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

相关文章

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

张仲景有关舌诊的论述,继承了内经舌诊之经验,将舌诊分为舌质、舌苔、舌味三大类,发展了汉以前的舌诊内容,将舌诊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甚至作为疾病的鉴别要点来指导临床治疗。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有关舌诊内容的条文,计三十条,其中以《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居多。《伤寒论》六经分证有四经涉及舌诊。《 ...

伤寒杂病 2007/5/13 06:58 梁知行

有没有整理好的《伤寒论》的生僻字读音?

有没有整理好的《伤寒论》的生僻字读音? 也就是给《伤寒论》里的生僻字注音,因为读书的时候里面好多生字,不怎么认识。 谢谢大家。

伤寒杂病 2007/5/12 17:19 伙食僧

岂独伤寒巨擘,亦为杂病圣手——浅话恩师刘渡舟

作者 张炳厚  医林皆知,吾师刘渡舟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大师。又谁知吾师亦精通百家,博览医籍,尤其对《医宗金鉴》、《东垣书十种》、《黄氏医书八种》等巨著,颇有研究,并富于实践,疗效显赫,所以也是卓越的临床大师。在这方面,吾毕业实习有幸跟随刘老一年,并且工、余、住、食,咫尺不离,了解最真,受益最大 ...

民间秘法 2007/5/11 04:12 yakmode

《伤寒论》三焦辨证系统与方法

王兴华 王光耀 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中虽然没有三焦辨证的名称,但已经具有三焦辨证与治疗的雏形,如阳明清法三证,就是三焦辨证与治疗的典范。伤寒学大家柯韵伯认为栀子豉汤、白虎汤、猪苓汤治疗阳明病,有上宣、中清、下渗之异,指出三方是治疗阳明病的起手三法。   从汤证性质分析,栀子豉汤所治疗的病证 ...

伤寒杂病 2007/5/9 19:20 梁知行

《伤寒论》中的六经实为六证

□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 石应轩 河南省偃师石家庄卫生所   《伤寒论》的六经及方证理论不同于《内经》的六经理论,是一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文化根源相同,阴阳、八纲概念相同,但其六经实质有了明确变化,有其明显特点。    (一)《伤寒论》六经来自八纲:我国古代用《易经》、六经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 ...

伤寒杂病 2007/5/9 19:05 梁知行

紧急通知!!地坛书市有廖厚泽《伤寒金匮汇证诠解》!!

紧急通知!!地坛书市有廖厚泽《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半价23),不多了,北京的朋友速去购买,外地的在下面跟贴(留下联系方式)!!,我周六去买,可以带买几本,跟贴在前的先得,别太多,背不动。

资源发布 2007/5/8 18:12 dayeer

中医名著汪机《伤寒选录》初探

作者:张玉才 赵军 关键词:汪机 《伤寒选录》 明代 文献研究 摘要:汪机《伤寒选录》自1575年问世后,国内一直未见过传本,199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冈本启迪院藏明万历三年敬贤堂刻本复制本影印发行,为我们研究汪机的伤寒学说提供了依据。《伤寒选录》的研究方法及学说渊源于王叔和、成无己、王履,又能汇通诸家。 ...

中医资料 2007/5/8 00:07 梁知行

《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清〕郑钦安 著 周鸿飞 点校

宗圣人之典,创一派新法 中医火神派三书 《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清〕郑钦安 著 学苑出版社出版 中医界独树一帜的火神派,因注重人身真阳,且善用姜、附而得名,咸奉蜀南临邛郑钦安为鼻祖,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此派开山之作。   郑寿全(1824—1911),字钦安 ...

中医资料 2007/5/7 02:55 刘止吴

伤寒直格 下载

禀承河间学术思想,对伤寒有独到的阐发,为后世伤寒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关于六经传变的论述,是对当时伤寒统为外感热病的巨大冲击,并从火热论、运气学说等方面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讨论. 上海科技,pdf 下载地址:http://down.gogobox.com.tw/pangbotommy/rwn8_sbi9 请用ie,遨游等可能不能正常显示 ...

资源发布 2007/5/6 06:25 pangbotommy

一位老中医 的行医体会

一位老中医的行医体会 看看这才是真真的中医!!! 陈源生:医学生涯六十年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顾问 陈源生 【作者简介】陈源生(1897~),四川铜梁县人。中医世家,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临床意义多有阐发,善于汲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其心得。治病不拘成法,主张轻 ...

