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kfcc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12526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呼吸念佛(参考资料)

已有 875 次阅读2013/2/22 14:52 |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呼吸念佛(参考资料)

呼吸念佛法(也称随息念佛)和十念记数念佛法都是很好的摄心念佛法。当然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摄心,但是念佛法门也绝不排斥摄心的。修学此二法的一定要对往生有信愿,不要只当成修定的方法,可以多看麦彭仁波切的《净土教言》或者法然上人文钞来坚定往生的信愿。下面我收集的资料都是有关呼吸念佛的,可以参考阅读,大家若有有关呼吸念佛的资料可以回帖补充。
1.<念佛三昧宝王论/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2印光法师关于随息念佛的开示
3徐恒志老人的文章
4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5犟牛居士关于呼吸念佛的精简开示
6无我禅修法之基本功
7初修呼吸念佛法的一点体会
8我遇到的一位念佛老太太



1
<念佛三昧宝王论/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第九
蜜苏王子。一自发心已来。行时步步。心心数法。常念诸佛。今登正觉。生妙乐刹焉。吾谓经行广陌。从步幽林。则不异蜜苏之见。若鸣珂入伏。动佩翰天。肃肃羽仪。骎骎车马。安得不用心于步步之间哉。今则例之。亦不移于前操矣。夫含齿戴发。死生交际。未有无出入息焉。又一息不还。即属后世者。亦诚如所问。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今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子宜勉之。
2
印光法师关于随息念佛的开示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掏珠不过为防懈怠,掏之有碍,则不必掏。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说,决无有误 (复周寿超居士书)
问,随息一法,尊钞颇极提倡,但未说明如何念法。宝王论云,此
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称佛名号,随之于息,仍未详如何念法。惟饬终津
梁云,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学人疑吸
息不念,岂非间断,每每试炼一呼一句,颇觉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
惟有随吸时,念阿弥,随呼时,念陀佛,既不间断,且能清楚,又不吃
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时,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间断。一呼念一句,吸则不念。呼吸俱
念,必伤气。若只念二字,则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则无碍。(答幻修学人问)

(光)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又查文类,圣贤录,皆录此一段。因悟慈云十念,谓籍气束心,当本乎此。而莲宗宝鉴亦载此法。足见古人悬知末世机宜,非此莫入,而预设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发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故述其已私,请益高明。当与不当,明以告我。(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嗔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与谛闲法师书)
3《般若花/徐恒志》节录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愣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
4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我是一个年青教师,种种因缘,遇到并喜欢上了佛法。从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发生了转折。不久前在灵岩山,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师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胜庆幸!"


可是自己业障深重,信愿行不清净,没有力量,彷佛被一层层浓密的乌云遮盖住了,不见光明。虽然念佛、诵经却难得真实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纷纷,恶业不断。又无缘遇到善知识,找不到出路,信心渐渐地随着外境沉浮,但又实不甘心随波逐流,苦闷之心难以言喻。
师批:"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应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时,逐渐加长时间。坐时趺坐,手结弥陀定印,不用念珠,随呼吸念佛,一进一出,念佛一句。静静地用耳根听你佛号从心发出的无声之声,不用出声念,摄牢意根,即能渐渐入定。下座后,还须随时观照,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乌云消散,即觉轻安自在,虽整日勤劳,亦无负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缘在《禅》杂志上拜读了您老的《略论明心见性》,虽一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义,却深信您是当今难遇难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识,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万分。早就想写信给您,唯恐心不真诚,迟迟不敢动笔。今日终于鼓起勇气,恳求您老人家慈悲,为我指出一条明路。
师批:"当斯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须一切放下,事过即不留,宛如水上画图一样,一笔起处,水面毫无痕迹。果能如斯用功,不出三月,定相必定现前,望仁者勉之!暇时广阅各种经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kfcc 2013/2/22 14:56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二节 随息念佛门

第二节 随息念佛门

修习数息念佛到了纯熟之时,已经证入心息相依,名号明了现前。此时因不乐於数的记忆,即应放下数的相续。正放下数之时,也就是进入随息念佛门了。

_ 随息念佛是在依呼吸出入时,绵绵密密地执持名号,使佛号之内音与微细之呼吸,持於一心之中,不分彼此,只是直心而随。修随息念佛时要注意空却身、心、息及佛号之执著,一切不管,心无所住。要即息离息,即佛无佛。同时要遣离对轻安乐觉、微昏、贪著境界等的妄执,要一切不留,无可记忆。如此无心而随,心用也即从粗转细,便於无心之时,泯然一转,凝然入止、身、息及持念相随之心,一齐打失,寂止现前。心念唯缘於这一寂止凝然的境界中,此时随息念佛之功行便已完成,可以转入寂止念佛门中去。

