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面神经麻痹偏方 验方

2015/8/23 23:39|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20| 评论: 0

摘要: 面神经麻痹偏方  1.牵续汤  【组成】麻黄5—10克,桂枝10—15克,白附子6—12克,川芎10—15克,党参10—15克,白芍10—15克,防风15—30克,羌活10—15克,全蝎6克,僵蚕6克,蜈蚣二条,甘草6克。    【功 ...
面神经麻痹偏方

  1.牵续汤

  【组成】麻黄5—10克,桂枝10—15克,白附子6—12克,川芎10—15克,党参10—15克,白芍10—15克,防风15—30克,羌活10—15克,全蝎6克,僵蚕6克,蜈蚣二条,甘草6克。

  

  【功用】疏风化痰,通经活络

  

  【主治】面神经麻痹。症见:眼睑不能交睫,口歪,患侧知觉较差或消失等。

  

  【方解】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桂枝配白芍又能调和营卫;党参、白芍补益气血,以扶正祛邪;防风、羌活疏散外风;川芎香窜上行,能活血疏风止头痛;白附子祛头面之风;僵蚕去络中之风,并且二药还能化痰;全蝎搜风定搐;蜈蚣祛风止痉;甘草健脾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化痰通络之功。

  

  【点评】本方由《黑龙江中医药》编辑姜梅英、蒋利提供,他们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用本方治疗78例,结果痊愈53例,占68%;显效17例,占22%;有效5例,占6.4%;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

  2.新加牵正汤

  

  【组成】牛蒡子20克,白附子、全虫、蜈蚣、川芎、天麻各10克,当归芍药白僵蚕各12克。

  

  【功用】祛风化痰,养血通络。

  

  【主治】面神经麻痹。症见:口歪眼斜,额纹变浅,患侧面部感觉迟钝,睑裂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吐词不清,口水时流,舌暗红,脉弦紧。

  

  【方解】新加牵正汤是以牵正散为基础方,功专在祛风通络化痰,改散为汤剂,其力更宏;加用牛蒡子、蜈蚣以解毒祛风;防风、白附子以御风止痛;当归、芍药以养血活血通络;陈皮、天麻化痰熄风。诸药合用,有利于养血祛风。

  

  【点评】本方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用药,应注意病程中各期用药剂量的大小。早期药量宜重,中期宜稳,后期宜小。若风寒征象明显者加防风、白附子各10克;血虚明显者加鸡血藤25克;若痰阻加陈皮10克。据报道:湖北省油泵咀厂职工医院的邓世欢用本方治疗面瘫24例。病程最短者18天,最长者48天。全部病例均获效。其中痊愈(面部两侧对称,眼睑可以完全闭合,嘴角无歪斜)23例;显效(患侧眼睑闭合差1毫米,口角歪向健侧2毫米)1例,随访10年,无1例复发。服药时间最短者14天,最长者40天。由此可以看出,本方疗效可观,可以广泛用于临床,给医患带去佳音。

  3.面麻膏

  【组成】马钱子粉1克,樟脑粉0.3克,膏药脂4克。

  

  【功用】解毒,散结,活络止痛。

  

  【主治】面神经麻痹。症见: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患侧知觉较差或消失。

  

  【方解】此膏药中,以马钱子祛风通络、化瘀通痹,为主药;配樟脑,辛窜芳香入络。二药相配,祛风通络,活血治瘫。

  

  【点评】本方由第三五九医院门诊部的陈安辉提供,选自《江苏中医》杂志。应用本药时,首先将该药加热调匀后涂于7×7cm膏药布上备用。用时将膏药烘软后贴在患侧耳垂的面部神经干区域,每4天换一次药,在此其间停用其它疗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收100%的效率。

  

  

