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湿病的概念和源流

  凡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至水湿潴留体内,所表现水湿停滞的病症,称为湿病。   湿病有表里之分,寒热之别,虚实之辨。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湿邪而致病者,称外湿,多实证,病变亦有因实致虚者;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为内湿,多虚证,病变亦有因虚致实者,或虚实兼夹者; ...

1 2015/9/29 19:05 路志正

《脉解篇》是解开《辅行诀》的一把金钥匙

笔者以为《素问•脉解篇》实际上阐述的是人体六经的阴阳格局,而理解了这个格局也就真正理解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这其中的区别,首先在称呼上已经体现了出来了。天之阴阳分别为少阴火,太阴湿,少阳暑,阳明燥,太阳寒,厥阴风。谓之“在天为气” ...

理法方论 2015/9/29 01:12 先贤追随者

姜建国谈“千古疑案”厥阴病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5/9/27 20:41 编辑 姜建国谈“千古疑案”厥阴病2015-09-22 姜建国 中医思维 点击上方蓝色字中医思维可快速关注导读“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名师指条路”,小编读书期间各种啃伤寒名家秘籍,死记硬背不少,活学实用建功难,尤其是“杂凑成篇”的厥阴病,实为泰山石敢当,难闯!本 ...

伤寒杂病 2015/9/27 04:31 雪山来客

学习《伤寒论》的疑问

学习《伤寒论》的疑问很多人讲解《伤寒论》,认为: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称之为阴证。表病的阳证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那么要问:太阳病既然属于阳证、热 ...

伤寒杂病 2015/9/26 14:53 四月天1

从《伤寒论》的不同版本验证胡希恕的方证对应理论(原创)

胡老讲解《伤寒论》的辩证体系为:《伤寒论》是讲六经八纲,通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最后到辨方证。方证是伤寒辩证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具体、最尖端的一个阶段。原来对于胡老的这一理论只是感觉简明易懂,但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自古以来《伤寒论》就有许多版本,虽然流通最广的是《宋版伤寒论》,但民国之后又 ...

伤寒杂病 2015/9/25 01:16 道随心明

要理解中医,必须首先搞清楚:病、证、症这3个概念

  “症”指症状,是在发生疾病时病人的异常感觉。“病”是指具有相同病因、病理和病位,大致相同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机体异常。“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指机体在特定的时空所处的状态。   病和证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这样比喻:如果"病"在人体上的表现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那么"证"就是发展过程 ...

1 2015/9/23 03:04 中医纪元

我的临床集序言

去年开始,整理一些临床经验,并集合成一册。当时即作了些序。 我中华两千余年来,医家世代相继而古圣之绝学不废,赖有前贤之书以承之者也。医着充栋,莫可胜数,孰可得之全而读之尽焉?且《黄帝内经》之始,实赅群言,为医之祖。后世仲景继而发扬之,《伤寒论》一出,则方乃大备,直如日月在天而后世莫不景仰而继之也。再 ...

1 2015/9/22 07:41 董洪涛

桂本伤寒论之序文

桂林版伤寒论的发现是近百年来中医学术界的大事,其版本修正了原来宋版的许多不足,且更增加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对于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此版本的发现对于提高临床技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间中医网的同仁们花了不少心血整理了此版本,并放在网上免费下载,方便了大家,功德极大。我欲综合一些有关桂本的论文以及蔡德元的 ...

1 2015/9/21 21:11 董洪涛

李可在首届扶阳论坛的演讲

1李可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转帖李可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转帖) 演讲题目:治未病?! ——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昨天是冬至节,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化,所以没有跟大家一块儿,很对不起! 关于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产生 ...

1 2015/9/13 17:04 彭统涛

感谢先生们

本人是中医自学、爱好者。年龄虽然知天命。但我仍满怀激情。今天是教师节,向所有坛子里的先生们说一声谢谢。特别是水先生、雪山来客先生。雪山先生将我领入经典《伤寒论》,水先生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还有半路岐黄等等。谢谢你们! ...

