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中医

相关文章

介绍民间一种新的中医形式让大家开开眼!

这种中医的创始人姓张,为了区别现代中医,张先生把他创立的这种中医叫“新中医”。张先生说,假如他想让这种新中医的技术推广了,当今全世界80%以上医院得关门倒闭或重组。 为什么说是新的中医呢?张先生说:方法还是旧的,主要是靠针灸和中药,只是观念和内涵是新的。 我大概作一下介绍。 张先生说,病人可以选择医 ...

贴子回收 2007/8/21 05:54 永远的暧阳

气胸,请行者给予帮助!

首先将我的情况介绍如下: 性别:男 生辰:(公元)1982年08月5日 籍贯:山东 婚否:未婚 职业:IT行业 身高:196厘米(太高了)(染色体异常的原因) 体重:72公斤 腰围:非常瘦 肤色:偏黄色, 主要症状: 现右胸部不适,不太敢活动,有点像岔气的感觉.好象有气体在右侧肋骨下乱窜! 病史及发病经过: ...

行者精舍 2007/8/21 03:20 求经之人

深圳市拟出台新规 中医不得药店“坐堂”

深圳市食品药品技术监督局拟出台《深圳市药品零售企业管理办法》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记者获悉,自昨日起,该办法向各药品零售企业征求意见。   该《办法》(征求意见稿) 规定在销售药品时,药品零售企业应开具标明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等内容的销售凭证供顾客保留。   在药店设置方面,药品 ...

中医讨论 2007/8/21 02:41 梁知行

经方故事

整理者:秋千妈(网名),转自黄煌经方沙龙网“经方故事”一栏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 为了应付女儿的发烧,在网上寻求良方时,无意中结识了中医民间网,利用中医民间网介绍的简单方法在家治好了小女的发烧,从此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自学中医的路程。 在还没有学习到皮毛的时候,就开始跟同事和家人 ...

理法方论 2007/8/21 00:29 7224162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视频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讲解视频 http://www.nztj.com/bbs/forumdisplay.php?fid=189

资源发布 2007/8/20 21:29 能子先生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对于很多中医人来讲似乎理论是可有可无,只要有方就行。实际上正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促使中医学越来越走向没落,这是数十年来中医一直在走下坡的内部原因。而原有的中医理论又是联邦制散在分布,使历代以来纷争不断,一直难有定论。后学也 ...

理法方论 2007/8/20 18:03 一源

<<中医火神派探讨>>之张存悌先生请进!

< 之张存悌先生请进! 近日拜读先生大作,感觉先生对火神派的特点总结得十分到位!我已将此书整理成文字版,想发在网上让众多爱中医的网友阅读,特在此征求先生同意. 祝好! ...

理法方论 2007/8/20 12:41 杏林箫客

北京发现清朝御医手稿 记录光绪慈禧病历

手稿记录健身方 收藏者“压箱底”20余年 “清宫秘方”在人们口头上传颂多年,然而真正的清宫秘方到底是什么样却没几个人清楚。记者昨天获悉,著名文物艺术品经纪人唐克强展示了一批清宫最后两代(光绪、宣统)太医院掌印御医任锡庚的部分手抄文稿,其中还包括一本秘方集成。据了解,这些手稿是唐先生受一位多年致力于 ...

医药看台 2007/8/19 21:08 梁知行

系统论对中医学的局限性

系统论对中医学的局限性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现代方法论有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及新新三论(分形论、超循环论和混沌论)等。 由于这些方法论过于单一,更多的只适合于一些学科应用或部分学科的相互联系。终因并非本土文化所产生, ...

理法方论 2007/8/19 20:10 一源

请问肺淤是怎么回事?

有一老中医说我是肺淤,可我是肩膀疼啊,他说是这个引起的,我肩膀痛了20多年了!小时候好像是肺不太好,老是流鼻涕!但也没有别的症状。还有是血寒(泣),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得的,这个痛是和肺淤有关吗?不懂!请教!!! ...

