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禁忌歌
【摘要】 从中医“形”“神”来浅谈中医对针灸禁忌如:禁针穴歌,禁灸穴歌,忌人神,血忌歌,避太一法,逐日人神歌,九宫尻神歌,太乙神人歌,太乙歌,太乙九宫图,九部人神禁忌歌等以及《素问.刺禁论》,《灵枢.阴阳系日月》,《灵枢.岁露》,《灵枢.九针》,《灵枢.五禁》等对针灸禁忌的认识。
【关键词】 针灸禁忌;禁针穴歌;禁灸穴歌;太乙
针灸禁忌是针灸大夫应该引以重视,而恰恰是最被人们所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其实针灸的禁忌早在《内经》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如《素问.刺禁论》,《灵枢.阴阳系日月》,《灵枢.岁露》,《灵枢.九针》,《灵枢.五禁》等等。后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逐渐完善。如宋代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明代徐凤《针灸大全》、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杨珣《针灸集书》、高武《针灸聚英》、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针灸禁忌。它们主要包括有:禁针穴歌,禁灸穴歌,忌人神,血忌歌,避太一法,逐日人神歌,九宫尻神歌,太乙神人歌,太乙歌,太乙九宫图,九部人神禁忌歌等。如此多的针灸禁忌歌大多都提到“神”,“太乙”于是很多人都与之等同为封建迷信,是中医的糟粕而不去研究,笔者在临床上碰到有的患者针刺禁刺穴如:针三阳络后出现全身乏力;针刺膻中出现轻微咳喘。笔者认为虽然现在针灸临床上古籍记载的禁针灸穴位、禁针时间从现在的解剖位置、认识层次——“形”来看有一部分没有危险,但是从中医另一个更重要的角度——“神”来看,却是应该引起我们针灸大夫所重视的。
1 “形”“神”观看针灸禁忌
北京大学博士李复东《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中指出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对经络的认识是有形形体之外的即《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言节者,神气治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而对这个形而上的“神”的重要性不断强调,《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指出“神”是客在皮肉筋骨这个“门”上的,故行针刺时“无针左右”因为“神在秋毫”,以免伤“神”。所以对于针灸禁忌歌来说,除了一部分穴位如“肩井”、“风府”等和一些部位如《素问.刺禁论》“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掖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月耑)肠内陷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确属针刺易出现意外,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顾虑到“神”,所以《素问.刺禁论》“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中指出“人神”生于左,藏于右,部于表,治于里,故针刺时应“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2 从“太乙”看针灸禁忌歌
针灸禁忌歌中与“太乙”有关的有避太一法,逐日人神歌,九宫尻神歌,太乙神人歌,太乙歌等禁忌歌。首先,来看“太乙”。太乙即太一,在《灵枢.阴阳系日月》,《灵枢.岁露》,《灵枢.九针》,《灵枢.五禁》,《灵枢.九宫八风》里面反复提到,那何为“太一”?有人认为是星宿,如洪氏《楚辞补注》援五臣“太一,星名,天之尊神”复引证《汉书.郊杞志》,《天文志》,《淮南子》,《天文大象赋》诸书,定其为星宿。但笔者的观点是:
3 禁针穴歌
禁针穴歌中记载的穴位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针刺容易出现意外,如肩井、冲阳、承泣等,一部分则为妇科针刺意外,如合谷、三阴交、石门等,在余下的穴位中有大部分是因为:《针灸穴名解》“凡属治疗神识之穴位,灵感最敏,成败亦因之最速,凡刺此等穴位,均须审慎从事”针刺易伤“神”故禁针,以下来重点解释。如灵台,高式国《针灸穴名解》“
4 禁灸穴歌
禁灸穴歌中大多是为防艾火伤正故禁之,如风府,高式国《针灸穴名解》“……以病理言之,则风邪内传之门户也,……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铜人》禁灸”。漏谷高式国《针灸穴名解》“《医宗金鉴》谓‘在夹骨隙中。’故喻之为谷,有以胫骨有漏血孔,与本穴相通,故名之为漏谷……《铜人》禁灸,盖防其由漏血孔传热及髓也……古人于此等细秘处,早已见到。”
综上所述,针灸禁忌应该是先人在重“形”更重“神”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对指导我们继承中医学这个宝库大有裨益。所以,古人所言皆有深意,尤其是经典,都应该耐心的细细研读。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14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