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祛风散

2015/7/31 16:35|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02|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祛风散(和剂局方)  荆芥 防风 羌活 川芎 僵蚕 厚朴 蝉退 麝香 人参 茯苓 陈皮 甘草      方剂名称:祛风散    药物组成:胡黄连半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祛风(和剂局方)

  荆芥 防风 羌活 川芎 僵蚕 厚朴 蝉退 麝香 人参 茯苓 陈皮 甘草

  

    方剂名称:祛风散


    药物组成:胡黄连半两(取末),全蝎1分(取细末),犀角1分(屑,取末),天竺黄1分(别研),麻黄1分(去节,为末)。


    处方来源:《永乐大典》卷九八一引《医方妙选》。


    方剂主治:胎痫,多啼叫。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研入麝香1字,乳汁调下。

  


    祛风散


    药物组成:人参、茯苓、甘草、僵蚕、羌活、防风、厚朴、藿香、蝉蜕、麻黄、薄荷、黄柏、独活各等分。


    处方来源:《秘传大麻疯方》。


    方剂主治:紫霞疯。初起时形如紫霞,遍身如云头样,其点牵长,色在头不露,将火照之,见其细白点。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539197.htm

  

  

祛风散扁鹊心书》

  治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直,口噤。

  天南星(二两,泡) 生姜(一两,同南星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

  共为末。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服,取汗,无汗再服。

  来源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bianquexinshu/777-8-32.html

  

  活血祛风散治疗眩晕113例疗效观察

    眩晕即目眩头昏的总称,以眼花、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常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等。在临床上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均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眩晕患者增多成为必然之势。因此探索眩晕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就变得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活血祛风散组成 天麻7g,蜈蚣4条,全蝎7g,僵蚕7g。
  1.2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及住院眩晕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4岁,高血压病24例,动脉硬化18例,颈椎病11例,梅尼埃病4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5.8岁,高血压病19例,动脉硬化18例,颈椎病13例,梅尼埃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辅助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1.3 诊断标准
  1.3.1 以头昏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等,但神志清楚。
  1.3.2 因疲劳、思考过度、情绪激动等诱发。
  1.3.3 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3.4 TCD示脑动脉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痉挛。
  1.3.5 排除各种颅内占位性病变。
  1.4 疗效评定
  1.4.1 治愈 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TCD检查无异常。
  1.4.2 好转 症状明显减轻、TCD检查好转。
  1.4.3 无效 症状、TCD检查无明显好转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别予中药煎剂口服,具体如下
  2.1.1 痰浊中阻 眩晕伴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多且黏,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5g,炒白术15g,陈皮15g,茯苓20g,蔓荆子15g,大枣30g,生姜15g,甘草10g。
  2.1.2 气血亏虚 眩晕伴气短失眠多梦、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30g,白术15g,茯神20g,当归15g,熟地20g,龙眼肉15g,远志15g,酸枣仁30g,木香15g,夜交藤30g,炙甘草10g
  2.1.3 肝肾精亏 眩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健忘,舌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淮山药20g,山萸肉20g,熟地20g,枸杞子20g,菟丝子15g,川牛膝15g,杜仲15g,鹿角胶20g(烊化),龟板胶20g(烊化)。
  2.1.4 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目红面赤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小便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石决明24g,川牛膝15g,寄生15g,杜仲15g,黄栀子20g,黄芩15g,益母草30g,茯神木20g,夜交藤30g,龙骨30g,牡蛎30g
  2.2 治疗组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活血祛风散,2日1剂,分6次研末冲服。   3 结果
  
  两组均10天,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
  
  4 体会
  
  4.1 眩晕作为中医内科常见疾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目眩侯》指出:“脏腑虚,风邪乘虚随目入脑,则令脑转而目系急,则发而眩也。”金代刘完素指出:“所谓风气甚而头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眩转。”强调了“火”的作用,也注意到了“风”在其中的作用。肝肾阴虚,无以制阳,而需风内动,亦可发为眩晕。故祛风为治疗眩晕的主要治则。另脑络瘀阻,致脑失所养,脑络之气升、降、出、入异常,络气郁滞、营卫不和,逐渐至络脉瘀阻。脑络瘀阻,使清窍不得气血之濡养。而脑为至清至纯之腑,血瘀壅塞,内不得散,外不得泄,影响脑之气血平衡。瘀血结聚,日久不散,遂化而毒。毒从瘀结,变从毒起,毒损脑络,又进一步加重络脉淤滞,而形成恶性循环。故无论风、痰、虚所致之眩晕,成瘀为病变必然,则化瘀为必要之治法。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发病因素均有循环供血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治疗当以改善血供。
  4.2活血祛风散以天麻为君,辅以全蝎、蜈蚣、僵蚕,其祛风之功效不再细说。虫类药性善走窜,对于久病久痛,凝痰败瘀混处经络,草木药物不能攻逐者,有很好疗效。故清代吴鞠通说:“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研究证明,天麻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能改善血管顺应性,使动脉弹性增强,从而增强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并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蜈蚣具有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免受脂质过氧化损害作用,能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强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全蝎提取物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通过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抑制血栓形成。
  4.3全蝎、蜈蚣属中医有毒之品,但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者有中毒表现。其药物毒性及其蓄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来源http://www.freesion.com/185/4836348/4567042/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