修随息念佛法也是先坐中修,然後在动中锻炼。功行得到进步,应当保护,不要重令转变为粗浮,如果在随息念佛门中,心念因境缘的干扰又变得散动时,应重依数息念佛门而修,渐次再入随息念佛门中去。

从随息念佛门到寂止念佛门的过渡,全靠息相的微细,所以不能使之粗浮,因为息相一粗浮,会连带地把忘知之身又显得粗重,并使持名之心也因之而变得恍动,觉受便也随之从轻安舒坦的状态滑向烦动紧迫的不松弛之中。

修随息念佛法到相当稳定後,即每次均能在修法时进人轻安寂止的状态,方可舍去随息念佛门,直依寂止而修念佛。

原文转帖自[六妙门修证全书]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一节 数息念佛门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六妙门的法法能通的意旨,如将其应用在净土念佛法门上,又是一条微妙的修持之路。念佛有持名、观想、实相的三种修法。以持名念佛配合数、随二门,即是数息念佛门与随息念佛门。如以观想念佛摄於止、观二门,便是寂止念佛门与观想念佛门。又如用实相念佛相融於还、净二门,则是念佛三昧门与实相净土门。

这层层深入的六个法门,可以使净土宗的修行者,在真信切愿,发菩提心的基础上,有法可依,有次第可行,从而转障惑开胜智,从事修至理悟,圆证三昧,成就净业。

第一节 数息念佛门

数息念佛门,是用依呼吸出入来计数,与同时持名念佛的方法来代替念珠计数法。它不同於念珠的费神与不方便,除了睡眠外,随时都可以修持此法,而且一旦到了纯熟时节,修持将成为一种自然的惯性,任其无作相依,使人常处在宁静的念佛之中,道业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就。

初修此法的人,先要从打坐的姿势开始,调和身、息、心。当深、长、细、匀的息相出现後,才开始依息计数,数法明晰後,再加以「阿弥陀佛」的四字洪名。身感粗重者,或紧迫不松舒者,先依吸入之息念「阿弥」二字,呼出时念「陀佛」,念「佛」字时要轻音,计数就在念完「佛」字之後进行。如身感轻浮,精神不振,持力不足又易人昏沈者,宜在呼出时念「阿弥」,吸入时念「陀佛」,念「佛」字要重音,计数也在佛字之後。

修法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先修一种,如感到身心轻快,精神安稳,心境渐趋明净,就是合宜之法,可一直修下去。如感到不适,就应换另一种方法。如果都不行,就是息相未调好,应重新开始注意息相的调和,待到出入绵绵,资神安稳之後,再加入持名念佛。

在坐中修法有了一定的定力後,就可以在平时的动中去修,使平时的心境也如坐中一样,身心安稳,念佛不绝。

在这数息念佛门中,不要著意於呼吸吸人内的凝止处与呼外的散发处,七分的心力佛念上,只有三分觉在似有似无的息相上,因为佛门功行,先要离身执,所以不作息与身结合的凝、闭等功行。待身感消失後,还要转移对息相的执著,使之慢慢淡化,把重点移到持名上。最後要使持名的内音也渐渐转细,成为息念与佛念一体的觉受,此时便感到计数是一负担,不欲再数,乐於安住在平稳的息相与佛名持念上,一直在轻安舒坦之中缓缓而去。

原文转帖自[六妙门修证全书] 
回复 kfcc 2013/2/22 15:00
随息念佛法——摄心既久 息念两忘 身心等虚空 三昧现前

数息念佛门,为六妙法门之一方便法。

数息如与念佛法门结合,即是数息念佛门。

修法如下:

数息进入常规后,在呼出时念“阿弥”,吸入时念“陀佛”;反过亦可。

念佛时的速度,应随顺呼吸,不可与呼吸逆。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

另有说:

念佛的功夫,要时时处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才能得益。

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对有些人来说,也是一个善巧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的速度,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

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就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进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
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

又:随息念佛法

或于气静心平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想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吸气时念南无,呼气时念阿弥陀佛),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纵令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常自密持,摄心既久,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持至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得大受用。
印光法师关于随息念佛的开示  
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掏珠不过为防懈怠,掏之有碍,则不必掏。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说,决无有误 (复周寿超居士书)  
问,随息一法,尊钞颇极提倡,但未说明如何念法。宝王论云,此  
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称佛名号,随之于息,仍未详如何念法。惟饬终津  
梁云,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学人疑吸  
息不念,岂非间断,每每试炼一呼一句,颇觉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  
惟有随吸时,念阿弥,随呼时,念陀佛,既不间断,且能清楚,又不吃  
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时,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间断。一呼念一句,吸则不念。呼吸俱  
念,必伤气。若只念二字,则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则无碍。(答幻修学人问)
与谛闲法师书

