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伤寒论》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之辨

本帖最后由 gadfly_gz 于 2013/7/28 20:55 编辑 近日我读到伤寒论第351条当归四逆汤证,发现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均含有“四逆”二字,一治“厥逆”,一治“厥寒”,症状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用药组成却相差很大。那么,这两个方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呢?不得到结论誓不罢休,今天研究了一个上午,我觉得似 ...

初学教室 2013/7/28 02:28 gadfly_gz

要学中医,先过三关(转贴)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7/26 09:58 编辑 第一关:名利关 如果带着求名求利的心态来学习中医,访师问道,离道远也。 建议学中医之前,先背诵《大医精诚》、《伤寒论序》。 第二关:入道关 求医其实就是求道,而不是求术,如果站在术的层面来求,越学越迷茫,越学越难得到提升,因为术的层面百花齐放,各有所 ...

初学教室 2013/7/25 17:57 moni

炙甘草汤今之量是?

这是炙甘草汤在伤寒论上的药量,但是换算成现在的克应该是多少? 而大家用的是红参?党参? 炙甘草汤 炙甘草,四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 ...

伤寒杂病 2013/7/24 16:16 竹叶飘飘香

伤寒论里的,半升。是现在的多少克?朋友们可知否

伤寒论里的,半升。是现在的多少克?朋友们可知否

伤寒杂病 2013/7/23 18:52 竹叶飘飘香

关于附子的用药体会

女,69岁,背部中断脊柱两旁发冷发紧2年,发作时用白酒搓热背部可以缓解,六月天还穿着棉坎肩,汗多(冷汗)恶风,双手感觉发胀,指尖发麻,下肢中度浮肿,无乏力,冠心病两年,经常发作心悸,劳累加重,无口干口渴,饮食可以,小便正常,大便2--3日一次,不干,睡眠可,舌质淡胖无苔,舌下络脉无淤紫。左脉沉细无力,右脉 ...

伤寒杂病 2013/7/22 19:13 淡茶飘香

自学中医之路

本人正在自学中医,目前为止读过《皇帝内经》《难经》和《伤寒论》,后面打算继续读药学和脉学方面的书。 个人感觉中医入门从伤寒论学起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其中包括理法方药,又接近临床,所以既系统全面,又实践指导性强。有一定的基础后再读内经和难经,更容易题解其中的道理。 ...

初学教室 2013/7/21 21:20 hawkingz

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的困惑

本帖最后由 哈哈大校 于 2013/7/18 23:20 编辑 1、《内经》、《伤寒论》晦涩难懂,多种书籍解释莫衷一是,如何识辨真理?2、遇到实践困惑时,无名师相教,唯有依赖网络搜索,多数各执一词,又该何去何从? 3、《思考中医》、《四圣心源》、《古中医的圆运动学》以及倪海厦医师,都源于仲景《伤寒》之说,此道是否为中医 ...

初学教室 2013/7/18 07:09 哈哈大校

一个关于伤寒论中脉诊的问题

一直有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今天发上来请教一下大家。 伤寒论中讲太阳表症的时候,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描述太阳中风的时候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那么脉象总体上来说是浮缓,我理解寸关尺三部脉都应该是浮缓的,因为发热毕竟是个全身性的症候。 描述太阳伤 ...

伤寒杂病 2013/7/11 04:52 fox.mulder

第十四月 金匮要略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8/5 20:39 编辑 电脑一直不太好,找的东西,未试过不知能不能看。能看就看看,不能看,就继续反复看前面的。有时间有兴趣的自行选学,补充点知识面 http://www.21edu8.com/medical/yixueks/4945/ 金匮要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相关介绍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 ...

1 2013/6/25 17:56 man1234567

初学中医三月之感受,请大家指点砸砖!

有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抽时间来看中医相关的书籍。可以说是无系统,无目的。 最初是看《伤寒论选注》(边正方)及边氏之伤寒扫尘论。 继之以《伤寒论求是钩玄》 七八年前自印之《黄元御全书》,精读其中的伤寒说意及四圣心源。 继则始阅李阳波之《伤寒论讲义》及陈亦人之《伤寒论讲义》。 当然有时就直接读 ...

医师交流 2013/6/24 23:41 ocialo

学习伤寒论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在临床治病,最怕病人不按书上说的得病。第二怕就是病人不按书上说的那样叙述病情。 其实病人就是按书上说的得了病,好多人也看不出来。 下面举个病例。一个病人来了说,我得了口腔溃疡好几年了,时轻时重。这两天又犯了,溃疡面疼痛,流口水,有点不想吃饭。用什么处方? 又来了一个病人 ...

理法方论 2013/6/23 23:52 绞尽脑汁

《伤寒论》里的千古悬疑

本人无意中发现,《伤寒论》写到理中丸的服用方法是“日三服,夜二服”,而理中汤的服用方法却是“日三服”,为什么理中汤晚上不能服,请各位老师指教一下。 谢谢!

经方方药 2013/6/15 06:28 独孤求败0007

问道

敢问方家,伤寒论12条中有“呚咀”一词,不知这个“呚”字是读 huá 或是读 qì ?

伤寒杂病 2013/6/9 05:50 寒上春风

麻黄汤加味

患者麦忙回家,从温州回来,车上空调冷,回来天也冷,那两天下雨,有点了冷。就是下车感冒了,没有吃药,过了几天不舒服了,头疼,身困,发热了,还有点咽喉疼,吃点西药,出了一点汗,效果一般,还是那样,虽然不发热,但是身困,头有点痛晕,有点怕冷,感觉心里有点热,就是感冒没好的样子,一直在身上。患者以前有这样的 ...

经方实践答疑 2013/6/8 23:41 GUO2008

小健中汤求解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组成为: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 ...

伤寒杂病 2013/6/8 17:41 苏晓梅

《伤寒论》里的“下利”=大便稀溏?

各位老师:《伤寒论》里讲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这个自利是不是平时我们说的“大便稀溏”?谢谢!

伤寒杂病 2013/6/7 06:39 独孤求败0007

小腹跳动什么原因

论坛里的高手 请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我人比较消瘦 脾胃很不好 经常把手放在小腹的位置能感觉到那个地方在跳动 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原本我并没有在意这个现象 是因为目前正在看倪海厦的人纪之神农本草经 上面讲到这也是身体的一种病症 但是他说要到讲伤寒论的时候才讲 所以只是知道这个症状是有病症 但不知具 ...

伤寒杂病 2013/6/5 04:48 爱校长

谈读书及推荐几本好书

本帖最后由 退而求思邈之术 于 2013/5/29 23:47 编辑 刚开始看不懂古文的,可以看胡希恕讲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音频,本人认为民国以后医书唯胡希恕的可读,其他的就不要看了,当然为了扩大知识面及鉴于古文难懂,什么郝万山讲伤寒论,网上都有视频,可以下载下来看看(其实没什么可读性,就 当作在学习文言文 ) ...

中医讨论 2013/5/29 05:55 退而求思邈之术

关于伤寒论的一条疑惑,“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为什么发于阳的病比发于阴的 治愈时间更长呢 发于阳的疾病 身体应该处于抵抗状态,而发于阴的病身体处于无力抵抗状态,为何发于阳的病反而治愈时间要长?

伤寒杂病 2013/5/22 18:37 踏莎行

中医的没落是传统文化没落的结果

中医的基础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中医最发展的年代,是周代至汉,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均出自于此时。 传统文化的兴盛,是中医发展的源泉。 而今,我们要做的,是振兴传统文化,振兴中医。没有一、二百年,是做不到的。 ...

中医讨论 2013/5/5 02:15 泸州草药世家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