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杂病论

相关文章

澄空也论伤寒

伤寒非伤寒,六经非六经,识得此中妙,哪有疑难病? 《伤寒论杂病论》通书所讲并非只是伤寒,也包括了温病与杂病。六经辨证,也并非只是讲六经病证,十二经络脏腑气血津液辩证都在其中。阴阳辩证为伤寒论的总纲。阳热阴寒概括了疾病的全过程,留得一份阳气,就留得一份生气。太阳病伤风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补足了 ...

理法方论 2005/11/21 23:20 刘文澄

朱良春阐述名医之路

路   前来参加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的名老中医朱良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医生成才的秘诀:历代名医,无一不是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无一不是博采众长、革新创造者。读经典,做临床,历代著名医家多数都是走这条路而取得成就的。   他说,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学派林立。要想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它,必须 ...

民间秘法 2005/11/18 21:31 刘止吴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正宗完整读本,属于电子书程序,查询资料极其方便。 Last edited by 刘文澄 on 2006/2/25 at 10:19 ] =============== 五味堂主 ============== 编辑说明:更改分类标签 本帖最后由 五味堂主 于 2007/8/20 21:09 编辑 ] ...

资源发布 2005/11/12 23:12 刘文澄

《伤寒杂病论》四逆汤:《桂林古本》有人参,《宋本》无人参,当以何者为是?

「四逆湯」為《傷寒雜病論》中回陽救逆的重要方劑, 但【桂林古本】與【宋本】中的「四逆湯」不同(古本有人參), 當以何者為是,懇請諸位先生指點! 【宋本】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

理法方论 2005/11/11 02:40 古月

中医迷!在此请教各位高人!

本人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病人”,身体一直很差。后来有幸得到三七先生为我治疗,并且读了《人体使用手册》后逐渐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是我对中医的认识就在此停滞不前了,只是大概懂得什么叫阴阳,五脏属哪五行,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后来想看《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由于文言文基础较差,确实啃得很吃 ...

初学教室 2005/11/4 07:04 kline

如何知道你的病痊愈了(01/26/2005年汉唐中医倪海厦撰写于佛州)

如何知道你的病痊愈了(01/26/2005年汉唐中医倪海厦撰写于佛州) 目前为止不管是使用什么方式治疗 , 很少有中医或者西医 , 能够很肯定病人的病已经完全好了 , 因此西医一律使用存活率来说服病患 , 于是就出现什么五年存活率或十年存活率 , 再加上西医滥用一些没有根据的数据来蒙蔽大众 , 因此一直没有医师能够真正的敢说 ...

理法方论 2005/11/3 19:51 老庄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总论部分 (一校稿 )

浅论 前贤认为宋本《 伤寒论》 有误的部分论述 宋本刊行仅116 年,郭雍即感其残缺而作《 伤寒补亡论》 。同时,刘完素亦在《 素间玄机原病式》 中说:“仲景之书.虽二公(王叔和、高继冲)操心用智… … ,其间或失仲景本意,未符古圣之经。”后约150 年《 丹溪翁传》 记载朱震亨曰:“仲景之书,收拾于残篇断简之余 ...

中医资料 2005/10/31 07:51 wesleybb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OCR文件,一校稿

此話題之源頭,請依序參看以下兩處: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038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532 此為蔡德元先生所编著的《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將「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與「宋本」《傷寒論》逐條對照後,加以評述。 蔡先生在自序中言到:「受友人赠,意作新 ...

中医资料 2005/10/28 01:28 古月

应如此解读医圣书——评《中国汤液经方》

应如此解读医圣书——评《中国汤液经方》 2005年5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张仲景是中医之圣,《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之魂,万世不衰,然向称难读。近读冯世纶主任医师《中国汤液经方》,久蓄胸中积疑,顿有涣然冰释之感。 一、《伤寒杂 ...

理法方论 2005/8/18 10:22 烫乌鸡

〔讨论〕“伤寒”的真实意义

〔讨论〕 大家都知道,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侠义之分,侠义的伤寒即指感受风寒之邪后出现的病变。广义的伤寒则概指外感热病,根据是《素问.热论篇31》:“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第58难》:“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当代研究伤寒的大家,刘力红博士在其著作《思 ...

理法方论 2005/7/15 00:11 云涯松子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