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A 懊 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 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 bào 音抱。①突然。[287 ...

伤寒杂病 2010/2/15 04:30 bygzpf

《伤寒论》中的约数初探

《伤寒论》中的约数初探 细读《伤寒论》,常常可以看到“伤寒二三日”、“太阳病过经十余日”、“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等词句,其中计量并不具体,似可归属于现代模糊数学范畴。《伤寒论》中有近百条使用了这类词句,值得重视和探讨。   从病因病机上看,由于患者体质和原处环境不同,感邪 ...

伤寒杂病 2010/2/15 04:24 bygzpf

《伤寒论》相反相成组方四法

《伤寒论》相反相成组方四法 作者:庞景三 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 2006年3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 庞景三,1957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张仲景国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室主任、张仲景研究所所长、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幼承家学,随父行医。1982 ...

伤寒杂病 2010/2/15 04:21 bygzpf

最近花重金买了民国恽铁樵影印本《伤寒论》

字大清晰,回过头来读原文,又有一种新的感受,正在整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阅读交流!

伤寒杂病 2010/2/10 05:28 甘草5

感冒不发热,不恶寒,伤寒论里属什么证?

女士,年龄四十六,感冒后鼻流清涕非常严重,不发烧,感冒从来不发烧,不恶寒,也没咳嗽,倦怠乏力。 这算什么证啊?

伤寒杂病 2010/2/8 17:30 xingwenyao

有人以一本《伤寒论今释》(陆渊雷)行医而闻名乡里

我老家有一老中医,整日看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在老家那一片算是比较有名气,一年赚不少钱,把这本书当宝看,从不给人看,要也要不出来,后来我发现民间中医网上就有,还有更多其他的好书,让人慨叹啊

中医讨论 2010/2/5 21:26 xingwenyao

天虚子对中医的领悟

易心易 真名 李毅 又号:天虚子 学历: 高中 职业:非医 研究: 周易 命理 中医票友 今开此帖 在此转载发表我对中医的一些领悟以及本人的医案(非法) 我的QQ: 27286870 可以访问本人空间 注:本人非法律认可的医生,仅一票友尔。 第一篇 天虚子解伤寒论表176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

中医学子 2010/2/5 07:27 易心易

打算印刷竖版繁体的桂林古本伤寒论,随缘赠送,希望大家推荐版本!!!跟帖报名

目前网络上的伤寒论版本比较杂乱,希望出一本比较好的桂林古本伤寒论,随缘赠送,以利经典流传,希望大家推荐号的版本。有意者跟帖 本帖最后由 启玄子 于 2010/2/5 08:43 编辑 ]

中医资料 2010/2/3 17:23 启玄子

别害了您的孩子!做父母的必看《关于孩子感冒发烧的认识与正确治疗》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26 09:31 编辑   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见导致温病的外因也是伤于寒,但与麻黄汤证的伤寒治法大异。仲景先师在《伤寒论》也提出了,“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给我们明确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温病初起病位也在太阳。 目的是便于比较区分,使两者不至混淆误治 ...

经方实践答疑 2010/1/31 18:44 水中火

第二次开方(记录一个父亲自学中医从06年到09为女儿治感冒的点滴)

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还是那句话,仲景有云: 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说明:有时候辨体质,比辨证更重要,就像各种各样的性格一样,人有不同的体质。所以别人的经验也不 ...

妇幼课堂 2010/1/24 20:22 水中火

通草冤案

屋旁曾栽种了一排五加风,长长的带刺枝条,密密丛丛可作藩篱之用。也不知多少年前就绝迹了,原因是经常有人挖掘。拿它来煎汤服用,可以祛风除湿,治关节痹痛,但由于枝条外壳气味还是比较重,人们单取其白色木髓,无色无味还能达到通利经络的目的,用来炖猪脚,能给产妇催乳。很小的时候,老人们就告诉我,这个白色木髓叫做 ...

世安养生室 2010/1/23 03:43 世安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出版

内容简介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讲述了:“三部六病学说”是当代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以三部六病诊疗体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该学说将人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部,根据阴阳不同属性,每部分别划分为阳性病及其系列阳性症候群和阴性病及其系列阴性症侯群,每部分阴阳,表、半表半里 ...

中医资料 2010/1/22 19:24 黎小裕

《朱少鸿医案 》再版啦

内容简介朱少鸿平素钻研《伤寒论》,博采众长,勤于临床,多有心悟,成为“伤寒派”杰出代表。家学渊源,而又贯通多家名派,兼收并蓄。生平擅长内、妇科,于伤寒、湿温及肝胃门类等杂病调理,尤具心得。在辨证诊断上,创用“脐腹诊法”、“咽喉诊法”,独树一帜。《朱少鸿医案》收录其医案以供参考。 目录 内伤杂病门(肝 ...

中医资料 2010/1/22 19:14 黎小裕

《经方发挥》重版发行

内容简介 《经方发挥》内容简介:“经方”之谓,古今相沿,所指则异。今所谓经方者,多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而言,若曹颖甫之《经方实验录》,赵明锐之《经方发挥》亦是。赵明锐先生,山西人。研究仲景学,善用仲景方,所著《经方发挥》,吾甚喜爱,早年协助老师修订《伤寒论译释》时曾读之,并有所征引,今再读之, ...

中医资料 2010/1/21 05:24 梁知行

经方一两究竟折算几克?

经方一两究竟折算几克?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书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主要围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 ...

伤寒杂病 2010/1/21 02:37 bygzpf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本人先在黄煌论坛上发表过,今天本人才升级正式用户,特将整理情况上传,希望大家一起来进行整理吧。 表一:一两按15.625g进行混算,升按200ml进行混算; 表二:一两按3g进行混算,升按200ml × 3/15.625进行混算; 表四:按伤寒顺序排列,整理了113方,对照以上顺序,将李翰卿113方附后,照十大类方整理部分黄煌教 ...

伤寒杂病 2010/1/21 01:29 ymljd001

转帖:新安医学医家及著作

徽州古称“新安”,作为徽州六县的新安医学,以其医家人数之多,著作甚丰而著称于世。 据医学专家初步统计,新安地区从宋至清末出现著名医家有522人,其中有54人任各级医官(包括县、府医学训、正科、医学教授、翰林医官、太医院吏目等),有214人撰写、翻刻425部医著。其中宋代名医13人,撰医籍4部;元代名医18人, ...

初学教室 2010/1/20 23:39 yeqin

辨病用药的几个方法

“经方”是后世对张仲景《伤寒论》和《全匮要略》中所载方剂的尊称。它的特点是法度谨严,配伍精当,药简效宏。简述经方应用的几种方法..。 辨主证 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侯.方剂各有主证,经方也不例外,例如桂枝汤的主证是发热。汗出。恶风,小柴胡汤的主证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喜呕,白虎汤的 ...

医患杂谈 2010/1/19 17:59 玩家天下

寻成都地区中医经典背诵同道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根基,经典背诵是学习中医的基石, 而《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及重要价值的经典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医学巨著。它继承了《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及古人同疾病做斗争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系统地提示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诊治规律,创立了 ...

中医学子 2010/1/18 04:54 易心易

《伤寒论》脉学初探 转帖

《伤寒论》脉学初探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 (34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说明其诊疾论病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由此可知, ...

伤寒杂病 2010/1/17 05:50 bygzpf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