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民族医药--侗族医学

2015/9/12 19:37|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08| 评论: 0

摘要: 侗医聚居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较多,而且侗族有绿化部境的传统美德,因此侗族居住地区植物品种多,药源丰富。据1986年药物资源普查结果,药用植物达千余种。调查搜集的侗药有687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134个 ...
侗医聚居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较多,而且侗族有绿化部境的传统美德,因此侗族居住地区植物品种多,药源丰富。据1986年药物资源普查结果,药用植物达千余种。调查搜集的侗药有687个品种,整理出书的有134个科属294个品种。这些药物绝大部分是野生植物,对一些贵重或稀有的植物药也进行家种,外来药比较少。
  侗药蕴藏量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法的药物,应进一步地进行开发研究,搞好临床观察和剂型改革。侗族医药在历史上曾对侗族的生存、繁衍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侗药人员在侗族地区不但语言相通,而且了解民情,医药收费低廉,甚至不收费,是侗族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医疗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侗药知识得到不断积累,由单方发展为复方,酒药、膏药、丹药、散药均有,从药物组成配伍制剂方面看,已能适应临床需要,药物与医疗共同得到了发展。
  侗族医药不分家,行医的人既行医又采药,所用药物多数是自采、自制、自用,而且所用药物多为鲜品。这是气候温和、药源丰富的侗族地区的特点。侗族居住地区的大多数药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集,花类药物在开花季节采集,果实及种子多在成熟时采集,树皮及根茎类药物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侗药的加工炮制方法简单,用药疗效高,而且具有能降低药物毒性,发挥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一般对根茎、叶类药物洗净、晒干、切片备用;果实、种子类药物临用时打碎使用;花类药物不作加工。

简史

  侗族医药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其历史、文化、医药都靠口传心授,或以长歌形成代代相传,有关医药的文字记载甚少。 

  (一)古代侗族医药 侗族古歌《玛麻妹与贯贡》记载:"相传古时侗族有个孝子叶贯贡,他母亲生病四处求医,遇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了病,二人成亲行医。玛麻妹能识别很多药,能治许多病,她教贯贡"翁哽将退,翁嘎将杜给,翁荡将退播赛耿,消腌欲用巴当同"。(汉语意译:药苦能退热,药涩能止泻,药香能消肿止痛关节痛要用叶对生。)一天贯贡的朋友叶香来访贯贡,途中见绿公蛇蜥素,欲强奸母蛇蜥婶,被叶香救了,蜥婶的丈夫为了感谢叶香,给了治疗眼病的亮光草。"这个古歌叙述了侗族医药起源的传说,古歌中将动物蜥素和蜥以人格化,这是传说起源于古代社会的标志。 母系社会时期的医药遗迹,在侗族医药中还可以见到。如男性血尿、淋浊,在其命名之前冠以"妇男"二字,称为妇男摆红症与妇男摆白症;相反,如系女性病人则直呼病名。这种命名法至迟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又如上述医仙玛麻妹就是女性。侗族医药