光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至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又查《文类》、《圣贤录》,皆录此一段。因悟慈云十念,谓藉气束心,当本乎此。而《莲宗宝鉴》亦载此法。足见古人悬知末世机宜,非此莫入,而预设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发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钝者,恐毕生不能得一念不乱也。故述其己私,请益高明。当与不当,明以告我。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瞋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

初修呼吸念佛法的一点体会   

末学自从听讲了犟牛居士的呼吸念佛法的有关开示之后,对往生净土与念佛成就产生了强烈的信心,通过练习,有了一些体会,写出来供同修参考,并请指正。
    一是体会到呼吸念佛法若真能把握要领,功效奇快。自己平日悠悠忽忽念佛念经多年,从没有真正的精进过,当然也没有真正的法喜充满。而在练习呼吸念佛法数日后,静坐练习时,出现过短时间的“亡手”、“亡身”(感觉到手乃至身体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每当入睡前与醒后第一念就是呼吸念佛,烦恼自然少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法喜,深感此法之妙不可言。末学所在的太原市即有通过修学此法而愈多年顽疾的老居士。由于犟牛居士的极力提倡与成就经验,为净土法门的同修提供了一条捷径,有缘得遇,当深入修习而成就之。犟牛居士讲,呼吸念佛法最大的受用是学会后能在睡眠时亦不忘念佛,对于念佛成片,把握往生有极大助益。
    二是练习中昏沉散乱的对治:呼吸念佛法只是一种念佛的方法,往生极乐当然同时要具足信愿行的基础。末学初习时,往往昏沉散乱交攻。从犟牛居士讲的梅河唐秋玉往生事例得到启发,初学时一呼一吸念一声佛,拨一念珠。平时随身带一串18粒菩提珠,随时随地都可练习。清凉大师曾以十事自励,就有“手不释圆明之珠”一愿;犟牛居士亦说初学之人不用念珠你怎么会随时想起来念佛。久修之人另论。
    三是静中修与动中修问题,末学通过练习,觉得静坐(注意此静坐并非一定得结跏趺坐)中修最易得力。有了基础后,只要把握住要领,即“佛号随顺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于一切威仪中修。当然要因人而异。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初浅体会,欲修习者当仔细研习犟牛居士的有关开示。最后深深顶礼慈悲开示此法的犟牛居士及大力弘扬的无念念居士及一切大善知识!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及应病与药真是不可思议!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statet/msgview-136116-1641.html
我遇到的一位念佛老太太
那时98年的夏季。我第二次发心出家,从中土来到遥远的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寻找我的机遇。天色已晚,兜里只剩下了30多元钱,蒙住持尼师慈悲开缘,不得不在昆阳后山的尼寺普照寺(昆阳镇附近只有尼寺)里暂时住下了。
次日早起在斋堂用罢早餐,卷起袖子帮助几位老太太洗刷餐具、淘米择菜。寺中帮忙的念佛老太太有十几位,其中还有一些是当地的巫师、卦师,大家在一起用我不太听得懂的话边干活边高声谈笑着。
我注意到,在这批老居士中有一位五十多岁,身材单薄瘦小,长着一张枣核型的苦命人特有的脸,扎着一对60年代特有的短辫的老太太,她一直没有参加她们的交谈,也没有刻意地在一旁侧耳倾听,手里总是在不紧不慢地做着各种事情。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一下子就使得她在人群中凸现了出来。
我默默地走过去,给她搭个下手。她温和地看看我,不太黑的眼珠里静静地流出了慈悲的神韵。我此时才发现,她虽然长着一副“人见人欺”的苦命相,瘦弱的双手上有许多裂口,但是精神状态却颇有点“静中有动”的道者风范,一张长着许多雀斑的黄脸上竟然若隐若现地泛着在禅修中已经获得初步法喜的行者特有的风采!
我停下手上的活,真诚地合十赞叹:
“老菩萨好修行啊!”
她有些茫然地看着我,神态显得有些腼腆。不过眼中的神韵依然如故。
“请问老菩萨平时如何用功的?”
“阿弥陀佛,我念佛。”
“您是怎么念佛的?”
她有些害羞地笑笑,把一个小凳递给我,然后明显地放慢了干活的速度。
我们就这样一问一答,在一块坐了许久。
从谈话中我了解到:她是镇上乡镇企业的一位退休工人,过去家里很苦,好不容易把几个孩子都拉扯大了。信佛的时间并不很长,老伴人虽然不信佛,但是人很厚道,心疼她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晚年该歇歇,享享清福了,于是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也不用她在家伺候。这样的话,她就可以没有多少后顾之忧地住到寺院里来帮忙了。由于她文化不高,关于修行的事情只能听几位尼师和居士的。叫她念佛她就念佛,教她以慈悲心待人她就以慈悲心待人,平时觉得自己修行不好,挺惭愧的,所以时间抓得很紧,不愿意参加“没有意思”的闲谈。
一年多以前,寺里新剃度了一个不到20岁的小沙弥,剃度后不久就到杭州去念佛学院了。老居士与这个小沙弥缘分挺深(大概对他的生活挺照顾的),所以小沙弥一到杭州就给她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信中提到,他的老师在上课时说过:念佛最好随着呼吸来念。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动静都是如此,不让每一次呼吸空过。人只要活着就一定有呼吸,这样佛号就一直不会断了。
也许说者无意,而听者却上了心!从此以后这位老居士竟然虔诚地按照这个说法念起佛来了。到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念了大半年。据她自己说,心里不再着急了,也不再生气了,平时干重活(如背米、背煤气罐上山)一点也不累,佛号还能不断。越念越想念,别人也很难打得上闲岔了。除了睡着了,醒着的时候都在念佛。“心里好舒服啊!根本不觉得累!年轻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 老病再也没犯过。”她平静而真诚地说。“师傅都(指寺院里住的尼师们)说:菩萨教人要干好事,不要有坏心思,有了坏心思干什么干都不好,赶快得忏悔,不然会造业的。”
我默默地合掌,真诚地随喜这位诚实而忠厚的老居士。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statet/msgview-136116-1658.html

