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灸脚气穴名∶ 阳陵泉(二穴,在膝外侧骨下宛宛陷中是也。)、 绝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绝头陷中,又云一尺是也。)、 风市(二穴,平立垂手,当中指头,髀两筋间是也。《黄帝三部灸经》无风市二穴,此处恐是环铫,风市疑其别名,未详所出。)、 昆仓(二穴,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是也。) 阳辅(二穴,在绝骨前半寸少下是也。徐云∶《明堂》无绝骨名,有阳辅二穴,在膝盖下外侧三寸傍廉骨当小指两筋间是也。《黄帝三部灸经》丙卷∶阳辅二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前三分,与此不同。)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三寸是也。) 条口(二穴,在上廉下二寸是也。)、 下廉(二穴在条口下一寸是也。) 太冲(二穴,在足大指本节後二寸是,或云一寸半。) 犊鼻(二穴,在膝盖上外角宛宛中是也。一云膝下。《黄帝三部灸经》丙卷∶犊鼻二穴,在膝膑下 上侠大筋中。) 膝目(二穴,在膝盖下两边宛宛中是也。《黄帝三部灸经》无膝目二穴。) 曲泉二穴,在膝内屈文头是。 又云∶从三里上度一寸五分,又横向胫二寸,当脉中是也。《黄帝三部灸经》丙卷∶曲泉二穴,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 阴陵泉(二穴,在膝下内侧辅骨下宛宛中是。苏、徐同。)、 中都(二穴,在阴陵泉、三阴交中间是。苏∶一名太阴穴。《黄帝三部灸经》∶中俕,一名中都,在内踝上七寸,侴骨中央。)、 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三寸是,苏、徐云名太阴也。) 复溜(二穴,在内踝上二寸是。苏、徐云名曰外命。《黄帝三部灸经》复溜无外命之别名。)、 少阳维(二穴,在内踝後一寸,动筋中是。徐同。) 太阴(二穴,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中是。徐同。) 太阴 (二穴,在内踝下向宛宛中是。《黄帝三部灸经》并《铜人腧穴经》并无少阳维、太阴、太阴三穴名。)、 委中(二穴,在膝後屈中央是。徐、苏同。) 承筋(二穴在侶当中陷中是。徐、苏同。) 承山(二穴,在足侶肠下分肉间陷中是。徐、苏同。) 涌泉(二穴,在脚心中是。苏、徐同。) 右件穴并要,不可总能灸,其穴最要者有三里、绝骨、承筋、太冲、昆仓、涌泉,有患者可灸。 又谨按《明堂》制,当以立为正,取穴必须直立,膝膑骨坐立便即移动不定,故宜立取之。其寸取病人中指上节为一寸。若取尺寸有长短,取穴必不着。 又按秦承祖、华佗等取穴,并云三指、四指为准。取三里穴四指,指阔六分,四六二十四,只阔二寸四分,取穴如何得着。黄帝为本诸说,并不可信。(徐同。)、 徐论∶患脚气体皆春发夏甚,秋轻冬歇,大法春秋宜灸,冬差可行,夏都不可灸。既疮败又不得覆,风冷因入,反更增疴。冬时血凝,又逆天理,急不得已,无药物处可灸一、二要穴,不可遍身多灸。脚气病大论毒从下上,亦有上向下者,或云灸上毒气便上,谬矣。比见毒气攻处,疼痛如刺,随病即灸,火彻便瘳,不拘上下,凡毒气所冲,如贼欲出,得穴即出,岂在大门也,风毒所攻。亦复如是。此皆经试,万不失一,必不为误耳。(苏同。) 苏恭云∶脚气初发转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哕逆者灸涌泉。若从头至连背痛,寒热如疟,及腰痛者,灸委中。头项背痛,随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 又云∶若脚气盛发时,自腰以上,并不得灸,当引风气上则杀人。气歇以後,有馀病者,灸无防。唯冬月得灸,春夏不可灸,自风市以下固宜佳耳。 又云∶若气上系心不退,急灸手心三七炷,气即便退。若未退即闷,兼煮豉酒热饮逐之即差。不去即取乌特牛尿一大升,暖服,以利为止,纵至三服、五服弭佳。又若己灸脚,而胸中气犹不下,满闷者,宜灸间使五十炷,两手掌横文後一云,三寸两筋间是也。 又若胸中气散,而心下有脉洪大跳,其数向下,分入两髀股内,令人心急忪悸者,宜以手按捻少腹下两傍接髀大斜纹中,有脉跳动,便当纹上灸跳三七炷即定。灸毕,皆须灸三里二十炷,以引其气下也。 又若心腹气定,而两髀外连膝闷者,宜灸膝眼七炷,在膝头骨下相接处,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後更发,复灸三炷。又凡人虽不患脚气,但苦髀膝疼闷,灸此无不应手即愈。极为要穴,然不可,亦不可多灸,唯只灸七炷以下。 又若脚十指酸疼闷,渐入跌上者,宜灸指头正中甲肉际三炷,即愈。又若大指或小指傍侧疼闷,觉内有脉如流水,上入髀腹者,宜随指傍处灸三炷,即愈。(并出上卷中。)、 唐论∶若手指本节间疼稍入臂者,宜灸指间疼处七炷,即定。又若心胸气满,已灸身胫诸穴,及服汤药而气犹不下,烦急欲死者,宜灸两足心下当中陷处各七炷,气即下。此穴尤为极要,而不可数灸,但极急乃灸七炷耳。以前诸灸法并经用,所试皆验,灸毕应时即愈,故具录记之。凡灸不废汤药,药攻其内,灸泄其外,譬如开门驱贼,贼则易出。若闭户逐之,贼无出路,当反害人耳。 《外台秘要》>卷第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