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防醉解酒秘方490例(一)

2015/9/9 17:14|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69|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酒毒1解一切酒毒方———活命金丹[组成]贯众、甘草、板蓝根、葛根、芒硝各30克,大黄45克,牛黄、珍珠、生犀角、薄荷各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酒毒
1解一切酒毒方———活命金丹
[组成]贯众、甘草板蓝根葛根芒硝各30克,大黄45克,牛黄珍珠、生犀角薄荷各15克,朱砂(一半为衣)12克,麝香桂枝青黛各9克,冰片6克。
[用法]为细末,蜜水浸蒸饼为丸,每丸3克,金箔、朱砂为衣,每服1丸,新汲水化下。
[适应证]一切酒毒、药毒,发热腹胀,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满,上实下虚,气闭面赤,汗后余热不解及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痰涎上潮,咽嗌不利,牙关紧闭。
[出处]《卫生宝鉴》卷八。
[按语]本方适用范围较广,对解酒毒及药毒之疗效较为可靠。
2治宿酲留滞方———挝脾汤
[组成]麻油12克,高良姜450克,炒茴香225克,甘草353克。
[用法]用炒盐500克同炒,为细末,每服3克,白汤点下。
[适应证]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
[出处]《和剂局方》卷十。
[按语]宿酲留滞乃酒蓄毒留未解,凡饮过酒后出现腹部胀痛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者,可用本方治疗。
3解酒毒方———夺命抽刀散
[组成]干姜(以巴豆15克同炒,至黑色,去巴豆)、高良姜(入斑蝥100个同炒,去斑蝥)各600克,炒糯米750克,石菖蒲660克。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用盐水少许,空腹食前点服。
[适应证]中酒毒等。
[出处]《和剂局方》卷三。
4解酒毒方———避瘟散
[组成]绿豆粉生石膏各2400克,滑石白芷各240克。
[用法]为细末,每180克细粉兑入麝香1.8克,冰片180克,薄荷150克,甘油360克。共研匀,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或每用少许,闻入鼻窍。
[适应证]饮酒过度。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承德方)。
[按语]本方有清暑散风,通窍解毒之功效,对于夏令暑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饮酒过度,晕车晕船,蝎螫虫咬等症,均有良效。需要注意的是,本药散制作加工后要避光密封保存。
5治饮食中毒方———化漏汤
[组成]大黄、山楂厚朴各9克,白芷、麦芽各6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饮食物中毒
[出处]《疡医大全》卷三十九。
[按语]本方对各种饮食物中毒均有疗效。
6解一切饮食药毒方———紫金锭
[组成]山慈姑(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60克,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30克,麝香、朱砂、雄黄各9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糯米煮浓饮和药,每9克一锭,每服1锭,或遵医嘱
[适应证]一切饮食药毒均可使用。
[出处]《百一选方》。
[按语]本方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玉枢丹,神仙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等,本方可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治百病。是一张解毒良方。本方有市售成药。
7治中酒不醒方———香薷汤
[组成]炒扁豆茯神、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各30克,香薷6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克,沸汤点服。
[适应证]中酒不醒,或胸腔胀满,吐泻不止。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按语]中酒不醒症尤似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不醒状,可选用本方治疗。本方能宽中和气,调营卫,对急性酒精中毒所出现的诸胃肠症状具有缓解作用。
8解酒毒方———枳癥子丸
[组成]枳椇子60克,麝香3克。
[用法]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克,空腹盐汤吞下。
[适应证]中酒毒及饮酒后口渴、多饮等。
[出处]《世医得效方》。
[按语]本方不仅可以有效地解除酒毒,对于缓解饮酒后口渴与饮水无度也有良效。
9解酒毒方———绿豆甘草饮
[组成]绿豆100克,甘草粉6克。
[用法]加水煎煮,取汁500耀800毫升,频频饮服。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本草纲目》。
[按语]本方不仅可以解酒毒,对各种食物中毒并有良效。
10解酒毒粥疗方———万寿果粥
[组成]万寿果15耀20克,粳米50克。
[用法]将万寿果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入粳米,再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分2次温服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后及醉酒后翌日中毒症状不解者。
[出处]《常见病食补大全》
[按语]万寿果即番木瓜,具有健脾胃,助消化,解酒毒,祛烦渴之功效。对于解除酒精中毒后之恶心呕吐、头目作眩,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口渴而粘等症确有一定疗效。
11解酒毒效方———老菱角
[组成]老菱角及鲜菱角草茎共150克。
[用法]水煎取汁液300耀500毫升,一次饮下。
[适应证]饮酒过量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者。
[出处]《偏方大全》。
[按语]本方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有一定醒酒解醉疗效。
12解急性酒精中毒方———橘味醒酒汤
[组成]橘子罐头、莲子罐头各半瓶,青梅25克,红枣50克,白糖300克,白醋30毫升,桂花少许。
[用法]将红枣洗净去核,置小碗中加水蒸熟;青梅切丁;橘子与莲子罐头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青梅、红枣、白糖、白醋、桂花、清水,烧开。冷后频频饮之。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滋补保健药膳食谱》。
[按语]本方为食疗方,安全有效,凡酒精急性中毒者饮用此汤对于加速醒酒确有良效。
13解酒开胃方———荸荠豆豉青豆
[组成]荸荠500克,豆豉、青豆、姜末、植物油、清汤、料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将荸荠去皮,锅中放植物油烧热,煸炒姜末,先炒豆豉、青豆,然后放入荸荠、料酒、精盐、清汤,烧10分钟左右放入味精即可。佐餐食用。
[适应证]酒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口干咽痛,大便不爽,小便不利。
[出处]《蔬菜食谱》。
[按语]本方具有解酒消积,开胃消食,清热化痰等功效,是一张有效的解酒开胃方。
14解酒毒效方———姜汁猪血菠菜
[组成]菠菜300克,生姜25克,猪血100克,酱油15毫升,香油3毫升,精盐2克,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许。
[用法]将菠菜带根洗净,切成约5厘米长的段,于滚开水中焯2分钟后捞出,沥去水分,装盘抖散。猪血洗净切片后,先入热油锅爆炒,熟后取出,与菠菜混匀。生姜去皮,洗净后捣烂取汁。待菠菜、猪血凉后加入姜汁和其他调料即成。佐餐食用。
[适应证]饮酒过量有酒精中毒症状者。
[出处]《中国药膳宝典》。
[按语]本方具有解酒毒、生津液、润肠道等功效。不仅能治疗酒精中毒,对于老年便秘痔疮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疗效。
15治醉酒不醒方———松菜子饮
[组成]松菜子140克。
[用法]将松菜子研细,以水一盏调匀,分2耀3次服下。
[适应证]醉酒不醒。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本方名为笔者所加。醉酒不醒,头晕嗜睡者服用具有一定疗效。
16治醉酒不醒方———豆豉葱白
[组成]豆豉70克,葱白30克。
[用法]将葱白洗净、切碎,与豆豉加水2盏,煎至1盏,去渣即成。涓涓饮服。
[适应证]醉酒不醒。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本方方名为笔者所加。
17治饮馔中毒方———甘草黑豆
[组成]甘草10耀15克,黑豆30克。
[用法]加水煎煮,取汁不拘时服。
[适应证]专解饮馔中毒,对中砒毒也有一定疗效。
[出处]《本草蒙筌》。
[按语]本方对解酒毒疗效可靠,原书中曾指出:服用此药汁后,可以“恣饮无虞”。
18解酒效方———绿豆花汤
[组成]绿豆花10克(鲜品30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民间方。
[按语]绿豆花有较好的解酒醒醉作用。经临床验证,确有效验。
19解酒醒醉方———二葛枳癥子汤
[组成]葛根20克,葛花10克,枳椇子15克。
[用法]水煎2遍,取液600耀800毫升,于2小时内分3耀5次饮下。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经验方
[按语]此方已在临证中使用多年,屡用屡验,对于急性酒精中毒者有很好的解酒醒醉作用。
20解酒毒方———草豆蔻
[组成]草豆蔻10克。
[用法]水煎服,或以此汤加入其他菜肴并用。
[适应证]轻度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本草原始》。
[按语]草豆蔻是味行气燥湿,温中祛寒的中药,对于解酒毒也是其专功。《本草原始》中论述本品时指出:“补脾胃,不能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21解酒毒方———绿豆汤
[组成]绿豆100克。
