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小玄武汤

2015/8/4 05:21|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80| 评论: 0

摘要: 小玄武汤  原方:小玄武汤: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小便不利(以上指里有水瘀、水饮停积,当有四肢或下肢水肿、肌肉瞤动、胃中有水饮停积不消化、口淡作呕之类的表现,有用茯苓、白术之类袪湿利尿以祛水瘀的机会), ...

小玄武汤

  原方:小玄武汤: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小便不利(以上指里有水瘀、水饮停积,当有四肢或下肢水肿、肌肉瞤动、胃中有水饮停积不消化、口淡作呕之类的表现,有用茯苓白术之类袪湿利尿以祛水瘀的机会),内生虚寒,腹中痛(主要是指肠鸣、腹痛、下利之类。而不是指腹中拘急挛痛、腹满时痛而欲大便白芍证的表现,因为这种情况在本条所述的这种里虚寒、水瘀证中是比较少的,因为这类里虚寒证常有下利、便溏的表现,是不适宜再用白芍这种有轻泻作用的药物的。有用干姜的机会),四肢冷(指四肢逆冷、厥逆之类,有用干姜、附子四逆汤之类治疗的机会)者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由上面的分析可见,芍药在这里是没有什么选用的依据的,这里的芍药或为炙甘草(有护胃生津液、缓解证情的急迫的作用)之误,在实际应用时,宜据证取舍,不宜盲从原方),术二两,干姜三两,附子(炮,去皮)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参考比例:1、茯苓四,白术三,干姜三,附子三,白芍三;煎汤,分三服。

  2、茯苓四,白术三,干姜三,附子三,炙甘草三;煎汤,分三服。

  合方分解:1、小玄武汤=真武汤+(-生姜+干姜)(从本条的述证以及真武汤的述证综合分析,应该以这里用干姜的方法更为合适、对证,真武汤中用生姜是不够对证的。比如《伤寒论》316条的“腹痛,自下利”证,明显就应该是要用干姜而不是用生姜;此证同时也说明并不适宜再用白芍这类有轻泻作用的药物去泻上加泻)。

  2、小玄武汤=四逆汤(小泻脾汤)+茯苓、白术。

  按:由上述的分析、分解可见,本方的原方是有问题的(本方用芍药是不合适、不对证的),而仲景的真武汤方的问题则更大(该方用生姜也不如本方用干姜对证、合适),所以本方应该以参考比例一以及合方分解二中所述的方药组合(以炙甘草取代白芍)来组方才是。因此在实际应用本方或真武汤时,宜据证取舍,并应该以参考比例一以及合方分解二中所述的方药组合(以炙甘草取代白芍)为主要的选用目标,而不宜盲从、拘执原方。

  本方原方即真武汤方,唯一的区别在于本方用的是干姜而真武汤用的是生姜,两方宜互参。若撇开白芍的错误不说,本方用在对本条的述证的治疗上还是对证的,而真武汤(也先撇开生姜的错误不说)用于《伤寒论》中的述证(主要是指82条)的治疗就有问题了。82条的述证有“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仆地”的说明,与67条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是同一种气上冲、水气随气冲上逆以致头晕目眩欲仆倒的表现,两者都有用苓桂术甘汤去治疗的依据,因此82条很明显是不能单用真武汤(没有治气上冲证的药物)去治疗的,应该要合用苓桂术甘汤(即加味桂枝以治疗气上冲证)才能更对证。由此可见,仲景对真武汤的运用是存在很多错误的,我们在学习伤寒杂病论》时对这类问题应该要有很明确、清楚的认识才行,不能盲从、拘执于仲景的原文、原方。另外,由上面的分析可见,以真武汤合用苓桂术甘汤(即“苓桂术甘汤+四逆汤”或“小玄武汤(以炙甘草取代白芍)+桂枝”)的用法,是本方在实际应用中一种最为常用的加减变化的使用方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