  (二)早期冲傩医药 侗族的图腾崇拜:侗族信奉的是多神论的原始宗教、山川、河流、古树、巨石、祖先等等都是崇拜对象。在侗族中有"灵魂不死"之说,认为人死了以后,其灵魂要返回"半边河水清,半边河水浊"的地方,或升''天界"。在侗族信奉的多神论中,主要是女神,如医仙、药仙"玛麻妹",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造酒曲的"萨宾"等。而唯一的被普遍敬奉的最高尚的"萨岁",也是一位女神。 侗族冲傩(又称侗傩,亦称巫师或老师)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鬼神作祟,病人失去灵魂才生病,必须进行"招魂"。"招魂"由冲傩将画好的5张神像置于前额,用红布包扎,但无傩面;有的地区头戴傩面,不用神像置于额前。另有4个木质偶像,两大两小。两个大者,男的叫侗禅,女的叫侣傩;两个小者,男的叫晓禅,女的叫娘乜。4个木偶排列于病人床前,冲傩手持师刀令牌,念念有词,施行法术,然后由敢僮(冲傩的助手)到野外去追魂,在某个山洞或大树、岩石下,找几个虫子,将虫子置于病人枕旁,表示灵魂已被召回。现在边远侗族山区仍有这种古老医术,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冲傩已经不是单纯的以巫术给人治病了。在那里,他们根据病人的天干"八字",患病时间测算是"命病"还是"身病"来治疗。如果是鬼怪致病的称为"命病",命病只能敬奉鬼神求其和解;不是鬼怪致病的称为"身病",身病要用药物治疗。冲傩一般的都能掌握几十个病症和近百种常用药物。如冲傩对咳血(侗语叫吓谬恰·喉盘,意为胸以上出血症·咳血),用骂磋盘(仙鹤草)煎水内服。便血(侗语为吓谬吕·给盘,意为胸以下出血症·便血),用登虐辰(胡颓子)或尚靠告挝(芒簊根)煎水内服。冲傩使用草药给人治病,是经验医学的开始。 "身病"与"命病"学说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但从"命歌"中以天干"八字"作为测算的依据,可能是在明代以后,那时大量的外族人进入侗区,带来了外族文化,促进了侗族医药的发展。龙运光,男,侗族,46岁,贵州省天柱县坪地镇人,贵阳中医学院毕业。现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工作,任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三)近代侗族医药 侗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关于医药的记载甚少。《黎平府志》:"黎平治妇男大小病,山中所采叶,俗名草药亦颇有效。","明洪武十一年,黎平侗族吴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的母亲娘化就在军中行医。",明洪武年间,侗族王崇景(1368~1444)就在剑河县的大广、小广、南明一带行医。清道光六年(1826),剑河县凯寨姜念儒,弃文学医,著有《本草医方》一书(手稿))姜在序言中写道:"自幼及壮,几战童军,功名未就,报负不酬,今丙戌,母亲沉疯,符药之余,辄取古人之方,及祖传秘术,按条索释是为是集,共4卷49类。"凯寨人民为了纪念他,修了一个药王亭,亭中立有石碑,后因修建公路被毁。清乾隆四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二年,从江县侗医潘文贤家四代行医,开始施行下腹部切开膀胱取石术及提炼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丹药和药膏,至今仍在榕江县、从江县、三都县等广泛应用


治病原则

  侗医是根据疾病发病的原因,疾病性质及诊断来确定治疗原则的。常用治则有:
  热病眼药退火,搜风退火,热刮退火,洗擦退火。
  冷病:发汗除寒,刮散寒气,熨热除寒。
  水病:水多的眼药消水,发汗消水:缺水的补体补水,补血补水。
  气病:补血顺气,补体排气,开导消气。
  虚弱病:补体补血。
  毒气病:补体排毒,消水排毒,顺气排毒。[2]

五位一体思想

  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歌“古闷冬庚系韭梭,得地长庚系冷垠”,“索冷拱晕庚畏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天上生人是股气,地下养人是水和土”,“气多气少人遭病,人死断气精化水”。侗医和冲傩认为,天是看不见顶的庞然大物,是股气,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气所生的,由土和水所养。这就是侗家的“天人”和”地人”之说。在《人类起源》侗歌中的四个“奶奶”以及他们所生的松恩、松桑就是“天人”的代表。洪水滔天,人烟绝迹,十二兄妹只好婚配,便是“地人”的化身。人的起源与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族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对人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概念。
  在生理功能方面,侗歌有“庚寥凡间呃瞑久,全靠枚索和枚冷”,意为“人的生存没多久,依靠有气和有水”,说明气和水在维持人体功能活动方面的重要性。在临床治疗上,侗医非常重视气和水的作用,常常使用补气、补水方法。在用药上,凡是块根及甜味药物,都作补水、补血之用。侗医对血和水的认识是同意词,血和水在体内是同一物,统称“血水”。
  在病理方面,侗歌“索冷拱晕庚畏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气多气少人生病,人死断气精化水”。侗医认为气和水两者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气和水由量变到质变,是疾病的病理过程。
  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侗歌“呃偻叽构呃病,佟病都系逗亮,闷敦、漾冷、淋霖、抖仑,优喉、瘟、蜥、猛、历、娘、毒蕾、判妞、斗奈相害庚”,意为“谁吃粮会不生病,生病都是着凉、天热、湿水、淋雨、受风、饱饿、发瘟、蛇、虎、虫、草、鬼、山神这些降给人的”。这些认识虽然是从感性的形象思维出发,但其概念还是明确的。
  侗医认为饮食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泉源,但是如果饮食过多,不加以节制,或者吃的过少,都将影响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疾病。侗医有“犯酒、犯肉、犯谷、犯气”之说:酒性热除寒,饮用适度可调人体血脉情志,如果用量过多可伤神伤志,“心神受扰,百病丛生”;肉类补血补体,食用过多反而伤血伤水;谷类养万物,亦不可过饱,过饱伤身;气:是生命的根本,不可“犯气”,不犯气指两个方面:一是平时要保持“心平气和”,为人善良,遇事不可性急;二是不可忧郁寡言,伤心伤神。“气与神”是相互联结的,伤一不可。[3]