病情辨析 2007/8/19 17:54 wuxing9999

大腿内侧疼

患者真实姓名或姓名笔划数(选填): 4 6 5 (按新华字典笔划数即可,姓名有几个字即按顺序分别写几个字的笔划数,复姓请说明) 性别: 女 年龄: 23 居住地(省份):河南 职业: 身高: cm 体重: 公斤 中医或西医病名: ...

康康象数养生室 2007/8/19 16:38 xxapl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真理不能穷尽,中医即有作为”

  对人类的身体和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每一种医学都可以依循自己的道路,推进这种认识。   撰稿 汪伟   49岁的张建明有着惊人的谈兴。在他生活和名声最著的上海,他自称是中国最富有的中医,并不惮以此作为医术实效的证明;同时又表白说,自己日复一日忙于看病,既无业余爱好,也没有更多的物质欲望,所求无非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41 梁知行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中医的命运与国学相同

国学班给有钱的老板开班,让他们没事来听《易经》,我称之为一种文化桑拿,跟没事了去蒸蒸桑拿浴是一样的。   撰稿 汪伟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新著《再造“病人”》一书,被史学界誉为新的体例创造。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杨念群用400多页的篇幅,讨论了中国近代以来医疗行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40 梁知行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中医学生:徘徊在中西医之间

我希望中医能作为一种医学模式而存在,未来不会成为历史学的一个小分支。然而,路在哪里呢?   撰稿 于芳   人人都说学医是件辛苦的事,学中医更不易。大一时老师就说,60%的时间安排中医课程,40%的时间学习西医。这话一听就觉得不合理,然而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无穷无尽的疑问和矛盾,然而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39 梁知行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毛泽东与中医的命运

将价格低廉的中医药纳入治疗,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广泛覆盖、低水平的医疗保健制度建立。   撰稿 汪伟   “赤脚医生”这个词1968年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随之流行。其本义是指中国农村中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公社社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他们一面参加集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38 梁知行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100年:知识精英与中医

中医的危机加重,不只是因为西医专业人员掌握医政,也在于100年来,中医渐渐失去了不少知识精英的信任。   撰稿 汪伟   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孙中山曾是一名医生,1925年他被确诊患有晚期肝癌的时候,有人希望他接受中医治疗,孙中山即说了这样一番话:   “一只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37 梁知行

《新民周刊》系列报道:直面中医之患在两难抉择间

19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希望以现代科学的原则和精神统一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认为这是中国实现现代转型的前提。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多少由此肇端。中西医冲突即是其中一例。   1928年中国统一,西医借重行政力量,试图废止中医;1949-1979年间,新的医疗政策改写了中西医力量的对比,及至1980年代,医疗改革又重新塑造了中 ...

中医讨论 2007/8/19 08:34 梁知行

现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关于《再造“病人”》

作者:李志毓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杨念群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蒙昧也人生!霎时间浮光掠影。晓凉颢露凝,初日熹微已如病。”    “诗人病了———却怪他窗外天色/怎的这般阴沉!”    “我吐血的病,三年来时好时坏,但 ...

中医资料 2007/8/19 08:29 梁知行

中医为什么势微?

我们先且不说方舟子之流以现在西医对人体的认识水平奉为绝对的科学,来批判中医不科学,是如何的科学霸权。     也不用说所谓的“反伪斗士”何祚麻院士没有任何凭证下就说陈晓旭是被中医害死的,是如何的恶意中伤.          我个人来说从来不怀疑:西医无论如何发展,中医的某些层面西医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众多 ...

中医讨论 2007/8/16 17:32 qscs

资料上传方法及要求(上传必看)以及上传资料登记帖

一、关于资料上传 首先感谢大家支持民间中医,能分享你的资料。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大家共享自己资料的园地,希望大家支持并珍惜这个园地,只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的论坛才会长盛不衰。下面介绍资料上传方法和要求(大家重点看6楼上传要求): (一)、上传地址: 地址:yixinblog.org 帐 ...

资源发布 2006/9/29 06:58 水神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