犟牛居士:下面谈谈呼吸念佛的方法。

现在有的同修已掌握了呼吸念佛方法,怕往下修出危险。可能是我上次讲的不好,责任在我。有的同修说这是“学禅定念佛方法”,我在此强调一下,不是禅定念佛方法,写的明明白白,叫“净坐念佛方法”。

“净”,是清净的净,不是肃静的静。这个方法也是吉林同修供养的。我第二次来吉林,在一个大礼堂结缘,讲完之后就觉得道场有一股至诚心的摄受力,护法和佛的加持力,当时就觉得身上跟来时不一样。会后去一位居士家,惠明师兄和那家人谈话,在谈话中,我坐在沙发上出现了一个新境界,睡着了……睡没睡着呢?又没睡着。但外面的境界不太清楚了,佛号在心中念,这个境界没有用第六识来念佛,心里自然念。他们喊不醒我,把同修和师兄吓得够呛,连拉带喊地总算醒过来了。这境界怎么来的?是在座同修供养的。回去以后也出现过几次,心中一片空白,但佛号没停,到后来念没念佛,自己也不觉得了。日久天长,顺其自然,总结出这个方法。现在很多同修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七识念佛问题,这样,临终昏沉时,第六识不起作用,第七识起作用,也能佛号不断往生极乐。

有一天,我老伴拿了一本小薄册子给我念了几句,念到“呼吸即摩诃”时,我说再念一遍,我问她这是谁写的?她说四川大善知识,人称“大菩萨”的刘洙源,这个人是站着走的。后来她又在虚云老和尚开示中,也找到这个方法,可见这个法门是可靠的,是正确的。我将呼吸念佛方法总结几句话:

抵腭闭目坐端身:身体不要动,姿势不限。

气出气入调本心:随着正常的一呼一吸,加入“阿弥—陀佛”。以此来调自己的心性,你认为怎么念好就怎么念,一呼一吸念一字或四字都行,法无定法,慢点、快点都无妨。为什么呢?当走的时候,六识“意”不起作用了,起执着作用的第七识就起作用了,只不过是快慢不同而已。要是把第七识调动起来,与呼吸相应,那就是佛号不断了。所有这些都不要强求,怎么出气怎么吸气就根据你自己的习惯。如果你气管不好,喘气很费劲,“阿弥”半天才“陀佛”也没关系,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如法去修,怎么都对。你看怎么念得劲,你就怎么念,要自己去摸索。

这个呼吸念佛的方法,不是念两天就得到了,要经常练习。切记要在身体静止状态下练习,如睡觉前、醒了后、打坐都可以,一呼一吸念一声佛。练三至六个月佛号就能成片。佛号成片,初入念佛三昧,往生就有把握了。

我用呼吸念佛法,已经二年多了,我就靠这个将来往生。把第七识训练成熟了,当你有病昏沉的时候,只要有呼吸,佛号就不停,这就是往生的保证书。再往下境界无关紧要,因为那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修的。根性比我们好的人可修下面这个法门。

