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中药用对药后的表现

具体喝药后,什么表现,历史上说得不是很多。《伤寒论》中说过,服桂枝汤、麻黄汤类后该“汗出而解”;服用大承气汤类后应该是“大便解下”、“退烧”而解;小柴胡用后,可能”蒸蒸而振,却汗出而解“。这里说得都是发热类的病情。 董洪涛说过一些,比如:放屁、打嗝、出汗。等等。 我自己临床见过一些,介绍给有缘之 ...

1 2015/8/17 09:17 卫大夫

对中医的更多的领悟

古有“宁治男子,不治女子;宁治成人,不治小孩;宁治小孩,不治老人”一说。只因女子有妇科病,比男子复杂;小孩子不会叙述,又比成人难治;老人,年老体衰,病情复杂,更是难治。这些都只是书面上的东西,临床真正体会到这些,是近期的事。 比如,小孩子来了,既不会说病情,又不配合查舌苔,把脉,就有些费力气;老人 ...

1 2015/8/17 08:17 卫大夫

也谈过敏

过敏,什么叫过敏?我以为除了少数先天性过敏,比如有些人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过敏的以外,大部分的所谓过敏,其实是用药错误造成的。很多人来治荨麻疹、鼻炎、皮肤病,我询问病史,多多少少都有感冒发热后用西药消炎药(抗生素)后出现的情况。一般人都理解为过敏。我以为就是用药不当所致,很多就是消炎药的误用所致!现在 ...

1 2015/8/16 22:50 卫大夫

再谈中药的用量及配伍禁忌

近日,买了一本《中药重剂证治录》。其中的使用重剂的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但其开篇的几句话深得我心:1,初学未深者不宜读此书;2,治学轻浮者不宜读此书;3,炫耀标异者不宜读此书;4,缺乏为医之执业责任感者不宜读此书。 学医,跟别的工作不同,万一有个闪失,就是人命关天的事。别说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就是不紧 ...

1 2015/8/16 16:56 卫大夫

学中医,有点象看金庸小说

当初看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看得入迷。 一上来,丘处机出现,就惊到五体投地;待到铜尸、铁尸出现,惊讶到无话可说;后面还有五大高人:北丐、南帝、东邪、西毒、中神通;更不论《九阴真经》的作者了。 学中医,刚开始了解《伤寒论》,知道了刘渡舟,对规矩稍有了解;待到看到胡希恕,颇有几分惊讶;待看到刘景祺 ...

1 2015/8/16 12:47 卫大夫

流鼻血治疗一例

专业名词应该是叫“鼻衄”。 女性,20多岁。复诊。说治疗有效果,不仅出血量渐少,而且脸上的疹子也起得少了。原方不变,再来七付。 上次,首诊的时候,患者叙述:流鼻血,间断性出现。中医《伤寒论》里有关于流鼻血的条文,意思是感冒后,有时候出汗出不来,患者会流鼻血;有时候一流鼻血病就好了;有时候流鼻血也不 ...

1 2015/8/16 12:12 卫大夫

葛根汤的功效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31)《伤寒论》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伤寒论》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3)《金匮·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强几几:僵硬不舒服的感觉。 下利:腹泻。 口噤:牙关紧咬。 刚痉:项背僵直,无 ...

1 2015/8/16 11:22 卫大夫

感悟

当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始参透佛理。 当中医者,欲学好中医,该面《伤寒论》多少年?同时还得有临床!

1 2015/8/16 11:22 卫大夫

悟道

佛家讲究“悟”、“顿悟”,那都是在很长很长时间的学习、琢磨后的一种量变后的质变,所以有“面壁”多少年的说法。说句实话,一个人,能够面壁那麽多年,该有多大的定力,这样的人干什么会不成?! 在我学习中医多少年后,渐渐地发现,那么多的疾病都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小小的着凉引起的,不起眼的感冒引起的。这是一种 ...

1 2015/8/16 11:20 卫大夫

一种幸福

我把几个《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子都罗列在一张纸上,相互对比着看,仅仅是几味药的变化就能治疗那么多的病证,甚至是相同的药,药量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多么神奇的中药,多么神奇的中医! 似乎又有了点点滴滴、零零散散的领悟,但每一点领悟都叫我欣喜,真正内心的高兴! 这应该是一种幸福吧! ...

1 2015/8/16 09:46 卫大夫

中医真那么难学?

