至于若有无效,甚至出现某种副作用者,笔者概不负责!)

⑻用于咽喉气管部位怕受风寒,一受寒就感冒咳嗽反复复发者。

⑼用于气管炎一类疾病冬病夏治,凡是风寒积累所引发的,在夏季三伏天连服数剂。或者是初伏服用一剂,中伏服用两剂(每隔十天服一剂),末伏服用一剂。盖夏季毛孔疏松,寒邪易于驱除。

⑽对于幼童,往往要照顾其特点,才可能根治。幼童脾胃稚嫩,小学功课太重,思伤脾。嗜好冷饮寒伤脾。大人批评太多、唠叨病,引发小儿肝郁,木乘土而伤脾胃。过食油煎等不易消化之垃圾食品,“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等等等等……故伤寒证愈后,必须重点治理脾胃,方保无虞!方取六君子、四逆散,制香附等合方,培土生金,扶金克木为要。

⑾或为丸散,做上三至五剂,一受风寒,立即取服1-2克,即收驱除风寒之效。这个已为大量临床使用所验证。

[禁忌]:禁忌一切生冷、冷饮,及寒性食物(如海带、黄瓜、绿豆、西红柿、冬瓜等)。阴虚阳亢者慎用。(不是不可用,注意控制用量即可。)怎么样,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不妨试一把瞧瞧看吧!

  [示例]寒咳汤治验圆淳,男,40多岁,高原修行者。

大概是2005年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吉祥贤于藏历11月15日,圆满了此世间的利生事业,示现了幻化游舞之色身摄回法界而圆寂。几天后的一天凌晨,约3-4点钟,在雪域高原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荼毗仪式(海拔4000多米)。于是在那天的凌晨,数万名四众弟子前往与法王告别。然而那天凌晨天气出奇的冷,冒着凛冽的寒风,仪式之后,不少四众弟子患上了流感,发烧、咽痛、咳嗽等症状一时袭来,医院为满。吊水,各种进口、国产感冒药全部用尽,都未能奏效。

圆淳是上千流感患者之一,当时也经过了以上各种治疗手段的“修理”而无效。后来他突然想起了笔者给他的寒咳汤处方,就抓了五剂试服。岂料一剂服下,明显好转,三剂服毕,流感彻愈。于是就将该药方贡献于寺院医院,以便众弟子同享,以抵御猖獗之春寒流感。

寒咳汤的药方是此前我抄给他的,他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中。当时关照他说:“凡有需要此方者,只要为利益社会,而不以个人牟利为目的者,均可广为传抄,上供下施。”

而药方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则是他事后告诉笔者的。

  

  表虚多汗者使用寒咳汤的问题

顶礼琉璃光药师如来!

表虚多汗者使用寒咳汤的问题?
因此方原来是特为高原修行者所设,主要针对少阴太阴进寒,同时表实无汗的综合状态。而在这内地大热天情况下使用,“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就是出现了这么一个特定的患者群体,有里寒,长咳不止,同时又兼时不时地出汗,即表虚的状态。这时,该药方就必需要作出一些非常必要的调整,即需要考虑太阳表虚的敛汗问题,同时又要兼顾到调和荣卫。

按着伤寒太阳表虚的桂枝汤思路,在寒咳汤原方基础之上增加“桂枝6、白芍6-10、大枣六枚”,减少麻黄到2克左右。如果服一剂后,汗还是多,就全部减去麻黄。如果兼有口咽干燥,就减去干姜,换成生姜三大片。若还是干,再加麦冬6克。

白芍的量根据出汗多少而定,出汗量比较大,白芍量就取上限。
方剂的这一调整变化,是“玩家伤寒”近日向内地的患者老师们学习切磋,所获得的最新教益!

多谢关照!还望不吝赐教!

伤寒误服寒凉药,风寒束表伴终生!

伤寒对治欠妥,往往会造成变证叠生,兹于临床中所发现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伤寒变证——汗闭症两例,写来供同好赏析(实际上是少阴证的一种类型):

例1:达娃,女40岁,高原修行者。平时怕冷又怕热,天再热也出不了汗,走路运动也都不能出汗。以前感冒多自说自话服用Vc银翘板兰根等辛凉药,遂造成风寒束表汗闭症。脉沉细。小腹寒,出家前宫冷不孕腰冷痛。颈椎痛。(伤寒乱服药,酿成严重后果,阴寒积累造成不孕症!)