[用法]水煎后频服。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民间方。
[按语]绿豆可解一切饮食中毒,还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凡饮酒过量后,喝些绿豆汤颇有益处。
22解酒饮料———白糖水
[组成]白糖30耀50克。
[用法]用温开水300耀400毫升溶解后频饮。
[适应证]饮酒过多。
[出处]《本草纲目》。
[按语]白糖具有润肺生津,解酒醒酲作用,在民间用白糖水解酒已为众酒民熟知,其作用也确实很好。《本草纲目》在论述白糖时说道:本品可“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暖肝气”。
23醒酒饮料———咖啡
[组成]咖啡适量。
[用法]水冲服。
[适应证]醉酒。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按语]咖啡可醒脑提神,解酲消酒。我国药学老前辈叶桔泉教授在《食物中药与便方》一书中指出:“酒醉不醒,浓咖啡茶频频饮服”。
24解酒调味品———米醋
[组成]米醋适量。
[用法]取醋15耀30毫升,直接或兑入适量温开水,徐徐饮入。
[适应证]饮酒过多后出现酒醉者。
[出处]《医海拾零》。
[按语]喝酒过多以后用米醋解酒,在民间广为流传。醋,的确具有解酒毒的作用,只要无胃酸过多的人,凡饮酒超量以后,都可以饮用适量的米醋来帮助解酒。《医海拾零》指出:“饮酒过多,酌饮醋有解酒作用”。
25解酒水果———西瓜
[组成]西瓜。
[用法]去籽后食下。
[适应证]轻度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按语]西瓜有较好的生津止渴、解酒除烦作用。古人有“天生白虎汤”之誉。《现代实用中药》认为,“西瓜……能解酒毒”。事实上,饮酒以后,适量吃些西瓜,对于解酒有一定帮助。
26解酒止渴果品———橄榄
[组成]橄榄1枚。
[用法]随意食用。
[适应证]轻度醉酒及饮酒后口渴。
[出处]《本草求真》。
[按语]橄榄是解酒止渴的上乘果品,《本草求真》一书中曾说:“橄榄,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
27消酒水果———猕猴桃
[组成]猕猴桃2耀3枚。
[用法]去皮后食下。
[适应证]轻度酒醉。
[出处]《食经》。
[按语]猕猴桃被人们称为“水果皇后”,是一种保健果品,在饮酒后适量食用,可有效地帮助消酒。《食经》一书当中曾说本品可“和中安肝,主黄疸,消酒”。
28解酒消酲果汁———橙子
[组成]橙子数枚。
[用法]将橙子带皮绞汁兑入适量温开水后服下。
[适应证]饮酒后胸膈满闷,恶心欲吐,或醉酒。
[出处]《玉楸药解》。
[按语]橙子,俗称黄橙、金球、蟹橙等,具有宽胸膈,止呕恶,解酒消酲等功效。《玉楸药解》中说:“橙子,宽胸利气解酒”。经观察后得知,本品连皮绞汁的疗效优于去皮者。
29解酒消酲果汁———天生甘露饮
[组成]大鸭梨2个。
[用法]将鸭梨绞为梨汁,分2次饮下。
[适应证]饮酒过量及酒后烦渴。
[出处]《本草通玄》。
[按语]梨为百果之宗,绞为梨汁,名为“天生甘露饮”,对于解酒醒醉确有效验。
30解酒果品———梨
[组成]梨不拘多少。
[用法]洗净去皮后食下。
[适应证]饮酒过量及酒后烦渴。
[出处]《本草衍义》。
[按语]《本草衍义》中说:“惟病酒烦渴之人,食之甚佳”。体验表明饮酒后吃1耀2个梨,确实能加速醒酒或能解除烦渴。
31解酒果品———香蕉
[组成]香蕉3耀4只。
[用法]酒后食下。
[适应证]饮酒较多者。
[出处]《本草求原》。
[按语]《本草求原》中说:“香蕉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润肠”。
32解酒果汁———芦柑汁
[组成]芦柑100克。
[用法]压榨取汁,令饮酒者饮下。若果汁过稠或偏酸时,可兑入适量温开水饮入。
[适应证]饮酒过量,宿酲未解。
[出处]《医林纂要》。
[按语]《医林纂要》一书介绍“柑”时明确说本品有“除烦,醒酒”作用,业经验证,确有良效。
33防醉解酒茶疗方———槟榔
[组成]槟榔片10克。
[用法]代茶饮,若在饮酒的同时饮用此茶更好。
[适应证]所有饮酒者均可使用。
[出处]经验方。
[按语]槟榔有消食、醒酒、宽胸腹、止呕吐的作用。饮酒的同时喝槟榔茶,既解酒又消食,一举两得。曾向饮酒者推荐介绍此方后,多数人反映效果良好。
34解酒醒醉方———醒醉汤
[组成]青橄榄(色黄或已有损坏者勿用)适量。
[用法]将青橄榄在瓦上磨去粗皮,去核,切成细丝。每500克橄榄丝用60克粉草末,60克炒盐,拌匀,放入瓷罐密封,用滚开水点服。
[适应证]酒醉后口渴及饮酒太过。
[出处]《寿世保元
[按语]橄榄是众人喜食的果品,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功能,在《本草纲目》、《滇南本草》等本草书中记载了本品的解酒毒功效。凡饮酒之后,不论醉否,适量服些橄榄均大有裨益。
35解酒效方———樟叶葛花散
[组成]樟树枝上嫩叶,葛花各等份。
[用法]研为细末,每服9克,白开水调服。
[适应证]过量饮酒后大醉不醒。
[出处]《寿世保元》。
[按语]龚廷贤氏论此方时指出:一人饮酒太过,大醉不醒,一家人都很惊慌,无计可施,即时服用该药末三钱(约9克)后,病人立即醒来。原著无方名,现名乃笔者所加。
36解酒效方———解酒仁丹
[组成]白果仁、葡萄各240克,薄荷叶侧柏叶砂仁、甘松各34克,细茶120克,当归15克,丁香官桂细辛、潮脑各15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细嚼,清茶送服。
[适应证]酒醉。
[出处]《寿世保元》。
[按语]本方具有一定解酒作用,经常饮酒者可试用。
37专解酒毒方———葛根散
[组成]甘草、葛花、葛根、砂仁、贯众各等份。
[用法]捣为粗末,每取9耀15克药粉,水煎去渣后服用。
[适应证]凡饮酒过量,出现乙醇中毒症状者均可饮用。
[出处]《普济方》。
[按语]本方对解酒毒有可靠疗效,笔者曾屡试此方,对于醒醉解酒毒效果明显,曾将此方介绍给平日善饮酒者,用后多数反映效果良好。
38解酒毒方———葛花饮
[组成]葛花15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解酒毒。凡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闷、胸膈饱胀,呕吐酸水者均可服用。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方名为笔者所加。葛花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木植物葛之未开放的花蕾。味甘性平,功主解酒醒脾,是安全有效的解酒毒药物。
39解酒醒醉方———葛花丸
[组成]葛花15克,砂仁5克,木香30克,沉香1克,豆蔻1克,荜澄茄1克,陈皮30克,乌梅14个,半夏21枚,山果5克,茯苓1克,炒炽实30克,葛粉末15克,炙甘草1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取1丸,噙化。
[适应证]具有醒酒,解毒,消痰之功,可治饮酒大醉。
[出处]《普济方》。
[按语]经临床观察本方解除酒毒作用明显可靠。
40解酒效方———柑皮解酒散
[组成]柑子皮100克。
[用法]洗净后焙干,研细末贮瓶备用,每于过量或酒醉昏闷烦满时,用白开水冲服6耀9克。
[适应证]醉酒后昏闷烦渴与大醉不醒。
[出处]《普济方》。
[按语]柑子具有解酒醒醉之功效,早在本草书中即已明言,用柑子皮解酒既安全又有效,经常饮酒者,不妨在酒后食用适量柑子,或照此方法使用。
41醉酒速醒方———神仙醒酒丹
[组成]葛花15克,赤小豆花、绿豆花各60克,葛根(捣碎、水澄粉)240克,真柿霜120克,白豆蔻15克。
[用法]共为细末,用生藕汁捣和作丸,如弹子大,每用1丸,嚼而咽之,立醒。
[适应证]酒醉。
[出处]《寿世保元》卷二。
[按语]方中葛花、葛根解肌发表,使酒湿之邪从肌表而出,赤小豆花、绿豆花淡渗,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去,白豆蔻调气温中,醒脾消湿。柿霜清热、燥湿、化痰。全方共奏解酒祛湿之功,在临床上曾试用过数10例病人,应用者普遍反映本方良好,并有个别人经常索取此药,以备酒后应用。
42解醉醒酲方———石膏
[组成]石膏15克,葛根90克,生姜90克。
[用法]水煎后去渣取汁,不拘时徐徐灌服。
[适应证]饮酒太过,大醉不醒者。
[出处]《普济方》。
[按语]本方对大醉不醒者,确有醒酲之效。
43专能醒酒方———五灵脂
[组成]五灵脂(为末)30克,麝香(研)少许。
[用法]上药研匀,饭和为如小豆大。每服10丸,米汤送服,不拘时。
[适应证]醉酒不醒。
[出处]《普济方》。
[按语]方中麝香药源紧缺,价格昂贵,时下鲜少有用作醒酒者。
44专解酒毒方———千钟酒
[组成]枳椇子(研为膏)60克,白附子末30克,砂仁30克,白姜(细末)30克。
[用法]枳椇子、白附子,研和作饼,悬于风中,阴干作曲。与砂仁、白姜稀糊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粒,热盐汤送下。
[适应证]饮酒过量后不省人事。
[出处]《魏氏家藏方》。
[按语]方中枳椇子为解酒要药,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居士,虽然和历史上众多的英雄豪杰一样多善饮酒,但是他很少烂醉如泥,其原因就是受益于“枳椇子”这味药。白附子虽非解酒正药,但祛风痰之力甚捷,可有效地配合醉酒者醒酒。砂仁、白姜行气开胃,化湿止呕,并可助诸药解酒功效。全方虽药味简少,但功专力宏。笔者于数载前曾在临床上进行过观察,凡饮酒超量后服此药丸3克,可有效地减缓因饮酒而造成的不适,尤其对于缓解口渴的作用更为明显。
二、防酒醉
45饮酒前防醉方———葛花白药子散
[组成]葛花15克,白药子12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饮酒前1小时用白开水冲服6克。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将此方推荐给许多人于饮酒前服用,均反应有较好的防醉作用。
46饮酒前防醉方———白蔻丁香散
[组成]白豆蔻仁10克,丁香2克。
[用法]研为细末,饮酒前1小时用水送服3克。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用此方不仅有防醉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酒后恶心呕吐及胃脘不适。
47防醉酒效方———枳癥子茶
[组成]枳椇子20克。
[用法]饮酒的同时以枳椇子代茶饮。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大多数人在饮酒的同时饮用此茶,可使小便次数增多,防醉作用较为满意。
48防醉酒效方———葛花茶
[组成]葛花10克。
[用法]在饮酒的同时用此药代茶饮。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防醉作用比较可靠。
49解酒醒醉效方———螺蚌葱豉
[组成]田螺、河蚌大葱、豆豉各适量。
[用法]将田螺捣碎,河蚌取肉,一同与大葱、豆豉共煮。饮汁液。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偏方大全》。
[按语]本方为醒酒解醉食疗方。对饮酒过量,醉而不醒人事者有加速醒醉功效。
