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中医

相关文章

全身正确拉筋、舒展身体每个部位,让你更年轻!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所谓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每天早上起床,请早起十分钟,用十分钟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舒展自己的身体,整天您都会无比受用哦   同时,在工作的间隙中,您也同样能操作,不是很方便的健康方法吗?   试了才知道,想知道其效果吗?唯一能做的,是请您按照下图 ...

1 2015/7/6 17:13 陈学忠

这个秘密,被医学界封锁了70年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展开,学习手诊啦!加油!已经快失传了,赶紧收藏起来!   《几乎失传的手诊,建议收藏》   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

1 2015/7/6 17:11 陈学忠

出汗过多会伤“心”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夏天对于一些人来说也越发煎熬,不知常常汗如雨下的小伙伴有没有这些感受:精神涣散、疲劳乏力、心悸气短等情况。虽说夏季流汗可以祛湿,而且排汗也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你平日里稍有运动,甚至不运动就会大汗淋漓的话,千万要留意心脏以及心血管的健康状 ...

1 2015/7/6 15:42 陈学忠

中医“内养正气、外慎邪气”的秘诀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导读人对于自然并不是无能为力,身体的疾病往往是可以很好地预防,传统中医认为只要五脏元真(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指人的周身内外气血流畅),则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即能有和谐健康。因些四季养生保健的最根本的宗旨在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

1 2015/7/6 15:04 陈学忠

一病一穴,穴准病愈!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 ...

1 2015/7/6 14:13 陈学忠

气不足则生寒 气有余则生火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中医常将体质分为寒热,经常口干口苦、嗓子疼、大便干的人,多属于偏热体质;经常手脚冰凉、怕冷、大便稀溏的人,多为偏寒体质。寒热本是物理现象,中医将温度概念借用来说明体质,是因为中医学有“气”的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处于不同状态,外部就会表现为寒或热,具 ...

1 2015/7/6 13:42 陈学忠

养生决定您的寿命!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如果让你小病一星期, 你会发现金钱不重要, 家人和身体最重要; 如果让你大病一个月, 你会发现金钱特重要, 身体和家人特特特重要; 如果让你大病半年, 估计你愿意放弃眼下一切的金钱和名利 去换回你认为重要的东西。 遗憾的是, 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

1 2015/7/6 13:37 陈学忠

人体五脏六腑的作用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中医核心理论是关于五脏六腑的。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医就把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 肝为“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 ...

1 2015/7/6 12:44 陈学忠

学会中医五行,指导饮食养生!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中医将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制化关系称为“五行”。认为人体内部任何一个脏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制化关系,因而可以通过调理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制化的平衡,在体内营造出“风调雨顺”的环境,来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形 ...

1 2015/7/6 07:48 陈学忠

一个女人没了子宫会怎样?你绝对想像不到!

分享智慧 传递美好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女性在切除子宫后,没了子宫不仅仅是在生理方面,即使是心理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如以下几种影响: 79.6%的女性“丧失性欲” 79.6%的女性陷入“深度疲劳” 79.1%的女性易发生“个性改变” 78.2%的女性“丧失活力” 72.1%的女性“丧失短期记忆” 70.0%的女性“丧失社交 ...

1 2015/7/6 05:25 陈学忠

孟庆云:关于孙中山先生的那些中医事儿

中医书友会第64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孟庆云⊙ 编辑/闫立彬 ⊙ 校对/居业 导读:“救民疾苦”与“博施济众”是孙中山先生生前为两位中医学家的题辞。作为出身于西医的伟人,为医学家典醇遣言,不仅展现了他对医学济世的企望和本人“上医医国”的壮志,也映照出他对中西两种医学不存成见,唯善是尊、唯真是 ...

1 2015/7/6 04:04 中医书友会

郁证的五行论治

中医书友会第64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孙培林 ⊙ 编辑/王超 导读:其实,我们身边患抑郁症的人不在少数,本文从分别从五脏是如何致郁的角度,谈了病机、方药和针灸治法,小编读完再次深切地感受到,“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原则。 郁证的五行论治 郁证,又称为抑郁症,忧郁症,是在日常实践 ...

1 2015/7/6 03:59 中医书友会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点滴

中医书友会第64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邢炳荣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炳程 导读:作者以“行军散”外用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0余例,均收到满意的疗效,并附有一案例。有机会小编也来试一下~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点滴 自1981年以来,用对症中药内服,辅以“行军散”外用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0余例 ...

1 2015/7/6 03:54 中医书友会

一位日本教授的中医情结

中医书友会第64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昝三军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居业   导读:一位日本教授在经历了3个礼拜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从只能或坐或卧变得能缓缓下地,可以慢慢地行走了。壮哉!我大中医!文末那句话写得好“一位外国友人尚且对另外一个国度的医学体系如此崇拜信服,面对积淀了5000多年文 ...

1 2015/7/6 03:53 中医书友会

妊娠脉是可以掌握的技术

中医书友会第383期(第639期回顾)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黎崇裕 ⊙ 编辑/王超 ⊙ 校对/党卫阁 导读:“妊娠脉”,它在《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中,都有过论述,古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呢?是否真的很神奇吗?“诊脉断孕”法简单总结一下,妊娠三月前,脉滑,肝大于肺者有娠,以血归肝养胎故也;尺小于寸者有娠 ...

1 2015/7/6 03:25 中医书友会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中医书友会第6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段光周 ⊙ 编辑/邓楹君 ⊙ 校对/党卫阁 导读:脉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浩瀚的中医文献,蕴藏了十分丰富的脉学内容。据初步统计,脉学专著有220余种之多,其余医籍亦多涉及脉学。但迄今为止,脉学领域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本文就“独取寸口”的理由,寸口脉 ...

1 2015/7/6 02:58 中医书友会

朱进忠诊脉心得:数脉非仅主热(学医需有圆融之思维)

中医书友会第187期(第639期回顾)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朱进忠 ⊙ 编辑/王超 ⊙ 校对/党卫阁   导读:今天的文章立论脉诊,脉症合参,以纠正脉学中容易偏颇的绝对化观点。《论语》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学者亦应引以为戒。朱老此文理案详尽,值得反复琢磨,余韵颇为悠长。      ...

1 2015/7/6 02:55 中医书友会

看看古人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中医书友会第647期 作者/王济宪 ⊙ 编辑/闫立彬 ⊙ 校对/陈启雄 等 导读:“存仁心,通儒道,精脉理,识病原,知运气,明经络,识药性,会炮制,莫妒忌,勿重利”,这是对医生的要求;“择名医,肯服药,宜早治,绝空房,戒恼怒,息妄想,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勿惜费”,这是对病人的 ...

1 2015/7/6 01:47 中医书友会

突破观念,中医学子就业走向多元

  中医书友会第64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丁洋 ⊙ 编辑/王超   导读:又是一年毕业季,中医因为其成才的特殊性,就业成了很多同学的苦恼。我想中国中医药报的这篇报道,会给亲爱的同学们开拓思路,只要目标坚定,途径可以很多条,同学们加油哈!   随着观念转变,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在悄然 ...

1 2015/7/6 00:13 中医书友会

路志正:升降散运用一得

中医书友会第64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路志正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   导读:本文是国医大师路志正路老关于升降散的见解与应用。对于急性温热病,路老将升降散易为汤剂,药引方面也有一些取舍,同样收到较好的效果。(回复“升降散”获取本专题三篇文章。)    升降散运用一得 升降散见于清 ...

1 2015/7/6 00:08 中医书友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