给驱寒散6克,分三次服完。晚六点,及晚睡前服。
自述服第一、二次后睡到半夜感全身发冷,而手脚特热,以为感冒发烧。
又给驱寒散与麻黄汤合剂粉末,服后走路恢复出汗了。脉沉亦好转。
后又给壮腰驱寒丸,服一次冷气从腰赶下到脚。次日,颈椎痛甚,再与壮腰通脉丸治愈。

例2:缘空,女,60多岁,高原修行者。30岁时精神抑郁强烈。经常感冒,又心脏经常不适。以前感冒多服Vc银翘、板兰根等辛凉药,遂导致风寒束表不能出汗,最后发展到汗闭症。就是一年到头无论天气有多热,无论如何用力运动,都不得出汗,甚感痛苦。

心脏不适又常年服用丹参滴丸、天王补心丸之类寒性药。体内反复积累风寒,又蕴成内热,酿成寒热夹杂难治之证。腰椎、颈椎痛甚,又由颈椎而导致头痛,曾到北京西苑中医研究院诊治,无效。而西医曾以烙铁烫颈部亦无效。舌体肥大。打坐昏沉,提不起精神。记忆很差,上师讲过的法转身就忘,极其悲观厌世。
给驱寒散6克,临睡前服一次,晚上睡觉先感到全身极冷,后接着出汗。顿感到全身轻松,连头脑都清醒了。给壮腰祛寒丸服一次,腰痛愈。闭关期间服壮腰祛寒丸颈椎痛愈,由颈痛导致头痛也愈,记忆恢复。

此后,笔者每接诊伤寒患者,第一个必须要遵循的问诊程序,就是问患者以往服药史?是不是感冒了抓来Vc银翘、板蓝根就向嘴里填?像这一类的患者群为数不少,就是按照西医清热消炎的套路,将中药西用。这些患者们到最后要想摆平他们的“陈年老酿”,不得不由中医买单,一般都先得做祛寒处理。这也算是《伤寒论》遇到了新问题,具有时代特色的《伤寒论》!

△驱寒散方:麻黄 细辛 制附片 炙甘草 干姜 各6克。打粉制成散剂。每服2克,即可获得极佳之祛寒效果。
是寒咳汤中祛寒的核心部分。
其中附片、干姜、甘草是《伤寒论》中的通脉四逆汤,是回阳驱寒要方,麻黄、附子、细辛是《伤寒论》中少阴证要方,两者复方可将深处之寒引出,则驱寒效果极佳。

当今全国各地的中药房,均有将中药粉碎的业务项目,加工收费很便宜。将中药饮片方剂,交给药房打碎了,就成了中药散剂。
大一点,或者是老字号的中药房,还有做中药丸的蜜丸或水丸的业务项目。以加工后的总费用计算,约与一般市面上的丸药类中药的中等价格相当。

现在在网上有各类家庭用小型粉碎机可供选择,100克容量的一种,价格是180元左右(含运费),200克规格的一种,要250左右。上海地区的有上海的当地产品“金刚牌”。湖南地区有“屹立牌”等等。转速均在三万转。要比超市里面卖的塑料一类料理机不知强力多少。中医发烧友们不妨将它作为一项价廉物美的健康投资。
至于家庭自己加工蜜丸的工艺程序,稍嫌复杂,暂容后续。

笔者开发寒咳汤(丸)成功后,凡出外旅行,总将其随身携带,或备不测。或可应路遇之患者急需。
一般初感风寒,寒在毛孔,稍有清涕喷嚏者,每服1-2克足矣!


