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伤寒论第29条

先用甘草干姜汤,再用芍药甘草汤,先用阳药,阳回来了,再用阴药收工,然后病得更厉害(重发汗复加烧针),用四逆汤,四逆汤是阳药,奇怪,伤寒里咋不接着再出个阴药的方呢?张仲景会想不到? 因为阴不需要恢复,人天天都要吃饭,睡觉,难道不是在补阴?古代的圣贤哪会想到,偏偏是现在,吃饭睡觉反而成了大问题,让某些 ...

经方实践答疑 2011/9/11 03:03 susuy

半夏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07:59 编辑   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en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块茎,后人将其性味、功用、归经总结为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1]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运用中,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兹就其 ...

本草求真 2011/9/9 22:55 庄野医

《伤寒论》方证源于神农时代 转

《伤寒论》方证源于神农时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世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 ...

伤寒杂病 2011/9/6 05:31 bygzpf

久病成医,自学黄帝内经,伤寒论,请专家指教!!

先说说我的症状吧,早泄、滴白、早晨醒来乏力、腰部不适、易发脾气、运动后会出很多汗,比常人的多。 疾病: 肾阳虚,慢前,心包经不固,肝气不舒 吃过右归丸,金匮肾气丸、逍遥丸、归附地黄丸、五子等等和中药。 效果不理想,这些药应该对症,怎么就是没什么效果呢?!?通过看书懂得一些医理,目前正在敲 ...

患者交流 2011/9/4 23:55 zq166

学用《伤寒论》浅识 转

学用《伤寒论》浅识 作者:曲淑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总结《伤寒论》的学习过程,主要经历初期朦胧、学以致用、逐步融会贯通三个阶段,在此略谈经验教训,愿与学者共勉。 初学《伤寒论》,首先学习张仲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其内容不能理解的部分作为存疑,很多内容只能 ...

伤寒杂病 2011/9/4 07:32 bygzpf

往来寒热与潮热--伤寒论读悟 转

往来寒热与潮热 作者:沙丘沙 往来寒热为小柴胡汤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释为:“恶寒发热交替出现”。 验之临床,小柴胡汤证确有寒热交作者,患者往往自诉“一阵冷,一阵热”。临床实际,更多的情况是单发热不恶寒,也无烦渴,介于麻黄汤与白虎汤之间,再结合其他症状,投小柴 ...

伤寒杂病 2011/9/4 06:44 bygzpf

易演伤寒论实战之 儿科篇:一则发烧并咳喘的儿童医案

本帖最后由 emily531 于 2011/9/1 15:38 编辑 舌苔图 手掌心图 2011年8月28日治疗了一例发烧并咳喘的患儿,一男童,4 岁,患儿27日晚上从幼儿园回其母发现有点发烧且烦躁半夜微喘咳,手掌发热,嗓子疼,微红有微微溃疡创面,脉数沉,鼻流涕透明成条,最近不爱吃饭。医院诊断疑似疱疹性咽颊炎+哮喘复发(原来有哮 ...

贴子回收 2011/8/31 23:31 emily531

历代最正确的伤寒译本---刘东军易演伤寒论--{每日一条}2011-9-4今日重点!

本帖最后由 空余恨 于 2011/9/4 11:34 编辑 前言: 学习需要悟性。 如果世间一切真理都摆在你的面前,那就不需要悟性了。 当然,也就不需要学习了。 道之所属,工之所疑 《伤寒论》乃是1800年来空前绝后将象数推演之法合二为一的书。是取法《素问》,《九卷》。以及《神农本草经》等,并运用了一种人类 ...

贴子回收 2011/8/31 21:47 空余恨

转载 伤寒论名词解释

伤寒论名词解释转自:好医生 作者:xsh19532潦水:地面流动的雨水,雨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潦水煎) 甘烂水:《伤寒论》云:“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从这段原文可见,我们制作甘澜水的目的,是为了取其清扬而不助水邪之性。如苓桂枣甘汤用甘澜水作为溶剂, ...

