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胃病家传方 焦树德

2015/9/15 14:51|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21|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树德治疗胃病家传方--三合共四合三合汤【来源】焦树德,《中医杂志》(5)1989年【组成】高良姜、制香附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树德治疗胃病家传方--三合共四合

三合汤【来源】焦树德,《中医杂志》(5)1989年
【组成】高良姜、制香附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温胃散寒、活血通经、理气止痛。
【方解】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温胃散寒、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善治寒凝气滞之胃痛;百合汤(百合、乌药)清泄肺胃郁气、疏散滞气,主治诸气郁胃脘痛;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和胃醒脾,主治日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之胃脘痛,其中良附丸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重者,重用香附。百合汤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丹参饮,3药合用,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不但能活血定痛,又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三方组合,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适应证广。焦氏临床使用40余年,常常收到令人难以思议的良好效果。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症见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耐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可用于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加减】若遇寒病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可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子10克;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炒川楝子各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为9克;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凉物病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克,加炒黄连6克,炒黄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12克,减良姜为5克;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高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若兼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本方加失笑散(蒲黄6~9克,五灵脂9~12克)、名四合汤,其增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对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如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芨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60~10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芨、乌贼骨等。
【疗效】临床使用40余年,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三合汤”与“四合汤”为焦氏祖传秘方。三合汤善治虚实夹杂,气滞血瘀,寒凝所致之顽固性胃脘痛,每多效验。用四合汤以治血瘀胃脘痛,更为贴切,效果颇佳。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