笔者每与患者6克,每服2克。嘱以下午6点服用一次,临睡前再服用一次。患者服后,往往于次晨3点左右感到全身皮肤极冷,这是以往积累在体内深处的寒气被药力驱出(少阴积寒)。此时可将其余2克服下,少顷,寒气驱尽,周身皮肤会感到暖洋洋的,微微汗出,这是往日被风寒所束之毛孔重新打开之佳象。

依作回答:

1、从大量临床使用病例验证,该剂量就一般而言,对大人也是足够了。这个计量对于大人来说,属于“平剂”的范围。在原帖子中,“圆淳”的病例可作证明。但是不排除例外,重症者,可以两至三倍量服用,但是那毕竟是极少数。这个属于“重剂”的范围。但是也还有“轻剂”的范围,如同病例中,达瓦与圆空二人,一次服药量是使用散剂2克,连服三次,掌握好了服药的时间,同样可以获得奇效。

2、一般从正规药房里面抓的附子,都已经是炮制好的,故我在药方里面特指定的是“制附片”,就不需要提前熬制。炮制到位的附片,从外观看,呈现半透明状,脆中稍带有韧性,不易破碎。若炮制过渡,附片就会出现很多裂纹,很容易破碎。偶尔也有生附片流入市场的情况,生附片的特点是带有一定柔软性,完全不透明。包括川乌草乌、天雄在内的乌头类药物,都属于剧毒品,都得充分炮制后服用。检验药汁熬好之后是否还有毒性,可以先试服一点点含在口中,如果感到舌尖发麻,就是炮制不到位,可以用高压锅继续压十至十五分钟,待毒性充分地分解后即可服用。

如果万一没有制附片,只有生附子,可以在高压锅单独熬制40分钟后入药。40分钟是毒素分解的临界点,此时附子中毒素已经大量地分解,不会引起中毒。附子里面的毒素叫做“乌头碱”,是极强的神经性毒素。印第安土著用它来抹在了毒箭的箭头上面,只要猎物被擦破了一点点皮,就可要命。由于附子的加工工艺要求极高,只有在国家指定的专门定点企业的产品才比较可靠,如四川江油的附子加工基地。这种企业生产的制附片是绝对可靠的。

加工中,若毒素分解太多,疗效不好,若分解不到位,就能引起中毒。人命关天的事情!现在庸医,每有让病人服用生附子,妄求奇效而惊世骇俗,结果反而要了患者命的,也绝不是个别的事情。

3、长期咳嗽不愈,其中绝大部分患者,都起源于多次反复中风寒(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感冒),马马虎虎地吃一点VC银翘片、板蓝根等等中医里面的对治风热感冒寒凉药,固然是嗓子痛等等可以一时缓解,但是寒气却一次次地反复叠加,而且深入,进入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里面所说的少阴、太阴合证的范围。

寒气才是罪魁祸首,按照西医观点用中药来消炎,这种“中西医结合”,中药西用,是助纣为虐!患者们的咳嗽被越治越重,这在各地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伤寒论》里面,其实有许多许多“隐台词”,显台词是关于战术性的“棋谱”,而隐台词往往是关于战略性“棋谱”布局的指导意见。《伤寒论》一书,实在应当被称为“医家之绝唱”,微言大义啊!

如咳嗽一门,在《伤寒论》里面是列入到“少阴证”里面的。而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专方,再加上少阴证里面咳嗽一门的对治方法,就是加上“桔梗、炙甘草”两味。而痰饮,就是吐出带有许多粘性白色泡泡的痰液,就是潜伏的寒气所致,《伤寒论》用的是“小青龙汤”。三方合剂,故每显奇效。

足少阴之脉,绕咽喉,夹舌本。感冒一旦有咽喉痛,寒气已入少阴矣!
咳嗽出现,则意味着进入手太阴之脉。少阴太阴并证已成定局。

故往往感冒已愈,而咳嗽长期迁延不愈,其原因盖出于此也!咽喉之患,看似简单,其涉及的医道可谓是至幽至深!
真可惜,举天下西医,还有“中西医结合”的贴着中医标签西医,其特技,就是专门给中医抹黑。不知将多多少少的患者忽悠了进去啊!

笔者有一位三十多年以前的友人,前年被西医开刀,切去了咽喉,说是“咽喉癌”,其实就是长期反复地寒气聚集,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我今年去拜访了他,还是让他吃了若干副寒咳汤,并告诉他说,老夫晚来了一步,如果再早上两年,你的喉完全可以免去了这一刀!

