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中医

相关文章

烟台老中医退休中医生不愿接班 乡村中医出现人才断层

水母网4月8日讯 (记者 高伟 通讯员倪铁英)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我市在中医适宜技术普及率和应用率有所提高的同时,乡镇仍面临着中医人员流失、短缺、断层的困境。乡村中医人才普遍缺乏、青黄不接,成为我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瓶颈之一。 “虽然大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有负责乡村医生中医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的专兼 ...

中医讨论 2007/10/14 04:01 梁知行

一篇很好的文章!

致安希孟 作者:梁乃库 安希孟教授,你是一个哲学教授,我没有你那么高的文化和哲学理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民间中医爱好者,信仰的是至高无上的佛教,我本人又是一个热爱我的本职工作的公安干警,但我讲的是良心!行善积德!普渡众生! 我看到你的文章后,我为你深感到可悲,你是否是真正的中国人,你把祖 ...

中医讨论 2007/10/14 03:59 梁知行

请给民间传统医学一条生路 ----符天生

请给民间传统医学一条生路 文/ 符天生 (转) 来自:http://www.52chem.cn 我叫符天生,今年58岁,是四川省合江县的一个民间老中医。我用我家祖辈相传的中草药注性按摩疗法,以十分低廉的收费,35年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和城市贫困居民治疗疾病。我的医疗技术和医德医风在老百姓当中有口皆碑,被称为“神 ...

中医讨论 2007/10/14 03:54 梁知行

民间医林奇人——记民间老中医唐步祺

何赐彬文    1992年夏日的一天,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穿云破雾,飞行在北京——法兰克福的航线上。机上坐着一位古稀老人。老人名叫唐步祺,四川成都的一位民间中医。他这次出国,是被德国友好人士邀请去讲学。一个民间中医出国讲学,有的人可能不胜惊讶:民间中医还能讲学?讲“身份”,他确实不高,几十年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3:33 梁知行

老中医执业像爬大山

全国人大代表关则文认为,现行中医药评价体系卡住中医人才瓶颈 本报特派记者 李宜航 崔朝阳 尹安学 严丽 梅余姝 目前,全国名老中医不过几百名,有成就、有造诣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不过几千名。 这是中医人才缺乏的一个缩影。 透过这个缩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政研室主任关则文找到了“卡住中医脖子 ...

中医讨论 2007/10/14 03:30 梁知行

中医处方流失的得与失

今年5月1日,卫生部门出台的 《处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能再书写天书处方,也不能写商品名,不能用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这些要求对规范医疗机构、满足群众知情权很有帮助。但不少医院却担忧:新办法会加速处方流失,尤其是凝聚了医生大量心血的中医处方。据说,一个中医学生跟着实习老师 “抄方”,也能抄成百万 ...

中医讨论 2007/10/14 03:11 梁知行

宝贝珍藏半世纪 七旬老人欲捐明代医书

据三湘都市报8月20日报道 近一年来,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花桥村72岁的杨炳乾一直很担心,在他去世后,自己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宝贝”可能会失传。今天上午,记者见到了杨大爷珍藏多年的“宝贝”:一本页面发黄,用活字排版、手工印刷而成的外科医书。杨大爷托记者捎话,希望能将这本他师傅留给他的明代外科医书捐出来或者申请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3:06 梁知行

沧桑百年开元堂

因为有人依稀记得开元堂曾经在周家巷一带,于是寻找便从周家巷开始。 曾经繁华的周家码头在水运衰落后,现已略显清静。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提着垃圾从楼道里缓步出来,得知记者在打听开元堂,老人家的手指向周家巷口对面:“在那后面吧!” 然而,记者找到的却是一家同名的幼儿园。茫茫人海中,到哪里才能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3:03 梁知行

大家相信吗?----民间杀人无血的“点打术”传奇!

作者:江南樵夫 (一) 答应过一个朋友,要给他介绍一种民间传奇--江西丰城的“点血术”,俗称“五把钳”的功夫。 请各位新伪稍安勿燥,砍柴的不过给大家提供一个流传千年至今仍然神秘存在于赣中丰城地区民间的有关人体操控的技术。砍柴的并不对其是否科学加以评论,只作为资料介绍给大家参考,大家姑且以传奇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2:50 梁知行

湖北老中医欲撰药谱与世人分享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熊峤 报道:中国民间有个传统:祖传秘方只传自家后人。昨日,家住王家里社区的王忠发医生却决定将自己32年辛苦收集的1700多种秘方整理成药谱,无偿捐献给国家。   王忠发医生今年68岁,家族世代行医。9岁时,王忠发有幸拜湖北著名的蛇医杨晓山老人为师。从医32年来,王忠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2:40 梁知行

如是我闻--读中医书杂记(2)

如是我闻-----读中医书杂记(2) 一.卢祥之先生的 精选: 我在上期摘录了张刚先生的 ,本期继续摘录一些药方与同道共享. 1. 慢性气管炎: 甲. 小青龙汤加味: 麻黄6 五味子6 桂枝6 白芍10 姜半夏10 细辛3 干姜3 炙甘草6 紫苑10 生石膏15 丹参15 瓜蒌10 胆南星9 桃仁10 水煎 ...

