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中医

相关文章

朱丹溪谈女色

朱丹溪谈女色 朱丹溪是如何看待女色的,嗯,女同志们先不要急,因为时代的原因,他老人家那时候比较重视男同志,所以视角的确是偏了点,现代的女同志可以反过来看,把下面论述中的男女对调。   首先朱丹溪认为人这一生中,物质基础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生长下去,活了七八百岁还活着呢,没有可能,他认为人 ...

医师交流 2009/7/5 16:39 bygzpf

北京拨款1000万支持研发用中医治疗甲型流感

北京拨款1000万支持研发用中医治疗甲型流感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04:37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北京市政府近日已拨款1000万元,支持临床和实验室同时开展完全用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科研进程。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处处长屠志涛昨日介绍,目前,北京已有30多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 ...

医师交流 2009/7/5 16:24 bygzpf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 今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被确定为我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项目中中医诊法的代表性传承人,该校于11月8日对周仲瑛教授在中医诊法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了专题研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郭立中教授作为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多年来跟师周仲瑛教 ...

医师交流 2009/7/5 09:40 bygzpf

中医,其实非常精密

按:一个初学者与一位中医的一段谈话,内容主要涉及:拜师原因,六味地黄汤的用量,中医用药时的精密计算等三个方面。 我既为其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中医中如此精密的计算而自豪,中医不能定量一直被人诟病。谁知是后人不善于学习应用而已,经典中都有嘛。中医精妙,稍安勿躁,漫漫体会。AA 20:37:3 ...

黄帝内经 2009/7/5 05:16 无动于中

医学新悟:中医实在易

我最近悟出了一点中医的东西,还不成熟,虽然很不成熟,大家先看着 其实也是内经上的东西,只是之前一直没想明白 以前呢,我师父和很多道门的老师,总是说,他们都是看了内经就会治病了 我想,我看了内经,怎么不像人家看内经呢 做毕业论文的后期,被一句话点拨了,突然有所觉察 《内经》云:阴味出下窍; ...

黄帝内经 2009/7/5 04:04 阅素灵

熟诵珍方传祖学 编排宝笈惠生民

刘君立借住过10多年的秀水湖53号,其屋顶是木制的 刘君立整理编写的著述《小儿科家传秘录》,右上角“刘君立印”字样的印章仍清晰可见。 秀水湖53号如今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墙头爬满的青苔诉说着往事的沧桑和久远。 藏在几栋小楼房中间的刘君立的祖屋,现在经重新装修后租给他姓人家住。 ...

民间秘法 2009/7/5 01:52 梁知行

追怀先父陈伯坛

陈坤华口述 袁衍翠整理 读过伤寒论 陈伯坛的处方,左上角是代替签名的符号 麻痘炙言 先父陈伯坛(1863-1938年),字英畦,广东新会县外海乡人,是近代岭南著名的伤寒派医学家,列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医之一。父亲去世已四十多年了,但他的医学成就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一 一 ...

民间秘法 2009/7/4 21:47 梁知行

(转载)“民间中医拾珍”系列丛书即将出版发行

2009年,岐黄中医论坛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达成合作关系。岐黄中医论坛策划出版的“岐黄薪传”系列丛书更名为“民间中医拾珍”系列丛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2009年下半年正式出版发行。 岐黄中医论坛版主郭永来先生(网名杏林集叶)的《杏林集叶》将是“民间中医拾珍”系列丛书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之前岐黄中医论坛印刷 ...

医师交流 2009/7/4 19:44 李大威

中医专家:姚明肾气不足 应填精益髓强肾壮骨

来源:http://www.qihuang99.com/html/2/22/22798/1.htm 姚明的去与留,是否就此与NBA,是否与所有姚蜜说BYEBYE,当然,是否让姚黑们终于开心笑,现在,全在于他的脚了。还记得当年刘翔拖着一条“残”腿,一瘸一瘸地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离开赛场,那条腿就这样在全国人民的心里,狠狠地踹了一脚。现在,大家好不容易才 ...

医师交流 2009/7/4 04:18 李大威

首届“国医大师”名单

首届“国医大师”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玉川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绵之       北京中医药大学 方和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邓铁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朱良春       南通市中医院 任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苏荣扎布(蒙古族)  ...

