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大补心包汤

2015/8/3 21:54|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31| 评论: 0

摘要: 大补心包汤  原方:大补心包汤:  治心中虚(指“血气虚少”)烦(指“烦热汗出”),  懊憹不安(指心情烦闷烦乱、郁郁寡欢,是一种心中烦闷痛悔的感觉,为“时悲泣”的原因),  怔忡如车马惊(指“心中动 ...

大补心包

  原方:大补心包汤:

  治心中虚(指“血气虚少”)烦(指“烦热汗出”),

  懊憹不安(指心情烦闷烦乱、郁郁寡欢,是一种心中烦闷痛悔的感觉,为“时悲泣”的原因),

  怔忡如车马惊(指“心中动悸”),

  其人脉结而微(一是指虚软无力,即虚弱、微弱之类;二是指细,即微细、细微之类;都是津血虚衰不足的表现。如属虚热证,当有脉细数的表现),

  气噫(以上即小补心包汤证),

  饮食无味(指心下(胃部)痞、胃口差、默默不欲饮食之类的证情,是胃虚的表现,有用红参的机会),

  干呕,时多唾涎者(以上即口淡作呕之类的表现,是胃中虚寒的反映,有用生姜干姜之类的机会)方。

  

  代赭石(烧赤,以酢淬三次,打)、旋覆花、竹叶、人参各三两,萸肉、甘草(炙)、干姜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参考比例:代赭石三,旋覆花三,淡竹叶一~三,山萸肉一~三,炙甘草一~二,红参三,干姜三;煎汤,分三服。

  

  合方分解:

  1、大补心包汤=小补心包汤+炙甘草、红参、干姜(治胃虚寒所致的心下痞、胃口差、不欲饮食、口淡作呕之类的证情)。

  2、大补心包汤=[旋覆代赭汤(治胃虚寒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口淡作呕之类的病证。这里的干姜用了大量的生姜去替代,即改半夏干姜散为小半夏汤,其作用则基本相同)-半夏(实际应用时以不去半夏为好)+(-红枣+山萸肉)(收摄心神的作用更大于补益津血的作用,但这种改动对治疗心悸、懊憹悲泣之类的证情并没有什么优胜于用红枣的优势和地方,所以小补心包汤中的山萸肉在实际使用时是可以用红枣去替代的,不一定要按原方地去使用山萸肉)]+淡竹叶(当依据小补心包汤的“烦热汗出”而用。但本条有“干呕,时多唾涎”的胃虚寒的表现,似乎并不适合使用淡竹叶,所以在实际临证时是可以据证去掉淡竹叶不用的,此时本方还可以改成旋覆代赭汤原方去应用)。

  按:从上述的分析、分解可见,对于本方证的治疗,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可以据证用旋覆代赭汤去代替的,还可以据证合用桂枝甘草汤桂枝芍药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之类的方剂,甚至是前面所说的大补肝汤,也有据证选用的机会;如果在实际应用中有脉细数、烦热烦躁口干舌燥(口燥渴)、大便燥结难通之类的虚热证的表现的,还可以据证选用炙甘草汤去治疗;这些都是在实际应用小、大补心包汤方时的常用的变化使用的方法。总之,一切都须据证而用,不必拘执于原方。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