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仡佬族医药

2015/9/12 20:16|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234| 评论: 0

摘要: 仡佬族医药  仡佬族是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道真县境内世居民族之一。  先民称仡佬族为"卜"或"百濮",是中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庞大族群,其形成始于殷周,经历了濮 ...
仡佬族医药

  仡佬族是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道真县境内世居民族之一。

  
先民称仡佬族为"卜"或"百濮",是中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辽阔的庞大族群,其形成始于殷周,经历了濮人、傣人、仡佬族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仡佬族分布于贵州省,以道真县人口最多。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河谷与平坝,与其他兄弟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全国共有人口438192人。

  
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仡佬族人掌握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如刮痧、挑痧、扎瓦针、拔火罐、割治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确有较好疗效,有的甚至可收立竿见影之功。

  

  仡佬医药的特色疗法

  刮痧

  
术者备清水(或桐油)一碗、铜钱一枚。先用手蘸少许清水轻轻折打患者裸露之胸背,再用铜钱刮之,至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瘀血(紫红色)为止。多用于中暑、腹痛、腹胀头痛、无汗、全身疼痛等症。

  
拔罐

  
术者先备好光滑平整的竹罐(或陶罐、玻璃罐)一个。用时,术者将点烯的酒精球或纸片投入罐内,不等熄灭,迅速将罐口扣在患者应拔的部位,罐便紧紧吸着局部。对跌打损伤患者,多用瓦针先刺放一点,然后拔罐,能很快消散瘀肿。此外还适应于风寒湿痹、伤风感冒等症。

  
扎瓦针

  
术者选取玻璃碎片,打磨成针,再将竹筷的一头划成叉口,然后把玻璃针嵌入叉口,将针与竹筷紧紧缚扎,即成瓦针。同时,术者用瓦针针刺患者应刺部位,点刺出血。多用于口腔、咽喉部炎性血肿,以及疮疡肿痛、跌打瘀肿等症。

  
剔鱼鳅症

  
令患者裸露胸背,术者用右手弯曲中指的背部骨节有患者胸背部进行剔刮,其皮肤上随即有一条状物隆起,术者便用拇指甲掐物头部。如此反复剔、掐,最后令患者喝一杯搅拌澄清的石灰水即可。多用于水土不和、饮食不调所至之腹痛。

  

  打通杆

  术者选一根,一头用布包缠,按患者中指至肘关节的长度量好作记。同时,将桑根自患者口中放至作记处,迅速取出。常用治老膈食病。

  
穴位敷药 

  
术者在患者痛处选定阿是穴位,用瓦针点刺出血,然后敷以备好的驱风散寒之药丸(药末加水临捏成),胶布固定。多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割治疗疾

  
术者在患者手掌鱼际部位割一小口,挤出一些黄色脂肪颗粒即可。多用治干烧病,即妇女月经不调、手脚发烧、四肢酸软等症。

  
动物退惊 

  
术者用活鸡肛门对准患者肚脐,3-5分钟即可退惊,常用治小儿急惊,简便易得,疗效可靠。

  
仡佬药

  
道真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向四川盆地过度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修。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众多植物生长、动物繁衍的良好环境,药物资源非常丰富。1985-1986年,县组成普查工作队对全县中草药资源进行了普查,查出常用中草药529个品种,隶属154科330。其中低等植物藻类4科4种,苔藓类1科1种,果子植物5科7种,单子叶植物16科47属95种,双子叶植物105科278属407种,矿物2种,动物类药材13种。大宗常用品种蕴藏量115万公斤,初步摸清了全县大宗品种的资源及分布。重点药材有黄连天麻、洛党、五倍子等。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