伤寒杂病 2011/8/30 07:33 bygzpf

转 [伤寒论] 第14条是论述桂枝加葛根汤的疑问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1/8/29 23:49 编辑 第14条是论述桂枝加葛根汤的条文, 原文的桂枝加葛根汤方如下: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 甘草 二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二两, 由于这个方剂与31条的葛根汤不论是药物还是药量都相同, 故有许多注家都认为这个汤剂有误, 如林亿认为:'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 太阳中 ...

伤寒杂病 2011/8/29 07:31 bygzpf

李保住先生的新帖--伤寒论医算书是数术中医的鼻祖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1/8/28 07:57 编辑 伤寒论医算书是数术中医的鼻祖 作者:李保住 2011-08-24 09:35 伤寒大数开窍诗:日落西山观三阴,旭日东升看三阳,三阳三阴闲来往,七十二宫都是春。 伤寒 ...

伤寒杂病 2011/8/26 10:34 bygzpf

学习中医先从那学起?

学习中医是先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针灸太乙经还是伤寒论。先从那一个开始好?还是还有别的?

初学教室 2011/8/25 01:51 wospc

关于六经顺序

伤寒 论 : 三阳由表及里 太阳 阳明 少阳 , 三阴 太阴 少阴 厥阴 六经循行: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 , 表里逻辑是: 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 对应关系好象不太一致 ,知道的给分析下,有点乱 ...

黄帝内经 2011/8/24 19:47 csblc1460

娄氏父女de“经方奇缘”《温州晚报》

东汉医圣张仲景创立的中医经典他们越研究越入迷——       温州娄氏父女de“经方奇缘”          《温州晚报》2011-05-18       经方,是指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我国历代名医所创的经典名方。医生根据临床病人出现什么样的证,给病人服用什么样的方,这种“方证相对”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 ...

经方实践答疑 2011/8/23 15:35 小吹

伤寒论(黄芩汤)服用方法:日再服,夜一服,是怎么理解!

如题,知道的..请赐教..

医患杂谈 2011/8/22 16:43 浪子回头金不换

脉浮数为什么宜麻黄汤

脉浮数为什么宜麻黄汤 《伤寒论•太阳篇》第52条说:“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条经文乍看是不无疑问的。因为一般来说,脉数为热,浮数者为表热,似应采用辛凉的法治,若用麻黄汤之辛温法,似乎是不适宜的。 从《伤寒论》注家的意见来看,方有执认为“浮与上同(即与第51条脉浮者相同),而此多数,数者 ...

伤寒杂病 2011/8/18 23:53 bygzpf

伤寒论里脉浮所指的脉是哪些?

伤寒论里脉浮所指的脉是哪些?看到伤寒论里经常有脉浮、沉之类的,不知道这个x脉是以寸脉、关脉、还是尺脉?脉阴阳是指这三个一起那单独的脉浮沉之类的是指哪个能?

王光宇脉学 2011/8/16 04:59 小锅

生半夏品药记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07:01 编辑 作者:不争 生半夏在市面上都无法买到,现在的医师对其都讳莫若深,手如握虎,如临深渊,而仲景在伤寒论中都用生半夏,没有制半夏这一说,只是在用半夏的时候加一句水洗。因此对生半夏一直存有很大的好奇心,就像生附子一样,想亲自尝尝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那样神乎其神! ...

本草求真 2011/8/15 00:58 梁知行

伤寒论有没有这样的药方?

伤寒论有没有这样的药方?就是比如有人要出现中风的证,但是还没有真正中风,就属于前兆,证有 偶尔说话咬字不清,偶尔走路脚搬地皮,其他都正常,伤寒论里有没有治疗这样的药方? 不要大黄蛰虫丸这个吃完不管用,

伤寒杂病 2011/8/10 23:12 心灵传输者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