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秋病方 陈鼎三

2015/11/21 03:34| 发布者: 民间中医网001| 查看: 88| 评论: 0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 病  疟疾   《内经》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疟疾之候,其状不一,有昼发者,有夜发者,有日发者,有间日发者,有但寒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 病

  疟疾

  内经》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疟疾之候,其状不一,有昼发者,有夜发者,有日发者,有间日发者,有但寒不热者,有但热不寒者,所发之状,各不相同。作者每以小柴胡汤,随疟加减主之,以疟疾不离于少阳也。夫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人身之表,腠理实营卫枢机,人身之里,三焦乃脏腑之总管。然则通行内外,应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为少阳三焦之气。论少阳之体,则为相火之气,根于胆腑;论少阳之用,则为清阳之气,寄在胃中。小柴胡汤,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故随症加减,无不确切。若但寒不热者,宜柴胡桂姜汤;但热不寒者,宜白虎加桂枝汤,久疟不愈者,宜加味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

  疟疾方:

  1.小柴胡汤 治疟疾,呕而不渴者。

  柴胡12克半夏4.5克 黄芩4.5克甘草4.5克 生姜4.5克大枣2枚 人参4.5克

  加减法: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甚则再加知母石膏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小便赤涩短少者,加滑石木通;发三次后者,加常山;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午后发者,加生地黄当归;热多冷少者,加青蒿、葛根;冷多热少者,加桂枝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无汗者,加香薷;发久左胁有痞块者,加鳖甲;汗出多者,加白术

  2。柴胡桂姜汤 治疟疾但寒不热,或寒多微有热者。

  柴胡12克天花粉6克 黄芩7.5克甘草4.5克 牡蛎6克桂枝4.5克 干姜6克

  加减法:大便溏泻者,倍干姜;呕者,加生姜、半夏。

  3.白虎加桂枝汤 治疟疾但热不寒,骨节疼痛,时呕者。

  知母18克炙甘草6克 石膏48克粳米30克 桂枝9克

  水煎,去渣滓,温服

  4.加味六君子汤 治久疟不愈者。

  人参9克茯苓9克 白术9克炙甘草4.5克 橘皮6克半夏6克 生姜9克大枣6克 槟榔6克草果3克 乌梅4枚常山6克

  5.补中益气汤 治饥饱劳役,以致中气不足者。

  人参9克炙甘草6克 白术9克当归6克 橘皮6克黄芪9克 升麻3克大枣2枚 生姜9克柴胡9克

  痢 疾

  按:痢疾,夏日伏邪之为病也,至秋感凉而发。其症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者,良以肝主春生疏泄之权,肺主秋金收敛之冷。痢疾发于秋日肺气主令之时,肝气欲疏而外泄,肺气欲收而内敛,是以欲便不便,而为里急后重。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为之营卫。湿热伏于营卫之间,久而陷入肠胃,灼伤粘膜,所以痢下赤白也。治法调血则脓血自止,调气则后重自除。

  痢疾方:

  1.人参败毒散 治痢初起,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者。

  人参9克羌活6克 独活6克柴胡6克 前胡6克枳壳6竟克 桔梗6克甘草3克 葛根12克茯苓9克 生姜9克

  加减法:腹痛者,加白芍,热甚者,加黄芩、黄连;酒客者,去茯苓,加滑石;初起不欲食者,加陈仓米。

  2.加减柴胡汤 治痢疾兼有寒热往来者。

  柴胡12克黄芩4.5克 葛根9克白芍6克 当归6克枳壳6克 桔梗9克甘草3克

  加减法:大便白色多,小便短少者,加滑石;胀甚者,加槟榔;热甚者,加黄连;肛门下重者,加薤白、人参;红色多者,加桃仁

  3.葛根芩连甘草汤 治痢疾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者。

  葛根24克黄连6克 黄芩6克甘草6克

  4.当归芍药散治痢疾外症退尽,热滞不通,及服大黄后,宜以此汤调之。

  当归15克白芍15克 槟榔6克莱菔子9克 甘草3克厚朴6克

  5.补中益气汤 治久痢。

  人参9克黄芪9克 白术9克炙甘草6克 当归6克橘皮6克 升麻6克柴胡9克 生姜9克大枣2枚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