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阳和汤

2015/5/23 20:32|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707|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资料  〖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一两(30-4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5g) 麻黄五分(2-3g) 鹿角胶三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资料

  〖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一两(30-4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5g) 麻黄五分(2-3g) 鹿角胶三钱(10-15g)白芥子二钱(6-10g) 姜炭五分(2-3g) 生甘草一钱(3-5g)

  〖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迟者。

  〖功用〗温阳补血,化痰通络

  

  方解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治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月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运用

  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诸如贴骨疽、痰核、流注、横痃、石疽,以及骨槽风、脱疽、鹤膝凤等,凡属血虚寒凝者,均可用之。但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忌用,阴虚及破溃日久者不宜使用。正如马培之说:”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者,不可沾唇。“(《外科证治全生集》)

  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坐骨神经痛、冻伤、妇女闭经等等,属于血虚寒凝者。

  

  附方

  1.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 制草乌 五灵脂 地龙木鳖各一两五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归身酒炒,各七钱五分麝香三钱墨炭一钱二分上药各研细末,用糯米粉一两二钱,同上糊厚,千槌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二百五十丸,临用陈酒送下一丸,醉盖取汗,流注将溃及溃者,以十丸均作五日服完,以杜流走不定,可绝增入者。但丸内有五灵脂与人参相反,不可与有参之药同日而服。功用:化痰除湿祛瘀通络。主治:寒湿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蟮拱头等病。初起肤色不变,肿硬作痛者。

  原书使用本方,常与阳和汤并进,或交替使用。但此方较阳和汤药力峻猛,惟体实者相宜,正虚者不可用,孕妇忌用。

  2 .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牛黄3分麝香一半.乳香没药各一两,各去油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送下三钱(9克)。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功用: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主治:乳岩、横痃、瘰病、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

  

  文献摘要

  《成方便读》:“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然痰凝血滞之证,若正气充足者,自可运行无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疡因于血分者,仍必从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角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协和诸药。”

  《科症治全生集?阴疽治法》:“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临床报道:用阳和汤加当归丹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例,结果肢痛和跛行消失,皮温肤色正常,创面愈合者12例;症状减轻、创面经手术治愈者8例(中医年鉴,1985,121)。阳和汤去姜炭、生甘草,加桃仁、海藻、莪术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治疗卵巢囊肿26例,均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以单侧发病、囊肿最大径在10厘米以内未扭转者为观察对象。经治疗,囊肿及症状消失,并经B超检查证实评为治愈者23例;囊肿缩小,症状好转或消失评为有效者2例,其中1例经手术证明为畸胎瘤;服药10剂包块无缩小,未再继续服药评为无效1例。治愈病例最少服药5剂,最多服药36剂(中医杂志19 89, 11 40)。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0例,每日一剂,水煎服,经7-21天治疗,痊愈21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浙江中医杂志,1998,4:164)用本方加减治疗阴证型乳腺炎21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每日一剂,结果治愈15例,好转6例,服药最短的12天,最长的60天(实用中医杂志,1987,6:13)。

  

  临床应用

  1.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用本方加减:熟地30g,鹿角霜10g,麻黄10g,白芥子10g,桂枝10g,炮姜10g,甘草10g,气虚者加党参15g;血虚者加阿胶10g,白芍30g;舌有紫斑者加赤芍10g,红花10g;形寒肢冷者加附子10g。日1剂水煎服,30剂为1个疗程。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1岁,其中心率35-40次/分钟者25例,41-50次/分钟者8例,51-55次/分钟者7例。结果:治疗后心率达70次/分钟以上者为显效,共4例;治疗后心率达至60次/分钟以上者为有效,共30例,治疗后心率提高10-15次/分钟者为好转,共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2.心律失常:随证加减,口干,舌苔黄腻,舌质红,舌尖起刺,加黄连山豆根夜寐不宁心悸易发加淮小麦、琥珀、龙骨牡蛎口渴喜饮,舌红脉数生地五味子麦冬柏子仁、阿胶等;畏寒肢冷,脉沉缓加附子、紫石、赤石脂;脚痛加瓜蒌、郁金等;胸腺胀满,脉滑数加竹沥半夏石菖蒲茵陈等。日1剂。治疗心律不齐33例(病毒性心肌炎24例,冠心病4例,肺心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结果:治疗后症状、脉象及心律改善者30例;中断治疗3例。

  3.慢性支气管炎:用本方加减:熟地30g,牛皮胶10g,肉桂、甘草、川贝(研粉冲服)各3g,麻黄、炮姜各2g。食欲不振鸡血藤白术贫血者加鸡血藤、当归、黄芪;气虚甚者加潞党参;不眠者加柏子仁,酸枣仁;合并肺结核者加鱼腥草白芨百部高血压者去桂枝,加玉米须,丹参,灵磁石(醋粹先煎1小时);痰有臭味者加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浙贝。治疗阳虚型顽痰咳嗽30例。结果疗效满意。

  4.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熟地30g,鹿角胶、桂枝各12g,白芥子10g,炮姜9g,麻黄、生甘草各3g。日1剂水煎服。另配合动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100ml加入维脑路通、复方丹参各10ml,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日。治疗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45-79岁,平均64岁。结果:主要症状消失,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肢体血流图有明显好转,皮肤颜色正常或基本正常为治愈,共35例;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血液循环仍有轻度障碍,肢体血流图有好转,皮肤温度和肤色明显较前好转为显效,共22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改善,肢体血循环有所改善为进步,共6例;总有效率为100%。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本方加当归、丹参;有热者酌加银花、玄参,个别晚期患者可加党参、黄芪、巴戟天仙灵脾等。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例。结果:12例治愈(疼痛,跛行消失,皮温及颜色正常,创面愈合),8例好转(症状减轻,创面经手术治愈)。