50令人饮酒不醉方———八仙锉散
[组成]丁香、砂仁、白豆蔻各9克,葛根粉30克,百药煎7.5克,木瓜、炒盐各30克,甘草7.5克。
[用法]将上药细锉,只需舀取3克细嚼,温水送下,即可饮酒不醉。
[适应证]预防醉酒。
[出处]《寿世保元》。
[按语]虽原著龚廷贤氏言及本方可使人饮酒不醉,但饮酒者也不可贪杯。况且本方只可偶尔服用,若服之过量可伤人元气,不可不慎。
51令饮酒后无酒气方———芜菁根散
[组成]干芜菁根27枚。
[用法]蒸后晒干研末,饮酒后服3耀6克。
[适应证]可使饮酒人无明显酒气。
[出处]《千金方》。
[按语]本方方名为笔者所加。芜菁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又称为蔓菁、大头菜等。味辛、甘、苦,性平。具有温中下气,利湿解毒,利五脏,止消渴之功效。《医林纂要》指出:芜菁可“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在临证中曾令饮酒者于酒后生吃萝卜50耀100克(带皮),确有一定解除酒气的作用。
52防治酒癖方———济生百杯丸
[组成]橘皮90克,木香9克,广茂9克,干姜90克,白丁香50个,炙甘草6克,茴香9克,京三棱(炮)9克,砂仁30个,白豆蔻30个,生姜30克。
[用法]诸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底,每服6克,日服2次,生姜煎汤送服。
[适应证]酒停腹中,膈气痞满,面色黄黑,将成癖病,饮食不进,日渐羸瘦。另外本方还有防醉酒作用。故名“百杯丸”。《济生拔萃》中谓:“如饮酒先服此丸,百杯不醉,亦无诸疾”。
[出处]《济生拔萃》。
[按语]明·《御药院方》也有“百杯丸”方,其药物组成与适应范围与本方有一定出入。
三、酒源性呼吸系统病证
(一)伤酒咳嗽多痰
53治伤酒咳痰过多方———清气化痰丸
[组成]胆星、半夏、陈皮、枳实杏仁黄芩、瓜蒌各10克,茯苓15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或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适应证]饮酒后吐痰量多,色黄粘稠者。
[出处]《医方考》。
[按语]本方对于饮酒后翌日起或对长期饮酒者,在无发烧等症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咳嗽吐痰,量多且粘稠而色黄者具有较好疗效。对于吐痰时间较长者,为丸药缓图,更方便有效。
54治伤酒咳嗽方———止嗽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000克,陈皮(去白)500克,甘草(炒)36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开水调服。
[适应证]饮酒后咳嗽多痰。
[出处]《医学心悟》。
[按语]饮酒后咳嗽多痰又兼外受风寒袭击者宜用本方。方中紫菀、百部、陈皮、白前,理气化痰止嗽;荆芥、桔梗疏风宣肺;甘草调和诸药,又与桔梗配伍能清利咽喉。诸药合用化痰止嗽之力甚佳。对酒后咳嗽尤为实用。
55治伤酒咳嗽多痰方———金沸草散
[组成]旋复花、前胡、细辛各3克,荆芥5克,半夏1.5克,炙甘草1克,赤茯苓2克,生姜5片,大枣1枚。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200毫升,温服,不拘时。
[适应证]治饮酒后咳嗽多痰,痰多而稀,胸膈胀满。
[出处]《类证活人书》。
[按语]本方对饮酒后咳嗽多痰,胸膈胀满,又感风寒所伤者效果较佳。
56治酒嗽方———蜂姜丸
[组成]香附童便制)、僵蚕、蛤粉、瓜蒌仁、蜂房、杏仁、神曲各等份(一方无香附,有茜根)。
[用法]共为细末,姜汁、竹沥加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适应证]酒嗽,日久渐伤胃脘,致成湿痰作嗽。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
[按语]《杂病源流犀烛》论述本方云:“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其气结聚不流,致成湿痰作嗽”。适宜用蜂姜丸治疗。凡长期饮酒,酒渐渐伤及脾胃,运化失常,成湿痰作嗽。即可用本方消酒化痰,宁肺止嗽,实为治疗酒嗽的要方。
57治酒嗽方———瓜蒌青黛丸
[组成]瓜蒌仁30克,青黛9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不拘时,含化。
[适应证]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
[按语]《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云:“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其气结聚不流,致成痰湿作嗽”。宜选用本方治疗。
58治酒嗽方———瓜蒌杏连丸
[组成]瓜蒌仁、杏仁、黄连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竹沥、姜汁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适应证]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胸闷痰多。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
[按语]嗜酒过度,酒湿内停,化生痰浊,内阻于肺,而致咳嗽,多痰者,宜用本方治疗。
59治酒痰方———大萝皂丸
[组成]天南星、半夏、杏仁、瓜蒌仁、香附、青黛、陈皮各15克,莱菔子60克,皂角(烧灰)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神曲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克,生姜煎汤送下。
[适应证]饮酒后咳嗽多痰。
[出处]《医学入门》。
[按语]酒湿内侵,化生痰浊,停积于肺则咳嗽多痰。选用本方化痰行气,开窍止嗽,为治疗酒痰之要方,值得临床应用。
60治伤酒咳痰方———百部橘皮饮
[组成]百部10克,橘皮10克。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适应证]伤酒咳嗽,吐痰。
[出处]经验方。
[按语]本方对嗜酒者咳嗽、吐痰有较好的疗效,若在饮酒的同时以此方代茶饮之,其效益佳。
(二)伤酒咳嗽无痰
61治饮酒咳嗽方———润肺止嗽汤
[组成]松子仁9克,贝母、紫菀各4.5克,知母牛膝各3克,枇杷叶、菊花各1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咳嗽,喉干声哑。
[出处]《不居集》。
[按语]长期饮酒、酒热灼伤肺金而致病。本方能润肺止咳,清热生津,为治疗饮酒干咳的常用方药。
62治伤酒咳嗽方———清金化痰汤
[组成]黄芩、桑白皮、瓜蒌仁、橘红各12克,山栀子、桔梗、麦门冬川贝母、知母各10克,茯苓、甘草各6克。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
[适应证]饮酒咳嗽,连声不止,痰少而粘,口干咽燥。
[出处]《统旨方》。
[按语]长期饮酒,酒热内伏于肺,灼伤肺金而咳嗽不止。选用本方清肺润燥,化痰止嗽,具有良好效果。
63治饮酒咳嗽方———玄妙散
[组成]党参、麦门冬(朱砂拌)各4.5克,丹参、杏仁各9克,沙参12克,茯神、柏子仁、贝母、夜合花各6克,桔梗3克,淡竹叶10片,灯心3尺。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咳嗽,痰少而粘,或干咳,或咳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
[出处]《医醇义》。
[按语]长期嗜酒,酒热内伏,灼伤肺阴,而致咳嗽者,宜选用本方以滋阴养肺,宁嗽止咳。临证时若咳嗽剧烈者可加百部、紫菀、前胡;口干咽燥,潮热盗汗重者加地骨皮、知母;咳血者加茜草白芨白茅根
64治酒后咳嗽方———人参润肺丸
[组成]知母30克,桔梗25克,官桂25克,人参、款冬花、杏仁、细辛、甘草各20克。
[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细嚼,姜汤送下。
[适应证]长期饮酒而致的咳嗽气喘,日久不止,每次饮酒后加剧者。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按语]酒后咳嗽是由于长期饮酒,燥热内生,灼伤肺金而致。本方以丸药缓图,以清肺内邪热而又可固护肺气,标本兼治,对于饮酒所致咳嗽,日久不止,痰少或带有血丝者较佳,颇值得临床应用。
65治饮酒干咳方———栀连清肺饮
[组成]山栀子10克,黄连6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杏仁12克,天花粉12克,黄芩10克,薄荷6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酒后咳嗽频作、无痰,口干咽痛,面赤发热等。
[出处]《证因脉治》。
[按语]长期过量饮酒,酒热内积于肺,可致咳嗽频发,肺热上炎,则咽干而痛,面赤发热。本方既能清泻肺热,又能生津止咳,是治疗饮酒后干咳频作的良方。
66治饮酒干咳方———琼玉膏
[组成]生地黄1000克,人参90克,茯苓180克,白蜜500克。
[用法]先将生地黄捣汁,人参、茯苓为细末,与蜜和匀,装瓷器封好,隔水煮成膏,每次用开水冲服2汤匙。
[适应证]长期饮酒干咳。
[出处]《洪氏集验方》。
[按语]长期过量饮酒,酒热损伤脾肺,致燥热内生,肺气不足之气阴两伤而干咳不止者,宜用本方治疗。本方疗效可靠,不妨自试。
67治饮酒干咳方———沙参麦冬
[组成]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桑叶白扁豆、天花粉各4.5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饮酒干咳。
[出处]《温病条辨》。
[按语]长期过量饮酒而致干咳不止,少痰,或痰粘不宜咳出,咽干、口渴、舌燥。证属肺阴亏虚,阴津不布者,宜服用本方,以润燥生津,养肺止咳,轻宣燥热。
68治酒毒所伤致咳嗽方———荠汁丸
[组成]杏仁7枚,巴豆1枚,朱砂适量。
[用法]将前二味药捣成膏,制成黄米粒大小丸,朱砂滚衣。每服3耀5粒,以淡薤汤送下,临卧服。
[适应证]酒热伤肺之咳嗽。
[出处]《本草纲目》。
[按语]方中巴豆大毒,过量可致腹泻不止,务须谨慎用之。一旦用之过剂,可用绿豆(90克)甘草(10克)汤服之解毒。方中所言薤汤即姜、蒜或韭菜的细末煎汤。
(三)伤酒哮喘
69治伤酒哮喘发作方———酒哮方
[组成]麦冬90克,桔梗9克,甘草6克,柞木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饮酒后哮喘发作。
[出处]《类证治裁》。
[按语]《类证治裁》云:“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酒哮加柞木三钱”。本方无方名,方名系作者所加。
70治伤酒哮喘发作方———哮喘通用方
[组成]炙麻黄、杏仁、旋复花各9克,生地、熟地山萸肉各6克,五味子、干姜、甘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适应证]饮酒后哮喘发作,及素有哮喘饮酒后加重者。