【制备胶囊】:顺便补充寒咳汤的各种剂型中的一种,是各地居士在使用过程中发明的。将方剂打粉后,装进胶囊备用,也非常方便实用。可以更方便掌握服用的剂量。胶囊在西医的医疗器械商店有卖。

特敬请列位看官,以后就免了什么“高人”不“高人”的吧,都是中医发烧友,同一条战壕里面的战友,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医圣仲景翁遗著的一点点心得嘛!咱寻常人一个,说一点点关于中医的寻常事而已。

再重复一遍:说的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

声讨“Vc银翘片”


中西医“拉郎配式的婚姻”的典型,就像是“Vc银翘片”之类的“中西医结合的中药”,好端端的一个中成药,前面被冠以“Vc”二字,这感觉,就是中药的名字,西药的“姓”,就是中医被统战、被践踏、被强奸的感觉。再者,以西医的观点来看,感冒,那不就是一种“对冷气的过敏”吗?于是在Vc银翘片之中,还被加上了西医的“抗过敏成份”——“扑尔敏”,使人服用之后会产生昏昏然的感觉。至于“Vc”成份的加入,据说是因为以西医的观点来看,感冒与缺乏维生素成“正相关”,反之,维生素也就可以加强人体的“免疫力”。于是,这一类的按“中西医结合观点”产生出来的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的中药”,居然就在大陆的中医药市场上畅销无阻、长盛不衰。却不知道给患者惹下了多少的麻烦、埋下了多少无穷无尽的病根!(请看后文伤寒部分)。

还有像是“丹红注射液”、“降丹注射液”、“茵栀黄口服液”等等等等,都是被“强奸”后所生下的杂种!开发这些中药西用的厂家们,是否请正宗的老中医,按中医的四诊八纲,药性的“寒热沉浮”,或者是“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等等,做过一点点论证?

还有就是这个“茵栀黄”口服液,或者是注射液,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王牌药。原来笔者并不知道这药,直到前年儿媳妇生下了孙女,这个药才进入了笔者的视线。原来,孙女降生不久,就出现了新生儿黄疸,这个症状弄不好,也是会送命的。好在我的老伴是中医科主任,马上就找小儿科主任会诊,都是几十年在一起的“老战友”啦,住房也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小儿科主任的水平又堪称一流!

他开出药,用“茵栀黄”口服,一天数次。大概是一周之后,黄疸渐渐退下。于是就皆大欢喜!但紧接着,孙女就老是拉出绿色的大便,一天好几次。笔者又请教小儿科主任,说是受了凉,导致肠蠕动过快。原来大便的黄色,是因为绿色的胆汁被分泌进入肠道之中,就随着大便一起被排泄。在正常情况下,大便是慢慢地排出,胆汁有充分的时间被氧化,就被氧化成了黄色。如果是受凉,肠蠕动过快,胆汁来不及被氧化就排泄出,于是就呈现出胆汁的本色,也就是绿色,混入大便,将大便染成了绿色了。

于是,一家人就开始怀疑是不是给婴儿洗澡时不当心吹了风受凉?于是非常注意在这方面的护理。但是,绿便依旧。当代新生儿,是按1/2/4的比例关系降生的,就是每一个新生儿,比例一对爸妈,再比例两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总的比例是1/6!当然要确保平安无事,不能出任何的偏差。

后来,作为“半吊子”中医的笔者突然想起了,这个绿便,是否会与“茵栀黄”口服有关?一查中药学,发现这三味药统统是大寒药。这个大黄,大寒兼有泻下的作用。那这三味药的组合,在中医理论框架中是个什么定位呢?原来,对这类组合,按传统中医的的定位,就叫做“虎狼药”。给新生儿下“虎狼药”,那真是比毒药还要厉害啊!

所以,中国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还会遭遇到中药西化“虎狼药”的一个“大劫难”,这个在西方想来断断不会出现。这个,也算是中西医结合后所产生的“优势”?!

