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6克,生姜6克,生梓白皮15克,连翘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赤小豆30克,杏仁6克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内诸药煎,温服。
【方解】以麻黄汤去桂枝加姜枣发表,而且安胃,复以生梓白皮、连翘、赤小豆清热并亦驱湿,故治表实无汗、瘀热在里而发黄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注解:伤寒无汗,热不得外越,合湿瘀于里者,身必发黄,宜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按:黄疸初作,若无汗形似伤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风者,宜桂枝加黄芪。但表证已罢。当依证选用适方治之。
【辨证要点】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验案】尹某,男性,40岁,病历号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诊。近两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身目发黄、身痒、口粘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邪里湿,郁而化热,治以解表化湿,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杏仁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痒已、但黄疸不退,且逐渐加重,后确诊有胰头癌,不及两月病逝。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王旭高医案:治一人。伏暑湿热为黄,腹微满,小便不利,身无汗,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连翘、豆豉、茵陈、赤茯苓、川朴、枳壳、 杏仁、神曲、赤小豆(煎汤代水熬药)、通草。 寥笙注:本案为外寒内湿,郁蒸发黄证。患者湿热发黄,腹微满,小便不利,身无汗,故王氏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酌予加减,以解表散热。加赤苓、通草之甘淡以利水,茵陈之苦寒以清利湿热。又见腹微满,为湿阻气机不宣,故加枳实之苦寒,川朴、神曲之辛温,以行气消食,亦有制之师也。去姜、枣未用者,恐其助湿生热也。 附:《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方: 麻黄3克、连翘6克、赤小豆9克、杏仁6克、 生梓白皮6克、甘草3克、生姜皮3克、大枣3克。 方用麻黄、杏仁、生姜皮以发散表邪;赤小豆甘平利湿清热;连翘苦寒清热;生梓白皮苦寒清热利湿,近人已少用,多用茵陈代,亦有用桑根白皮代者,以其性味甘寒,能清热平喘,利水消肿,使湿热郁蒸之邪下利;甘草、大枣和胃缓中,其表有不解,黄有不退者乎。
《伤寒名案选新注》 ------------------------------------ 医案1 壮年,荨麻疹,体瘦,脉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嘱其睡前服药,后覆被发汗,三剂愈。
医案2 女,小儿肾炎,头面水肿,脉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七剂。 医案3 某,急性肝炎,黄疸不退,身黄如橘皮,身痒,脉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七剂。 评语 此三案,皆抓住脉浮一证,病在于表,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汗。后两案因病情复杂,服后配合西医治疗。但症状的改善,得益于麻黄连 翘赤小豆汤的发汗。故知,发汗乃治疗邪气在表的不二法门。 病在于表,应当治表,治里则无效。以上四案,治表之法,或直接发汗,或引药达表,但又不是麻桂之剂。故知经方治表,绝不仅限于麻桂 之剂。
来源:郝万山讲《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