[出处]《临床方剂手册》。
[按语]本方适应于平素有哮喘宿疾,饮酒后引起哮喘发作者。现代医学所谓过敏性哮喘均可选用本方治疗,其病史较长者,效果更好。
71治饮酒哮喘发作方———清金丹
[组成]莱菔子(蒸熟为末)30克,皂角9克。
[用法]共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每服3克,日服3次。
[适应证]饮酒后哮喘发作。
[出处]《杂病源流犀浊》。
[按语]许多哮喘患者,每当饮酒后易致喘息发作,本方对于缓解饮酒后哮喘发作,有较好平喘作用。如能在饮酒前防范用药,则疗效更好。此疾患者,不妨一试。
72治酒后哮喘发作方———射干麻黄汤
[组成]射干、麻黄、紫菀、冬花、半夏各10克,五味子、大枣4枚,细辛3克,生姜12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饮酒后哮喘发作,伴见痰多色白而清稀。
[出处]《金匮要略》。
[按语]饮酒后哮喘发作为临床上的多见病。但其发作时表现各异。本方适用于哮喘发作,痰多且稀,症状偏于寒者。尤其是在冬季饮酒以后导致哮喘发作者,较为适宜使用本方。
73治饮酒后哮喘发作方———定喘汤
[组成]麻黄、白果、桑皮、冬花、半夏、苏子、杏仁、黄芩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饮酒后哮喘发作,痰稠色黄胶粘,咯吐不利,心中烦闷,口渴喜饮者。
[出处]《证治准绳》。
[按语]本方适用于饮酒后哮喘发作,而证属热者,临证时可加地龙白芥子、知母、石膏等品,以增强泻热平喘之效。
74治酒后哮喘发作方———地龙芥末糊
[组成]活地龙2条,白芥子末3克。
[用法]将2药共捣为糊状,敷双足心处,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一次。
[适应证]饮酒所致哮喘发作。
[出处]经验方。
[按语]本方是在民间收集的治疗哮喘经验方。方名为笔者所加。用于治疗酒后引起的哮喘发作,具有满意效果,可在临证中试用。
75治酒伤痰嗽喘急方———瓜连丸
[组成]瓜蒌仁、杏仁、黄连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竹沥、韭汁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紫苏煎汤送下。
[适应证]酒伤痰嗽喘急。
[出处]《医学入门》卷六。
[按语]本方系原著为酒伤痰嗽喘急而创设。酒湿内伏于肺,日久化生痰浊,肺气不利而见咳嗽、吐痰,呼吸喘急。本方既能开胸理气、化痰止嗽,又能解除酒毒,对酒伤痰嗽喘急症尤为适宜。
76治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卧方———葶苈散
[组成]炒葶苈子、桔梗、瓜蒌仁、升麻薏苡仁、桑白皮、葛根各3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为粗末,每取12克,加生姜5片,水煎去渣服。
[适应证]过食煎,饮酒过度,致肺壅喘不卧及肺痈,咽燥不渴、浊唾腥臭。
[出处]《济生方》卷二。
[按语]本方对由于饮酒太过与过食燥热食品引起的咳嗽、喘息有较好的疗效。
(四)伤酒咳血
77治伤酒咳血方———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12克,元参丹皮白芍各10克,薄荷、川贝母各6克,甘草3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伤酒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咳出满口鲜血者。
[出处]《重楼玉钥》。
[按语]酒性燥热,对于素有肺阴亏损,内热灼伤的患者,在酒热的损伤之下易于加剧肺部的损伤而引起咳血。本方以养肺阴、清内热为主,在临证时酌配白茅根20克、三七粉1.5克(冲服)、仙鹤草10克,则更能切中病机,取得满意效果。
78治酒伤各种出血方———化血丹
[组成]煅花蕊石9克,三七6克、血余炭3克。
[用法]共为细末,分2次水送服。
[适应证]饮酒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及妇女子宫出血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语]饮酒后引起的咳血、吐血、便血等各种出血均可以本方进行治疗,经临床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经临床观察,本方对饮酒后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79治伤酒咳血方———生地黄
[组成]生地黄、阿胶、甘草各2份,黄芩、犀角屑、侧柏叶、大小蓟各1份。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克,日服2次,以竹叶9克,煮水送服。
[适应证]伤酒咳血,量多,色鲜红,口干渴,咽干尿黄。
[出处]《千金方》。
[按语]本方对酒热内伏,灼伤肺络而致咳血症有较好疗效。我们在使用本方时用茅芦根煎汤送药,其疗效则更好。每次用量为茅根30克,芦根15克,用水煎煮15分钟后,以此汤送服药末。
80治伤酒咳血方———百合固金丸
[组成]生地12克,熟地15克,麦冬12克,贝母10克,百合30克,当归10克,炒芍药12克,甘草6克,玄参12克,桔梗6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或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适应证]伤酒咳血,血色鲜红,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咳嗽少痰。
[出处]《医方集解》引赵蕺庵方。
[按语]本方适用于伤酒咳嗽之肺阴受损,燥热内生,灼伤血络而为病者。临症时可根据阴亏与火旺之偏颇再适当配用凉血止血之品,以提高治疗效果
81治伤酒咳血方———咳血方
[组成]青黛(水飞)12克,诃子10克,海浮石30克,瓜蒌仁(去油)30克,炒山栀子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用白蜜和生姜汁为丸,放口中噙化。
[适应证]饮酒咳血伴心烦易怒,口苦胁痛
[出处]朱丹溪方。
[按语]长期饮酒而致肝火上逆,熏灼肺脏,燥热内炽,络破血出者宜用本方。
82治伤酒发咳、痰中带血方———紫菀茸汤
[组成]紫菀茸9克,薇衔、白术、泽泻各3克,牡丹皮、麦门冬各4.5克,犀角2.4克,炙甘草1克,生甘草0.6克,藕汁1小杯。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伤酒凑肺,发咳,痰中见血。
[出处]《张氏医通》卷十三。
[按语]此方为专治伤酒后咳嗽,痰中带血而设立方。原著中介绍:若阴虚多火,去白术,加白芍药4.5克;兼伤肉食,胸膈膨胀,去犀角,加焦山楂9克,炒炽实3克。
83治饮酒伤肺咳血方———四黄丸
[组成]黄连、大黄、黄芩、山栀子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含服,每日可再重复使用。
[适应证]专治酒毒肺热咳红,凡饮酒伤肺,咯血或痰中带血均可使用。
[出处]《普济方》。
[按语]方中药物具有凉血止血,引热下行之功,对上焦有热之咳血疗效肯定。
四、酒源性消化系统病证 一
(一)伤酒呕吐
84治伤酒呕吐方———栀连正气
[组成]山栀子12克,黄连10克,藿香12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甘草6克,苍术10克,竹茹10克,茯苓10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取汁分3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口干渴,五心烦热,夜卧不安,二便阻涩。
[出处]《症因脉治》。
[按语]长期嗜酒,酒热内停于胃,胃不受纳而致本症。以本方清胃热,除逆气,化酒毒,可使本症很快康复。即使无上述症状,在饮酒过量后服用本方,能缓解酒毒,预防胃肠疾病发生。
85治伤酒呕吐方———小半夏汤
[组成]清半夏10克,生姜10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100毫升,一次服下。
[适应证]饮酒后呕吐不止,反复发作,或进食即呕吐者。
[出处]《金匮要略》。
[按语]饮酒后呕吐者,用本方急煎取汁,含于口中慢慢咽下,勿使吐出,等药效发挥作用后,可再多服用,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86治中酒吐酒方———大七香丸
[组成]炒香附192克,炒麦芽100克,丁香皮330克,肉桂(去粗皮)、陈皮、炒甘草、砂仁、藿香叶各250克,甘松、乌药各64克。
[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克,细嚼,盐酒或盐汤送下。
[适应证]脾元气冷,胃气虚乏,不思饮食,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湿泻利,中酒吐酒,冷痃翻胃霍乱吐泻。
[出处]《和剂局方》卷三。
[按语]本方对伤酒呕吐、泄泻均有疗效,尤其对呕吐疗效更佳。
87治中酒吐酒方———新半夏汤
[组成]陈皮、炒神曲、炮姜各120克,草果(煨、去皮)、炒半夏曲各70克,丁香皮、木香、茯苓各23克,甘草13克。
[用法]为细末,每服3克,用盐汤点服。
[适应证]中酒吐酒等。
[出处]《和剂局方》卷三。
[按语]本方具有温中破痰,开胃健脾之功效。对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中酒吐酒,哕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均有治疗作用。
88治中酒呕吐方———感应丸
[组成]百草霜60克,杏仁(汤浸一宿,去皮,研烂如膏)140个,木香75克,丁香45克,干姜(炮制)30克,肉豆蔻仁20个,巴豆(破皮、研、出尽油、如粉)70个。
[用法]除巴豆、百草霜、杏仁外,余四味捣为细末,与前三味同拌,研细,用黄蜡180克,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渣,再以酒500毫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春夏修合,用清油30克,铫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蜡120克,同化成汁,就铫内趁热拌和前项药末,秋令修和,用清油45克同前,和前药末,分作小锭,油纸裹放,旋为丸,每服3克,空腹姜汤送下。
[适应证]中气虚冷,不能运化,饮食积滞,胸胁满痛,脐腹绞痛,霍乱吐泻,大便频数,久痢赤白,米谷不化,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眩,四肢倦怠,不思饮食。
[出处]《和剂局方》卷三。
[按语]感应丸一方组方合理,疗效彰著,大凡伤酒所致以上所述诸症候,用之均有疗效。
89治伤酒呕吐方———镇逆汤
