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三仁汤

2015/5/11 00:09|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408|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温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加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  薏苡仁三钱 苦杏仁泥 三钱 蒄仁 一枚 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温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加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

  薏苡仁三钱 苦杏仁 三钱 蒄仁 一枚 半夏

  二钱 甘草 一钱 白糖五钱 乌梅

  二枚

  温病乃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之病。数日之后而成湿温者,火在土下则生气,火在土上则生湿。火浮于上至于数日之久,土下无火,所以湿生。湿生而土更败也。热为湿气所缠,故觉热增。其增于午后者,土气动于未时,金气动于申时。五行之性,虚则自动。土气动则湿起,金气动则敛结。热与湿合,金又敛之,故热增于午后也。

  方用薏苡仁健土燥湿,蒄仁半夏温运中气,杏仁降肺金,开敛结以降相火,湿病最伤津液,薏苡杏仁皆温润养中,不伤津液之品,中气运则相火降,相火降则中气运,肺金降相火更降。浮散于外使人发热的相火既已降入中土以下的水中,木气得根,能行疏泄作用,湿气自消。湿消热退,头自不痛,胸自不闷,土下火复,是以病愈。《温病条辨》方中,惟三仁汤最妙。杏仁开金气之结以收相火,功参造化之方也。

  治湿温不宜燥烈之品,原方厚朴删去为妥。加乌梅者,补木气以利尿,收相火以退热。既有甘草又加白糖,加白糖为乌梅之辅也。

  凡发热之病,愈治愈热,皆不知热是相火不降使然,相火不降,又是中虚使然。肆用凉药以伤中气,故愈治愈坏。虚热之脉,其象必虚,得食之后,其热必减。若发热而小便不长,皆可用加减三妙汤极妙。小便长而多者,忌用苡仁乌梅乌梅补木气助疏泄,倘小便长多而用乌梅,必小便不止,气脱而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三 仁 汤  ▲▲▲
 〖方源〗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如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组成〗 杏仁 五钱[12g]   滑石 六钱[18g]    通草 二钱[6g]   白蔻 二钱[6g]
     竹叶 二钱[6g]     厚朴 二钱[6g]   生薏苡仁 六钱[18g]   半夏 五钱[10g]
〖用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方歌〗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
     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5top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痛,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病机〗 湿温初起,邪气留恋气分,未曾化燥,形成湿遏热伏之象,若仅与苦辛温燥之剂以化湿,则热益炽,或单用苦寒直折其热,则湿仍留,惟宜芳香苦辛,轻宣淡渗,流畅气机之品,使三焦宣畅,湿热分消,尤其是湿甚于热者,最为得当。

5top

 
   ┌ 杏仁 ── 苦温,善开上焦,宣通
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
  ┤ 白蔻仁 ── 芳香苦辛,能宣中焦,和畅脾胃
   │
   └ 苡仁 ── 甘淡,疏导
下焦,益脾渗湿。

   ┌ 半夏,厚朴 ── 苦温除湿;加重了温燥药,化脾胃之湿。
  ┤
   └ 通草、滑石、竹叶 ── 清利湿热。

  

5top

  1.该方治证为湿多热少。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证治要点
  2.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著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痹证、淋证水肿等属湿热者,均可加减用之。
  3.适用于肠伤寒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5top

  《温病条辨》:“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而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剂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溃,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唯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临床报道: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急性高山反应50例,临床表现一般有发热,烦躁,头痛失眠,胸闷倦怠,呕恶腹胀等湿热表现。其中痊愈39例(服药2剂主要症状消失),显效6例(服药2剂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2例(服药4剂自觉症状减轻),无效3例(服药4剂症状未缓解)(中医杂志,1988;3:51)。

5top

〖附方一〗 藿朴夏苓汤
组成:藿香二钱[6g] 厚朴一钱[3g] 半夏钱半[4.5g] 赤苓三钱[9g] 杏仁三钱[9g] 生苡仁四钱[12g] 白蔻仁一钱[3g] 猪苓三钱[9g] 通草一钱[3g] 泽泻钱半[4.5g] 淡豆豉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化湿。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附方二〗 黄芩滑石汤


组成:黄芩三钱[9g] 滑石三钱[9g] 茯苓皮三钱[9g] 大腹皮二钱[6g] 白蔻仁一钱[3g] 通草一钱[3g] 猪苓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来源http://class.ibucm.com/fangjixue/19/qs_22.htm

  

  方 名: 三仁汤

处方来源: 清·《温病条辨》。

剂 型: 汤剂。

【组成】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


功 效: 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 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呕吐,伤寒百日咳等症。

用法用量:以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服一碗,日三服。

【方解】
君: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
湿化。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佐: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配伍要点:
药用辛开苦降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
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


用药禁忌: 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临床应用:

1.急性黄疸肝炎:用本方去半夏、厚朴、滑石,加丹参10g,茵陈虎杖各15g,重症时剂量加倍,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本病72例。结果:痊愈64例,显效7例,无效1例。

2.胆囊炎:以本方为主方,畏寒口苦者加柴胡、黄芩;胁痛者加延胡索郁金;腹胀呕吐者加藿香、佩兰;黄疸者加茵陈;厌油腻者加山楂麦芽、神曲;大便难者加枳实。水煎服。治疗本病38例,其中急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0例;合并胆管结石7例,合并胆道蛔虫5例。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中阻,三焦不利者。结果:痊愈15例,好转23例。

3.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用本方为主(杏仁、竹叶、半夏各10g,白蔻仁、厚朴、通革各6g,滑石、薏苡仁各20g),伴鼻塞者,加麻黄菖蒲;中耳腔积液较多者,加泽泻、车前子葶苈子。水煎服。治疗本病110例,其中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67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3日,最长不超过3个月。结果:痊愈66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本组病例服药最少4剂,最多21剂[3]。

4.急性高山反应:用本方为主(杏仁10g,飞滑石20g,白蔻仁6g,白通草6g,生苡仁20g,淡竹叶6g,厚朴6g,半夏10g),脉儒数者加北沙参;先感冒而后进入高原者加柴胡、防风各10g;通宵不寐心动悸不安着加五味子6g,丹参10g,夜交藤20g;衄血严重者去半夏,加白茅根旱莲草;咳甚者加葶苈子、川贝母;胸闷甚者加瓜蒌。水煎服。治疗50例乘飞机急速进入拉萨而致急性高山反应患者,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年龄最大57岁,最小4岁,其中20-50岁42人,占全部病例的84%。

疗效标准:痊愈:患者服药2剂后(48小时内)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者;显效:服药2剂后(48小时内)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服药4剂后(96小时内)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者;有效:服药4剂后,自觉症状减轻,但主要症状仍存在者;无效:服药4剂后,主要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加重者。结果:痊愈3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者3例,痊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4]。

药理作用: 主要有抗菌,解热,止咳,止吐,利尿等作用。

1.抗菌:厚朴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2.解热:薏苡仁可使酵母混悬液引起致热的大鼠体温降低。

3.止咳:杏仁、半夏有止咳作用。

4. 止吐:半夏具有止吐作用。

5. 利尿:竹叶有利尿作用。



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用法】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来源http://www.tgzyw.net/read.php?tid=7723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