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正颜汤 焦树德

2015/9/15 23:42|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147|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芥9克、防风9克、全蝎6~9克、白殭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炙山甲6克。功能:散风活络,化痰解痉。主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芥9克、防风9克、全蝎6~9克、白殭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炙山甲6克。
功能:散风活络,化痰解痉。
主治:中风病中络证。风邪中于面部络脉,颜面不正,皮肌麻痹口眼歪斜,漱水外漏,唇不能撮,眼闭不合等。适用于西医学的颜面神经麻痹病。在服药的同时,还可将药渣用毛巾包裹,热敷患部。
组方医理:本方以荆芥祛散皮里膜外之风,且兼入血分,防风宣表祛风,兼散头目滞气,供为主药。全蝎入肝祛风,善治口眼歪斜,白殭蚕祛风化痰,其气轻浮,善治面齿咽喉等上部之风痰结滞,白附子风燥痰,引药力上行,善治面部百病,合全蝎、殭蚕为治口眼歪斜名方牵正散,再配白芷芳香上达,入阳明经(其经络走头面部)散风除热,钩藤祛风舒筋,清心凉肝,蜈蚣祛风止痉(中医认为健侧痉急、患侧缓软,故口眼歪斜),以加强药力共为辅药。葛根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解肌开腠,以利风邪外达;红花、桃仁活血散结,以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共为佐药。炙山甲通行经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相合,共成散风活络,化痰解痉,善治颜面不正,口眼歪斜之有效方剂
加减运用:兼偏头痛者可加生石决明20~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川芎6~9克。舌苔黄,口鼻发干,咽部微痛,口渴者,可加生地15克、玄参15克。急躁易怒,胸胁闷痛,脉象弦数者,可加炒黄芩10克、香附10克、生白芍12克。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者,可加全瓜蒌30克、酒军3~6克、枳实10克。
「此方主用于中风病中络证,与西医诊断的颜面神经麻痹相符合。如属脑血管病造成的口眼歪斜、口角流涎之症,即中医学所说的中风病之中经、中腑、中脏诸证中所出现的口眼歪斜,则非单用本方所能治疗,须根据证候需要在辨证论治的方药中适当结合本方一部分药物进行全面治疗,不能单用本方治疗。
验案举隅:孙某某,女,50岁,1981年5月初诊。主诉近来工作忙,家务又累,心中有急火,有时贪凉而受风,突于3天前早晨出现漱口时在口角漏水,经照镜一看,发现右口角下垂,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口眼向左侧歪斜,右侧面部略感皮肤发厚(不仁),较前不灵敏,即速去某大医院诊治,诊断为颜面神经麻痹,嘱做电疗。次日又去针灸治疗,已扎针2天,口眼歪斜不见好转,特来诊治。询其大便较干,二三日一行。小便尚调,口略渴,不引饮,月经已停。舌苔薄微黄,脉象弦细滑略数。四诊合参知为操劳过度,性急而肝热,贪凉爽而受风,致发中风病,幸风邪未深入,仅中于络脉,发为中络证。治拟散风活络,清热熄风。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殭蚕10克,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全蝎9克,蜈蚣2条,红花10克,炙山甲6克,钩藤30克,炒黄芩10克,全瓜蒌30克,菊花10克,水煎服,7剂。另嘱用浓茶水调白芥子粉为稀糊状,摊纱布上(薄薄一层),贴敷患侧(瘫软的一侧),夜晚敷上,早晨去掉。隔一两天用1次。二诊时,面歪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上方改蜈蚣为3条,加皂刺6克,又进7剂,外用药同前。三诊时,面部已基本看不出歪斜,只在大笑时口略向左偏。舌苔已不黄,脉已不数,上方去菊花、瓜蒌,加丹参15克,又服12剂,完全治愈。



《方剂心得十讲》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