  6.痹证:用本方治疗寒湿痛痹24例。寒胜者,加黄芪、木瓜;湿胜者,加防己薏仁;痛胜者,加乳香、没药。日1剂,并忌生冷。结果:治愈16例。

  7.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加乌梢蛇、防己、淡附子、细辛、红花,重用熟地、鹿角胶、淡附子,先将附子用1000ml水浸泡3小时,然后煮沸50分钟,再纳入它药,早、晚各服1次。煎剩药渣在临睡前用布包裹趁热外敷痛处,每10剂为1疗程,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结果:治愈130例,好转28例,无效10例。

  本方治疗阴疽10余例(指深部脓肿及疮疡溃后难敛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1例深部脓肿,用本方去肉桂、加紫油桂茯苓、白术、黄芪,4剂后,血水样分泌物大减,伤口颜色转为正常,服八珍汤化裁5剂后痊愈。

  9.冻伤:以本方为主,破溃流水者加半枝莲,久病者加黄芪。日1剂水煎服。治疗Ⅰ、Ⅱ度局部冻伤30例。结果:全部治愈。

  10.乳腺炎:用本方:熟地15g,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甘草各9g,肉桂、麻黄各1.5g。初期可加郁金、枳壳,将要成脓加橘红、姜半夏,脓已成加瓦楞子土贝母炎症僵块加牡蛎、皂角刺。外治:炎症初期和炎症僵块可外贴九香膏(含铅粉3120g,麻油5000g。全方九香散:白芷白薇山奈、白芨、白敛、瑶桂及焦文蛤各24g,制乳液各31.5g,甘松3g,焦全虫8g,炙甲片21g,腰黄120g,炒天虫12g,密陀僧120g,炒蝉衣13g,辰砂1g,冰片1g,麝香1.5g),脓已成者外敷清凉膏(当归30g,紫草6g,大黄粉适量,麻油500g,黄蜡18g),溃后用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乳痈初期、成脓期及溃后。皮色红与不红均可使用,共治50例。结果:消散45例,经切开排脓治愈2例,经切开排脓或多次扩创不愈者3例。早期服本方3-5贴即可消散;僵块,服药时间较长,也可消散,有些病例切开排脓或多次扩创后难愈合,服本方也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绍奇谈医》

  多年以来,我用阳和汤治疗中老年乳腺增生屡屡得效。如患者何某,男,50岁,绵阳市委党校干部。1982年5月发现左侧乳头内陷,乳头下有一核桃大小的肿块,能推动,无疼痛感。当地医院拟诊为乳腺癌,即赴成都四川医学院进一步检查,门诊、病理科均认为是乳腺癌,遂入院手术。术中活检,结果为良性,乃改诊断为“男性乳腺增生病”,认为可能与患者过去患前列腺炎,长时间服用雌激素有关。返绵阳后,8月中旬,不意右侧乳头下又发现一核桃大小的肿块,西医建议服中药治疗,在当地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二十余剂无效,乃来信求助于我。我寄去的处方用药,也和上述治疗差不多,又二十来付,了无寸效。再来信相商,反复筹思,患者年届五旬,久用疏肝无效,应考虑冲任亏虚。遂用阳和汤加丹参、淫羊藿、法半夏、青陈皮、当归,鹿胶改用老鹿角,取其活血攻坚。服至15剂,肿块开始缩小,坚持服26剂,即完全消散。患者今年已70岁,每年都有电话给我,至今未见复发。

  最近在三芝堂治疗王某,女,63岁,北京某中学教师,于今年2月底洗澡时发现大腿内外有8个、上肢3个圆形疙瘩,大约1.2×1.2cm,有2个局部紫瘀,其他皮色不变。乃去协和医院作活体切片检查,诊断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切片号302119×4,302119×6),诊其脉弦滑,眼眶周围黯黑,拟诊为“痰核”,用温阳活血化痰通络法。用阳和汤(麻黄每剂用3g)加姜半夏、炮南星、山甲珠、僵蚕橘络、紫背天葵、丹参、桃仁、红花等,5月13日开始,服药12剂,已有一个结节消失,因在非典期间,未来复诊,自取原方,服至38剂,结节由10个减至2个,其间新起一个,起而又退。至本文成文之前数日,来复诊,仅下肢余一个矣。

  现代外科名家北京赵炳南先生亦赏用阳和汤,其经验方外用“消化膏”有温阳散寒,活血消肿之功,方即用炮姜、红花、白芥子、南星、生半夏、黑附子、肉桂、大戟等与麻黄配伍;治疗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等疾病回阳软坚汤,即阳和汤的加减方(去鹿角胶、甘草,加白僵蚕、橘红、三棱、莪术、全丝瓜)。从古今经验结合《本经》的记载,似不能用一般的散寒、开腠理、开泄卫气之类说法来解释麻黄在方中的作用,而是要肯定麻黄的“破癥坚积聚”作用,徐灵胎之说还嫌说服力不足。如何能有这样的作用?我看不难作释,那就是以其迅捷之性,温通阳气,气通瘀散,则其病可去。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89383.htm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