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首先先说明下我探讨的主题, 第一,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自古代圣哲贤人的一代代创造,而不是来自远古文明;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传,核心非常清晰,如果是远古文明遗传的话,不可能能那么系统;第三,我没有发对神传文明的提法,即地球上曾出现过几次文明,一个文明衰落了另一个文明起来了,但这并没有证据说明现在的文明 ...
太老师张大昌先生系《辅行决》的收藏捐献者,临床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极高。现将其未公开发行的《经法述义》中的一篇摘出,以供大家学习、研究。此文系山西中医研究院赵怀舟先生打印整理。 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 ...
今天我去了南京路的蔡同德等几家药房,凭着自己从《伤寒论》上抄下来的乌梅丸方子去抓要,结果所有的药房都不肯抓给我,说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医生的处方才能抓药。但我的这个毛病,去找医生的话,90%的医生都不会认为是阙阴腹泻的,更不会想到给我开乌梅丸的方子。所以,只能自己去抓药。有谁知道上海哪家中药房可以凭自己手 ...
初跟胡老抄方,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方总是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确很好。感到很奇怪,于是请教胡老,胡老笑曰:“辩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当时因为习惯于用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故对其言不理解。胡老看透了我的心思,因此常 ...
半夏-半升? 栀子-14个? 五味子-3合\半升? 厚朴-1尺? 石膏-鸡子大? 芒硝-半升? 杏仁-40个\70个? 桃仁-40个? ......等等应该怎么计算啊?(方中大多是重量单位,要按比例调配得按多少算啊?) ...
《温病正宗》为《近代中医珍本集——温病分册》选书之一。作者王松如,湖南湘乡人,为清末民初医家,早年在长沙宁乡一带行医,后遨游江汉,悬壶北京。1933年北京疫病流行,屡起危证,在临床有较深造诣。平素好学深思,博览群书,于温病一门,尤有心得。 王氏认为温病起源虽早,但其论庞杂,混淆之处甚多,所以采辑 ...
在《桂林古本伤寒论》辨湿篇有两张方子 其一: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湿气在上)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其二: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湿气在下)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问题 : 1.它们的煎煮法的区别,为何一个服三次,一个服两次?(还有平时我们煎煮药时有 ...
请台湾朋友帮帮忙,纸质、电子版本都行,或者告知台湾哪里还有该书出售也行!
《伤寒方解 》/ 祝味菊著 上海 祝味菊医士诊所 1932 主题词/索取号: 经方-方解;伤寒论 / R222.26/376 88页 ; 《 伤寒新义 》/ 祝味菊著 出版项: 自印(美里印刷所印刷) 1931.9 主题词/索取号: 伤寒论-注释 / R222.22/376 载体形态: 224页 丛编项: 祝氏医学丛书 《病理发挥诊断提纲合刊 》/ 祝味菊 上海 祝味 ...
《伤寒方解 》/ 祝味菊著 上海 祝味菊医士诊所 1932 主题词/索取号: 经方-方解;伤寒论 / R222.26/376 88页 ; 《 伤寒新义 》/ 祝味菊著 出版项: 自印(美里印刷所印刷) 1931.9 主题词/索取号: 伤寒论-注释 / R222.22/376 载体形态: 224页 丛编项: 祝氏医学丛书 《病理发挥诊断提纲合刊 》/ 祝味菊 上海 祝味 ...
本人整理了刘渡舟老先生的《伤寒论诠解》,并完成了初校,二校完成了五分之一,考虑到本人未曾学过中医,不敢拿出来与网友分享,怕害人害己。特想借助中医网友的力量,帮忙精校这本书与大家分享。谢谢!如有意,请跟帖并写上信箱。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07/7/28 16:19 编辑 ] ...
《伤寒论》阴阳窥真 河北省固安县曲沟中医诊所 傅瑞年 (065500) 中医理论家、教育家杨则民曾说:“《内经》以阴阳为言者至多,皆原于《周易》者也。”(注①)可知《周易》为中医学的建立已在先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论》的阴阳构建系统——即三阴三阳系统,也是根据易理来构建的,但其更具特性。首将千头 ...
关键词:王邈达 汉方简义 翟冷仙 古本伤寒方 王、翟二位先生,均乃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之耆宿,皆毕生治仲景之学,为伤寒大家。尤对古本《伤寒杂病论》用力较深。不仅依据古本所载以补文献之阙佚,并且实践古方于临床而取卓效。其对古本伤寒的认识和运用,俱非一般所能及。他们的经验有足资借鉴者,兹分别述之于下,以资 ...
公元552年,梁元帝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4卷到日本,开始了中日医学的直接交流。至隋唐之际,中国由统一走向兴盛,成为亚洲政治、经济、文化、医药等方面的中心,中日两国交往月益频繁,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派遣药师惠日、留学生倭汉直福因等来中国学医,历时 ...
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间,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较为公认的是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因当时的朝鲜使者为天皇治病收效,使日本学者认识到中国医学的价值并且接受,中国医学便以朝鲜为媒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 公元552年,梁元帝赠给日本《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医药书籍16 ...
(根据御心老师7月22日的讲堂录音整理) 朋友们,大家好!上周日我们谈了一些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我觉得这些方法应该引起大家重视,我们今天还聊这个吧。我对传统文化里的这些经典都非常感兴趣,比方说《论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孟子》、《易经》、《弟子规》等,好多经典都是必修课,多 ...
如题. 请各位提供帮助.
怎样才叫读懂《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叫《伤寒杂病论》,没有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是一步一步建立其庞大符合三世易医医学体系的立体多维系统理论。 主要以汤药治病,有时也用针灸等其他手法。 由于其系统是立体多维的,局部很难窥其全貌。 其立体多维系统建立在经络基础 ...
这是根据网上的资料整理而成,有书签的,希望大家喜欢! ============ 五味堂主 ============= 编辑说明:修改分类标签 贴内附件下载 . 本帖最后由 五味堂主 于 2007/7/16 17: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