六性六味理论

  对于药物的性味,侗医认为“药苦能退热,药涩能止泻,药香能清肿止痛,关节痛要用药叶为生”。
  侗药有六性六味理论,给侗医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用药依据。用药先要掌握六性六味,再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确定用药。如冷病用热药,热病用冷药,用药才能对症,否则不但治不好病,甚至会出现不良后果。
  六味为酸涩、苦、辣、香、淡、甜。六味是通过人的味觉识别出来的。
  六性为热、凉、收、散、退、补。六性是通过临床用药逐步体现出来的,其中有的可能是学习中药的先进经验而产生的。
  六味与六性具有药物内在的对应关系。味苦,性凉,退热;味辣,性热,除寒;味香,性散,消肿止痛;味淡,性退、性平,退水、退气、止血;味甜,性补,补血、补气;味酸涩,性收,提升、止泻。[4]

侗医诊病

  1.问病
  问病是侗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询问发病的经过、自觉症状。发病时的情况和发病原因,何时何地怎样发病,先病何处,后病何处,痛的程度是一般的疼痛还是痛的难忍,痛时出不出汗,痛的部位分头、颈、胸和肚脐上下及脚七大处。问病时必须掌握病变部位和原因。如因饮食过量,脐眼以下疼痛是犯谷米;脐眼以上疼痛是犯水、酒、鱼、肉;胸口疼痛是犯酒、肉和酸。侗医多以此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2.望诊
  望脸色、皮色。色泽分青、紫、白、红、黄。脸色青是冷病;脸色黄是潮病,或是虚弱病,或是犯男人、犯女人(房事过多);脸色紫是五劳七伤;脸色红是热病;脸色白是虚弱病。
  3.摸审
  摸头顶及皮肤发不发烧有汗无汗、是冷病还是热病。如为外伤,摸其有无伤筋、断骨、错位、错缝。
  4.切脉
  侗医诊脉八脉、两候。八脉为平和脉、粗脉、细脉、长脉、短脉、快脉、慢脉、空脉;两候为冷病、热病。
  5.脉象主病
  平和脉:不大不小,脉来平和。平和脉是健康人的脉。
  粗脉:脉来粗大有力,脉管大易于摸到。粗脉多为热病。
  细脉:脉来细弱无力,不易摸到。表示虚弱病症。
  长脉:脉来饱满而长,但又不快;脉力不大,脉管不粗。表示冷病和久病及劳病。
  短脉:脉来很短,无力。表示热病初起,或热病将要脱体。
  快脉:脉来有力很快。表示热病或出血过多的疾病。
  慢脉:脉来很慢,深沉。表示久病或暗伤劳损多年。
  此外,还有三出、三转、四八虎口脉。[5]

治病方法

  治法主要包括退热法、除寒法、排水法、补法、刮法、摄七处、手术疗法等。
  退热法
  搜风退火法:包括滚蛋法和热刮法两种。滚蛋疗法是用艾叶煎水煮蛋,在全身各个部位,以胸腹部为主,来回滚动。注意温度要适宜,防止烫伤。热刮法是以热退热,用上法药物,煎水煮蛋,除去蛋黄将蛋白揉烂,放入银市或银扣,用布包好,趁热在身体各个部位来回滚动,反复多次,滚后取出银器,观察颜色,红色为火热,蓝色为风热。
  药水擦洗法:对火热不退者,用凉寒苦味药物,煎水擦洗退热。
  除寒法
  发散寒气:用桐油加热后,浸泡草纸,将草纸糊在脐眼周围。注意温度适宜,防止烫伤。
  熨热法:用石片或布鞋底擦上桐油,置于火上加热后,用布包好贴在腹部,冷后重新加热又熨。注意防止烫伤。
  药浴:除寒使用药浴。风湿骨痛,骨膜炎、骨折后期以及皮肤病等,均使用药浴治疗。
  排水法,发汗法:有内服发汗和外擦发汗两种。内服发汗,多用热药,如尚郎丈(木姜子)、拜亚辣蓼、生姜红糖煎水内服;或生姜、辣椒炒牛肉,服后卧床盖被取汗。外擦发汗,拜亚(辣蓼)、美下孩(八角枫)、生姜煎水擦澡。
  搜山法:因水引起浮肿在脐以上者,内服介戈(上搜山);浮肿在脐以下者,内服猛占岑(中搜山,即土知母);下肢浮肿者,内服巴多西(下搜山,即豆鼓叶)。排水法多用于水病,水病属冷病范围,采用排水法时,必须注意同时用补法。
  补法
  凡是因气、水、血引起的疾病,虚弱病等都用补法。可根据不同病因、气、血、水选用块根药物或清香、味甜肉质药物,煮或蒸肉类服用。
  刮法
  刮四大筋(腘龚更龚教):即刮上肢两肘窝,下肢两腘窝。用生姜、葱汁、酒、醋或油,用姜块或钱币、汤匙作刮具,刮至皮肤发红为度。
  药刮:根据病情拟定刮药用方,将药煎后取汁进行刮疗。顺序是从上到下,只能直刮不能横刮,以防止毒气入内。
  摄七处
  七处系肚脐周围(侗语别略),头顶正中(闷颗)、两眉间(案郎)、左右两耳与两眼间近发处(阿芒学大)、鼻根(得朗)、下唇正中(得欧)、虎口(登格美牙)。医者用指摄3~7下。肚脐处用姜葱、野薄荷、马蹄香捣烂加白酒轻揉。
  手术疗法
  缝合术:对开放性骨折或皮肤肌肉撕裂等,用普通针线进行缝合,或白血藤熬制的药膏进行粘合。
  骨折复位术:根据骨折部位、骨折情况,对骨折进行手术整复。侗医对骨折整复,强调功能恢复和减少疼痛,以及减少后遗症
  膀胱取石术:这是榕江县老侗医杨希荣老人继承下来的侗医古老手术,只有他与徒弟会作这种手术。[6]