  1. 夏天捉鸣蝉若干个,用线捆住,太阳下晒死至干。用时放瓦上焙黄,研细末。口眼歪斜者,每次服用3克,黄酒送下,上炕盖被子发汗。若不发汗,再服1次。
  2. 枸杞树根25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倒入大口坛中,用几层笼布将口扎好,扒开鸡蛋大小的口,熏蒸患部2-4小时。每晚1次,1剂可用2次。一般2剂即愈。为保温起见,可用棉被将药坛围起来。
  3. 取黄鳝1条,以粗大者为好,刺破其头部将血滴入碗中30滴,加入麝香0.5克,搅拌均匀,涂抹患部,每隔15分钟涂1次。在面部神经麻痹初发时涂抹,2小时后即可好转,8小时左右即可痊愈。如患病时间较长,需连续用药几天。
  4. 蜈蚣1个,独瓣蒜1个,小枣7个,人手中指甲7小片,艾尖7个,黑胡椒7粒,蜂蜜60克。将前6味药捣烂,然后用蜂蜜调和制成一个大药丸。将丸握在手中出汗,同时用6克防风煎水喝下。连握7天,不要伤风感冒。(注:如嘴往右斜就用左手握药丸,往左斜则用右手握)
  5. 活鲤鱼1条,白糖20克。将鱼宰杀后取鱼血与白糖混合,涂于健侧面部,保留1小时后清洗掉。
  6. 公鸡1只。用注射器抽取鸡血适量,趁热将血涂于面部,左歪涂右、右歪涂左。2小时后洗净,每日1次。
  7. 皂角60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左斜贴右。每日更换2次,连贴5天。切勿入口、眼内。
  8. 川乌、生草乌白芷细辛、皂角各3克,麝香少许。上药研极细末,用消毒棉球包药粉,塞入鼻孔内,左歪塞左鼻、右歪塞右鼻。
  9. 皂角250克,田三七15克,米醋适量。前2味共研细末,每次取2匙放入铜勺内,用米醋调和成稀糊,文火熬制成膏,摊在白布上,趁温贴患侧(右歪贴左,左歪贴右),3-7天换贴1次,一般2-3次可愈。
  10. 血竭、儿茶各6克,没药乳香、铅丹各9克,黄精120克,大麻子100克(去壳),元寸香1克(另包)。将前5味药焙干研成细面,黄精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连同大麻子砸成膏状。用厚5-6层纱布块,其大小似患侧面颊,将前5味药焙干研成细面,黄精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连同大麻子砸成膏状,摊敷于纱布块上,厚度约0.3厘米,并将元寸香的1/4撒在膏上,贴患侧面部,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一般3-5次即愈。同时口服地巴唑片每次20毫克,芦丁片每次40毫克,维生素了B1片每次40毫克,均为1日3次。
  11. 全蝎、牛膝菖蒲各10克,土元、当归、蜈蚣、钩藤各12克,秦艽15克,桑寄生生地熟地各30克,制马前子5克,寻骨风2克,白花蛇2条。上药焙焦研末,炼蜜为丸,每丸约10克,1日3次,每次1丸。适应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流口水、语言不清。
  12. 蔓荆子黄芪各6克,炙甘草9克。共捣如泥,口眼左斜敷右侧,右斜敷左侧,每天换药1次。
  13. 当归、川芎各10克,蜈蚣3克,蝉蜕、甘草各6克,乌附片、防风、钩藤、僵蚕各13克,鲜地龙10条(焙干酒炒同煎)。水煎3次,饭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14. 马前子适量,用清水浸24小时,切成薄片,敷于患侧,以胶布固定,7日换药1次。
  15. 制草乌、白芥子、制马前子、细辛各9克。共研细末,以凡士林、松节油调成糊状,敷于患侧,每日换药1次。
  16. 羌活、独活、白芷各10克,白胡椒每岁1粒。研细末过筛,和蜜为丸,每剂2丸,分别放于两面颊内部,含漱,任口涎从口角缓缓流出,勿吞咽药液。并根据季节酌后用温水漱口。
  17. 大皂角6克。去皮、籽,研末,过500目筛,入铜锅(忌用铁器),微火炒至焦黄,再加醋30毫升收匀成膏。摊于敷料上,厚约3毫米,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患侧牵拉固定,每日1次,2日后改为隔日1次,至病愈。
  18. 白术20克,人参、天麻各10克,乌药15克,沉香青皮紫苏叶、白芷、木瓜、炙甘草各5克。共为细末,每日60克,纱布包,加水200毫升,煮沸10分钟。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10日为1疗程,3-4疗程后观察疗效。本方用于面部神经麻痹日久者(2年以内)

  来源 临海小墅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