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中医

相关文章

孙曼之对黄师著作的札记,评价中肯。

黄元御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阐释,可谓是字字珠玑,精义入神,现仅举《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太阳寒水》一段来欣赏之: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 ...

中医理论 2011/6/12 18:49 david92003

再看《火神派的是是非非》

引杏林版主《火神派的是是非非》语: 火神派的缺点在于:过度偏重寒热而略于虚实。治病多直取而少迂回。直取效捷,但其害有二: 1、囫囵吞枣:比如食竹笋得先层层削皮,吃花生则先去壳,但火神派不屑于削皮去 ...

中医理论 2011/6/11 14:37 david92003

人体一团气

仔细想来,中医原本很简单,为何传来传去变的如此晦涩?如肾阴虚,肾阳虚,是不是有个叫肾的东西,它里面盛的有阴有阳,阴多了应该补阳,阳多了应该补阴? 天地一气,一气运转,春夏秋冬,木火土金水,名称不同,原 ...

中医学习 2011/6/11 14:30 david92003

我对中医“成长之路”的得失感悟

作者:纪云西 笔者于1998年自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临证用中医,2002年考中医硕士继续学中医,至今3年的中医博士生涯即将结束。回想起来,深感在漫长而艰辛的中医道路上,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感想颇多。    ...

中医学习 2011/6/11 14:19 david92003

中西结合认识衰老 

 中西医角度不同,对衰老的认识也不同,由于认识的不同,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战略就有了很大的区别。  西医认为人的生命由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开始,分裂多少代以后,进入生命的旺盛生长期,又分裂多少代以后,就进入了 ...

中医养生 2011/6/11 14:07 david92003

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三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中医能否解释?

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三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 特别是第一条,不知大家是不是都经历过??? 不知道从中医的角度能否解释一下    (这我就经历过...)   一.楼上传来弹珠的声音……      这是个前一阵在 ...

中医临床 2011/6/10 21:35 david92003

瘟疫全球化的思考:高度警惕!!!

瘟疫全球化的思考:高度警惕!!! 作者:无名氏 前些天,在这发了个帖子,提醒大家小心瘟疫。其实发这个帖子的想法,在春节时就有,一直在想,要不要发这个帖子。也是有顾虑的。近日,墨西哥的猪流感真的来了, ...

中医畅谈 2011/6/10 21:29 david92003

五年网诊路回顾

先来几句俗语吧:“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良药难医疑人者,佛法只渡有缘人。” 2006年前,我一直是在写手群交流文学创作。在一个故事创作学习群,有个哈尔滨的网友与我 ...

中医畅谈 2011/6/9 21:41 david92003

民间中医之怪象

作者:范维乾 常见民间中医“生意兴隆通四海”,医生在病人之“海”中挥汗如雨,然而,此医只是学徒出身,并无显赫学历,甚至屡次考试达标而“名落孙山”,拿不出相关证书。 观其处方,柴胡羌活荆防半夏之 ...

中医畅谈 2011/6/9 20:50 david92003

有计划整理并公布 先师大德、廖公厚泽之《伤寒论》讲学录音。以弘先师遗训。

廖厚泽先生,真明医也。先生有愿,欲为中医脉传做贡献,其心之大,首推办学。义举传统汉学中医,避免误入“存药废医”之岐途乃至荒废学业。先生一生,为挽救中华传统医学而尽心尽力,惜先生早逝,念昔日先生教诲之恩 ...

中医书籍 2011/6/9 20:47 david92003

《再说阴阳》

《再说阴阳》 说到阴阳,人们往往感到晦涩难懂、神秘莫测,许多人甚至将它与封建迷信联系起来。其实,阴阳学说是一门“独立而公共”的学问,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术流派的一个组成部分。所 ...

中医理论 2011/6/9 16:06 david92003

大承气汤重剂治重症

大承气汤攻下重剂 救热存阴逐邪泻实    1980年治一冯姓老者,年约六十岁,腹痛不大便已五日。察舌紫苔黄燥,脉滑有力,腹部胀硬拒按,老者甚为恐惧,为处以大承气汤加蒌仁甘草,以其年高再加党参,嘱服一剂,后 ...

中医临床 2011/6/9 15:30 david92003

移花接木骗“老外”--北京同仁堂“假冒伪劣”问题的调查

许多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时喜欢“看中医”,如参观问诊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追踪采访发现,位于北京昌平的一家同仁堂旅游药店,采用欺骗手段将来源不明的中药标高价卖给外国游客, ...

中医畅谈 2011/6/8 18:34 david92003

体会中医!覆杯而愈。哈哈!咳嗽

体会中医!覆杯而愈。哈哈! 首先谢谢杏园老师的所有文章及方子,好好学习。 咳嗽一个月了,用了许多方法, (1)咳嗽、黃痰,自己找经方:麻杏石甘汤,好一点,不彻底。 (2)桂枝厚朴杏子汤 (3)又不见好,对 ...

中医临床 2011/6/8 05:07 david92003

现行很多三壮灸法为错误,请悉知

见下: 首壮燃至一半知热时,医者即用手指迅速压灭或捏起;第二壮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压灭或捏起;第三壮燃至将尽知痛时即压灭或捏起。 此为很多大师级的推荐方法,但我个人敢大胆说是错误的,在我们农村 ...

针灸推拿 2011/6/8 05:03 david92003

中医的根本性问题的探讨

看了网友“易道”的帖子:中医最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在于 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的遗失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74018page=1extra=#pid550807 有感而发,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申明本人有感而胡乱 ...

中医理论 2011/6/7 18:24 david92003

轉貼﹕脉诊研究进展——脉象的检测

脉诊研究进展——脉象的检测   脉象的客观检测和脉图分析作为医学科学开拓的新项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从脉象的检测、脉图和脉图的生理意义三个方面作概要介绍。   脉象的检测   传统脉诊是医者动用各种指法,体察脉象的大小、强弱、快慢及脉势的滑涩、软硬等特征,以测知整体 ...

脉法精微 2006/5/27 04:20 BLOB55166

反思中医 ---- 谁是中医真正的掘墓人(转)

反思中医 ---- 谁是中医真正的掘墓人???????? 一.中医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一)中医学的课程体系,没有突出中医特色 现在中医学的课程体系,仍旧是仿照西医学的教学模式设立的,基础理论课与临床理 论课的脱节现象与重复现象共存;几经波折而勉强维持下来的中西医课时6:4的比例, 出现了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不能 ...

中医讨论 2006/5/26 23:03 张流秀

失眠,耳鸣,记忆力差,头昏,肾虚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男 生辰:(公元)1977年11月2日23时 籍贯:湖南 婚否:未婚 职业:失业 身高:170厘米 体重:52公斤 腰围:尺寸 肤色:黄黑 主要症状: 失眠,耳鸣,记忆力差,头昏,思维迟缓,头脑麻木,理解力差 发病经过: 初中开始染上手淫陋习,十余年,导致头昏,头沉,理 ...

行者精舍 2006/5/26 20:10 kickoff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