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桂苓术甘汤

2015/7/25 09:10|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378|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苓术甘汤  桂枝八钱 茯苓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按桂苓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  苓、白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苓术甘汤

  桂枝八钱 茯苓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桂苓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

  苓、白术,健脾除湿化者从皮肤而运行于外,除者从内行以消灭于中,甘草补

  土又能制水。此病既水汜于上,虽肾气之发腾,亦由太阳之气化不宣,中土之湿

  气亦盛。今培其土,土旺自能制水,又化其气,气行又分其水,水分而势孤,便

  为土所制矣。余故列于此症内。但此方不惟治此症,于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

  嗽,更为妥切。

  

  【辩证】(1)病吐清水不止,饮食减,服一切温中补火药不效者,

  

  此肾气不藏,而肾水汜溢也。吐清水一症,胃寒者亦多,

  今服一切温中补火之品不效,明明非胃寒所作,故知其肾水汜溢也。

  或又曰:胃寒与肾水汜溢,有分别否?曰:胃寒者,关脉必迟,唇口

  必淡白,食物必喜辛辣热物。肾水汜溢者,两尺必浮滑,唇口必黑红,

  不思一切食物,口间觉咸味者多。胃寒者,可与理中汤。肾水汜溢者,

  可与滋肾丸,桂苓术甘汤。

  

  【阐释】口吐清水,饮食减少,有由于胃寒及肾水汜溢之别,两者在脉象、

  味觉及唇口颜色诸方面都容易区分。由于胃寒者,以理中汤温健脾胃,即能痊愈。

  由于肾水汜溢者,服一切温中补火药,自然不会有效。郑氏治以滋肾丸或桂苓术

  甘汤,可谓善用成方。查滋肾丸系李东垣所订,本以治下焦湿热,小便癃闭,故

  用知、柏苦寒,清热燥湿而兼滋阴,更配少许肉桂养肾阳蒸水化气,而小便

  自通。郑氏取其一阳含于二阴之中,阳为阴根,能引水归宅,水得下行,口吐清

  水自止。实由于知、柏二味,苦能坚肾,寒能养阴,更得辛温之肉桂,扶心阳

  通肾阳,使水有所归,又有所制,自不会汜溢为病。故凡一切阳不化阴,阴气发

  腾之症,皆可以本方施治。至于桂苓术甘汤,自《伤寒论》、《金匮》起,即视为

  治痰饮、水湿的要方。郑氏用以治此症,系取其能化气行水,使水从皮肤蒸发,

  小便利出,而口吐清水自止。又因其能补土以制水,故可推广以治一切脾虚水肿

  与痰饮咳嗽。现代应用范围更广,有人用以治高血压脑震荡、目翳、带下、溃

  疡、风湿性关节炎心力衰竭诸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2)怔忡起于何因?

  

  此心阳不足,为阴邪所干也。夫心者,神之主也,心君气

  足,则百魅潜踪,心君气衰,则群阴并起。今病人心内怔忡,怔忡者,

  不安之象也阳虚之人,心阳日亏,易为阴邪所侮,上侮故心不安,

  觉有忡之者,忡乃自下而上之谓,明明阴邪自下而上为殃,非大补心

  阳不可,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再重加附子亦有水停心下而作悸者,

  悸亦心动不安之貌,与怔忡相同,怔忡重在心阳不足,悸则重在水停

  心下,必有水声为据。水停甚者,心下痛峻,仲景主以十枣汤,悸而

  不痛,芩桂术甘汤,悸而兼喘咳者,小青龙汤。芩桂术甘汤见阳虚门。

  

  【阐释】此段所论,都属心脏病。怔忡不安为心阳虚,宜治以桂枝龙牡加附

  子汤,以大补心阳。心悸不安则有三种情况,由于水停心下而痛剧者,宜治以十

  枣汤;悸而不痛者,宜治以苓桂术甘汤;悸而兼喘咳者,多由外感表不解,故宜

  治以小青龙汤。郑氏对此数症之病因病理及处方、用药之深义,均有精辟的解说,

  发人深省,尤其论桂枝汤调和阴阳之用法及变通之道,诚如所云,须识得阴阳至

  理,始信其言之不谬。笔者每用桂枝加龙、牡、附子汤以治心虚怔忡,遗精及失

  眠等病,常获得显著疗效。又曾治一冯姓病人,腹大如鼓,能听见水响,用峻剂

  十枣汤,一服而解大小便半桶,腹鼓胀顿失,继以独参汤善其后。至小青龙汤,

  系麻桂合方后的加减方,应用颇广,除治此病外,又能治咳嗽哮喘、痰饮诸病。

  

  

  

  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

  问曰:病吐清水不止,饮食减,服一

  问曰:怔忡起于何因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