专闻自心突突跳,随声默念一梵音:这就是返闻闻自性的境界。呼吸念佛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这个境界,这时要随着心脏的跳动念“阿弥—陀佛”……千万不可用意念求此境界,到一定境界自然出现,决不要用执着心去求,要顺其自然。不出更好,是一样的。这时心脏“咚咚”响,比呼吸念佛加快了频率。一般情况听不到自己的心声振动,它不是一般振动,像大机器振动脑海,这个境界出现,才能转。一般就用呼吸念佛方法,保证往生。

凝神内观清净地,耳根闭塞勿分神:这个境界就更高了,此时要转到返闻闻自性,要内观自己的真如本性,观自己的真心,耳根不要太敏锐了,要钝化耳根。这几句话对我们大多数同修来讲不该用,这是给极少部分人讲的。

外音入耳犹幻境:就是如梦如幻的境界。

动静由它不去分:先把动的声音亡掉,然后再把静的声音也亡掉。先亡动再亡静,这叫入流亡所。入什么流?入圣境流,另一境界流。

导入声尘闻自性:将外面的声音、六尘转到闻自己的本性,就是始觉与本觉,让它归一、合一。让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澹薄了,合成一个觉悟。觉是本性,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要合到这里来。
久习空寂大千心:久久地练习这个法门,焉有不识本源之理。这句话不是指后面这个说的,是对前面这个呼吸念佛法门说的。呼吸念佛方法习久了,心空寂无始无终,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全是你自性之心的显现,非是外面给予你的。这时不但六道找不到你,十法界也找不到你了,你是证入一真法界了。

我再强调:修呼吸念佛方法,也是“久习空寂大千心”。不要贪着出新的境界,千万,千万!修不好可容易生差错啊!呼吸念佛法掌握了,会应用了,那就好了。要把这种方法传给其他还没有掌握这种方法的同修,佛法没有私啊,没有我啊!我们同修既闻大乘佛法,都得上极乐世界呀,别的事是小,这事是大。不急之务不要去贪呀,争呀!一年之内佛号连成片了,又能随缘发菩提心,肯定往生!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补上上次那个小小的不足。

…… ……
我遵照印光大师「死守一句佛号」和净空法师他老人家让我们「一心念佛、老实念佛」的教诲,我这一句佛号整整念了七年,不看任何经典,不参加任何法会呀、拜忏啊、放焰口啊等等,就是提起佛号,念念相继,整整念了七年。我收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最低起码身体的一身病全念没了。在从中我体会到,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简捷愈有效」。再简捷也简捷不过「阿弥陀佛」了吧?所以有效。我们世间人讲话「灵验啊,真是灵验啊」!  

我们好多同修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说也叫修净土法门,但净心念佛没做到,相继不断也没做到。初一念,十五念,早晚课念,平时不念;醒时念,睡时不念……甚至还提了许多的清规戒律,什么洗衣服不能念,切菜不能念,切肉不能念,上厕所不能念……哎呀这个不能念太多了。这怎么叫相继呢?相继是不断啊,做任何事情都要念。这就叫「佛号不间断,清净平等就是佛」。  

  我们不要用分别心念佛。佛在《华严经》讲的非常清楚,「至心一处,无事不做」。这句话在我们净土法门最好做,「至心一处」就是老念佛,在念佛当中任何事情都不要影响,都要去做,这就对了。所以念佛,只要是念佛,没有净也没有秽呀,都要念,以达到佛号在二、六时中不间断。我们既闻到这个殊胜无比的念佛成佛之法,就必须要使佛号真的不间断,真的相继。  

为了使同修真正达到二、六时中不间断,而能成为净念相继,就必须要学会呼吸念佛。呼吸念佛方法,倓虚法师、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还有慧明老和尚,在他们的遗着和开示中都提倡此方法。他不叫呼吸念佛方法,叫出息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为了使同修达到一心不乱,奠定往生的资粮,真正达到净念相继,真正做到识自心、见自性、脱轮回、证法身,下面我讲一下呼吸念佛的方法。  
  
为了使同修便于记忆和修行,对呼吸念佛方法可以总结出六句话,哪六句话呢?  

息虑专一持佛名。胡思乱想啊,都把它排除,单把佛号提起来。这叫息虑专一持佛名。  

气出气入一佛声。什么叫呼吸念佛?呼吸念佛同修一定要记住,它是「佛号一定要融于呼吸当中」。现在好多同修找我,什么原因呢?他们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呼吸念佛方法,感到胸口闷、头晕,心脏跳动,甚至小腹有憋气的感觉和膨胀的感觉。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就是使呼吸随着佛号了。  