有病人想学中医的,但无一例外都说中医太难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中医真那么难学?我查了一下,《伤寒论》中共有113方,用药仅仅82味。有谁能学好《伤寒论》,会用这113方,82味药,临床至少80%的病能应付的了,全中国怕是没几个比得上你的。若再把《金匮要略》《温病学》学好了,那几乎是天下无敌了。 中医难吗? ...

1 2015/8/16 08:38 卫大夫

杨增良主任眼里的中医教育

观今之中医教育体制早已“西化”(这并不是中医现代化),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 杨增良主任的话,深得我心。我在学校里学的中医,临床基本用不上,都是在工作中又自学《伤寒论》《温病学》,再结合临床,才慢慢地入门。中医不同于西医,不是看看化验单、检查结果就可以开药方的。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中医恐怕早晚得消失 ...

1 2015/8/16 05:42 卫大夫

学医不可走偏

这两天看《扶阳讲记》,在被煽动的激情澎湃的同时,最大的感慨就是学医不可走偏! 中国人,以古人的智慧最让我钦佩,不说中医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单只是《中庸》、《论语》,一部部著作,那些文字就是那样地洞彻人间百态。中医,尤其如此!时时刻刻,必须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心态。别人说了什么,不可以全盘照收,一 ...

1 2015/8/15 17:53 卫大夫

如何学习伤寒?

如何学习伤寒? 这本是个旧贴,但是最近见到了几个老师,其中一位是中年学医,初学医就学的是伤寒,五年时间,临床和理论均已不凡。这个就加深了对这篇旧贴的感受,现在再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批评,实践…… (1) 伤寒论乃圣人之书,如果有心学习中医的人一定要终生反复研读伤寒论,才可以在中医上有所 ...

医师交流 2015/8/14 00:31 雪山来客

读章太炎《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zt

我素来佩服章太炎先生的学问,以儒学大师而出入佛老,能静坐书斋也能奔走革命。这一阵子我对中医感兴趣,竟然发现章太炎也写了很多医论,水平也仍然是大师级的。 其所作《张仲景事状考》,为姜佐景收入其所编乃师《经方实验录》一书中,并且加按语曰:“历代尊张氏为医中之圣。惜《后汉书》无张氏传,清元和陆氏九芝,博采 ...

理法方论 2015/8/14 00:01 雪山来客

求医往事——谨以此篇纪念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中医

那年我二十一岁,刚刚到武威一所卫生学校求了半年西医学。学的课程大约是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西医的基础部分。因为是初步接触新鲜的学问,学的倒也认真。况且家父也是一位乡村医生,要求学医,这关乎到以后吃饭的问题,不学也不行。 也就那一年,我得了一场感冒,因为我所患是西医认为的小疾病,但求的西医好医 ...

医患杂谈 2015/8/13 17:17 归源散人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伤寒论著十人书】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伤寒论著十人书】2015-08-06 中医学苑 《伤寒百问》和《伤寒百问歌》这两本书都是以简单易懂的形式阐明和发展了《伤寒论》的成就,启发了人们学习《伤寒论》的思路,指导后人如何深入学习《伤寒论》,对《伤寒论》的整理和阐释磨贡献巨大,是研读《伤寒论》的重要读本,故将两本书合在一起,以便 ...

资源发布 2015/8/10 23:27 雪山来客

论《伤寒论》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的关系

作者/陈斌论《伤寒论》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的关系原创 2015-07-24 陈斌 编辑/王超 ⊙ 校对/王珓、居业等 I 导读:这篇文章谈了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陈老师几经增补,希望能给中医书友会的读者足够详细的解读。如果各位稍懂运气学的话,相信会启发很大。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 ...

理法方论 2015/8/10 02:31 雪山来客

黄煌: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中医书友会第6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黄煌 编辑/司鹏飞 ⊙ 校对/居业、钱增显   I导读:“初学者学中医难,难就难在不熟悉规范,难就难在不会选择。学中医为什么要读经典著作呢?说白了,就是为了培养一种明辨是非、鉴别优劣的眼光,培养一种选择的能力。”黄煌老师这段话有没有说到你的心里去?原来学习经 ...

1 2015/8/5 05:57 中医书友会

论《伤寒论》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的关系

中医书友会第6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陈斌 编辑/王超 ⊙ 校对/王珓、居业等 I 导读:这篇文章谈了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陈老师几经增补,希望能给中医书友会的读者足够详细的解读。如果各位稍懂运气学的话,相信会启发很大。 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的最高层 ...

1 2015/8/5 05:22 中医书友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