[组成]代赭石18克,清半夏、龙胆草各9克,党参、青黛、生姜各6克,生白药12克,吴茱萸3克。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呕吐,口干而苦,胁肋部胀痛不舒。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语]过量饮酒,酒热内伏,胆胃火气上逆而致呕吐者,宜用本方治疗。
90治饮酒后恶心呕吐方———藿香正气
[组成]藿香、大腹皮、紫苏、茯苓、白芷各10克,甘草3克,陈皮、白术、厚朴、半夏曲、桔梗各6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15克,用姜、枣煎液送服。或用市售藿香正气水10毫升,口服,每日3次。
[适应证]饮酒过量后恶心呕吐,持续多日不解者。
[出处]《和剂局方》。
[按语]饮酒过量后恶心呕吐,若时间很短即自行解除者不必治疗,此为生理性反应。如果持续多日不解又影响饮食及正常生活者,则需进行治疗。应用本方药,对于缓解症状,改善机体不适,具有很好疗效,但应注意检查机体有无病理改变,以防不测。
91治饮酒腹痛呕吐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当归9克,生姜15克,羊肉5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调味,食肉喝汤。
[适应证]饮酒后腹痛不适,恶心呕吐。
[出处]《金匮要略》。
[按语]当归生姜羊肉汤能温中补血,降逆止呕。对饮酒过度而致的胃脘部疼痛,并见恶心呕吐者尤为适宜。发病后急煎服此方,可使本症很快缓解,值得临证应用。
92治伤酒呕吐方———清膈饮
[组成]枇杷叶6克,竹茹6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生姜6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200毫升,不拘时服用。
[适应证]饮酒后呕吐,胸膈满闷,或呕吐痰逆。
[出处]《产科发蒙》。
[按语]长期嗜酒,酒热内伏,化生痰涎,阻膈中焦而发病,证属痰热内阻者宜用本方治疗,诸药相合,能清热化痰,降逆止呕,使中焦疏畅,呕吐自愈
93治伤酒呕吐方———人参丁香散
[组成]人参15克,丁香1.5克,藿香叶1.5克。
[用法]用水煎1小时,去渣取汁,不拘时服用。
[适应证]饮酒后呕吐。
[出处]《妇人良方》。
[按语]素体脾胃亏虚,又加酒食所伤而致频频呕吐,汤水不进者,可用此方治疗。本方能益气和胃,化湿止呕,标本兼治,取效迅速。
94治酒后吐逆喘急方———豆蔻丸
[组成]草豆蔻(去皮)0.6克,丁香、小豆、人参、木香、高良姜、槟榔、陈皮(炮去白,焙)各15克。
[用法]共捣为粗末,用时取9克,以水一盏,入生姜3片,煎汤服下。
[适应证]饮酒太过,心闷腹满,吐逆喘急。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本方药性温和,制作简便,对于缓解酒源性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心悸气喘等确有一定效果。
95治酒后呕吐不止方———草蔻散
[组成]草豆蔻10枚(去皮),高良姜1克,人参30克,白茯苓60克,青皮1克。
[用法]捣为细末,过120目筛,每服10克,或以少许水煎煮,取汁液服用。
[适应证]因饮酒过度致呕吐频作,心腹胀满者宜服此方。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本方确有解除因饮酒过度所致呕吐不止的作用,在使用时方中加入适量生姜,收效会更佳。
96治酒精中毒后呕吐厌食方———橘皮汤
[组成]橘皮、葛根、炙甘草、石膏各30克。
[用法]共捣成粗粒,每取9克,水煎后服下,可重复服用。
[适应证]饮酒过量后酒毒积在肠胃,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均可应用。
[出处]《普济方》。
[按语]本方确有一定的解酒功效,而且是安全方便,易于配制。
97解酒止吐方———鲜生姜汁
[组成]鲜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洗净捣后取汁,顿服。
[适应证]饮酒过量后恶心、呕吐。
[出处]《景岳全书》。
[按语]生姜是一味止呕良药,且能养胃护肝,凡饮酒较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者,均可用此方止呕吐,或将生姜片放嘴中咀噙亦有效。
98解酒止呕方———甘蔗萝卜粥
[组成]甘蔗、萝卜各250克,陈皮6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甘蔗、萝卜切碎,捣烂,搅取汁液;陈皮切成小颗粒,与粳米和甘蔗、萝卜汁液,加入适量清水煮粥。分2次服用。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之恶心呕吐及口渴等症。
[出处]《中国药粥大全》。
[按语]本方具有理气和胃,清热生津之效。对于解除饮酒过量后恶心呕吐疗效可靠。
99治闻酒后呕吐不止方———伏龙肝姜连汤
[组成]伏龙肝60克,生姜片30克,黄连10克。
[用法]将伏龙肝置水内溶开煮沸,澄清后去除沉淀,以上清液煮姜片与黄连,徐徐饮下。
[适应证]饮酒后呕吐不止。
[出处]经验方。
[按语]疗效可靠,经济方便。
(二)酒食停滞
100治酒食停积方———保和丸
[组成]连翘、莱菔子、陈皮各30克,神曲60克,制半夏、茯苓各90克,山楂180克。
[用法]共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耀9克,麦芽汤送下。日服2耀3次。
[适应证]饮酒过度,脘腹胀满,吞酸嗳腐,不思进食。
[出处]《丹溪心法》。
[按语]饮酒过度,停积于胃,胃纳失常而见胸腹胀闷,嗳腐吞酸,不思进食者服用此药,可有效地化解酒食,消导积滞,使脾健胃和,诸症悉除。
101治酒食停积方———理脾汤
[组成]苍术(米泔浸,炒)3克,厚朴(姜炒)4.5克,炒砂仁1.5克,炒神曲3克,山楂肉3克,炒麦芽3克,陈皮3克,黑干姜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600毫升,分3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胸膈满闷而痛,不思饮食。
[出处]《古今医鉴》。
[按语]酒食停积,脾胃气滞,消导不利者宜服此方。本方药能理脾和胃,消食导滞,对于胸膈满闷重者宜用此方,临证时可加用枳壳、莪术。
102治酒食不化方———九味资生丸
[组成]人参、白术各90克,茯苓45克,炙甘草15克,橘红、山楂肉、神曲各60克,黄连、白豆蔻各10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日服3次,生姜煎汤送下。
[适应证]酒食内积,腹胀肠鸣,大便溏泻,食欲减退,呕恶食臭。
[出处]《张氏医通》。
[按语]长期嗜酒,内损脾胃,运纳失职,酒食内积不化而诸证峰起。运用九味资生丸,健脾化湿,消食行滞,开胃止泻,可有效地缓解症状。经临床验证,对长期嗜酒,病史迁延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103治酒食不消、脘痞作痛方———家秘消滞汤
[组成]陈皮、茯苓、半夏、甘草、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各10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酒食太过,食积呕吐,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
[出处]《症因脉治》卷二。
[按语]方中所列药物,多属消导之品,对于酒食不消所致以上症状确有良效。在临床上治疗偶因酒食太过而致胃脘痞痛呕恶频作的病人,多宗此方用药,一般用药1耀3贴即愈。
104治食积酒毒方———利气丸
[组成]生大黄、黑牵牛子末各180克,炒香附120克,黄柏90克,木香、槟榔、枳壳(麸炒)、青皮、陈皮、煨莪术、黄连各30克。
[用法]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睡前淡姜汤送下,以利为度。
[适应证]食积酒毒及气滞等症。
[出处]《寿世保元》卷三。
[按语]原拟订此方者谓本方治气滞,心腹饱闷疼痛,胁肋胀满,呕吐酸水,痰涎不利,头目昏眩及食积酒毒,或下利脓血。在使用此方时需注意,不可长期服用,以出现大便稀薄为度,亦即原著中所谓“以利为度”。
105治酒食伤脾胃方———大养胃汤
[组成]厚朴(去皮)、生姜各30克,大枣(,同上药炒)90克,白术、炒山药、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炙甘草、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芪各30克。
[用法]为末,每服12克,米汤调下;或取15耀30克药末,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空腹服。
[适应证]酒食伤脾胃,宿谷不化,呕不得食。
[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按语]凡因酒食所伤,食入不化,食入即吐,呕不能食者均可使用此方治疗。
106治酒食损伤方———三棱散
[组成]蓬莪术(煨)、益智仁、京三棱(煨)、青皮(去白)各60克,白茯苓(焙)120克,甘草()9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克,加大枣1枚,盐少许,水煎服,不拘时。
[适应证]酒食所伤,胸膈不快,腹胁胀满,呕吐酸水,翻胃腹痛。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按语]酒食积滞,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而致诸症,宜用本方治疗。尤以脘腹胀闷为主者适宜。
107治酒食积滞方———枳壳化滞汤
[组成]枳壳12克,厚朴15克,神曲10克,陈皮10克,麦芽10克,莱菔子10克,砂仁6克。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酒食积滞,脘腹胀满,呕恶不止,泛酸或食臭,不思进食。
[出处]《症因脉治》。
[按语]过食及过量饮酒,损伤脾胃,运纳失职,酒食停滞不行,可选用本方行气导滞,消食开胃,缓解症状。
108治酒食伤方———雄黄圣饼子
[组成]雄黄15克,巴豆(去油、心膜)100个,炒白面10两。
[用法]共为细末,和匀,水和作饼,如手大,以浆水再煮,候浮于水上,漉出,控去水作丸,梧桐子大,捏作饼子,每服5至7个,渐加至15个,食前清茶或温酒送下。
[适应证]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而不快。
[出处]《脾胃论》。
[按语]本方与煮黄丸药味相同,只是应用方法不同与药味剂量有别,临症应区别不同而服用,方能充分发挥其药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09治酒后饮食内停方———百杯散
[组成]甘遂、陈皮、葛花各等量。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1耀3克,以温酒调后临睡时服。
[适应证]凡酒食后胸膈痞闷,饮食不快,尤其是饮食内停者均宜服之。
[出处]《普济方》。