真正的呼吸念佛方法是不改变呼吸的频率(佛号随着呼吸),在正常的呼吸情况下,用第六识的意识把佛号融于呼吸的规律当中。这么:「阿弥(呼)—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或者是这样也可以: 「阿弥(吸)—陀佛(呼)」、「阿弥(吸)—陀佛(呼)」……也可以。还可以四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呼一吸四个字也可以。还可以一个字一念也可以:「阿(吸)—弥(呼)—陀(吸)—佛(呼)」……这样也可以。  

但一定要记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你运用当中认为哪一方面比较好,适合你就可以了,不要强求一致。当然我现在运用的是两个字,我已经念七年了:「阿弥(呼)—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我是这样念。当然了,我不需要用第六识了,因为什么呢?七年了,已经把第七识——末那识,培养成了。一喘气就是佛号,不需要我再想「我要念佛了……」没有这个意识了。  

第三句,专闻自心突突跳。这一句话是给那些极个别人说的。  

  有的人学习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了一两个月以后,感到心脏突然有这么一天,就是跳动得非常非常激烈。当然这是指的什么呢?不是躺卧时会出现的,这是在静止状态下,就是打坐的时候。当然我们说的打坐,不能说总得单盘哪、双盘哪,或者怎么样地盘哪,我们不追求这个。我们是练习呼吸念佛方法,能盘就盘,不能盘就老老实实坐那就可以了。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容易出现这个境界。什么境界呢?当然这是极少数人,不出现更好,出现也不要害怕。这个心脏跳动得非常非常强烈,「匡当匡当、匡当匡当、匡当匡当……」——震脑海!这时候怎么办呢?马上转。怎么转?转什么呢?因为你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了,已经是不能在呼吸念佛了。那怎么办呢?就随着它的跳动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般多长时间呢?三到五天就可消失了。如果长期这样,那就要赶快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心脏有没有什么毛病。三到五天消失以后恢复平静,还是用呼吸念佛方法。当然这是极少数人出现的。  

  随声默念一梵音。就是(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时)随着心脏的跳动声念佛号。  

外音入耳犹幻梦。在你打坐的时候,或者是你睡觉前、醒了后,给个手印——念佛,用呼吸念佛方法。外边的声音传过来以后,不要特意地去捕捉,这个声音是哪传过来的呀?是木头声啊?还是铁器声啊?还是音乐声啊?这些都不要去特意地捕捉。听没听到?听到。听到也就完了,就像做梦一样。不捕捉,它对我们呼吸念佛方法根本不起作用,不会干扰。如果你捕捉,精神头来了,就把呼吸念佛方法忘了。就像做梦一样,犹如幻梦。  

久习空寂大千心。你真要是念上一年半载以后,你也就不知道「我」,也不搞「人我」相、也不搞分别,你的心量就大了,就真可谓是「尽虚空、遍法界」呀。  

但需要提一点注意事项,就是我们在修习呼吸念佛方法时,一般的情况是在静止状态下。就是不动了,身体没有活计干了,也不走动了、也不做家务了,躺在床上睡觉前、醒了后,或者坐在椅子上、沙发上,都可以。就这样不需要动了,这种情况下练最好练。但是极个别的,现在我所知道的有三位老居士,他们在行住坐卧一切活动当中都不能影响他的呼吸念佛。但这样根性的人,我不如,我也做不到。因为什么呢?身体一活动以后,这个微弱的思维就干扰呼吸念佛方法,所以说不好修,但极个别的根性好的人也可以做到。

我们就是在静止状态下,要排除妄念,但最主要的就是,佛号不要影响正常的呼吸,自然呼吸的频律不要改变。因为什么是佛法呢?顺其自然是佛法,恢复本原是佛法。如果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频律,那就不是佛法。所以不要改变呼吸的频律,就在正常的呼吸当中加上两个字、加上一个字都可以。这就叫做法无定法,佛法没有定法。如何修行呢?就看我们同修的根性如何。所以说对外境的干扰,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念佛,和外境没有关系,还是要在你自己内心里找原因。正像一首古诗中的这几句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可见得「境缘无好坏,得失在自心,只要心如如,觉性化六尘」。所以这个方法不要加任何的意念,我们修行的是净心。有的同修就对呼吸念佛方法理解偏了,有的同修讲要「气入丹田……」,还什么「再通过会阴到达百会……」我们那样就变成气功了。我们是修行啊,我们不是气功,这样全理解错了。这样一加意念,有见闻觉知就是凡夫啊!就不是佛法了。佛法绝对是清净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身体不好,心净体亦净,老实念佛,身体就好了。  

但是我再顺便说一点,我们有的同修愿意打坐,经常打坐,这个方法学会了以后,就是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呢?可以先亡四肢,后亡身体。我们正常打坐,自己通过呼吸念佛方法以后,这个佛号把一切妄念都伏住了,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四肢没了,身体没了……忽忽悠悠,忽忽悠悠也不知道哪去了……  

