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本帖最后由 lightsun 于 2012/2/7 22:45 编辑 初学伤寒论,对于所谓证没有想透,目前知道的包括: 脉证 有汗/无汗 小便, 腹部, 等等。 我想关于这方面的总结和说明,就够写一本书了,能否将所有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4,5条条文主要讨论的是传经的辩证。4条文"伤寒一日"所讲的伤寒当是外感病之总称。而非第3条文所指的伤寒。外感邪气侵犯人体,首先攻击的便是体表皮毛。首当其冲的便是太阳经。所以说太阳受之 ...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大陷胸丸(第五十方)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消,合研如脂, ...
伤寒论中讲的【胃中有燥屎】,是指【胃】呀,还是【大肠】呀? --------------------------------------------------------------------------------- 我理解,应该是吧,胃里的是待消化的食物呀,到了大肠才能变成【屎】呀? 可是伤寒论中为何多次讲到是【胃中有燥屎】呀?难道是古人不了解解刨的缘故? 请大家指教。 ...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为伤寒。 这一条是讲太阳病的伤寒。2,3条条文开头都是太阳病为先,这个是接着第一条提纲继续说的意思。"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个或字是不一定的意思。不一定会发热。视情况而定。视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在第2条条文中提到的张锡纯的思路。认为胸中大 ...
学习《伤寒沦》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 ...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抵当丸(第四十九方)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6条与124条(太阳病六 ...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人身的营卫皆在太阳经部位。卫行脉外,主皮毛。营行脉内,主奏理的毛细血管。卫为阳气,秉受肺金辛凉收敛之性。风为阳邪,其性疏泄。中风就是风邪伤了太阳之表。风邪入侵人体后,首伤的便是卫气。因风性疏泄,且为阳邪。卫为阳气,其性收敛。此有同气相求及异气相争之 ...
桂枝汤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第一条,世称之为太阳病的提纲。《伤寒来苏集》将此条文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我认为也当如此。此条文共讲了三个脉证。一,脉浮,一头项强痛,一恶寒。三个脉证之中,脉浮在第一,仲景先师此举必有深意,不可忽视。太阳之经,位人体之表。张锡纯谓:"太 ...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抵当汤((第四十八方)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
养过小猫小狗的人都知道,猫狗生病了会自己找草药吃。以前养过一只小狗它就会自己吃草药,一种本地叫狗屎花的植物,刚开始以为小狗认得狗屎花是狗祖先遗传下来的。后来看电视才知道狗屎花是外来物种世界十大入侵植物之一,所以狗祖先当然不认得此花。我研究此花的叶子,粗糙上面有密密码码的小剌。恍然大悟小狗是利用些花叶 ...
现在的感冒,是不是绝大多数都属于【温热病】的范围呀? 现在的大多数感冒,并不适合侠义伤寒的病症呀,比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但是一般都是现有流鼻涕,鼻塞的症状,符合温热病的症状【首先犯肺】,并不是首先侵犯【太阳经】,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绝大多数感冒,都是属于【温热病】的范围,我的理解对吗? 伤 ...
哪里有中医历史的介绍啊?尤其是温病学派和伤寒学派的区别?看网上大家推崇经方,而现实中医院中占统治地位的应该是时方吧?这个应该有历史的原因吧?到底何时依据温病,时方治病,何时使用经方呢?温病学派有什么缺陷吗? ...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第四十七方)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方六十二。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何为火逆?116条有答案: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 ...
本帖最后由 刘建军 于 2012/1/27 10:14 编辑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加桂汤(第四十六方)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 ...
中医的根是内、难、伤寒,世所公认,不管是滋阴、温补、寒凉、火神、温病、补土派以及黄师的圆圈理论虽然各自侧重有所不同,但是都公认理论源自内难伤寒,他们是根!只是各自对根理解不同,所以用药思路也各不相同,各派的理论丰富了根,百家理论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体系!很多人一说起各流派时都会说,内难伤寒是根,研 ...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救逆汤(第四十五方)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上周(2012.1.9)帮同事焊电路板,时间长了,咽喉肺部熏得难受;骑车回家又是大汗淋漓,睡前开始觉得不舒服了:体表发紧;有恶寒;并感到身体有发烧。 自感是麻黄汤证,但手头仅有一颗同仁堂的通宣理肺丸还算对证,不过药量实在太少,将就服下,估计会发表不彻。果不其然,一夜下来只有开始时微微出了些汗,早上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