初学教室 2007/10/14 02:15 yeqin

人的本体研究----喜塔拉

人类本体研究假想 关于人类本体的研究一瞥 人类的本体其实就是神,不过现在看不出来而已,如果说人类能够想像并且创造出某些东西,那完全没有必要去承认他的天才,而应该是本能。 本来人类对事物有着直观的印象的,事物其实和人一起诞生在这个荒凉的地球上,研究一下,想一想,原来人就是神的本身了。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1:21 梁知行

实习见闻----喜塔拉

上医院还是拜师傅——我身边隐藏在民间的高手 其实有时候,想要找到一个高手,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呢,要是自己的身边就有高手在的话,且一定是亲眼看到了他的一举一动,那么则可以称呼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了。 假期的时候放假无聊,于是跟两个师傅学习,大师傅呢,算是巫,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1:08 梁知行

吴医的突围

作者:顾 俊 曾有人说,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弃儿。那么,西医西药,俨然就是这个科学昌明时代的宠儿了。它们看似二元对立,却也和光同尘。西医治不了的,不妨试试中医。越是行到水穷处,临时抱佛脚的时候,这个平时不承指望的“弃儿”,越能突显出惊人的异禀来。寻个老郎中,觅张古偏方,几帖草头药下去,死马还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0:37 梁知行

道.医.武

作者:心随流水远 鲁迅曾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有类似的看法。其实以前很难理解:中国自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千年都是儒家思想占据正统。何以又会有道家是中国之根本?近些时日有点点体会。以前就听过,外用儒术,内用玄黄。统治的外衣都是儒家,真正的手段却是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0:25 梁知行

脑外伤求助

先生好! 我爸爸干活时被挖掘机撞了头部,在医院动了手术清除了瘀血,现在恢复挺好的。请教一下先生从中医的角度讲后期调养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饮食、避风等等。还有是不是一定不能沾酒?谢谢!

小春养生室 2007/10/13 19:23 wangguiyan

原创:用中医思维认识肿瘤,用六经辨证诊治肿瘤

西医对于肿瘤的诊断依赖于西医的肿瘤病理,依赖于肿瘤的西医病理学改变。由于西医学疾病理论的特点,对于肿瘤的认识已经到了基因水平,而由于中医学疾病理 论的特点,对于肿瘤的认识不可能达到与西医学同等的水平,因为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各自具有完全不同的疾病理论。西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可以 作为中医的 ...

理法方论 2007/10/13 18:59 gl0101

美国没有“专家门诊”

去年定居到美国阿肯色州的姨妈,左眼眶里原本长有一点胬(nǔ音努。中医指眼球结膜增生而突起的肉状物――编辑注)肉,几十年了,并没有对视力造成什么影响,也没把它当回事。然而到了异国他乡后,不知怎么的,这胬肉似乎日渐长大,并严重影响了视力,表姐决定带老人家去一家眼科医院,施行切除手术。   到了眼科医院 ...

医药看台 2007/10/13 08:45 梁知行

按摩两年 瘫痪中医站起来

本报讯(记者高振燕)两年多来,每天早上吃完饭,家住棉五社区70岁的老太太刘敬芬,总会急匆匆到不远处的水利厅宿舍“上班”。老太太早已经退休,那她上的什么班儿?面对一些居民的疑惑,棉五社区居委会主任宋庆尊解开了谜团:刘敬芬去给那儿73岁的偏瘫老爷子董曙银做康复治疗。   刘敬芬和董曙银非亲非故,但她用按摩 ...

民间秘法 2007/10/13 08:37 梁知行

览中医是世界遗产____说二句

中华民族的医药学是中国之瑰宝,郭先生说中医药不应自身封秘,应向世界公开,自古至今历代皇朝都向社会公众公开,历代刊载不少医学名著和经典名著之解释之作,那有秘之可言.中国之国医药是古代文人用当时最为简要地记述医学理论,所以说:国人学习都很是艰难,何况是外国人了,当然天台无意子和他的恩师将自己所学得医学技艺不外传. ...

医患杂谈 2007/10/13 04:32 杏林壹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