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脈阳浮阴弱作何解? 文中不断出现的 下利 是单指大便吗?
学习内经、伤寒,古文里面的生僻字,特别是易经里,不知道大家怎么解决? 有没有专门针对经典的字典?
老婆读书学的是中医,并且在乡村卫生站作了几年药僮。婚后受她影响闲暇也看些医书。老婆搬出她以前的教科书让我看,断断续续看了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汤头歌诀、温病条辩···。又在书店买了一系列名家验方 ...
为什么太阳篇中的一些常见症状如背项强痛、发热、汗出、呕逆等,周围的很多人感冒时好象多数并没有经历这些症状,直接就是喉咙发炎、咳嗽然后才是发烧。是不是现代人太阳经原来具备的防护功能已经被消炎药或去火药给 ...
古代医学著作中剂量的单位 比如 一升 一钱 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是多少呢? 伤寒论里的方子 有好多是“加水XX升,煮取XX升” 那么要煮多久呢?
《伤寒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书中解释,发热恶寒是外邪侵袭人体,正气抗争,故见发热,《素问》说“阳胜则身热”,所以发热多为阳病。反之,无热多为阴病。 ...
第一课 20071102-大千老师介绍气道中医 由紫蔓菁整理 所有的五脏六腑的后缀都用气来结束,比如心气、肺气、肾气、小肠气、肝胆之气、三焦之气。唐宋以前还不断的把气字附之于书,而明清之后对气字的记录显然 ...
最近本人听了王正龙老师讲的内经伤寒论,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跑了几家书店,想买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但大部分都是古文,就算有注解也大多不通俗,不太看得懂.故请教:1)不懂古文的人如何学中医?应买什么版本的黄帝内经和伤 ...
趁此机会,我想顺便谈谈如何学习《伤寒论》的问题。 学习《伤寒沦》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 ...
这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今就个人观点陈述如下;O 1、初期 初涉中医,基础要牢,笑者归纳为“3要”“2忌”% 一、要爱,首先对中医感兴趣。可从一些医林秩事,名医传记,中医历史入手,培养性情。认识到作为国粹的中 ...
1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1两=15.625克 1升=液体200毫升 1合=20毫升 1圭=0.5克 1龠=10毫升 1撮=2克 1方寸匕=2.74克 鑫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 ...
太阳病中有邪伤卫的伤风,有邪伤营的伤寒, 请问,为何伤卫则有汗,而伤营则无汗呢?
内经是纲领? 伤寒论是临床法宝 对于我这样的中医爱好者,应该先学习哪个? 我目前不从事医学工作..
伤寒论里的“胸满”是不是指“胸闷”?
医方是古人在逐渐了解中药性味功能的基础上,发现数味中药的组合有协同功能而将其组合而成,医方或称为病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都有医方的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在此之前的医药成就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也为中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 ...
中医名言集锦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 ...
看了论坛中关于学习中医的几个精华帖子,感觉有讨论的余地,今不揣浅陋,也来发表一下看法!谬误之处,尚希高明指正! 一.读经典 1.关于<伤寒论杂病论> 刘渡舟先生作为伤寒大家,提倡熟背<伤寒论>.刘老是从<伤寒来苏集>入手的!另外,刘老推荐的有<伤寒贯珠集> <伤寒类方> 岳美中也推荐 ...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争论和说法就是: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垃圾,而民间的中医都是精英。这种帖子言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就开始思考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来说说,中医大学培养出来的。医学本科一般是五年,五年中都学了些什么呢?现在的状况我是不知道了,四大经典的课程是不是真的取消了。但是各大学的伤 ...
儿科滴速的粗略算法 儿科的正常滴速是3-5ml/kg.h,但一般人都喜欢以多少秒一滴来判断滴速是否过快,特别是紧张的家长更喜欢问此类问题。 昨晚值班,无聊之余和同事做了个实验,剪了条静滴管,弄了瓶100ml 的NS和量杯,滴足500滴,算到大约儿科的静滴管是16-17滴/ml,那么3-5ml/kg.h就是50-85滴/kg.h,取个方便计算的中 ...
那位先生有罗哲初遗著《脉纬》一书? 请上传。 此书1983年由广西出版社出版。为罗哲初先生遗稿。 此帖始为求助《脉纬》一书上传之帖。间有“雾锁寒江”和版主朋友的帮助,浩才下载得此书。 为方便其他朋友能看到此书,而此书文件又不大,故改原求书帖为下载此书之帖。 特告知!!! 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