[按语]方中甘遂药性峻猛,切勿过剂。一般在临睡前服过药物后,当夜可泻下积食而愈。若过剂后易发生腹痛腹泻不止,宜慎用之。服本药丸期间,不宜服用有甘草的药剂。
四、酒源性消化系统病证 二
110治宿酒不消方———沉檀聚香饼子
[组成]香附子150克,丁香60克,檀香120克,三棱60克,白茯苓60克,甘松60克,沉香45克,白豆蔻60克,砂仁60克,甘草150克,木香45克,葛花90克,干葛120克,麝香9克,南硼砂30克。
[用法]除方中甘草外,其余诸药共研为细末,将甘草熬为膏子,炒飞罗面适量,与药末混合后,捏成小饼,每饼2耀3克。需用时不计时噙化药饼,一日可连用3耀5次。
[适应证]消化宿酒,辟口气,助脾胃,和饮食。
[出处]《普济方》。
[按语]本方是专门消化宿酒的方子。方中诸药协同,对于宿酒不消者确有较好疗效。
111治酒食太过伤脾胃方———仙方内消丸
[组成]青皮(去白)、陈皮(去白)、莪术(煨)、干漆(炒出烟)、芫花(醋煮)、百草霜、附子、破故纸(炒)、牙皂各90克,黑牵牛子(半生半熟)15克。
[用法]共为细末,醋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随汤下。
[适应证]酒食太过伤脾胃。
[出处]《普济方》。
[按语]酒食损伤脾胃,存在两种病理变化,一是气血瘀滞,秽浊不去;二是脾胃虚损,甚至由后天而及先天。本方重在祛瘀逐秽。方中以芫花、牵牛峻下逐秽,以三棱、莪术、干漆逐瘀血,百草霜消积,皂角祛痰积,青皮、陈皮理气,苍术祛湿,更以肉桂、附子、破故纸温脾肾,即祛积又扶正,重在祛积,故名仙方内消丸。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是本方药性温热,对酒食损伤脾胃之属于湿热者不宜使用;其二是由于本方药性猛烈,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切不可贸然自行选用。总之,本方宜用于以瘀滞为主之实证患者。
(三)伤酒嗳气
112治伤酒嗳气方———香附散
[组成]香附12克,山栀子12克,黄连10克,橘红10克,半夏1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取6克,水煎服。
[适应证]饮酒后嗳气频作。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按语]嗳气是指气从胃中上逆,冒出有声,其声深长,不似呃逆声急短促。饮酒后出现嗳气者十分多见,服用本方疗效比较满意,一般服药2耀3次即可缓解。
113治饮酒嗳气方———星夏汤
[组成]半夏10克,天南星12克,香附12克,石膏15克,山栀子10克。
[用法]用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嗳气频作,口干而粘,或伴痰多,咳吐不爽。
[出处]《类证治裁》卷三。
[按语]长期过量饮酒,酒湿内滞,化生痰火,阻碍胃气和降,而致嗳气频作者宜用本方治疗。
114治饮酒嗳气方———曲术丸
[组成]炒神曲90克,苍术(泔浸炒)45克,陈皮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生姜煮神曲糊为丸,每服6耀9克,姜汤送下。
[适应证]酒饮停留胃脘,脘胀作痛,嗳气频频,口流清水,或吞酸嘈杂。
[出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按语]酒饮宿食而致的嗳气宜以本方治疗,能消食化积,和胃止嗳。
115治伤酒嗳气方———养胃汤
[组成]陈皮(汤浸,去白)10克,炙甘草、厚朴(姜制),半夏(泡)各9克,人参、草果各6克,茯苓2克,藿香21克,苍术、乌梅各15克。
[用法]为末,每取10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适应证]饮酒后嗳气频发,脘胀呕恶,口吐清水。
[出处]《证治准绳·幼科》集九。
[按语]酒湿寒化,内伤脾胃,中脘虚冷而发嗳气者宜以本方治疗。
(四)伤酒呃逆
116治伤酒呃逆频作方———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10克,石膏30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饮酒后呃逆频作,持续不止。口渴多饮,心烦意乱。
[出处]《伤寒论》。
[按语]本方能清胃热,降逆气而止呃。凡饮酒之后,酒气未消,气逆欲呕,纳呆少食,烦渴多饮,饮入复吐者,服用本方有较好疗效。如在方中加入枳椇子、葛花各10克,对于醒酒解毒,降逆止呕疗效更佳。
117治伤酒呃逆方———旋复代赭汤
[组成]旋复花12克,代赭石30克,人参6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半夏(洗)10克,大枣12枚。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再煎,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呃逆不止。
[出处]《伤寒论》。
[按语]长期嗜酒,痰湿内阻,胃气亏损,而发呃逆者宜用之。本方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而止呃。发病后水煎本方,慢慢饮服,取效甚佳。
118治伤酒呃逆方———安胃饮
[组成]陈皮12克,山楂10克,麦芽10克,木通10克,泽泻10克,黄芩12克,石斛15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3次食前服。
[适应证]呃逆不止。
[出处]《景岳全书》。
[按语]素有胃热,再加酒热损伤,引动胃火上冲则呃逆不止。以本方清胃泻火,和胃降逆,具有很好止呃效果,如胃火过盛者可再加用石膏30克。
119治伤酒呃逆方———参赭镇气汤
[组成]党参、白芍药各12克,生芡实、生山药各15克,山萸肉、龙骨、代赭石、牡蛎各18克,炒苏子6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频频饮服。
[适应证]饮酒后呃逆不止,胸腹满闷,体乏少力,腰膝酸软。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语]饮酒后呃逆,证属脾肾不足,胃气上逆者适宜本方治疗。
120治暴伤酒食、酒呃方———三一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各1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3片,水煎服。
[适应证]暴伤酒食,酒呃。
[出处]《宣明论方》卷六。
[按语]原著中介绍本方时讲道:“新病卒暴心痛,风痰酒呃,肠垢积滞,久壅风热,暴伤酒食,心烦闷乱,脉数沉实”为其适应证。
(五)伤酒泛酸嘈杂
121治伤酒呕酸嘈杂方———三圣散
[组成]半夏、陈皮、黄连各等份。
[用法]共为末,曲糊为丸,生姜煎汤送服,每服6克,日服2次。
[适应证]饮酒后呕酸、嘈杂,心悬如饥。
[出处]《类症治裁》卷二。
[按语]原著介绍本方之适应证时讲道:“顽痰,饮癖,呕酸嘈杂,心悬如饥”,为其主治病证。本方系临证惯用方,疗效可靠。
122治酒伤泛酸嘈杂方———左金丸
[组成]黄连180克,吴茱萸30克。
[用法]共研细末,和水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
[适应证]因饮酒所致胃炎或旧有胃病,饮酒后复发。凡饮酒后出现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咽干等症者,均可服用。
[出处]《丹溪心法》。
[按语]本方屡用屡验,疗效确切。
123治伤酒吐酸方———甘楞散
[组成]瓦楞子(焙)60克,生甘草3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宜饭前服用。
[适应证]饮酒后频频口吐酸水。
[出处]经验方。
[按语]本方药简力专,专治呕恶吐酸,频繁发作,经临床应用,收效颇佳。
124治伤酒泛酸方———乌贼骨蛋壳粉
[组成]乌贼骨、鸡蛋壳各30克。
[用法]二药同炒黄,研末,每服3克,日服2耀3次,白开水送服。
[适应证]胃酸过多。
[出处]经验方。
[按语]本方对消化道溃疡也有较好疗效。
125治伤酒泛酸方———左金鸡蛋壳粉
[组成]黄连10克,吴茱萸10克,炒鸡蛋壳1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
[适应证]饮酒后反酸,或伴有胃脘痛。
[出处]经验方。
[按语]本方疗效显著。
126治酒毒不散方———百杯丸
[组成]沉香(细切)、红豆、甘葛、陈皮(去白)、炙甘草各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生姜(捣碎)30克。
[用法]上九味为末,炼蜜为丸,每丸1.5克,每服1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
[适应证]专治酒不散,胸膈滞闷,呕吐酸水,心腹疼痛。
[出处]《御药院方》。
[按语]酒滞留胃脘不散者选用本方治疗,既能消除临床症状,又能解酒毒,保护胃粘膜,是临床上常用的良方。
(六)伤酒食
127治酒胀方———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清半夏、陈皮各3克,炒砂仁、藿香各2.4克,甘草2克,生姜三片。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酒胀。脘腹胀满,恶心不适,纳少作呕。
[出处]《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按语]《张氏医通·腹满》云:“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运输,故成痞胀。”选用本方健脾行气,降逆止呕,可有效地改善酒胀之症。临证时可配用养阴养血之剂,以综合调治为妙。
128治酒食太过方———食郁汤
[组成]苍术12克,厚朴15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山栀子12克,枳壳12克,炙甘草6克,香附10克,炒仁6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
[适应证]酒食郁积不化,酸嗳腹满,不能食,或黄疸膨胀痞块。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按语]本方具有健脾理气,消食化积之功,对于酒食太多,积滞不化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因酒食太过,引起嗳腐脘痞,不能进食者,服用本方2耀3贴即可痊愈。另外,本方对酒源性肝脏病变也有一定疗效。
129治酒食所伤,心腹满闷不快方———煮黄丸
[组成]雄黄(研)30克,巴豆(去皮,研烂)15克。
[用法]入白面150克,同研匀为水丸,如梧桐子大,服用时先煎浆水令沸,下24丸,煮20沸,漉入冷浆水内,沉冷,每一小时服2丸,用浸药生浆水送下,日尽24丸,至微利为度,得利,不尽剂。
[适应证]酒食所伤,心腹满闷不快;并治胁下痃癖,气块痛。
[出处]《卫生保鉴》卷四。
[按语]本方剧毒,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我随意用药。慎之!再慎!