当然像这个境界不出现更好,出现以后也不要怕,出现以后也不要欢喜。有好多同修听到我讲这个就到处找我,问我呀:「我这呼吸念佛好几年了也没出现,这是可能的吗?」我告诉同修,我们佛门没有什么可能不可能,可能里头有不可能,不可能还有可能,可能不可能是一不是二。说你没达到,你没达到不见得别人就没达到,不能以你为轴心去想这些问题。没达到更好,你好好念要真是把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了不更好吗?出现这个情况同修不要恐惧,一刹那以后又醒过来了,毫无影响,不要有恐惧心理。一恐惧——「哎呀!我怎么身体没了?我这四肢哪去了……」在今后恐怕再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很不容易了。  

这个境界一定会达到,一定能达到,只要你老实念,就会达到。但它也不是什么特了不得的修行,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啥呢?妄念没了嘛——你这个色身本来就是一个妄念的大本营嘛。刚开始的时候,真正掌握了以后会把四肢先亡掉,以后亡身体,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了,这个不要恐怖,慢慢还回来。  

但是你呼吸念佛方法修的如何,可以做检验。「我这个呼吸念佛方法到底是不是呼吸念佛方法?我睡梦中念不念佛呀……」怎么检验呢?第一个是无梦;第二饭量减少,睡眠减少,体力增强,有使不完的力量。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时间去做梦了,你把做梦的时间全念佛了,你哪来的梦啊?一天天睡觉的时候我们要给个手印(双手合十),这样啊(双手合十放于枕边腮侧)。我看纯印老人家她这一生就是这样,这么样躺着(右侧身)就是这样(手印放于右侧枕边),或者这样(左侧身躺着手印放于左侧枕边)都可以。如果是仰卧,当然老人家没有仰卧过呀,我好仰卧,也给它个手印,给个弥陀印就可以了(结印后自然放于小腹部)。这样就是提醒念佛,日久天长你一给印,马上就进入到深绵呼吸的念佛状态下……一喘气、一入气都是佛号,你哪有妄念呢?没有妄念你怎么能有梦呢?饭量减少了绝不是病态,精神非常饱满就可以了,这是心净的反应。许多的出家师父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吃两餐的……好多居士打八斋戒,也能这样做。这都是正常现象。  

这个方法需要修多长时间呢?三个月、五个月、半年。这还不是大便宜的事情吗?你不用这个方法,你念佛念得再好,你一睡觉就把佛号丢了,丢了就不能相继了,不相继了就是断线了。古人不总结了嘛:「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相离,合则成串。」你老是分哪,分就是把这些个珠子穿来穿去、穿来穿去的你又把它们分开,一分开这些珠子又散落了,你怎么能成片呢?所以说我们先不达到成片,最低起码你也得先达到不断哪。那你不用呼吸念佛方法,睡觉就把佛号忘了,不就断了吗?
所以说呼吸念佛方法同修要会了以后,必然能使第七识随着你的呼吸声,将「阿弥陀佛」搬入你的大圆镜智——阿赖耶识里。这就是「能念之心、所念之佛」都没有「我」。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以后,我们随着呼吸的频率一出一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佛号储存在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中。这样一是佛号可以伏住妄念,二是佛号在行、住、坐、卧、醒、睡,二六时中不间断。因为连睡觉的一呼一吸都是佛号,所以当命终的时候,可随此「阿弥陀佛」的念头往生极乐世界。  

几年前,在梅河有一位唐秋玉老居士,她呼吸念佛方法已经会了一年多,突然得了大面积脑出血,到医院抢救,医院说没有抢救价值了,说不能抢救了。因为整个脑袋里大面积都出血了,抢救不了,最后就剩一口气。这个时候我赶到了,她的老伴很好,是个念佛人。他说,「这佛算白念了,我们老两口都念二十来年了,呼吸念佛方法也会了,这回看来是不行了,人事不知啊不能念佛了。」我到那一看,发现她的左手在?气儿的时候,也就是在很不规律地喘气的时候,她这个左手老是随着呼吸这么一动一动……我见到非常高兴,我说她能往生,「她现在还在念佛!她用呼吸念佛的方法,已经将第七识培养成了!」他们不相信,不相信我就把她自己平时用的那个念珠给她放到手里,结果?一口气儿,她这个手就会捻一个念珠,就随着呼吸不自觉地捻一个念珠。一?气儿就「叭啦」上来一个念珠,再?一口气儿,「叭啦」又上来一个念珠……结果走得非常非常殊胜。她们那一共是四层楼,她家在二楼,她这一断气,一咽这口气以后,整个这栋楼从下往上楼道放香……身体非常柔软,面相比她生前还要年轻十几岁呀,这个嘴唇就像谁给化妆了似的,非常非常好,走得非常好。可见得呼吸念佛方法,确确实实对我们往生是有很大的好处。唐秋玉老居士这一走度了好多的人啊。  