理法方论 2007/5/6 04:32 山村中医

(42~64卷)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麻疹全 述原一 景岳子曰: 痘之与疹, 原非一种, 虽痘之变态多证, 而疹之收敛稍易, 然疹之甚者, 其势凶危, 亦不减于痘, 最为可畏, 盖疹毒痘毒, 本无异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 多不详及, 使后人无所宗法, 余实怅之。 自得罗田万氏之刻, 见其理透法精, 鄙念斯慰。 今悉从其训, 备述于此, 虽其中稍有裁订, 亦不过正其疑似, ...

养正私塾 2007/5/6 00:27 蓝天百云

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pdf

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pdf 不用过多介绍了吧,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http://down.gogobox.com.tw/pangbotommy/rwn8 (请用ie访问,遨游等可能会显示不出下载按钮) 本帖最后由 pangbotommy 于 2007/5/3 20:36 编辑 ] ...

资源发布 2007/5/3 04:05 pangbotommy

【原创】刘止吴:值得一读的一些医书

标题: 值得一读的一些医书 作者: 刘止吴 时间: 2007/4/18 23:36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ngotcm.com/ ============================================ 补晓岚(1856--1950) 名一,别号老农。生于四川遂宁县,伤寒 ...

基础知识- 2007/5/1 05:11 知恩

所谓的<<桂林孤本或古本伤寒论>>可能是假的!!!!!!

我看过的资料说可能是罗哲初业医余暇自己编的,这样一个伪本想不到在这个网上 这么受欢迎.呵呵!

中医资料 2007/4/29 16:54 东华太一

《阐要编》伤寒三论

注:《阐要编》,即《伤寒阐要编》,为明末湖州人闵庆芝著,(又有《伤寒明理论》)意欲补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不足,闵氏《伤寒阐要编》原著今见于海外回归中医古籍第十一册。 论六经无再传 伤寒传变,邪热渐入,而六经以次受之,六经传尽,无出而再传之理也。欲知其传之始末,先别人身六经。足太阳为三阳最在外 ...

伤寒杂病 2007/4/29 02:37 梁知行

小议“四逆散”--张会永

张会永 写于2003年初 一年寒假,在家见到一前列腺炎患者,以四逆散加味治之而愈。 我的家乡河北保定涂水县的白塔铺村。乡镇级中医很少,想抓副中药都只得去县城,有时药还不全,可见中医人才还是极大缺乏。幸好,我村有一名叫袁永利之人,长我十岁,自学中医,考取本科,在家中开诊 ...

伤寒杂病 2007/4/29 01:07 梁知行

扁鹊心书

作者:窦材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 卷首 序 属性:《灵》、《素》为医家正传,后世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师《内经》,惟采 本草诸书,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王叔和、朱肱乌可与仲景同列,若云仲景 不师《内经》,试观《伤寒》、《金 ...

资源发布 2007/4/29 00:35 梁知行

数据库中的伤寒杂病论

如果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以条文为单位制作成关系数据库,大家觉得有意义吗? 每记录含卷,篇,序号,条文内容,方剂及备注字段.

伤寒杂病 2007/4/27 07:53 杏林子

《伤寒论》的寒热并用法

所谓寒热并用,指寒热异性药物合并使用。在八法中属温、清两法,又叫温清合法。寒与热、凉与温,药性截然相反。若其归经相同、作用部位一样,则在同一方中配伍会减其寒热之性;若其归经不同、作用部位不一,则不会减其寒热之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强调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 ...

伤寒杂病 2007/4/25 20:44 梁知行

20克附子只用煎20分钟

前几天,武汉气温下降,我只穿了一点衣服出门,后来回来啊,身上背后不舒服,很酸!我想肯定是受了风寒,寒气在分肉,后来啊,我就想起来了,很多人说附子要先煎半小时。但是看伤寒,仲师有的方,附子是一起煎的(而且还是生附子啊),时间也很短,大概就30分钟吧就可以用了。我想现在我们用的黑附子,还是制过的,怎么就要 ...

医师交流 2007/4/25 19:13 一生学中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