130治饮酒饱胀方———栀连二陈汤
[组成]半夏、黄连、陈皮各10克,甘草6克,茯苓、山栀子各12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饮酒后胸满饱胀,懊!烦闷,或呕呃不适。
[出处]《症因脉治》。
[按语]酒湿之邪阻隔胸脘,久而化热,是本方的主要适应证。临证时可再加葛根、竹茹,更能提高疗效。
131治饮酒后脘腹胀满方———四逆散
[组成]柴胡6克,白芍药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取3克,白开水调服,或用水煎煮取汁服用。
[适应证]饮酒后脘腹胀痛,满闷不适。
[出处]《伤寒论》。
[按语]本方能疏肝气,调脾胃。对于酒后所致肝胃气滞,腹部胀满不适者尤宜选用。
132治饮食太过致腹部胀满方———香砂枳术
[组成]木香、砂仁各15克,白术60克,麸炒枳实30克。
[用法]上药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
[适应证]酒食太过后出现腹胀满闷,食欲不振或呕恶不适者。
[出处]《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
[按语]素有脾气不足,又加酒食所伤而致腹部胀闷不适,影响正常进食,或见呕恶吞酸者,选用本方以破气滞,消宿食,醒脾开胃,可有效地解除酒后的不适症状而增强食欲。
133治饮酒腹胀方———枳朴香砂汤
[组成]枳壳12克,厚朴15克,香附12克,砂仁6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适应证]饮酒后腹胀难忍,甚则疼痛。
[出处]《症因脉治》。
[按语]饮酒后腹胀,为临床常见病,曾选用本方治疗,收效明显,值得临证运用。
134治饮酒脘腹痞满方———三脘痞气丸
[组成]沉香、大腹子、槟榔、砂仁各15克,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木香、白豆蔻、三棱(炮)各30克,半夏(汤泡七次)60克。
[用法]共为细末,神曲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克,食后温水或陈皮煎汤送下。
[适应证]脘腹痞满,时有刺疼,大便不畅。
[出处]《御药院方》。
[按语]酒食过量,损伤胃肠,水饮停滞,不得流行,气不升降而致三焦痞滞,脘腹胀满者宜选用本方治疗,以通行三焦,顺气消滞,利水化饮而令胃肠通顺,腹满自消。
135治伤酒胸脘痞闷方———糖渍金橘
[组成]金橘、白糖各500克。
[用法]将金橘洗净,放置锅内,用小勺将每个金橘压扁,去核。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待金橘浸透糖,以文火煨熬至汁液干,停火待冷,再拌入白糖250克,放盘中风干数日,装瓶备用。令伤酒者每日吃金橘5耀10枚。
[适应证]伤酒诸症,如酒后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按语]本方具有化痰醒酒、理气解郁之功效,对伤酒者确显良效。
136治酒食后胸膈痞闷方———谷神丸
[组成]木香15克,砂仁60克,檀香30克,甘松30克,白豆蔻60克,姜黄1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甘草汁为丸,每丸重3克,细嚼,热水送下。
[适应证]凡酒食之后胸闷腹胀者均可服用。
[出处]《普济方》。
[按语]方中诸药既可理气健脾,又能解酒开胃,对酒食之后胃脘胸膈及腹部痞满作胀,确有一定疗效。
137治饮酒后诸疾效方———高良姜散
[组成]高良姜()90克,人参(去芦)30克,草豆蔻(去皮)1克,白术15克,沉香1克,干紫苏15克,陈皮(去白,焙)15克。
[用法]捣为粗末,每用时取药末9克,水煎服。
[适应证]专治饮酒后脾虚,心胸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痛心闷。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素体脾虚,酒从寒化,而致脾胃虚寒证者宜用本方治疗,对消除腹胀,增进食欲具有很好效果。
138治酒食后肚腹胀满痞急方———益智子散
[组成]益智子(去皮)1克,砂仁(去沙)1克,茅根0.6克,草豆蔻(去皮)0.6克,丁香15克,干木瓜1克,陈皮(去白,焙)15克。
[用法]捣为粗粉,每服取药3克,加入生姜3片,水煎去渣,微温呷之。
[适应证]专治饮酒过多,肚腹胀满,不消。心下痞急满闷。
[出处]《太平圣惠方》。
[按语]本方酒后肚胀腹满,恶心欲吐,证偏于寒者有效,临证当辨证运用。
139治酒食后胸满气痞方———木香分气丸
[组成]香附子50克,三棱、广茂、丁皮、甘松、檀香各12克,甘草50克,豆粉30克(炒黄),姜黄9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以砂仁12克,杵碎取仁作母,水为丸,如鸡头大,每服3耀5丸,细嚼后水送服。宜常服。
[适应证]治酒食后胸满气痞。
[出处]《普济方》。
[按语]过量饮酒,滞留脾胃,气机逆乱而胸闷气痞者屡用屡效。对胃炎胃溃疡也具有很好效果。
140治酒食过伤致胸膈痞闷方———全真丸
[组成]黑牵牛头末90克,大黄15克,南木香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皂角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米醋为丸,每服3耀4.5克,日服2耀3次。
[适应证]对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胸膈痞闷,酒精性肝脏疾病等较为合适。
[出处]《普济方》。
[按语]方中诸药共奏理气行滞,祛痰荡浊之功,属实证者可较长时间应用,但体质虚弱者应慎用。
(七)酒积
141治酒积方———曲蘖丸
[组成]炒神曲、炒麦芽各30克,黄连(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食前姜汤送下。
[适应证]酒积成癖,腹胁满痛,后便积沫。
[出处]《重订严氏济生方》。
[按语]《医碥》云:“酒积,目黄口干,肚腹胀痛,少食”。有似现代医学所称酒精性胃炎,肝硬变等。本方是专治酒积病方,若酒积下白沫,加炮姜6克;下鲜血倍黄连;下瘀血加红曲30克。
142治酒积方———酒积丸
[组成]黄连(酒浸)、乌梅肉各30克,半夏曲21克,枳实,砂仁各15克,杏仁9克,巴豆霜3克。
[用法]共为细末,蒸饼为丸,每服3耀6克。
[适应证]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胀,时呕痰水。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
[按语]本方最早见于《医学纲目》卷二十五,但无方名。本方安全无毒,服用方便,凡饮酒受伤成积者,可较长时间服用。
143治酒积方———连萝丸(又名白芥丸,消积丸)
[组成]黄连(一半以吴茱萸15克同炒,去吴茱萸;一半以益智仁15克同炒,去益智仁),炒白芥子,炒莱菔子各45克,山栀子、川芎、三棱、莪术、桃仁、香附、山楂肉、神曲各30克,青皮15克。
[用法]共为细末,蒸饼和丸,每服6克,白汤送下。
[适应证]酒积成痞。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按语]酒积成痞证,尤如肝硬化,胃部肿瘤等。本方能消酒积解酒毒,活血化瘀,改善饮食,临证时可辨证应用。
144治酒积方———沉香化滞丸
[组成]沉香15克,莪术(醋炒)90克,炒香附、陈皮、木香、砂仁、藿香、炒麦芽、炒神曲、炙甘草各60克。
[用法]共为细末,酒糊为丸,绿豆大,每服50丸,空腹开水送下。
[适应证]酒积,中满呕哕恶心。
[出处]《增补万病回春》。
[按语]酒积不化,中满呕哕恶心,以本方消食化积,行气开胃,以解酒毒,可有效地改善酒积症状,使机体不适得以康复。
145治酒积方———乌白丸
[组成]乌梅肉、生姜各120克,白矾、半夏各60克(捣匀,以新瓦夹定,火焙三昼夜),神曲、麦芽、青皮、陈皮、莪术、丁香皮、大腹子各30克。
[用法]为末,酒糊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姜汤送下。
[适应证]酒积。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
[按语]乌白丸系专为酒积而设的一张处方,本方药性较为平和,可大胆使用。
146治酒积中满呕哕恶心方———沉香化滞丸
[组成]沉香15克,莪术(醋炒)90克,炒香附、陈皮、木香、砂仁、藿香、炒麦芽、炒神曲、炙甘草各60克。
[用法]为细末,酒糊为丸,绿豆大,每服50丸,空腹开水送下。
[适应证]酒积,证见中满呕哕恶心者。
[出处]《增补万病回春》卷二。
[按语]本方具有消积滞,化痰饮,去恶气,解酒积功效,对于治疗中满呕哕恶心有良效。
四、酒源性消化系统病证 三
147治酒积、化酒毒方———天南星丸
[组成]天南星(端正者)500克。
[用法]于平地上掘一窟,阔五寸,深一尺五寸,仍略扌寿窟中,次用刚灰于窟内簇起,烧过大半,除火去灰令净,以煮酒一斗浇之,将南星放其中,复以瓦盆,用原土泥封固盆缝,勿令吐气,一宿早取出,用酒水各二升和洗,切作片,焙干碾末,入飞过辰砂30克,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朱砂为衣。每次服50丸至10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
[适应证]本药能祛痰,可治酒积,化酒毒。
[出处]《普济方》。
[按语]酒积乃指因过量饮酒而导致的积块,表现为积块明显,或伴痛胀,固定不移。天南星温化寒痰,有消除积滞之功,况照法加工又减少了毒副作用,酒积患者不妨试服。
148治酒积方———家秘川连枳壳汤
[组成]黄连、枳壳、木通、厚朴、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酒积及五更泄泻。
[出处]《症因脉治》卷四。
[按语]本方药简力专,平和无毒,安全有效,值得试用。
(八)酒癖
149治酒癖方———消癖方
[组成]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陈皮、炒枳壳、姜厚朴、山茱萸使君子夜明砂、炒黄连、木香、炒干姜各60克,海藻15克,神曲、麦芽、半夏曲各6克,炙干蟾、鳖甲(醋炒)各9克
[用法]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麻子大,米饮送下,每服3克。
[适应证]酒癖。
[出处]《幼科发挥》。
[按语]《圣济总录》云:“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否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故谓之酒癖”。治宜消癖化饮。选用消癖丸能治食痰癖,及停饮停酒成癖。从现代医学分析,《圣济总录》所谓酒癖,尤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选用本方缓图,能改善肝硬化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150治酒癖方———海藻丸
[组成]海藻、川芎、当归、官桂、白芷、细辛、藿香、白蔹昆布、枯矾各30克,煅海蛤粉、菘萝各21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丸,食后含咽下。
[适应证]酒癖。
[出处]《证治准绳》。
[按语]长期饮酒成癖,胁下结块,胀满不适,宜选用本方治疗。本方能软坚散结消酒开窍,是治疗酒精性肝硬变的常用方药。
151治酒癖方———大七气汤
[组成]炒香附192克,炒麦芽100克,丁香皮330克,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白)、炒甘草、砂仁、藿香叶各250克,甘松、乌药各64克。
[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细嚼,盐汤送下或醋汤送下。
