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通权达变 ------伤寒论的精髓 细读伤寒论,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它的通权达变之道,它成为经典最为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它阐述了这个道理. 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来读它,原来一直认为它艰涩难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临床治疗的不断深入,也由于师父的不倦教诲,我对它的理解日益深刻,也由衷的生出对仲景先师的无限景仰 ...
应讲堂朋友的要求,现在我把今晚在讲堂的录音文本简要整理如下,不当之处,尽请大家斧正。 张仲景原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 ...
自序 为使《伤寒论》这部传世宝典的真义在民间永不消失,特根据古圣先贤及家传的中医心法,对《伤寒论》398条作一条解。并对原著的脱简、错简予以纠正,但求古圣先贤之真知灼见留于后世,以造福于苍生百姓。 刘文澄 伤寒精髓论 宇宙生于混沌一气,一气分二而为天 ...
http://hi.baidu.com/buda55/blog/item/02dd2197ec42136954fb96f5.html 学医感言 2008-01-07 下午 07:22 愚学中医,始于伤寒论,兼读三字经,但未得其要。后读张子和《儒门事亲》,有小得,颇以为是。然后学黄元御,乃及郑钦安,以为尽善矣。后读徐灵胎书,乃知前之学有所偏废。 回首学医之路,从黄、郑、徐三位大家 ...
程国彭,字钟龄,号恒阳子,又号普明子,清代天都(今安徽歙县)人,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公元1细-1735年)。程氏少年时期深受疾病的折磨,因而奋发学医,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四方求治者日益繁,四方从游者日益众”,终于成为名著一时的大医家。 程氏治学严谨,善于思悟,“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 ...
不知道是学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还是桂林古本的好?倪海夏说这本书不是仲景写的,是后人托名的。 对于古本我买了伤寒杂病论会通来看,比较难看懂。 另外,黄帝内经是在看伤寒前学还是后面学,我还有本郑钦安医书阐释,我想先看这本,然后看伤寒论,每天翻翻黄帝内经,不管理解不理解,不知道可以不?先学伤寒论也许可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5:20 编辑 夹色伤寒是中医诊断病名,岭南俗称“夹色”,系指因性交时外感风、热、湿,暑等诸邪气、临床以头痛、胸闷、腰部刺痛重坠三大症为主,次见恶寒发热、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等,若延误治疗,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民间有两种验证法: ①白矾研细末。置舌尖上,其味甜者为夹 ...
看了很多关于牛皮癣的贴子,几乎没有几个治好的,都是从血的角度去治。伤寒讲六经辩证,牛皮癣真正的中医应该能治。请大家讨论一下。
在论坛呆久了,总觉得有一种气氛:学中医必须学易。 看《医者意也》,作者经过大量分析认为:中医本不是天生就是与易相联系的。而是到了由唐代孙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在网上搜索一下,找到一下文章,摘要如下: 与“易”同源而异处----谈中医与周易(http://www.shanghan.com/home/index.php/666/v ...
陈老研究伤寒出身,用药未必纯属经方一脉,研究研究吧。 . ===============五味堂主 ============== 编辑说明:更改分类标签 发布资料下载地址: http://ftp.ngotcm.com/index.php?o=display;id=3979 感谢楼主的贡献 . 本帖最后由 五味堂主 于 2008/1/1 ...
听了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的片尾曲, 好感动啊! 有谁知道这是哪首曲目呢? 或那个专辑?如何购买呢?
总结中医诊治癌症的经验,不难发现: 一、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尤其中晚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二、伤寒六经病都有癌症证,癌症从六经辨证都可以治疗。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西医的癌症属于中医的伤寒,属于中医的广义伤寒。 总结中医诊治癌症的教训,不难发现: 一、囿于西医病名,癌症的诊 ...
作者:翟冷仙 我读过1957年4月号《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刊载梁少甫老先生发表的《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一文,产生了一些感想。粱老先生推祟吴鞠通《温病条辩》的著作,这完全是正确的。可是,他认为不能执治伤寒之法以治温病的看法,这简直是发展到寒温对立,冰炭不相容的一种看法了,我是难 ...
维大宋绍兴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郎臣窦材奏启玉皇上帝玉陛下。 臣闻上天好生而恶死,下民畏死而贪生,上天虽云恶杀,但示劝惩于下民,非其人而杀之者有之。下民虽曰 贪生,但归生死于天命,而致枉死者有之,皇天悯下民之疾苦,故假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俞跗等, 以立医教,救人灾病。历世绵远,屡遭兵火,其神书 ...
伤寒平脉法和辩脉法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 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 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06 编辑 作者: 王忠鑫 粳米,现行《中药学》书籍多有不载。由于它既是药品又是寻常食品,所以并未受到历代诸医家的足够重视。对它的药性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调和胃气”的作用上。所以近贤张锡纯在应用“白虎汤方”时径直将粳米换为山药,并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做了如 ...
麻黄汤解风寒之表 咳喘身痛肿胀可消 麻黄汤解寒邪之表医尽知之。经方实验录一书作者近代经方大家曹老前辈常一剂愈病。忆1981年冬在农村曾治一男,年四十多岁,患风寒感冒,服用感冒药及安乃近片等药数次不效,亦不发汗,仍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来求服中药。察其舌脉均为麻黄汤证,视其人体质尚健,乃处以麻黄汤原方 ...
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 一 我的学徒生涯 1 家学渊源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却并非书香门第,祖上是农民,原籍湖南岳阳彭家大垸。清朝道光年间,曾祖父彭吟樵不满包办婚姻,从老家出走,一担青菜挑进长沙,成了城里的“打工仔”。有一次,看到钉马掌的工匠在削马蹄皮,突发奇想,他将削下的马蹄皮放在新 ...
阳贵阴贱之说,自古为昭.黄氏著书,本此立论,揆诸大 《易》消长之机.君人者,齐治平之道,其谁曰不然?然而以此论病,则有宜,有不宜也.病者有阳虚而至阴盛,贵扶阳以抑阴.病有阴盛而至阳虚者,贵壮阳以配阴.是皆宜于贵阳贱阴之法.然阳虚则阳可贵阳贵,阴虚则阴即未可贱也.阴盛则阴可贱,阳盛则阳即不为贵也.贵阳则阳不虚是为宜,贵阳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