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伤寒论》与《内经》辨治方法不同《伤寒论》与《内经》辨治方法不同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 ...
资料搜集于网上,仅供学习参考,请勿作商用。 【作 者】李心机编著 【形态项】 482 ; 26cm 【出版项】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 【ISBN号】 7-117-05559-6 / R222.22 【原书定价】 46.00 【主题词】伤寒论(学科: 注释)伤寒论 【参考文献格式】李心机编著. 伤寒论通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格式】:PDG ...
听过郝万山讲的伤寒论,看到过其文字录入稿,现在听王雪花教授的讲座,感觉很是受用,不知大家有无将录音稿做成文字版的兴趣?
○再论“玩家天下《伤寒论》” ——中医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代表作 ——《伤寒论》在中医总框架中的定位 ——略谈中医的“道、理、方、法”大框架(此处只谈服药治病的中医主流体系,暂略去术数,祝由,吐纳导引等等) △《黄帝内经》,道之极致 关于“上古” 据当代权威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 ...
书名:伤寒论通注 作者:朱茀(壶山) 出版项:壶山医庐,民国二十九年(1940) 格式:PDF 清晰度:清晰 书签:无 大小:77M 以下地址任选一个即可: 810下载:朱茀(壶山):伤寒论通注(1940年北京朱壶山医庐铅印本).pdf 千脑下载:朱茀(壶山):伤寒论通注(1940年北京朱壶山医庐铅印本).pdf ...
【原创】《伤寒玩家攻关秘籍手册》——《伤寒论》——雪山来客的学习体会与临床实践 ⑴西医的“真知灼见”: 反复感冒,西医谓之“免疫力低下”,故抵挡不了细菌病毒的入侵,于是西医祭起了它的几个“无上法宝”: 一曰“无菌室”,既然是细菌病毒入侵,那就杜绝它的来源,不让患者接触细菌病毒。很好,“顺理成章” ...
陈瑞春教授应用五苓散经验陈瑞春教授为著名经方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临床上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我有幸跟师学习,观其用方用药,现仅举几例以说明。 《伤寒论》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共8条,包括原文71、72、73、74、141、15 ...
8月4日,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伤寒学家、伤寒学一代宗师李培生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李培生,字佐辅,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被誉为当代伤寒学界泰斗。1914年1月生于湖北汉阳县一个中医世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他师从上海名医恽铁憔先生。湖北中医学院成立后,来该校执教,兼事临床。从医70余年,善 ...
学《伤寒论》心得 桂枝汤证 桂枝15克 芍药15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 甘草炙10克 第一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二条:太阳病,或发热,或不发热,比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我觉得,外来风寒之邪伤及人体,表现为伤寒还是中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外邪,而是人的 ...
浅谈(内经)中的六经辩论与伤寒论的六经提纲证的比较 作者:吴仪 (黄帝内经,素问) 热论篇第三十一中记载: 歧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强,腰脊痛。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 ...
气 解 伤 寒?pQt 李国栋 a 《伤寒论》序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师之思,在于“见病知源”,本此精神学习伤寒论,才能悟伤寒之方,师伤寒之法。~D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X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HZx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
20090610行者老师讲六经传遍、六经气化 上回说是讲脉法,因为脉法讲的话比较繁复,比较大,很难讲,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上次提到的六经,把六经传变给大家讲一下,然后讲六经气化,今天先讲六经传变,然后看情况讲六经气化。从一开始学到现在,前边(听课的)人走了不少,剩下现在能听的还是要有点基础的。 对于 ...
譬如伤寒论第一方 桂枝汤 桂枝三两 一两合15.6克 应为 45克左右 而现方都是 10克 是否现方的桂枝汤剂量是只能吃一次 而仲景方剂量能吃三次?
源自台湾的网站,因为大陆封杀了badongo,所以我下载后和大家共享。对台湾人民此次受灾表示无限的同情。
要正确理解《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转自山西民间仲景学说研究)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口头语言,而文字的产生才仅仅几千年,因此,语言表现的第一手段是语音,其次才是文字,文字只是记录语音和语言的符号,以“形”和“音”来表达特定的“义”,这是各种语言文字中所形成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普遍规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
8月5日下午四点左右,聊城市区落了一场雨。但这并没有阻住病人的脚步。 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学博士谷万里值班的诊室时,他去参加院内会诊了,十几分钟就等了几位病号。回来后,病人还是络绎不绝,其中包括一些他的同事。 “聊城医疗是有渊源的,像《伤寒论》第一注家成无己,就是聊城茌平人 ...
8月4日,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伤寒学家、伤寒学一代宗师李培生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李培生,字佐辅,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被誉为当代伤寒学界泰斗。1914年1月生于湖北汉阳县一个中医世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他师从上海名医恽铁憔先生。湖北中医学院成立后,来该校执教,兼事临床。从医70余年,善 ...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用药较为近似。半夏泻心汤为三方中心,生姜、甘草二方可视为半夏方的加减方。原文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可有三种情况:一、“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二、“若心下满而硬痛,此为 ...
这是笔者《中医阴阳五行钩沉》的一部分,先发来大家分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影响五行平衡的外在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这儿只讨论风寒) ⑴西医的“真知灼见”反复感冒,西医谓之“免疫力低下”,故抵挡不了细菌病毒的入侵,于是西医祭起了它的几个“无上法宝”: 一曰“无菌室 ...
转帖 关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治少阴病的一点想法 作者:郑平常(然) 我在接诊的时候,会碰到一些病人,他的脉象微细,或沉或紧或欲绝,人好睡,其表症是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等证。其里寒外热,躁烦不安,面色反赤。但见到这种病症时,可用四逆汤为主,法用急温治疗。如果症状是刚刚起来之时只发热而无寒症。当用温经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