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山人求道记(飘雨山人原创)----献给炎龙在线、民间中医的学友们 序言 习练炎龙功夫三年多了,既感觉很漫长,又感觉十分短暂。人生大概也是这样。 2005年年底时,热血龙魂等几位老师在西西河论坛上推广传统内 ...
我是格林巴利综合症后遗症患者,已经10几年了,想学医自救,不知道从何学起。是先学理论呢还是看伤寒内经这些经典呢。
伤寒论中的一两折算成现代计算单位为15g.(桂林古本中有说明),最近研习的《四圣心源》中计算均为钱,折算成现代单位为3g。虽说黄老是从张老来,可如此大的差别,叫我如何是用方呢?请达人明示。
我问个弱智的问题,伤寒论中的白术用的是生的还是炒的?哪位大侠告诉俺一下。
姜建国教授谈学习中医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姜建国教授,应邀于全国经方研修班发表了题为“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的演讲,对《伤寒论》中被称为“千古疑案”的厥阴病篇进行了系统地 ...
欢迎下载!1.为了简记《伤寒论》的汤方,方便快速记忆经方,做成了【简记汤方】以方便临床应用,若要精研要多习原本体会方理及药量的配搭、用法等。 2.可依个人或方言习惯调整记忆,如:大承气汤:厚(朴)枳(实) ...
近日在论坛上看到不少关于对温病学派的贬薄之辞,耐何学识甚浅,疑惑不解。温热条辨中银翘散与桑菊饮为开篇两个治温热初起之要方,若不用温病学派治法,用伤寒法又应如何治疗,特向大家请教。在下先谢过大家!
中医名言集锦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
治验备考(6) 少阴伤寒 陈某某,女,31岁,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柏家镇人。2003年11月1日初诊: 四诊资料: 怀孕三个月后,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1℃之间),头痛,伴头脑昏沉胀闷,烦躁失眠,大便偏干 ...
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 ...
朱莘农(1894~1962),名慕伊,江苏江阴人。家世业医,擅治伤寒。莘农壮年行医乡里,晚年悬壶无锡,以诊治“夹阴伤寒”名盛锡澄一带。所谓夹阴伤寒,实系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热病之中兼夹阴经见证的一类病证。朱莘农 ...
伤寒论治 伤寒之症.与春温夏热不同.温热症.头痛发热.身不恶寒而口渴.若伤寒.则易是.其病由表而入里.初起时邪在大阳膀胱经.则头痛恶寒.发热.脉浮.宜加味香苏散或桂枝汤 ...
关于《伤寒论》的经络大家有些问题。到底经络是有还是没有啊?现在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也有的公然写文章叫《六经非经论》,认为六经是有的,但不是经络。所以我今天主要讲经络这个问题。 经络的 ...
小柴胡汤原义考析 胡正刚 发表于 2004年09月01日 @ 00:00:00 CST 指导: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2003年7月第7期 研究仲景小柴胡汤全部条文,会看到它具有以下特点: ...
医方是古人在逐渐了解中药性味功能的基础上,发现数味中药的组合有协同功能而将其组合而成,医方或称为病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都有医方的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总 ...
而且看书和网上看书的效果大不同,多出书好! Last edited by wesleybb on 2006/6/4 at 23:13 ]
每位老中医的经验都值得总结 1965年初的一天,我在解放街邂逅吴老师,他推着妻子,正从县医院看病回来。他满脸焦虑,说其妻子发热十天不退,诊断不清楚,西医某某、中医某某都治过,今天是请王老中医看的,还不知行不行?问她症状,他说:发热,怕风,头痛头昏身酸,口苦,不想吃,胸闷,作呕。我问:“开了几帖药?”他说“3帖。” ...
经方、《伤寒论》的脉诊独具特色,所谓独具特色即是不同于其他辨证论治体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第一条:“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是其大眼目。 脉诊在我国中医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脉象亦和症状一样,均为患病人体有异于健康的一种反应,而脉象尤甚具有敏感性。凡病之阴、 ...
中医瑰宝苑 柳宝诒温病三论 清·柳宝诒 -------------------------------------------------------------------------------- 一、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历代诸家论温,均附于伤寒篇中,所论者皆伏气发温之证,名之曰类伤寒。从未有专论暴感之温邪者。自叶天士《温热论》出,首用辛凉, ...
张聿青医案 續名醫類案 医醇賸义 何鸿舫医案 何书田医著四种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43 寓意草註释 (影印本) 267、中国医学大成续集1 黄帝内经素问 (影印本) 268、中国医学大成续集44 爱卢方案 (影印本) 269、中国医学大成续集42 釐正按摩要术 (影印本) 270、中国医学大成续集41 鍼灸大成 (影印本) 271、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