胡乱任意地强奸中医药,所生下的野种,居然比西药的毒害作用更为猛烈!
这个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请注意,笔者这儿的用词是“大陆”,意味着并不包括海峡的彼岸。因为按彼岸的中医政策,中药与西药是不能混用的。

当然反过来讲,如果在中医界人士概念清晰,能够保持“原生态纯粹无污染”的纯粹中医概念,不是被“统战”,而是在中医基础之上,来包容西医药,这倒也是马马虎虎,还可以尝试着考虑考虑。





回复 #30 黑双豆 的帖子

少阴病的特点,长期潜伏,以求一逞,极其地阴险!
正气旺盛时潜伏,正气亏损时发作,天气温暖时潜伏,稍有受寒时又发作。可以从吃奶时开始,一直咳嗽到接近于老死。无数的“老慢支”均属此列,反反复复,百药无效。等到你想彻底清算,它却消声灭迹无影无踪,等到你稍有疏忽大意,它就卷土重来,与你再开一次小小的玩笑……有时使人哭笑不得,有时又使人欲哭无泪!真叫做“华佗无奈咳嗽何”!?

有一个特点,就是咽喉部、天突穴一带特怕见风受寒。此处一受寒,很容易诱发。
从同名经而言,可以传变到手少阴心经。伏寒侵犯到心肌,引起西医所谓的“病毒性心肌炎”。据笔者的临床观察,阴寒侵犯到心肌的绝不在少数人!而金银花连翘二药,就进心经,故感受风寒,马马虎虎服用Vc银翘片,就会将寒气引狼入室,进入到心脏呢!

从足少阴同一经而言,从咽喉部下传,进入到肾脏,引发肾炎。再从手太阴肺经而言,也可以逐步地深入,从气管到支气管,进而侵犯肺叶。阴寒反复在肺部沉积的结果,影响了肺部的气血循环机制,进而会产生阴影等,长此以往,就能引发肺癌。这个演变过程,往往会有十年到二十年的过程。当患者真正的被“癌”了之后,又有谁能拿得出真凭实据,能认定是西医惹的祸?

按西医理论治病就是这样的后果。先用抗菌素不断地治标,使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全部产生错觉,还以为抗菌素真的有效。然而在消炎之后,阴寒趁机得以潜伏。当阴寒累次叠加并深深地潜伏之后,“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总会有爆发的一天。从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如果将寒气比作为“地雷”,则抗菌素的作用就是“埋地雷”,并且将“地雷”深深地埋下去,再加以伪装!

有朝一日,“地雷”爆炸,发展成了癌症,而这个正是西医所希望看到的,或者说是正盼着这一天的到来。那就拿你“放疗”、“化疗”一通,把你送上了断头台,还得让你乖乖地买单!不然“化疗”用药,“放疗”等等斩人的设备,不就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吗?

实际上啊,阴寒沿着少阴一路悄悄地潜伏,以求一逞,是伤寒系列疾病之中最最阴险,而且不容易对证下药、重拳出击的大敌。
自从西医与抗菌素插手干涉中国国民治疗体系之后,《伤寒论》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仲景翁时代闻所未闻的一切,现在天天上演。

如果仲景翁再世,看到了两千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居然也效仿起西医的“吊针天下”,同样会“晕了过去”!
为了奋起反击,吾人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向老祖宗讨教,踏踏实实地体会《伤寒论》里面的“微言大义”,仲景翁的397法、113方,给出了立法立方的大原则,但是绝对没有限制后人,只能用这一些方与法。(不曾限人以方法,仅仅示人以方法。)

扁桃体发炎,以前西医主张摘除,就是因为有诱发肾炎的危险。而现在的西医也不主张摘除,认为扁桃体也属于人体的一道防御屏障。

总之,伤寒往往是百病之首!把“伤寒”与“杂病”分开而论,实在是不可取啊!

某些网友的问题超出了伤寒系列,这儿是个伤寒专卖小小地摊,不便在此讨论,欢迎到玩家伤寒在本网站的博客(杂货总店)去坐坐吧:

原生态杏苑——雪山来客主持:http://ngotcm.com/bbs/index.php?action/space/uid/151430

来源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98741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