医家荟萃 2009/7/4 01:19 玩家天下

《台湾中医之厄:制度与偏见挤压下的传统》

内容简介 民国以来,西学东渐,卫生行政皆操西医之手,兼有崇洋求新心理作祟,且有门户之见,此为中西医未能合作发展以服务人群之最大因素。 廿多年来,发现中国医药学为中华文化中最宝贵者,对人民之保健贡献至大。而民国以来竞被崇洋派学者之政治迫害已几近消灭边缘,诚为全人类之一大损失也。 作者简介 ...

中医资料 2009/7/3 22:20 梁知行

道医学:一种欺世盗名的“伪医学”

道医学:一种欺世盗名的“伪医学”   作者:王世保   据《中国中医药报》6月29日报道,我国第一部高等医药院校道医学试用教材《道医讲义》首发式近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该书的出版比较完整地再现了道医学的全貌,标志着道医学体系、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学术价值,突破了以往单一学科研究医学的局限,是医学院 ...

中医讨论 2009/7/3 21:00 净面尊者

《名医用药佳话》出版发行

此书刘朝圣,毛武塬 编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唯一完整保存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部要素的民族医学。由《神农本草经》为源头形成的中药文化,薪传千载,闻名遐迩。既是祖国医学遗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民族文 ...

中医资料 2009/7/3 18:48 梁知行

千年灵药多被雪藏 中药开发急需“量身打造”标准

红网湘潭7月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周华平)骨刺散、癌痛灵、龙山胃乐胶囊……在三湘农民健康行中,记者每到一个中医院,每采访一个名中医,都会发现一批“灵丹妙药”,便宜,疗效神奇,但仅限在本医院作为试剂使用,只有当地的人知道和应用。无数个千年灵药,却无法按西医的方法进行药理、毒理以及临床实验,取得药品生产批 ...

中医讨论 2009/7/3 18:41 梁知行

中医院20年没有招到一个本科生

(跟随“三湘农民健康行”所到的一些基层医院,医生工作环境大多简陋。) (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木质的病床,吊针的液瓶就挂在木床的架子上……) (这是一家乡村卫生室的诊台,虽然大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还有中医专兼职人员,但县、乡、村中医人才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 (医院设施简陋,几 ...

中医讨论 2009/7/3 18:39 梁知行

教授建议中医考试分四六级 背100条方子算四级

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 理论根据:中医是靠背诵堆出来的,一个方子对应一个诊疗手段。 建议方式:背得过多少(如100条)方子就算过四级,能背更多的(如200条)方子就算过六级。 昨(3)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自北京领奖归来。此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评选了首届“国医大师”,全国有30 ...

中医讨论 2009/7/3 18:33 梁知行

中医如何发展?

郭生白老先生的说白听了几期,中医之道! 大家觉得那? 搞的神神鬼鬼的,玄之又玄,神之又神,似乎不妥!

伤寒杂病 2009/7/3 17:49 dylbn

核心期刊发表吉林省中医院的病案

…… 男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职位:西医、中医、道医三泰斗。 …… 主诉:少腹不知啥感觉。 现病史:招待餐毕,众采稚阴之后,南湖边小解,不小心迷住了湖里的13cm长筷子粗细黑色生灵,少腹不知啥感觉33小时2分25秒03。 …… 家族史:祖坟冒青烟。 …… 理化检查结果:湿罗音待查、高血压、颈椎间盘突出 ...

中医讨论 2009/7/3 17:18 yszyzy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人参花的功效?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1:52 编辑 家里住了一位堪布。有人给堪布供养了一些人参花。我不知道当不给堪布服用。网上虽然查到了一些人参花的功效,但基本上都是从西医的角度来研究的。按照他们的说法,人参花的功效远远大于人参。我很困惑,如果人参花这么好,以前的中医经典为什么不广泛宣说它的功效? 坏人 ...

本草求真 2009/7/3 07:53 白熊熊

看看我做的竹圈盐灸

竹圈盐灸是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几位中医经过几代人积累,在隔盐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方法。它继承了隔盐灸的优点,同时又把隔盐灸从单一的神阙灸发展到更多、更大部位,操作更为简单。竹圈盐灸治疗范围广,可在整个腹部或背部及整个关节处施灸,且灸治时间长,透热持续均匀,可自行移动竹圈作自助式治疗。因周围有竹圈 ...

针灸拔罐 2009/7/3 07:24 lixiaorong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