痧症疗法

  痧症是侗医常见病症,治疗方法较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几种疗法。
  拔毛法:医者检查头部、寻找发根下有红点的头发,及胸部直立的毫毛,将其拔去。如果发现较多,拔最顶上的5~7根。
  刮痧法:于胸、背、颈、四肢,用姜、葱、醋或油、或药物,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在上述部位皮肤上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或紫为度。
  钳痧法:用食指和中指弯曲,钳住病人胸、背及上、下肢皮肤,向上轻提3~5次,或现紫红色为度。
  挑痧法:于胸、背部寻找针尖样大小的红色或紫色的痧点,将其挑破。
  拍痧法:用药水或酒、醋等,在脚、手弯处及酸痛的部位拍打。以皮肤发红为度。
  熨痧法(卧吓):用熨热法熨胀痛处。
  通气法:对痧症病人出气吸气困难者,用药沫吹入鼻腔,诱发取嚏通气急救

  放血法:痧症高热不退,施行放血疗法。在舌下、肘窝、腘窝的青筋及10个手指头,先用高度白酒最好用75%酒精,洗净放血部位,再用植针尖刺破放血。

  常用制剂

  丹药:


  丹药炼制的基本操作与中药方法大致相似,一般侗医不会炼丹术,只有少数侗族名医世家才会炼丹,如榕江县老侗医杨希荣提炼的一种丹药,治疗颈淋巴结核,疗效非常好。
  膏药:
  膏药可根据用药的不同目的进行提炼,如风湿药膏、跌打药膏、疱疮药膏等。药膏的基质是桐油或菜油。配制时,将油置于火上熬至起青烟,再熬至药成暗红色时,离火过滤除去药渣,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加入所需要的药物,搅拌均匀,冷后放入器皿中备用。
  酒药:
  酒药是将配方药物备齐,切片称量后,加入高度白酒,5~7天后,作内服或外用。侗药以酒提取的方法使用比较普遍。用55%白酒浸泡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比较科学,在设备困难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对能溶于水并溶于乙醇的有效成分,都能提取出来。
  粉剂散剂):
  粉剂是将药物先切成饮片,碾成细粉,根据处方将各种药粉配伍制成各种散剂,如疳积粉(散)打刀烟打刀烟多用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八角枫,博落回,雷公藤等药物。其制法是将药物的根茎枝条切片约60cm长,一端置于火中燃烧,待其将呈炭时把未烧的一端置于柴刀背上,烧过的一端向上,茎中流出黄黑色糊状液体,再将其平放于火上收汗(蒸发一部分水分),将糊状物收集于瓶中备用。此类药物多作外用。
  打刀烟:
  打刀烟多用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八角枫,博落回,雷公藤等药物。其制法是将药物的根茎枝条切片约60cm长,一端置于火中燃烧,待其将呈炭时把未烧的一端置于柴刀背上,烧过的一端向上,茎上流出黄黑色糊状液体,再将其平放于火上收汗(蒸发一部分水分),将糊状物收集于瓶中备用。此类药物多作外用。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