所以说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只要佛号不间断,又有往生的大愿,日常还能够随缘做善,一定会往生,一定能往生!这样佛力和自力二力相应,怎么能不万人修万人去呢?只要契理契机地修行,当生都会成就。  

我再举个例子,前几年吉林省通榆县香海寺,那个时候香海寺还是一片荒漠,它是全国八大困难区之一,八百里的盐碱地。这个寺院在几十年前被破坏了,片瓦无存,除了有几棵古黄榆树,就是四个人搂抱不过来的榆树。但是这些榆树是古化石,它开花。除了这几棵大树以外,什么什么都没有,一片盐碱地。有一位师父要发心要修这个寺院,要重建,在奠基的时候,我和十几位同修到香海寺去参加奠基典礼。在我们一起去的同修当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居士,她叫邹桂英。在火车上她说她学会了呼吸念佛方法已经一年多了,把心脏病、高血压都念好了,还说她的六、七个孩子没有一个信佛的。「我现在已经会呼吸念佛方法了,佛号基本成片了,按理说应该能够往生,但是我将来要往生决不在家里走,在家里没有把握……」因为儿女是她的恶缘,是冤家呀。  

我们参加完奠基仪式以后第三天,由香海寺回到开通县。我们是坐汽车回到的县城,在开通县的县城吃午饭的时候,她还乐呵呵地抢了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我们一会儿可以给同修看一看,这是她在往生前一个小时照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照她的时候,她的身上都是红光。在返回往车站走的路上,邹桂英老居士走得非常慢,好像有心事。我让她快点走,说火车来的时间很紧了。她说啥呢?「唉,我真不愿意回家呀,要在这往生多好啊!你们这些人还都在我身旁,还能送我一程。」我说:「你快走吧,别胡思乱想了,这个美事儿哪能都让你贪上啊。」就这样,我们谁也没在意。  

但是在检完票,离车到还有十来分钟的时候,因为这时是三九天,通榆县非常冷,它是一片荒漠,都是盐碱地。我们几个人就躲在候车室的墙角避风,她看见我在那,她从站台上就乐呵呵地奔我走来了。我想可能是老居士也冷了,上我这来避避风也好,结果走到我的面前,她突然就跪下了,乐呵呵地就下跪。我说这车眼瞅就到了,在站台上你下什么跪呀?我这用手一搀扶她,结果这个口水就从她嘴角下来了,当时脑袋就低下了。

                                                                                                               ------犟牛居士

般若花/徐恒志》节录  

念佛功夫本来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抖擞精神,念兹在兹,假使悠悠忽忽,实难得念佛的实益。为了使念力容易纯熟,在坐中调息念佛,实是一个善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时,心中跟随自己鼻端的呼吸,来默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可在吸时念"阿弥,"呼时念"陀佛";或呼时念"阿弥",吸时念"陀佛"。念时的快慢,可随呼吸的长短,总以不急不缓,听其自然为宜。这样在坐中万缘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就随之而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持久练习,心相愈来愈静,气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号仍绵绵密密,不散乱,不昏沉,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愣严经》也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样的静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现前,同时,因调息之故,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轻健。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我是一个年青教师,种种因缘,遇到并喜欢上了佛法。从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发生了转折。不久前在灵岩山,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师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胜庆幸!"  


可是自己业障深重,信愿行不清净,没有力量,彷佛被一层层浓密的乌云遮盖住了,不见光明。虽然念佛、诵经却难得真实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纷纷,恶业不断。又无缘遇到善知识,找不到出路,信心渐渐地随着外境沉浮,但又实不甘心随波逐流,苦闷之心难以言喻。  
师批:"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应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时,逐渐加长时间。坐时趺坐,手结弥陀定印,不用念珠,随呼吸念佛,一进一出,念佛一句。静静地用耳根听你佛号从心发出的无声之声,不用出声念,摄牢意根,即能渐渐入定。下座后,还须随时观照,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乌云消散,即觉轻安自在,虽整日勤劳,亦无负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缘在《禅》杂志上拜读了您老的《略论明心见性》,虽一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义,却深信您是当今难遇难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识,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万分。早就想写信给您,唯恐心不真诚,迟迟不敢动笔。今日终于鼓起勇气,恳求您老人家慈悲,为我指出一条明路。  
师批:"当斯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须一切放下,事过即不留,宛如水上画图一样,一笔起处,水面毫无痕迹。果能如斯用功,不出三月,定相必定现前,望仁者勉之!暇时广阅各种经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2 16:09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