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倪医师谈中西医的区别!

2015/8/17 20:1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775| 评论: 0

摘要: 对于起点,中医与西医理应相同,因为患者呈现在二者面前的症状与体征永远都是相同的。但仔细观察,便发现不儘然。中医眼中健康即是阴阳平衡,患者所有不适皆源于阴阳失衡,只是类型与程度的区分,就像有人从机场开车 ...
对于起点,中医与西医理应相同,因为患者呈现在二者面前的症状与体征永远都是相同的。

但仔细观察,便发现不儘然。中医眼中健康即是阴阳平衡,患者所有不适皆源于阴阳失衡,只是类型与程度的区分,就像有人从机场开车出发而有人从火车站步行前进。看似简单,但全面而明确,所有寻路者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各自的起点。

西医则不同,多要以“指标异常”作为定义起点的标识。看似淮确而客观,却忽略了人的主观性,如对疼痛的客观检测与衡量一直是西医与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由此便见到诸多怪事,如一下腹痛15年而各项检查均正常的太太被西医诊为“精神异常”而禁止寻路,又如许多没有任何不适主诉的路人仅因一些指标波动而硬被抓进寻路游戏中。这还不是最奇的,前些时有人以茶代尿做尿常规检查,结果精密的高科技仪器发现茶水 “白细胞过高”。于是不光人,连非生命体的茶水都要开始寻路了。

终点同样重要。一方面,如果目的地不明确,寻路者便会如无头苍蝇般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如果目的地错误,便会有南辕北辙之事发生。

与起点相似,中医与西医在此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以“健康”为终点;

不同点在于二者对此概念的定义。对于中医来说,阴阳平衡就是健康,具体标淮不妨参考“倪氏六淮则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cure1.htm”,简单实用又明确。

相反,西医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被大众完全接受的健康定义。

1948年WHO曾提出以下论述:“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此定义听上去很美,却形同虚设。因为在西医眼中,“完好状态”这个样一概念无法“客观”地衡量。而对于患者来说,如此一个终点便如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西医只好把各项指标正常作为寻路的相对终点,却不知这样的定义漏洞百出,例子不胜枚举,有多少癌症患者原本只有些轻微症状或根本就活得好好的,无意间发现个阴影或某指标过高就硬被抓去手术化疗。不幸的疗程未完已仙逝,幸运的癌细胞暂时找不到了便被西医赶回家,却失眠便秘乏力落发手脚冰凉还要时时担心复发。终点定义错了。

最后再看用于寻找路线的资讯与指令。此点差别最大。採用地图式策略的中医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整体性与灵活性。

起点一致,终点也一致,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中医常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最终都会到达发光球(疾病)的中心。当然,资讯淮确是其根本,也是真正衡量医师水平之处。高水淮的中医可以画出淮确的地图,定义明确的起点与终点,并找到最简捷的路线。画错地图或选错路线的低水平中医无疑会使寻路者茫然依旧。相反,採用指令式策略的西医一定要严格遵循指标前进,却不能确定指令是否淮确,更不晓得路往何方。

原因很简单,西医自己也承认绝大多数疾病目前仍“病因不清”,只是以一些指标的异常作为诊断依据。须知指标异常多是疾病的“结果”,而非“原因”。跑100米后血压会升高,因为机体要保证肌肉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西医不会给这类人降血压药,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运动,作为“结果”的高血压是机体必需的代偿反应。然而,西医看不到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却坚持要改变“结果”。殊不知此高血压也是一类代偿反应。

很多高血压源于寒湿。寒凝则血管缩,湿聚则阻力大,皆妨碍心脏将足够的血液供给全身,因此机体不得不增加血压以保证供血。如将寒湿清除,血压自降。相反如不顾寒湿而强行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指标正常了,血供却不足,因而多少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却仍然心梗肾衰。

糖尿病亦是此理。Common sense,血糖 = 糖总量 / 血总量。糖本身是能量,是机体需要的好东西。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真正问题并非糖太多,而在于血与水不够,因此病人会有烦渴(机体寻水自救)或多尿(水代谢异常饮入水无法被机体利用而径直从小便排出)。

目前的仪器查的出血糖的相对浓度却查不出血糖的绝对含量,故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这类患者正确的处理是用白虎清燥补水,玄武温下通阳,补足水分并使之迴圈起来,血糖自降。

不顾此理而一味严控血糖,自会使机体得不到必需的能量而引起全身机能障碍。几十年来糖尿病专家一直说高血糖不好需要严格控制,但最近又发现如此做病死率反而增高即为一例(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8; 358(24): 2560-72;http://content.nejm.org/cgi/content/full/358/24/2545)。

如此几十年内上千万糖尿病患者便如小白鼠般为此错误指令而献身。还有些人,得普通感冒白细胞略高,为了降白细胞去吃抗生素却造成转氨酶升高,为了降转氨酶去吃保肝药却伤到心失眠胸痛,为了失眠吃安眠药却又抑鬱,服抗忧鬱药后高高兴兴去自杀,全是源于指令的不合理。看清地图就能掌握大方向,即使小米加步枪慢慢来也能打胜仗;听著临时不一定淮确的指令行事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飞机大炮看似攻得很猛可没淮隔天就发现打到了自家后院。这是common sense。

 
便不难得到如下结论:当外界指令资讯淮确时,个体依赖策略更为适用。如外伤,病因病机明确,西医便可使寻路者快速淮确地到达终点。而当外界指令资讯不淮确时,唯有环境依赖策略可用。如各种疾病,既然西医自己承认病因不清无有效治疗,便应自知没有指挥的资格,让位才是正途。对于这类问题,唯有通晓阴阳心中有图的正统中医才能解决(再次强调,本文只讨论真正的中医,打中医名号的骗子和学艺不精的不合格中医不在讨论范围内)。无奈偏偏有些人没有common sense看不通此点,明知外界资讯不淮却定要守著这些无用数位指挥前进,实在蠢得可笑。谈到此又发现个有趣的事。前面说有一类痴呆患者病变主要发生在影响环境依赖机制的脑区,而负责个体依赖机制的脑区看不到明显异常。好象医学界也有类似事发生,如上述那些奉个体依赖策略如神明,惟恐遗漏一丝一毫指标与指令之人,其中不少全然忘记甚至否定环境依赖策略的意义。或许这两类人有些关系也说不定。

 

至于中医与西医两大策略有无可能融为一体,答案是肯定的,就如人在寻路时常二者并用一样。

但西医必须改变其唯客观至上的思维模式。原因很简单,人不是机器,拥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等主观感受,这类高等认知功能不是一堆零件拼凑起来能够实现的。

就如机器可以淮确辨认26个英文字母,却不能理解哪怕最简单的一首小诗,虽然拆开看它只是这些字母的排列组合。

亦如Voltaire所言:Doctors pour drugs of which they know little, to cure diseases of which they know less, into patients of whom they know nothing(医生对其治疗用药知之甚少,对其治疗的疾病知之更少,而对其治疗的病人则一无所知)。


最后祝诸位寻路者皆能顺利找到终点——健康。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