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道德医学与心身医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015/8/14 00:26|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66| 评论: 0

摘要: 道德医学是研究道德心理行为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纠正缺点错误、改善道德心理行为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独特医学学科,也是一门道德心理全息生物场网络与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基因网络医学。道 ...
道德医学是研究道德心理行为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纠正缺点错误、改善道德心理行为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独特医学学科,也是一门道德心理全息生物场网络与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基因网络医学。道德医学可溯源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淳德全道……此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孔子“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唐·孙思邈“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等道德医学思想,但文献记载中除清末民初王凤仪善人及其弟子用伦理道德方法--性理疗病法奇迹般地治愈多个难治性疾病病例之外一直未见医学界直接用道德方法治疗疾病的案例记录,半个多世纪以来,谈荣清老人穷毕生精力在大量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揭示出很多鲜为人知的道德心理行为与疾病的内在联系,直接用道德诊疗法--“正字五画”治病法治愈了大量的疑难病症,创造了古今少有的奇迹,在孝感市卧龙乡一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有大量案例与事实作证。

  本人在总结正字五画治疗法(以道德诊疗为主)发明者谈荣清老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穷毕生精力治愈大量疑难病症的独到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中医儒道佛理法精华,融合现代科学理论精粹,结合自己多年的治病经验写成《中国道德医学歌诀》一书并在该书中正式提出道德医学概念。道德医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道德心理全息生物场网络与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基因网络理论简称道德医学理论,并有比较系统的诊疗方法--正字五画诊疗法、系统角色伦理诊疗法、道德认知领悟疗法,有大量的治愈病例,可用于治疗除需急诊抢救、手术之外的大多数疾病(包括感染性、器质性疾病)。

  心身医学,就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狭义概念,就是研究心身疾病(即心身症)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防治的学科。心身医学的广义概念,主要是研究人类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目前,有人提出以行为科学和行为医学来代替心身医学的主张。由于对所谓“心”的不同认识和其不可计量性,在现代科学中一直是一个难以深入进行研究的领域。因此,长期以来现代医学(西医)在疾病的治疗上很难涉足“心”的一面,而只是局限在身体的组织、器官、细胞及分子方面。

  “心身的”(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tik)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疾病的发病学机制是目前医学心理学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就目前的水平而言,有多种理论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主要的三种理论有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物学理论、行为学习理论。

  由于心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确定,到目前为止,心身医学尚无特别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西医)虽然已有行动疗法、交流分析、自律训练法等一些手段,但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而随机应变的治疗还属主流。其治疗原则有心、身同治原则、以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为目标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道德医学与心身医学同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都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道德医学与心身医学的内涵是相互交叉的,道德医学除了研究道德心理行为与精神疾病的相互关系之外,所研究的道德心理行为与广义心身疾病的相互关系是未来广义心身医学(目前尚无理论体系)的内涵之一,心身医学除研究非道德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器质性疾病的相互关系之外,所应研究而未深入研究(回避或很少涉及)的道德心理行为与心身疾病的相互关系是道德医学的内涵之一。道德医学与心身医学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心身医学的心理生物学理论促进了道德医学的道德心理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基因网络理论的发展,道德医学的道德心理全息生物场网络理论可促进心身医学之心理动力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发展并提高其诊治效率与效果。

  道德医学与心身医学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道德医学重点研究道德心理行为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强调道德心理行为问题是人类多数疾病的最深根源,非道德心理行为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通过一般医学手段诊治相对容易一些,而心身医学重点研究社会心理应激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情绪(心)与躯体致病(身)的联系,即由社会应激引起过分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形成对脏器功能的调节障碍,最终引起躯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道德医学认为个人家庭六亲社会自然是一个通过全息生物场网络息息相连有机整体,人脑实际上就是生物电脑,人脑与人脑之间普遍存在着无形的全息生物场网络联系,错误的道德心理行为可以在人脑中或人体其它部位储存有害程序、病毒,通过有形的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基因网络导致心身疾病,通过无形的全息生物场网络招致灾变,或引起家人发病或招灾,经人指点或通过学习反省错误改过弥补实际上就是杀毒排毒养成良好反省改过习惯、重建道德认知行为操作系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安装杀毒软件、道德心理防火墙、实现系统升级的过程。心身医学目前存在多种流派、尚无统一的理论体系,目前心身医学的几种主要理论如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物学理论、学习理论等一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道德,多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心身疾病,较少应用于治疗躯体疾病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