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梅丸(汤)《伤寒论》 乌梅15只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5克生晒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熟附子3克当归2克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头煎用三碗水煎剩一碗,二煎用二碗水煎剩半碗)分二次服,每天吃一剂。 【主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靜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复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 【方解】本方为治厥阴之总方。方中乌梅酸平入肝,纳气补体;当归苦温入肝,养血通经;人参味甘益脾阴;干姜辛温补脾阳;黄连、黄柏苦寒入心降火,蜀椒、桂枝焦辛入心,补阳气、散寒水;细辛辛香,交通上下;附子入肾暖水脏。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为统治厥阴病之方。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巅顶痛巅顶是厥阴之脉与督脉相会之处。巅顶疼痛是肝阴不足,不能上荣络脉,虚而作痛。症见疼痛如针刺,用本方滋肝阴,阴精上奉,疼痛自愈。 2、脑震荡头痛脑震荡头痛,是外伤后引起之头痛。祖国医学认为,是外伤后引起的气血紊乱,阴阳不相顺接所致。符合厥阴病的基本病机。用本方使气血平复,阴阳顺接,其症可愈。 3、偏头痛偏头痛现代医学说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发作性头痛。祖国医学称为偏头风、肝风内动、肝主风,外风侵入与内风相合,风为阳邪,阳盛则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部脉络,脉络空虚则风乘之,风性主动,故形成阵发性疼痛。用本方滋补肝阴以熄风,阴血同源,阴血足风自灭,头痛愈。 4、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祖国医学认为是肝阴不足所引起的肝阳上亢,用本方滋补肝阴,肝阴足就阳亢平。 5、痫证痫证是指间断发作性病证,多与情志刺激有关,累及肝、脾、心三脏。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不散精,聚而成痰,痰扰心窍,痫证就发作。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霎时又即恢复如常人,脉象浮长缓大。若发作前伴有眼前发黑者,用本方治疗,因目为肝窍之故。 6、失眠失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里是指由于肝阴不足,不能潜阳,阳主动,所引起之失眠。症见彻夜不眠,伴有头晕痛。用本方滋肝阴,阴足阳潜失眠愈。 7、咽痛咽部是厥阴经脉所循行部位。若症见咽干咽后壁痛色垢者,可用本方治疗。 8、奔豚气奔豚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者,用本方治疗。因为本方为厥阴病之主方,《伤寒》说;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二者义同。 9、垂危证垂危证指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证侯错杂,辨认不清,病情尚在继续恶化之病。先用本方稳定病情,然后争取时间辩证施治。 10、手心起硬皮手心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位置,肌肤因失于血液濡养而硬皮,用本方治厥阴经而愈。 11、噤口痢是指患者既下痢,又不进饮食,或者是呕吐不能食。多数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是演变病情中的某一个阶段,属于痢疾比较严重的证侯。因湿热病毒蕴结肠胃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胃气被逆,以至不能食而呕吐,湿热之毒扰于肠胃,传导失常而下脓血。若久病脾胃之阳两伤,胃虚寒则不受饮食,故不食而呕吐,肠中湿热病毒羁留不去,故下痢不休,形成上寒下热,寒热错杂的状态,以至治疗困难。若温补脾胃之阳,又忌惮肠道之湿热;或清热行滞,又怕更伤脾胃之阳。此时单纯的温补或清下都不行,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同用,酸苦辛味齐全,故适宜使用。 12、吐酸吞酸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叫作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击于上,以至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吐酸之状,有人称烧心。二者辨证论治相似。有因宿食不化,或胃中痰火者,有因肝气犯胃者。脾胃虚寒,肝火犯胃,即寒热因素并存者。临床上多用左金丸治之,疗效也显著。但对于病程长,病情较重的吐酸证,效果不太理想。此法以酸治酸需严格辩证,只要是脾胃虚寒,肝火犯胃的这一类型病证,就可使用。 13、阴阳易阴阳易病是患伤寒热病,尚未痊愈,气血未复,阴阳不固,而犯房事,复夺其精血,以至病复。证见身体沉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以上证侯不一定全部出现,但主要证侯如身体沉重无力,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就可为辨证依据,用乌梅丸治之。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2175729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