经方方药 2015/9/10 04:57 786545221

习大大阅兵发言给中医人的启示

中医书友会第71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瓦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出《诗经》。是说做人、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习大大在阅兵大典上引用此言,寓意深刻。      做事有始有终,似乎一直是孩提时妈妈的教导。但今天,何以成为回望民族危亡时刻的警示?是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每 ...

1 2015/9/4 18:01 中医书友会

熊继柏:中医成才三要素

中医书友会第71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熊继柏 编辑/王超 ⊙ 校对/陈启雄   I 导读:中医怎么能成才?第一不蠢,第二不懒,第三老师不糊涂。熊继柏老师说话果然是一针见血啊!但是道理是不是就是这么简单呢?      要培养中医人才,要造就一代真正的中医临床人才,我认为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不 ...

1 2015/9/2 20:25 中医书友会

写给将要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师弟师妹

中医书友会第71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宋和平 编辑/王超 ⊙ 校对/王珓、党卫阁   I 摘要:人生是一场旅行,是一遭修行。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懒洋洋的时光、要好的朋友、爱过的姑娘……都会失去,但是你爱过的经典永远不会离开你。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已大四了,校园期间中医经典的学习已告 ...

1 2015/9/2 12:47 中医书友会

【访谈精华】“五运六气专家”田合禄先生: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与六经有什么关系?六经与十二经络又有怎样的联系?六经病欲解时与五运六气是否有关?《伤寒论》引用了《素问》、《九卷》中的哪些内容?一个深谙五运六气的中医师又是怎样在更高境界中驾驭运气学说病理病机的?他的新作品《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是否能够拨开《伤寒论》的千年迷雾,展现其真实面目? ...

医师交流 2015/8/25 04:58 上医求真

泌尿系感染神方 五苓散

  女同志容易得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而且常反复发作,很烦人.一般来说,大家都会选择用氟哌酸一类的消炎药,当时有效,但很容易复发.很多中医大夫也用西医的理论来治疗,用很多清热解毒的中药,效果当然不行。其实也很好治疗,只是大家没有掌握方法罢了.   今天我介绍一下我的心得:神方:五苓散《伤寒论方》。从中医 ...

1 2015/8/21 17:55 卫大夫

看病的误区 病中病后多吃点好的

  很多人都认为病了身体虚,应该进补,多吃好东西。其实不然。中医古典名著《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服用法中明确提到: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得病后身体的功能减退,消化功能也差,这时候再进食一些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病后,身体尚未恢复,也不宜急于进食大鱼 ...

1 2015/8/21 14:24 卫大夫

别羡慕大夫

  某天,邻居突然问我:您是大夫啊?语气里不无钦羡。   要我说,别羡慕大夫!第一,大夫的水平未必有多高。前两天,老爸吃药吃多了,心动过缓。我不在跟前,叫他去门口小医院做个心电图。哪儿的一位老大夫楞给了他一种减慢心率的药。好在老爸问了我,没让他吃。这一跳给我吓的!据老爸说人家大夫屋里还挂了好多锦旗呢 ...

1 2015/8/21 06:41 卫大夫

外感发热第三方:葛根汤

  葛根汤   方药组成:   葛根12克 麻黄9克桂枝6克 生姜9克炙甘草6克 白芍6克大枣4枚      煎服: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

1 2015/8/21 06:32 卫大夫

外感发热第一方:桂枝汤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 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   右五味,口父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

1 2015/8/21 06:17 卫大夫

学好中医要看多少书

  有人问我,学好中医要看多少书?   想当年,刚毕业时,我也向代课老师提过这个问题。当时,负责任的老师给我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说实话,要想真正把中医学好,成为一代名医,真得把那些书都通通看过、学好才行。但,话又说回来,一般人,别说学,把那些书都看一遍,也非易事。中医著作,真好似“汗牛充栋”一般,太 ...

1 2015/8/21 01:58 卫大夫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