[适应证]酒癖。中酒吐酒,冷痃翻胃,霍乱吐泻,不思饮食,心膈噎塞。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按语]《外台秘要》云:“酒癖,饮酒停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视,耳聋,腹中水声”。《诸病源候论·酒癖候》中也说:“夫酒癖者,因大饮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选用大七气汤消癖止呕,行气止痛,开胃消食,可有效消除以酒为浆之病症,恢复机体健康。
152治酒癖及饮酒冒寒方———倍术丸
[组成]炮姜、肉桂各250克、白术500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2次,食前米汤送下。
[适应证]饮酒冒寒,饮水过多而致的五饮,酒癖。
[出处]《和剂局方》卷四。
[按语]本方专为饮酒冒寒与酒癖而设。其方中药物皆属药食通用之品,安全无毒,可大胆使用。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方中药物辛热,在盛夏应减量服用。
153治酒癖、痰饮方———姜桂丸
[组成]白术500克,炮姜、肉桂各240克。
[用法]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
[适应证]酒癖、痰饮。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
[按语]本方对酒癖确有良效。
154治酒积成癖方———曲蘖丸
[组成]炒神曲、炒麦芽各30克,黄连(同巴豆7粒炒,去巴豆)15克。
[用法]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耀6克,日服2次,食前姜汤送下。
[适应证]酒积成癖等症。
[出处]《张氏医通》卷十三。
[按语]原著在介绍本方时指出:本方治酒积成癖,腹满痛,后便积沫。若酒下白沫,加炮姜二钱(即6克);下鲜血倍黄连;下瘀血加红曲一两(即30克)。
155治食积酒癖方———小棱煎丸
[组成]三棱、莪术各120克,芫花30克。
[用法]同入瓷器中,用米醋5升,浸满,封口,以灰煨令干,取出三棱、莪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同前二味焙干为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15丸,生姜煎汤送下。
[适应证]食积酒癖。
[出处]《济阴纲目》卷五。
[按语]原著介绍本方的主治为:“食积酒癖,血症气块,时发刺痛,不思饮食,及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饮呕哕噫酸,胁肋刺痛,脾气横泄”。以上病证,均可用此方治疗。
156治酒癖方———酒症丸
[组成]雄黄(如皂角大)6块,巴豆(不去皮油)、蝎尾各15个。
[用法]共为细末,入白面165克,水泛为丸,豌豆大,候稍干,入麸内炒香,将1粒放水中,如浮于水上即去麸,每服2粒,温酒或茶水送下。
[适应证]饮酒过度,头旋恶心,呕吐不止,及酒积停于胃间,遇饮即吐,久而成癖。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按语]本方药有毒,应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九)酒臌
157治酒臌方———决水汤
[组成]车前子30克,茯苓60克,王不留行子15克,肉桂3克,赤小豆10克。
[用法]用水煮30分钟,取汁分3次服。
[适应证]酒臌,水肿日久,手足面目俱浮,口不渴。
[出处]《辨证录》。
[按语]《不居集·酒臌》云:“少年纵酒不节,多成酒臌。……其有积渐日久,而成酒臌者,则尤多也。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为水,而气血既衰,亦皆随酒悉化为水矣”。说明酒臌的形成过程。当酒臌形成之后,可选用本方利水消臌。
158治酒臌方———决流汤
[组成]牵牛子、甘遂各6克,肉桂1克,车前子30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3次服。
[适应证]酒源性肝硬化腹水
[出处]《石室秘录》。
[按语]长期嗜酒而造成的肝脏损害,日久可演变成肝硬化腹水。证见周身水肿,按之如泥者,均可选用本方利水消肿。但在临证时应分清虚实,病之缓急。辨证应用,中病即止,以防损伤正气,妨碍疾病康复。
(十)伤酒肝脾肿大
159治饮酒致肝脾肿大方———鳖甲饮
[组成]醋炙鳖甲、土炒白术、川芎、酒炒白芍、槟榔、厚朴、陈皮、甘草、炙黄芪各9克,生姜3片,大枣1枚,乌梅少许。
[用法]用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下。
[适应证]长期饮酒致肝脾肿大日久不消,伴面色晦暗,食欲减退,胁腹胀痛不适。
[出处]《医方集解》引严氏。
[按语]本方治疗肝脾肿大,虚实兼顾,消补并行,消而不伤正,补而不留邪。既能使肝脾肿大得以改善,又能扶助正气促进机体康复,实为治疗饮酒造成肝脾肿大的有效方药。
160治酒源性肝脾肿大方———血府逐瘀汤
[组成]赤芍10克,桃仁1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柴胡6克,川芎6克,桔梗6克,川牛膝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下。
[适应证]长期嗜酒而致的肝脾肿大,质较硬,病程长,形瘦纳差,胁肋隐痛。
[出处]《医林改错》。
[按语]长期嗜酒而致的肝损害或急性肝损害治疗不利,迁延日久,而易形成本症。即所谓肝硬化、脂肪肝等。选用本方能行气活血,化痞消积,促进肝损害的修复。但本症治疗不易速效,应坚持长期治疗方能收到满意效果。在临证时还要根据不同表现进行加减化裁。可适当加用鳖甲、郁金、丹参、马鞭草鸡内金等药,方能充分发挥药效,缩短治疗过程,在制定出适宜方药后,还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以缓图取疗效。
(十一)伤酒吐血
161治伤酒吐血方———保元清降汤
[组成]生赭石24克,党参15克,生芡实、生山药、生白芍药各18克,炒牛蒡子6克,甘草4.5克。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300毫升,频频冷服。
[适应证]饮酒后致吐血,反复发作。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语]饮酒过量后呕吐频作,吐出物中带血,这是常见的一种酒源性病证。凡饮酒后吐出物中带血者,可用本方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吐出物中血量较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有关检查,以防有器质性病变存在。方中加白芨15克,三七5克(冲服)其疗效更佳。
162治饮酒吐血方———清热凉血方
[组成]石膏、白茅根各30克,水牛角20克,生地15克,知母12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
[用法]用水煎煮,去渣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
[适应证]饮酒吐血,色红质稠。面红目赤,口干而臭,大便干,尿短赤。
[出处]《千家妙方》。
[按语]过量饮酒,酒热损伤胃络而见吐血,可选用本方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临证时可再加血余炭、侧柏叶、小蓟各10克,以增强止血效果,伴有吐酸者加乌贼骨30克。
163治伤酒吐血方———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子、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克,白开水送服。每日2耀3次。或各取药10克,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冷凉,分2耀3次服下。
[适应证]酒后吐血,色鲜红或紫暗,脘腹胀闷,口臭
[出处]《十药神书》。
[按语]酒热灼伤胃络而致的吐血,是本方的适应证。本方凉血止血,又能化瘀行血,止血而不留瘀。并配以大黄、山栀子、清泻胃中实火,标本兼治,相互为用,效果颇佳。
164治饮酒吐血方———泻心汤
[组成]大黄6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
[用法]用水煎煮20分钟,取汁200毫升,凉服。
[适应证]饮酒吐血,色鲜红。
[出处]《金匮要略》。
[按语]饮酒吐血,多是在过量饮酒诱发了溃疡病出血或胃炎出血,及酒后呕吐所致贲门撕裂伤出血。中医学认为,酒热可致胃火炽盛而灼伤血络引起出血。本方黄芩、黄连能清胃热,大黄泻胃火又为治疗胃部出血的要药,“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既速下降之势,又无遗留之邪”。可见配伍之妙,是治疗胃热出血要方。临症再配白芨、乌贼骨,更能提高药效。
165治饮酒吐血方———寒降汤
[组成]生赭石18克,炒瓜蒌仁、白芍药各12克,清半夏、竹茹、炒牛蒡子各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饮酒吐血、衄血。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语]酒热内伏、胃气不降而致的吐血、衄血诸症,均可选用本方治疗。
166治酒积呕血方———葛黄丸
[组成]黄连120克,葛花90克。
[用法]用大黄末水熬成膏,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
[适应证]酒积呕血。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
[按语]凡酒积吐血者均属危重大病,一旦出现呕吐征象,应先进一步明确原因,从速救治,切勿贻误病情。本方乃原著专为治疗酒积呕血而设,这里提出,仅供参考。
(十二)酒疸发黄
167治酒疸方———栀子大黄汤
[组成]山栀子14枚,大黄30克,枳实5枚,豆豉1升。
[用法]用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3次服。
[适应证]酒疸,湿已化热,小便不利,心中懊!,热痛
[出处]《金匮要略》。
[按语]《寓意草·沦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云:“热淫于内……故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说明过食酒浆,酒热内伏,致胆汁外溢是酒疸发生的主要机制。选用本方清泻内积之热而去酒毒,并能疏肝利胆退黄,是治疗酒疸的有效方药。
168治酒疸方———茵陈术附汤
[组成]茵陈30克,白术12克,附子6克,干姜6克,甘草10克。
[用法]用水煎煮,取汁400毫升,分2次口服。
[适应证]酒疸日久不退,色暗晦不泽,尤如烟熏者。
[出处]《医学心悟》。
[按语]长期嗜酒而致酒疸持续不退,色泽暗晦不鲜,如同烟熏一般者选用本方治疗。中医认为是酒疸迁延不已,湿伤阳气脾阳不振,寒湿内阻。胆汁排泄被寒湿所阻,外溢于皮肤,寒湿为阴邪,故色晦暗不泽而如同烟熏。可选用本方健脾温中,利湿退黄,以消除黄疸,使机体康健。
169治酒疸方———旺胆消酒汤
[组成]柞木枝、山栀子、桑白皮、茯苓各9克,白芍药30克,竹叶100片,泽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证]酒疸,心中时时懊!,热而不能食,尝欲呕吐,胸腹作满。
[出处]《辨证录》卷七。
[按语]本方专为酒疸症而设,是治疗酒疸的常用方剂。
170治酒疸方———葛根汤
[组成]葛根60克,枳实(麸炒)、豆豉各3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取12克,水煎去渣服,每日2次。
[适应证]酒疸。
[出处]《济生方》卷三。
[按语]本方解除酒毒之功较强,对饮酒太过所致酒疸也有一定疗效。
171治酒疸发黄方—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